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

佛说盂兰盆经疏孝衡钞

发布时间:2023-03-23 11:03:59作者: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

佛说盂兰盆经疏孝衡钞

  佛说盂兰盆经疏孝衡钞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揣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柰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柰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着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在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初受食时。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时目连比丘。及大菩萨众。皆大欢喜。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时目连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目连复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宝。功德之力。众僧威神之力故。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亦应奉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为尔不。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当奉持是法。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欢喜奉行。

  佛说盂兰盆经。

  报父母恩咒(世间有生无不从父母而得。能诵此咒及能慎终追远。恩无不报)

  南无蜜栗多哆婆曳娑诃

  七月十五日盂兰盆念诵式

  出家之士。清规具载。在俗高贤当依此式。正月必须入于塔寺中。大会修设。凡孝顺男女。欲报生身父母。必预七月初一日为始。每日晨朝然香奉供。务在精专。修小弥陀忏。或礼三十五佛。代为存亡父母忏罪。至速往无量光佛刹。白云。

  我等同孝志。修行净土因。报答二亲恩。忏除三障罪。存者获福寿。亡者得超升。尽法界冤亲。同生安养国。

  举盂兰盆经毕。念阿弥陀佛真金色(云云)。紧念阿弥陀佛百声。观音势至清净海众各十声毕。回向云。

  以此修行众善根。报答父母劬劳德。存者福乐寿无穷。亡者离苦生安养。四恩三有诸含识。三涂八难苦众生。俱蒙悔过洗瑕疵。尽出轮回生净土。

  至晚礼三十五佛了。白云我等同孝志(云云)。毕。念弥陀经。洎念往生咒毕。举阿弥陀佛真金色(云云)。念阿弥陀佛百声。千声。并菩萨圣号。发愿云。

  愿所生父母。或今存在。或已终亡。随其所居。逐彼生处。惟愿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光明照烛。愿力摄持。三障销除。五根成立。发菩提愿。修净土因。存者得满报龄。终归宝刹。亡者即捐诸趣。便托莲胎。睹妙相明心。听玄谈入位。现前授记。尘刹分身。广度有情。同登妙土。伏愿。我等孝顺之心。深入至道之法。无遗当来诸佛贪中。同作应生眷属。二严等备。三觉俱圆。法性有边。愿心无极。尽入如来愿性海中。

  转身对立。施生并如常式。

  或午后有暇。念盂兰盆经。或念阿弥陀经毕。念阿弥陀佛百声。或千声。观音势至。清净海众各十声。回向云。以此修行众善根。(云云)或再暇念金刚经。或弥陀经 普门品 圆通品 楞严等咒。

  盂兰盆斋念诵式(终)

  佛说盂兰盆经疏并序孝衡钞卷上

  讲 经律论沙门 遇荣 钞

  【钞】奇哉圣主。积孝行以无伦。垂范资徒。续良规而不坠。欲晓经旨。须善疏文。释此疏文。大分为三。初释疏题目。二彰造疏人。三释疏本文。疏题分二。初释正题。后释并序。正题分二。初离释。后合释。离释分二。初辨所释经题。后辨能释疏字。

