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边地往生
一、边地胎生的原因
在三辈九品往生之外,还有一类众生,化生到极乐世界的边地,此边地在三界外,比天界更殊胜华丽,为数百由旬的七宝宫殿,又称七宝城。在七宝城中化生的众生所受的快乐,有如忉利天宫。
这种化生称为胎生,有如在母腹中受十月胎牢之苦,五百岁不能经常见佛闻法,不能走出七宝城,好像犯错误的皇子,关在豪华宫殿中不许出入一样。
《无量寿经》中说:“何因何缘,彼国人民胎生化生?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有的念佛人,自己没有智慧,又疑惑不信佛的不可思议的智慧,对佛说的净土念佛法门时信时疑,信心不坚定。但是他们还是相信因果,相信行善积德必有善报的三世因果,也知道极乐世界就是好,对净土法门也愿意信奉,有时也能念佛,也发愿想往生极乐净土,但就是不太相信自己能往生。这类念佛人也是可以往生的,而只能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边地的七宝城中去。住在七宝宫殿,也已出三界,了断生死,也算往生。但是要经过五百岁的反省修行才能出七宝城,到真正的七宝池中莲花化生。这五百岁,不能亲见阿弥陀佛,不能闻诸佛菩萨说法,不见诸上善人极乐圣众。从高标准讲,这也算一难,没有达到我们真正往生到七宝池中莲花化生的大愿;从低标准讲,也值得庆幸,至少也已离三界,已出轮回,已了生死,已得不退转。五百年后必见阿弥陀佛,也必不退转究竟成佛。
未能真正往生的原因就是有疑惑心。为什么有疑惑呢?就是自己缺智慧,不了解佛智,疑惑佛有那么大的智慧德能、神威猛力,能将罪恶凡夫瞬间接引到极乐世界去。自己又没有发无上菩提心,对成佛度众生认为不敢多想。没有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不懂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疑惑自己也能往生成佛。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是较容易疑惑佛智的。他们惊呼,过十万亿佛土的极乐世界可以一念到达,这不可能,到月球还要花多少分钟呢?他们对超凡离见的佛的境界,想要自己明白了再说。不放下这些所知障,他们就不能潜心念佛,内心疑惑不解决,即使也念佛,也只能往生到边地疑域。他们的智慧比老实念佛的斋公斋婆差太远了。
什么叫佛智?经文中讲了五种:
(一)佛智:是总称。是佛具有的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和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四种智慧的总称,就叫佛智。
(二)不思议智:就是成所作智,能作不思议的事。比如一称佛名就能灭除多劫生死重罪,十念念佛,蒙佛接引,就能瞬间往生极乐净土。这不是一般凡夫可以真正懂得的。不思议智慧对治一生造恶者,十念灭罪,得生极乐,入正定聚,毕竟不退。无始造业应系缚在三界,而十念念佛的功德更大,念佛力大于业力,重者先牵,则可不断烦恼往生清净佛国。佛的智力神威力,是不可思议的,能泯灭时间和空间的阻碍,不是思量境界。只要放下执著,一心皈命,直信佛语佛智,决不生疑,方得佛法大利益。在世间,积累千年的柴禾,一粒火星即可烧尽,跛脚愚人,登上巨船即能日行千里。佛的智慧,岂可以凡情测度。
(三)不可称智:即是妙观察智。此智慧观察不可称量的境界,了知一切法皆如梦如幻,非有非无,离言说绝思虑,不是依文解义可以了知称量的,所以叫不可称智。依不可称智可知,执依他所起,实有不空,执生灭诸法,体用空无。佛智就是显示心性的自清净,诸法唯是一心,所以离言说绝思虑,不可寻思称量。诸法唯是一心,甚深难见之法,唯佛智慧见,不应生疑,所以叫不可称智。
(四)大乘广智:即平等性智,一切平等无分别,生佛平等,凡夫与佛圣智慧等同无异,所以自愿普度无边众生,皆令同至无上菩提,同发菩提心,同生极乐国。所以叫大乘广智。有的愚痴之人,不信佛能平等广度众生,认为自己文化少,功德少,怀疑佛能接引我。有的人疑惑乃至诽谤大乘佛法,认为大乘不是佛说的。佛智普度众生,无人不度,无所不知,无所不见,无法不知,无法不说,故名大乘。佛智度众生,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所说法无量无数故名广。但佛不度无缘人,一佛不能度尽众生界。
(五)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即大圆镜智。大圆镜智只有佛能证得,是无人与佛等同,伦比的,所以是无等无伦的,除佛外没有任何人有此大圆镜智,此智慧超过不思议智,所以是最上胜智。凡夫没有佛智,所以只能仰信,不可以凡夫意识推想。佛智归于心源,心智合一,始觉与本觉合一,所以无一法出此智外,故无境不尽,无法不知,无法不见。明信佛智就是最上胜智,就是深信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都有自信清净心。佛智也就是众生的佛性,名异体同。此乃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所以叫不思议,不可称智。证悟此心,上可以圆成佛果,所以叫最上胜智;下可以普度众生,所以叫大乘广智。五智即是一心,一心具足五智。
