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冒雨吊唁一代宗师任继愈
中国 “老子出关哲人逝矣蓬莱柱下五千精妙谁藏守,释家涅槃宗师生焉大藏大典四库文明有传人”。在书中……在路上……93岁苍老的脚步已经走不动了,但老人在哲学、宗教、历史界的学术成就和崇高影响,势必会伴随并提携着后辈人继续前行。这就是一代宗师任继愈。昨天上午,北京突降大雨,但大雨没有影响人们前往国家图书馆吊唁任继愈老人的脚步。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学术报告厅被临时布置成了任老的灵堂,数千人冒着大雨吊唁刚刚仙逝的任继愈。 任老对清华影响深远 任继愈一生致力于哲学、宗教学等学科的研究,这与以理工科见长的清华大学的研究领域似乎渊源不深。然而,昨天上午,任老灵堂刚刚开放,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就放下手头繁忙的工作,率先赶到国家图书馆,吊唁这位逝世的宗师学长
。顾秉林称,任老对清华的学风影响深远。 顾秉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任老一直提倡沉潜笃实的学风,主张在学术上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几分把握说几分话,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正是一个真正的学者,一位杰出的宗师最特有的思想。他所倡导的学风以及主张的观点,在清华大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任老在图书馆建设以及中国图书事业发展上所做出的贡献更是无人能及,由他先后组织领导乃至亲自主持《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中华大典》、新修《二十四史》、《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等多项大规模的文化工程,更是中国文化事业的瑰宝;他提出“儒教是宗教”的论断,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性质的总体认识和定位,是认识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基础性理论贡献,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他在佛教研究方面的成就被毛泽东誉为“凤毛麟角”。 吊唁大厅成了花的海洋 任继愈先生逝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各种形式吊唁任老。在昨天的吊唁大厅,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送来的花圈摆在了灵堂最重要的位置。来自任老家乡山东全省各地方政府送来的花圈更是让吊唁大厅一片雪白。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图书馆送来的花篮则让人领略了老人在业内的巨大影响。能够直接在国家图书馆为老人设灵堂,这本身就是对老人最崇高的敬意。 据国家图书馆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更好地纪念任老,国家图书馆特地将总馆南区学术报告厅设置灵堂,虽然早已考虑到有很多人前往吊唁,但来此吊唁的人数和送来的花圈花篮数量实在是太大了。在灵堂采访时记者看到,难以数清楚的花圈将灵堂四壁放得满满当当,刚开始送来的花篮还能按照顺序排列整齐,后送来的刚只能放在大厅外面。而更多的人则是自发买来了一束束白色的菊花,作为送给老人最后的礼物。昨天是星期一,国家图书馆里来看书的人少了一些,当得知正在这里举行任老吊唁活动的借阅者,他们没有直接去看书,而是排队进入吊唁大厅,凭吊这位宗师级的老人。 90高龄仍不愿意麻烦他人 在国家图书馆采访时,国际ISSN办公室的崔老师说,任老担任国家图书馆馆长的时间长达18年,而担任名誉馆长的时间只是从2008年开始的。任老给大家留下最深的印象是,90岁的老人了,每次来馆里的时候自己拄着拐,不要人搀扶,能够自己做的事情,从不愿意麻烦他人。 除了在学术领域成果卓著,在中国图书馆建设和中国图书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任老也是倾尽了自己毕生的心血。崔老师说,用德高望重来描述任老先生是最恰当不过了。然而,在学术上他是成果卓著的一代宗师,而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他只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风趣幽默,而且处处为别人着想。这些年国家图书馆的一些诸如馆舍建设,图书电子化发展等重大改革都是在老先生的主持下完成的,也正是因为有了任老的积极贡献,国家图书馆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的图书馆。 重要的是名副其实 在进入国家图书馆任老灵堂前的大厅里,有简短但概括性极强的展板文字介绍,“一代宗师任继愈”是整个展板内容的主标关键词。记者发现,国家图书馆没有使用“学术泰斗”、“佛学大师”等称号,而是直接冠以“一代宗师”的名号。一位参加吊唁的学界名人向记者表示,宗师大师只是别人对他们的尊称,但重要的不是称谓,而是他在行业内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把“一代宗师”名号放在任老身上,很恰当。 任继愈和季羡林两位老先生在同一天仙逝,同为山东人的两位老先生,生前私交甚好,虽然两位老人研究的领域不同,但他们在各自业内所做的贡献同样巨大,都是泰斗宗师级的人物。(稿源:燕赵都市报)版权所有: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