  ○且经题者。梵语佛陀你舍乌蓝婆拏门佐罗素呾缆。华言觉者说救倒悬器经。今以随方生善。文词稳顺。含多义故。所以华梵相兼。仍存讹略。故云佛说盂兰盆经也。梵语佛陀。略言佛也。此云觉者。者是主义。体即无漏。五蕴假者也。觉体是慧。觉察断障。觉照真俗。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觉如次。简余凡夫。二乘。菩萨。唯有如来独到彼岸。跨十方而为主。握五性以称师。三觉圆明。故名为佛。梵语你舍。此翻为说。振圆音而警众。扬妙义以符机。益物导迷。故名为说。盂兰盆者。即今大宋翻经者言。此皆梵语讹略也。具正应云乌蓝婆拏。孝顺义。供义。恩义。倒悬义。盆亦讹略。旧云盆佐那。新云门佐罗。亦云门佐曩。华言救器。以义回文。名救倒悬器。随力所办金银等器。器中具饭百味甘美五果等物。及余妙事。供养三宝。福资父母。利益存亡。四义。意云。行孝顺故。所以设供。设供集福。酬养育恩。救倒悬苦。正取救倒悬义。余义兼之。由饿鬼等渴??烧心。饥火逼腹。命唯喘息。苦似倒悬。设供集福救彼倒悬之苦。故以为名。然意有通别。别者。目连得道欲报父母之恩。观见亡母堕饿鬼中。神通力小不能救之。白佛世尊备申哀恳。佛即为说盂兰盆供。集福荐拔即得离苦。故下经云。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着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乃至云。时目连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通者。若僧若俗王臣庶人。皆应为父母设此盆供。保安荐殁。故下经云。若有僧尼国王太子。乃至庶人。行慈孝者。皆应为现在父母。及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于现世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盆者。所设盆供能救之器。盂兰者。所救之苦。盂兰之盆。名盂兰盆。依主释也。梵语素呾[缆-(罩-卓)]。旧名修多罗。修妒路。皆讹也。此云契经。存体略用。但名为经。天亲四义释经。谓能贯穿依故。相故。法故。义故。谓于是处由此为此而有所说。名之为依。真俗谛相。善巧等法。密意等义。上生疏云。经者。摄也贯也常也法也。生资教摄永绝烦笼。理藉文贯长离散灭。百灵常轨干叶良规。利物诠真。目为经也。然此经体以声名句文四法为性。由此四法能诠义故。又瑜伽云。一文二义而为经体。以文一法。进摄名句。退摄于声。总以声名句文。及所诠义。五法为体。由此五法摄益胜故。盂兰盆之经。名盂兰盆经。能说即佛。名为佛说。佛说之盂兰盆经。名佛说盂兰盆经。亦可所说即盂兰盆经。佛之所说盂兰盆经。持业。依主。可知。

  ○第二辨能释疏字者。疏犹记也。纂录之义。纂录诸教相应文义。释此经意。故名为疏。又疏者。疏(平声)也分也决也。疏通文义。分别旨趣。决择胜劣。故名疏也。即以疏主声名句文。及所诠义。五法为体。然以先贤述作。作必有意。述此经疏略有三意。一者为酬缁素请故。故下疏云。今因归乡依日开设。道俗耆艾悲喜遵行。异口同音请制新疏。式允来情发挥要道。二者为欲利益父母等故。下云。我今所赞述。自他存殁亲。离苦常安乐。三者欲留轨仪示后人故。下云。宗密。依之修崇已历多载。兼讲其诰用示未闻。垂范后学故造此疏。南齐高祖。常于七月十五日。送盂兰盆往诸寺中供自恣僧。颜氏家训云。七月十五日盂兰盆斋。望于汝等依行不绝。自古圣贤所尚。其来远矣。皇宋三叶。丁酉岁季春月嗣帝位。思报昊天之恩。于季夏月诏两街僧录。问盂兰盆仪式。时左街僧录达识大师行清令赐紫沙门省才。依经附疏。具录仪式。进于皇帝。皇帝得已。依法修设。由斯此典讲听兴焉。今皇四叶。壬戌年癸卯月嗣帝位。至于秋首。诏僧三七于延庆殿开建道场七日七夜。昼讲斯经余时礼念。至七月十五日。复诏两街僧职。译经三藏。及讲经律论者。总二百五十人。具就道场中。礼八万四千舍利宝塔。于长春殿设盂兰盆斋。集诸妙利。资父王之仙驾。酬昊天之鸿恩。皇朝异事。迈古超今。未之有也。予于是时亦预其数。故此略述。欲冀英贤。上行下效耳。

  收科可知。

  ○后合释者。造疏本为释经文义。显经意趣。故从所释经。以彰其名。佛说盂兰盆经之疏。依主释也。

  收科可知。

  ○第二释并序者。序犹致也。序致此经孝道本末。应孝子心。拔二亲苦。酬养育恩。教流此土造疏因由之事也。又序者。绪也。如茧之得绪。绪尽一茧之丝。疏之得序。序尽一经之意。并者。兼也。不唯释经兼作其序。故言并序。