佛教诫我们念佛行人,对佛智及佛净德,依正两报,不可生疑。就是要深信净土经论。一般人念佛,不得力的原因就是心中前疑未消,后疑又生。要拔疑根,利根人要通达缘起性空,下根人要老实作一个愚直的人,学习斋公斋婆,只知念佛,发愿往生,其余百事可以不知不晓。切不要做一个世智辩聪的所谓聪明人,事事生疑,老想问明为什么?这就是不老实。信是行的体,愿是行的根,行是愿的用,是信的相。愿是信的力,行的导引。信愿行三者如三足鼎立,缺一不可。念佛人断疑生信,发菩提心,至心念佛,即能成就净业,必得往生净土,莲花化生。托彼依正,显我心性,依彼胜缘,速成佛道。
在边地胎生,就在一个“疑”字。我们必须深信佛智除去疑惑,方可直接往生到七宝池,瞬间莲花化生。
二、边地胎生情景
在《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中,较详细描述了边地胎生的情景。现综述如下:
1、有的念佛人修了一段时间净土法门,然后又中途翻悔,心中产生了狐疑,不相信布施修善,后世能得其福,不相信有极乐净土。不相信自己能往生极乐净土,但能经常口中念佛“续念不绝,暂信暂不信,意志犹豫,无所专据”,并未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但是由于发过往生极乐的愿,以此善愿为根本,也能往生。
2、其人在生病寿命将尽时,阿弥陀佛遗化佛,让他亲眼看见。虽然此人口已不能说话,但心中却欢喜踊跃。此人心中悔过说:“我悔不该不懂得持戒持斋行善积德,念佛当真能往生极乐净土。”
3、此人寿终,在往生去极乐世界途中,看到极乐世界的边缘上有七宝城,心中便大欢喜,就在七宝城停下来,即在七宝城的七宝池中莲花化生。身体自然长大。在城中住五百岁。
4、此七宝城宽广各二千里,城中也有七宝屋舍,内部都有七宝浴池,浴池中也有自然莲花。浴池周围也有七宝行树,都发出美妙音声。饮食也是自然食具,百味佳肴,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其人在城中的快乐,可与忉利天相媲美。
5、在七宝城市中看不到阿弥陀佛。不过看得到佛的光明。此人心中自责忏悔,欢喜踊跃。但城中听不到讲经说法,看不到诸上善人的面貌和行状。
6、在七宝城住满五百岁,即进入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7、听经闻法,“心不开解”,还懂不得。
8、所居的屋舍建在地上,不能随意变大,也不能建在虚空中。走不到阿弥陀佛身前,离阿弥陀佛还很远。
9、其人智慧不明,知经不多,心不快乐,意不开解。
10、时间久一些后,此人自当智慧开解,知经义理,“明健勇猛,心当欢乐”,就与直接往生极乐世界的大众一样了。
三、边地胎生的讨论
(一)边地不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成就的,而是在阿弥陀佛愿力影响下自然显化的。真正的往生,是指凡夫众生往生到阿弥陀佛本愿成就的极乐世界的四土中,莲花化生的,修习净土念佛法门的一般凡夫都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中。所以净土行人,切不可发愿只往生到边地疑域中去。虽然边地已出离三界,已脱离六道轮回,已了生脱死,念佛人往生到边地去,却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
(二)大乘凡夫信愿念佛是不会到边地中去胎生的。只有小乘凡夫和恶人念佛,疑惑心太重,未真正成就,才会往生到边地的七宝城中去胎生。所以我们一定要按上品往生的因行来要求自己,一定要发愿“一定要上品往生”,最好发愿“一定要上品上生”。有的念佛人,认为自己是罪恶凡夫,能中品往生乃至下品下生,都不错了,发这种愿,是危险的,是不可取的。对自己要求不高,念佛不努力,有时退堕,就可能到边地去胎生。我们不是只守一日一夜戒律,不愿度众生的小乘根性的念佛人,也不是没有皈依的一般世间善人,更不是下品往生的恶人,我们的根性本来就不是中下品往生的根性,而是上品生的大乘根性。我们当然应该发上品上生的大愿。
(三)疑为罪本,必须忏除。往生到边地胎生的念佛人,疑惑佛智是根本原因。所以我们应该在“深信”上狠下工夫。虽然我们对佛智不可能真正解悟,但要相信佛语。理解的要依教奉行,不理解的也要依教奉行,在奉行中再加深理解。只有往生到了极乐世界,“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在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悟无生后,我们就会自然解悟佛智的真相了。我们现在只要有信仰就行了,不必要解悟。信自不信他是不对的,有的人只相信“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不想念实有的弥陀极乐,这也是危险的。
(四)佛理可以不懂,或不必懂太多,但念佛号一定要坚持不懈。只要信愿坚定,矢志不移求生净土,能坚持天天念佛,不间断不夹杂,就必定上品往生,就不会往生到边地中去胎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念佛人,时退时堕,信心不坚定,信心不相续,就是疑惑佛智,对净土信心不足的表现,我们一定要坚决忏悔改过。
信自信他具足,必能托乘佛愿,往生极乐净土。念佛法门全仗佛力兼仗自力。信愿持名是自力,能感于佛;誓愿摄受慈悲接引,是佛力能应于我。感应道交,净业成办。只要依教奉行,今生必定往生成佛。
版权所有: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