知足 Samtutthi
「多欲多求多苦恼,少欲无求心自在;生活愈简单,日子愈快乐!」
最近的一部新加坡电影「钱不够用」在新马两地卷起了一片潮风,电影主题脍炙人口的成了人们的口头禅,街市上到处可 听到男女老幼喊「钱不够用」。不够用是一个没有完的标定,只要人心不足,则永远是不够用的。够与不够,完全是个自满足或不满足的心理问题。佛陀说:「心无 厌足,为得多求,增长罪恶。」 世人在物欲上的追求,不管吃的、用的、看的、样样求多。很多人都没有正视到,人生在世所享用的一切,都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世间万事万物皆是缘生缘 灭,包括自己的身体,都无法占为己有,常言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岂不是最好的说明吗?自身都不保,又怎能把身外物归为己有呢?
「执著地上的一切必将失去天上的一切」,得与失是世间最公平的秤斗。欲望使人患得患失,令人得不偿失。佛陀有一次为揭昙村长开示欲望的为害法,说道:「....村长!若众生所有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欲生、 欲集、 欲起、 欲因、 欲缘,而苦生!」
村长白佛言:「世尊极略说法,不广分别,我所不愿,我所不解。善哉!世尊!唯愿广说,令我等解。」
佛告村长:「我今问汝,随汝意说:村长,於意云何?若众生於此,忧槟罗村住者,若打、 若缚、 若责、 若杀,汝心当起忧、 悲、 恼苦不?」
村长答曰:「世尊!亦不一向。若诸众生於此忧槟罗村住者,於我有欲、有贪、 有爱、 有念、相习近者,彼遭若打、若缚、若责、若杀,我则生忧、悲、恼苦。若彼众生,於我所无欲、 贪、 爱、 念、 相习近者,彼遭打、 缚、责、杀,我何为横生忧、悲、恼苦!」
佛告村长:「是故当知,众生种种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欲生、欲集、欲起、欲因、欲缘,而生众苦!」
佛即说偈言:
「若无世间爱念者,则无忧苦尘劳患,一切忧苦消灭尽,犹如莲荷不著水。」
五欲过患
世欲的种类甚多,复杂离奇,佛陀将之归纳为五种,即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此五欲为感官上追逐的对象,所谓的视觉、听觉、嗅觉、尝觉及触觉上的享 受。世人所谓的物质享受皆以此五个感官为主,为了追求个人生活上的满足,饱养五根,人人皆以金钱挂帅。当今社会的不平安,不是因为别的,都是金钱作怪。
在金钱万能的概念下,世人皆认为只有金钱是最有价值的,至於社会上其他的成就大家都不在意。家长灌输孩子们要「向 钱看」,学校教育学子们也都是「成财学」,社会讲的是「笑贫不笑娼」之道。整个的社会教育没有给大家正确的理念,鼓吹「另类思想」,电视上不是赠奖就是抓 钱,像「谁要成百万富翁」的电视节目,发出了一个错误的讯息,让大家觉得钱都是从天而降,都可以不劳而获、侥幸得来的。过去社会是因饥寒而起盗心,现下的 社会则是丰衣足食,却沈不下心从头耕耘,物质诱惑太多,见人挥霍无度,可以任意花钱,自己要呆到哪一辈子才赚得了这么多钱,急於想发达,於是产生了偷窃、 抢劫等不法的案件,影响到社会的安宁。
画家余承尧先生晚年曾说了一句话劝人:「不要赚那么多钱,留下一点钱给子孙赚。」余承尧的话实在很有意思。中国人好像这一生赚不够,还得为子孙千秋万世子孙著想,宁愿一生为子孙做牛马。
「贪」是一切烦恼罪恶的根源;「贪」再多一点就成「贫」。 '欲'是个无底洞,永远不能填满「 永远无法充溢的深渊,故有称「欲」罢不休。贪欲是形影不离,一拍即合的好伙伴。要避免陷入苦厄之境,就得学习「少欲无为」,少欲不是断欲,亦不是无欲。少 欲如何作修? 即「知足」也。
「知足常乐」人若能甘於淡泊生活,自然就可以享受到生命与自然之间的对应关系。儒家的思想中 (大学) 里提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 静而后能安 、 安而后能虑 、 虑而后能得。」 其中的「止」 是个重要关键。试想人心不安,为的是什么? 就是那蠢蠢'欲'动的贪念。我们要如何才可以免除心里不必要的梦想、 欲求和不安感? 只有让心里的不安感停止了以后,外在的不安才会停止。 唯有减低那追逐不停的欲求,方能自在恬淡。
知 足 之 道
「心无厌足 唯得多求 增长罪恶 菩萨不尔
常念知足 安贫守道 唯慧是业」 《八大人觉经》
九十年代,为马来西亚经济起飞的年代,大马人学了台湾人的的心态,大唱「爱拼才会赢」。的确,大马赢得了经济成长 迅速的美誉,但是,在赢的外国赞叹之声下,民众却养成了一种快速致富的心态。此种「贪急性」 已经煞不住车,在拼命於贪急之时,忽略了生命「平」、「安」的本性。
在物欲横行汹涌澎湃之时,人应该开始学习知足以达心平气和,潇洒自在的精神领域。佛陀教导的知足法有记述如下:
(一)观「欲」如骨锁:欲实在无味,犹如痴犬啮枯骨,唇破血流,犬还以为得味,吮舔不休; 愚痴凡夫亦是如此,於虚妄、 短暂的欲中妄生喜乐,颠倒狂执,招至日后无穷无尽的苦恼。
(二)观欲如肉脔:就如掉落在路旁的一小块肉,为一只鸟所衔去,其他的鸟见之即随后竞相追逐,假使此鸟不舍弃块肉,务必招徕其他鸟只的喙啄而伤。欲引起争端,招惹是非。世人因欲而互相残杀,有子与父争、母与女争、 王与臣争、 国与国争、 就如野狗争食而咬群。
(三)观欲如火炬:纵欲者视欲如命,为欲而打拼,日夜奔跑追逐五欲,恰如手持火炬而行,最终是弄得是引火自焚,就像飞蛾扑火下场。
(四)观欲如火坑:欲望越重,生活压力则加据,支撑不住,就处於水深火热中。所谓的欲火焚身,不就是因欲弄得身烫心热,陷入火海里。
(五)观欲如毒蛇:抓蛇不遂,反被蛇咬。常言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足以证明为欲所伤,为欲而驱者,大有其人。
(六)观欲如梦:梦幻不实,变异迅速。纵欲者就如梦中说痴话,一世过著醉生梦死的日子。有人梦想发达,成为大富翁;有人梦想由老还童,能无忧无虑,快活过一生。梦想之欲,让人越思越深,陷入思潮之海,变成脱离现实而终日在盼望中过活。
(七)观欲如假借:如同债款般,暂且使用。正所谓财为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押去。岂能牢执?
(八)观欲如树果等:就如大果树,果实累累,有一饥渴人来到树下,欲取果实充饥,於是爬上果树采果吃。适逢又有一 人,为果子而来,他来到树下举起利斧就往果树猛砍,不久,树倒了下来,爬在树上的人也随著树倒而被大树压个正著。从中我们必须警觉到欲的祸害多端,不但伤 害自己也同样能伤人。
五欲诱惑极强,它能诳惑凡夫。为防受欲牵累,就得开始以「知足」学习放下、学习节俭、 学习缓和、 学习另一种精神上的饱满与富足。「知足」即不贪,不贪即不急,是平安的开始,平安能使野心的操动降低,回归生命的常性本质。
平安即福!
平安吉祥!
版权所有: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