  △二彰造疏人。

  【疏】充国沙门 宗密 述。

  【钞】充国者。今果州西充县也。昔者汉时为充国县。今标旧名。仍略县字。故云充国。然其疏主。本居长安。住草堂寺。后入终南山。今标充国者。意表依经行于孝道。父母家乡生缘处故。行在孝诚不忘亲爱故。沙门者。略梵语也。具云沙迦懑曩。此云息恶。息不善故。亦云勤息。勤修众善。息不善故。法华疏云。沙门息义以得法故。暂尔宁息。亦息恶也。正言室罗摩拿。或云室摩那拏。此云功劳。谓修妙道有功劳故。今略梵语故言沙门。宗密者。疏主名也。碑文极广。略其要云。圭峰禅师号宗密。姓何氏。果州西充县人也。建中元年生。元和二年受具。后谒遂州圆和尚传契心印。又遍访名能。广乎知见。讲圆觉。华严经。自后乃着圆觉。华严。涅槃。金刚。起信。唯识。盂兰盆。法界观。行愿经等疏钞。并集诸宗禅言为禅源诠。及酬答书偈议论等。总九十余卷。并传于世。文宗皇帝。于太和二年庆成节。诏入内殿问诸法要。赐紫方袍。寻请归山。至会昌元年正月六日。坐灭于兴福塔院。其月二十二日。道俗奉全身于圭峰茶毗。得舍利数十粒。俗寿六十二。僧腊三十四。后追谥定慧禅师青莲之塔也。述者。叙也。撰也。内录藏教。外采群书。言无不经。事无不古。纂叙文义。撰集成章。名之为述。唯识疏云。叙理名述。先来有故。作故名造。今新起故。

  △三释疏本文二。初疏家叙分。后疏家正宗。初中四。初泛明孝道为经起之端由。二正显此经彰佛说之所为。三教流此土遵式奉行。四式叹能仁颂德祈愿。然此四段次第尔者。为文体式。欲正称扬一事。而先泛述端由。言在于远。意在于近也。泛述孝道。本居气象。渐贯生灵。释迦。孔圣。皆宗于孝。设教化民。故有初段文也。既泛述已。然来委知何所以故。佛说此经。故有第二彰佛说之所为。其所为者。为孝顺之子。欲救慈亲之苦。意酬养育之恩。故说此经示其妙行。此说西土。次应显示此方流布传受因由。故有第三教流此土遵式奉行。此方释子。依教设会。讲经劝众。造疏释经。垂范后学也。将欲造疏。求圣加护。述造疏意。方陈词翰。故有第四式叹能仁颂德祈愿。是故四段如是次第。初中三。初明孝道本末二。初本居气象。

  【疏】始于混沌塞乎天地。

  【钞】淳元之气。清浊未分。形如禽卵。谓之混沌。清浊已分。谓之二仪。谓清气上升。穹窿无碍。圆覆曰天。浊气下沉。旁礴坚厚。方载曰地。以人居中。通名三才。周易钩命决云。大地未分之前名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有太极。名五运也。气象未形。谓之太易。元气始萌。谓之太初。气象之端。谓之太始。形变有质。谓之太素。形质始具。谓之太极。转变五气。故称五运。气象质具而未相离。皆太易之名。有五种也。历帝记云。天地未分。谓之太易。气兆始萌。谓之太初。高下相应。谓之太始。质象既成。谓之太素。天高地卑。谓之太极。圆清方浊。谓之两仪。人居其间成三才也。易纬通卦云。太极生两仪。谓清气轻者上为天。浊气重者下为地。以人参之。名三才也。易序卦云。有天地万物。然后立君臣。定父子。长幼夫妇之礼。尊卑上下之别。今显孝道初始。在于混沌元气之中。贯于五运。渐随元气。充塞天地。遍三才。通万物也。故孝经援神契云。元气混沌。孝在其中。礼记祭义云。曾子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敷之而横乎四海。施之后世而无朝夕。推之放诸东海而准。推之放诸西海而准。南海北海亦然。(尔雅云。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此四晦昧无知。谓之四海)总其意者。上至天子。下至庶人。尽一切时岁月朝夕。遍一切处四方上下。于一切物贵贱尊卑。凡所进退。动静。语默。好恶。欢戚。皆顺人民万物之理。名之为孝。其孝损益者。幽显生灵有父母者。应常慎行也。慎行者。敬身也。敬身者。不损体也。不损体者。不令父母忧也。故谓之孝。夫子云。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曾子云。身也者。父母遗体也。父母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今明孝道。前后言之。横该五运。上下言之。竖贯三才。四海言之。纵罗万物。至德幽微深而复广。故云始于混沌塞乎天地。

  △二末贯生灵。

  【疏】通人神。贯贵贱。

  【钞】孝通幽显。于显举人摄余兽等。于幽举神摄余鬼等。故通人神也。上至天子。下至庶人。总五等人。其中奴婢之类皆名为贱。自余长幼皆名为贵。贵贱虽殊。行孝奉亲。彼此无异。故贯贵贱也。言五等人者。一天子。二诸侯。三卿大夫。四士。五庶人。各有一章名此五孝。如孝经说。彼经序云。虽五孝之用则别。而百行之源不殊。故疏云尔。

  △二儒释同遵。

  【疏】儒释皆宗之。

  【钞】上依儒教叙孝本末。此文双指儒释皆宗。释教所宗疏文影略。今为助者。通人神贯贵贱。始于真际。充乎世间。该圣凡。被诸趣。儒释皆宗之。且儒教所宗者。儒有五常。以仁为首。仁又以孝为本。由于此五。立身扬名。安[邱-丘+(看-目)]治化。百行之源。是故宗之。故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言五常者。谓仁义礼智信。好生恶杀曰仁。知恩报恩曰义。长幼恭勤曰礼。敏速多知曰智。立行可依曰信。又云。不杀为仁。不盗为义。不乱为礼。不淫为智。忠实为信。由于此五。王者以之治国。君子以之立身。不可暂亡谓之五常。释教所宗者。释有三学。以戒为首。戒又以孝为体。由此孝故。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百千众生。断障证理究竟成佛。万德之源是故宗之。故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是诸佛之本源。行菩萨道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言三学者。谓戒定慧。防非发善名戒。心专一境名定。决断拣择名慧。又以戒定为福门。以慧为智门。福智二门。自他俱利。出生死苦。入涅槃乐。而此福智三学妙行。常修无间。证法报化三身常住。如次凝然。不断相续。是谓出世无比三常。非如世间小小五常。

  △三指陈结叹。

  【疏】其唯孝道矣。

  【钞】指陈孝行。遮简余善。故云其唯孝道。君子务之为本。本立而道生。菩萨结之为戒。戒立而果满。孝者。孝顺爱敬从命之义。道者。道理为本之义。即由此行。爱敬尊长。从命不违。示理益物。能生众德。故名孝道。又孝经疏云。孝者。事亲总名也。又畜也。好也。至顺也。善事父母也。谓事亲之道。常畜在心。尽其色养。中心悦好。承顺无违。故名孝也。道者。通达义。孝行通于天下。民用和睦。矣。语助也。

  △二正显此经彰佛说之所为二。初愍赴孝诚。

  【疏】应孝子之恳诚。救二亲之苦厄。酬昊天恩德。

  【钞】应。赴也。孝顺之子。名为孝子。非谓居丧。目连恳切至诚请佛。意有通别。别者。为其亡母堕饿鬼中。自救不能。请佛求法而救拔之。通者。复为众人皆有二亲。在厄难者。咸欲拔济报其恩德。请佛开示要妙法门。故佛世尊赴其恳诚。说此法门。显示要行。令救二亲苦难危厄。二亲者。生身父母及七世父母。(通别经文如前已引)昊天者。尔雅云。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昊。大也。盛夏之天。阳光暑气。充乎六合。无有穷极。百谷苗稼。芳草园林。由此成熟。天有此恩。未曾有心辞于劳苦。父母亦尔。生我育我。腹厚于我。回干就湿。乳哺养育。咽苦吐甘。慈训长成。怜念之心。未曾暂舍。如此恩德。未曾有心辞于劳苦。故父母恩。比昊天恩也。恩重经云。佛告大众。人生在世。父母为亲。非父不生。非母不养。是以寄托母胎。怀身十月。岁满月充。母子俱险。生堕草上。乃至云。非父不亲。非母不养。慈母养儿去离栏车。十指甲中。食子不净。子饮母乳。八斛四斗。计论母恩。昊天罔极。呜呼慈母。云何可报。佛示妙行。令其孝子酬恩报德。故疏云尔。

  △二指陈结叹。

  【疏】其唯盂兰盆之教焉。

  【钞】结叹可知。

  △三教流此土遵式奉行二。初求法遵行复二。初丧亲追感。

  【疏】宗密罪衅。早年丧亲。每履雪霜之悲。永怀风树之恨。

  【钞】衅者。祸之兆也。早年者。童稚之年。夫为人子。晨夕事亲。敬养服劳。顺色无犯。汤凊致乐。不疾亡忧。乃得永存福寿。奉于甘旨。故父母有疾。子云拙于侍养。况至丧乎。盖是我之罪愆。祸及父母。致令童稚之年。丧于二亲也。雪霜者。祭义云。秋。霜雪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惏-木]惕之心。如将见之惊其景变也。故于节序而相慰问。皆有感怆感思之言。疏主每履践于雪月霜露之景。思念父母。常怀悲怆。何祭义中。乐正子春云。举一足。不敢忘父母。出一言。不敢忘父母也。风树者。韩诗外传中皋鱼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返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孔子家语中。丘吾子亦有此叹)皋鱼自少天下游学。后还亲丧故有此叹。其风若止树必安静。其亲若待子必侍养。致敬致乐。自恨无亲侍养。故此叹也。疏主亦尔。永怀风树之恨。恨己不得侍养父母也。

  △二念报劬劳二。初念世孝道不益遵灵复二。初念尽于孝诚。

  【疏】窃以。终身坟垄。卒世蒸尝。

  【钞】窃者。私窃也。不形其言。私思念之。含文嘉云。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准后汉书。通植松柏。今言坟垄者。总相思于坟墓。丘垄也。古者父母丧已。负土为其坟垄。植柏成列。庐墓三年。以尽孝诚。孝德传云。汝南蔡顺。字君仲。孝顺父母。亲丧葬讫。于庐坟次。鸟兽从之栖宿。哭时即助悲吟。后汉时人。类林云。颜乌。会稽东阳人也。至孝。父亡已后负土为坟。感于群乌以助衔土。乌口中血出。因名伤乌县。后改为义乌县。前汉时人。言卒世者。终身一世也。蒸尝者。祭名也。礼记祭统云。凡祭有四时。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冬祭曰蒸。取其文便。而举秋冬。影显春夏也。私窃思念。终此一身。庐坟守垄。思念声容。终此一世。四时祭祀。礿。禘。尝。蒸。极尽孝行。报其恩德。故孝经云。为之棺椁文衾而举之。(周尸曰棺。谓榇身也。周棺曰椁。谓榇棺也。衣。谓殓时之衣。衾。谓单被。用此举尸。入棺并覆尸上也)陈其簠簋。而哀戚之。(簠簋者。祭器名也。受一斗二升。足高一寸。如龟形也。簠。内方外圆。簋。内圆外方。俱丹中漆外。器素无饰。表有哀戚之心也)擗踊哭泣。哀以送之。(男踊。谓以足跳踊也。女擗。谓露胸擗击也)卜其宅兆。而安措之。(宅。墓穴也。兆。莹域也。葬事大故。卜选安置也)为之宗庙。以鬼享之。(宗。尊也。庙。貌也。立其尊貌以鬼礼享之。似见父母也)春秋祭祀。以时思之。(影于冬夏也。寒暑变移。转加增感。四时祭祀。展其孝思。上注皆?。广如彼文中具)。

  △二纵夺显无益。

  【疏】虽展孝思。不资神道。

  【钞】问。终身坟垄。四时享祀。足可以展孝子之恳诚。报劬劳之厚德。何不依行。而但思之。何谓也。故此释之。上句纵。下句夺。虽者。纵夺之词。思者。情也。纵其施展孝行情恳。终身坟垄。卒世蒸尝。然而不能资益神识冥道。又上句进。下句退。进退思之。终是无益也。生前敬养。犹有少益。殁后蒸尝。全无所济。若也苹蘩礿禘。犹不堕于二亲。傥或杀命蒸尝。反祸及于父母。但扬虚名。不资神道。又若父母在于鬼趣。可以飨祀。若生余道。焉能受祭。又于鬼中。有财无障之类。容受蒸尝。无财炬口之流。反祭成毒。故窃思之而不为也。

  △二佛法渊深能资父母三。初求法遂意二。初求得法门。

  【疏】遂搜索圣贤之教。虔求追荐之方。得此法门。实是妙行。

  【钞】遂者。蹑前起后也。由前俗孝不资神道遂即搜索圣贤之教。求荐亲法。三乘见道已前名贤。修习福慧具贤德故。见道已去名圣。圣者。正也。以无漏智正合理故。圣贤所说所学之教。显示无量世出世间利益之门。于此教中。?仰志求追资荐拔之方法。果遂愿心。于藏经中得此法门。实谓妙行。法门者。即此经也。教为显理之门。出苦入乐之门。名为法门。实。实也。指陈叹美。故言实谓。实谓要妙。酬恩孝行。存亡皆济。七世咸资。周孔经中。曾无所闻矣。

  △二指其妙行。

  【疏】年年僧自恣日。四事供养三尊。

  【钞】此显妙行之相也。年年七月十五日。众僧夏满名受岁日。诸比丘等。自己有过。恣任他举而忏悔之。故云自恣。四事者。阿含经云。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同下疏云。物华四事。谓房舍衣服饭食汤药也。供养三尊者。进修财行名供。有所摄资名养。佛法僧宝可敬可尊名为三尊。故下经云。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又云。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

  △二设会荐亲。三讲经劝众。二科合。

  【疏】宗密。依之修崇。已历多载。兼讲其诰。用示未闻。

  【钞】初二句。设供荐亲。显自利行。后二句。讲经劝众。显利他行。自利利他。菩萨行也。尔雅中卷云。夏曰岁。(取岁星行一次也)商曰祀。(取四时祭祀一终也)周曰年。(取禾一熟义)唐虞曰载。(唐尧。虞舜。取物终更始义)载。是年之别名。疏主得此经已。依法修崇。设供荐亲。已历多年也。诰者。经诰。如言诏。?。制。敕。皆是教令之别名也。谓治万民曰诰。命百官曰诏。政诸侯曰?。取法度曰制。诫州县曰敕。今就通意。法王教令名经诰也。每于其日午前供会。集福荐亲。斋后讲经。诲示道俗。使彼未闻者令闻。未解者令解。同己修崇。各资宗祖耳。

  △二造疏解释二。初道俗睹胜请释。

  【疏】今因归乡依日开设。道俗耆艾悲喜遵行。异口同音请制新疏。

  【钞】旧钞云。即太和二年赐紫之后。表辞归山。归山之后。然请入蜀。立先代传法碑。述祖师德业。因此归乡。开筵讲经设于盆供也。耆艾者。老年之称也。曲礼说。五十曰艾年。??发苍然如艾色也。六十曰耆年。身虽耆老而心强也。疏主归乡属于夏满。依常年事开设盆供。兼讲经文教示僧俗。众睹胜事故生喜悦。知恩难报故乃悲伤。悲喜交彻遵教奉行。身别故异口。语等故同音。众请大师。别制新疏。削旧繁谬撮取简要。符经宗旨以顺时机。使见闻者。知释门之孝行。迥异儒流。识盆供之荐亲。居然脱俗。如来设教。意在利人。众等愿闻。希垂妙释。

  △二疏主应命发挥。

  【疏】心在松柏。岂慢乡闾。式允来情。发挥要道。

  【钞】松柏者。考妣坟茔之所也。心随父母在松柏间也。诗传云。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亦名为闾。五百家为党。乃至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也。式者。敬也。允者。顺从也。发挥者。发扬挥展解释之义。疏主意云。心在松柏岂敢侮慢乡故闾里。敬顺乡知来请之意。由此解释此经要道。要道者。要妙孝道也。

  △四式叹能仁颂德祈愿二。初式叹佛德复二。初行孝自利德。

  【疏】稽首三界主。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积因成正觉。

  【钞】稽首者。法苑依俗解云。稽。至也。首。头也。以首至地。故名稽首。此即拜跪。首至地故。依真释云。俱舍论言。稽首接足。故言敬礼。屈己所尊之首。接彼所卑之足。故言稽首。即是三业敬礼之通称也。此能敬相。三界已下所敬之体。三界主者。欲。色。无色。三界之中。化利凡圣。独自在故。大孝释迦尊者。具云释迦牟尼世尊。五分律说。昔有国王名懿师摩。贬子出国。其子因到雪山之北。近舍夷林顿止此地。[鬱-山+止]为大国。人民炽盛。后父知之。因而叹曰。我子释迦。我子释迦。从是已后。姓释迦也。姓释迦氏。名忧陀罗。忧陀罗王有子名曜罗。曜罗王有子名尼浮罗。尼浮罗王有子名师子颊。师子颊王有子名悦头檀。(此云净饭)悦头檀王有子名菩萨。菩萨有子名罗睺罗。故我佛得姓已来六世矣。释迦。能义。亦云能仁。能以仁德而治化故。牟尼。寂义。亦云寂默。谓能仁氏。具大悲智。证寂默理。有大悲故。不住涅槃。有大智故。不住生死。即是姓释迦名牟尼也。又法华疏说。谓能证彼寂默理故。复能离彼烦恼喧故。故名能寂。福慧相好。胜余群圣。世出世间咸尊重故。名为世尊。就结颂故。略言释迦尊也。孝行深广超诸世间。故名大孝。何者大孝。累劫报亲恩。积因成正觉。谓从生死长流界中。始发深固大菩提心。即行孝行。孝行。即戒也。累三大劫。备修孝行。报答父母劬劳之恩。如何报之。谓现存者。竭力供养。劝发道心。亡故者。妙行潜资。离苦得乐。谓在三涂者。拔济令出。在人天者。得见诸佛。闻法悟解。不唯报答一生父母。乃至无量生来父母六亲而皆报之。故律颂云。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舍。弃恩入无为。真是报恩者。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彼有难者。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又彼疏云。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如次证得法报化身。故云累劫报亲恩。积因成正觉。名为大孝。然今疏意。随顺初机。指菩提树下成正觉也。

  △二示孝利他德。

  【疏】将永锡众类。应请演斯经。欲使背恩人。咸能酬罔极。

  【钞】将。欲也。锡。赐也。众类者。众生之类不一也。演者。法音流注不绝。如水流演也。佛欲永劫法赐众生。所以应目连请演说斯经。问。法赐众生。有何意趣。答。欲使背恩人。咸能酬罔极。佛说此经。欲令一切背恩逆人。皆能酬答罔极之恩。罔。无也。父母之恩。犹如昊天无穷极矣。

  △二陈情述赞二初陈情祈愿。

  【疏】我今所赞述。愿众圣冥加。

  【钞】此疏主自指。随世所称。世流布我也。愿众圣冥加者。加护有二种。一显加护。谓现身语赞即所作。二冥加护。潜垂覆摄不现身语。众圣威重。不敢求于显加。故求冥加护也。我今意欲赞经述疏。唯愿众圣。冥垂加护。慈悲覆摄。使我心通妙理。语巧身安。然法是佛所说。僧是佛弟子。前但稽首敬叹于佛。佛是主故。义该法僧。故此求愿。总言众圣。圣主。圣法。圣僧。通名众圣。又解。此中初颂佛。次颂法。次半颂僧。敬叹三宝。配疏可知。此解文势疏断。意不相连。于其僧宝但有求愿之文。全无敬叹之意。又求愿之意唯局僧宝。不贯佛法。故前解正同于天亲俱舍初云。诸一切种诸冥灭。(上是诸佛也。断一切种冥谓不染污无知。证非择灭。若断诸冥。谓染污无知。证于择灭)拔众生出死泥。(前句自利。此句利他)敬礼如是如理师。对法藏论我当说。

  △二陈造疏意。

  【疏】自他存殁亲。离苦常安乐。

  【钞】造疏集福。为利自他多生父母。若存若殁。在人天者。离病等苦常受福乐。若有一生乃至多生父母。在恶道者。离三涂苦受人天乐。在人天者。离生死苦得于圣果受出世乐。故疏云尔。

  △二家正宗二。初标列门名。

  【疏】将解此经。先开四段。一教起所因。二藏乘所摄。三辨定宗旨。四正解经文。初中复四。一酬宿因故。二酬今请故。三彰孝道故。四示胜田故。

  【钞】疏开四段。即是四门。收摄无拥。名之为门。将欲释经。于其文前略以四门收摄经意。疏(平声)条旨趣。显示大纲。令诸学者。依门入解。经宗意趣。而无拥滞。凡所释义体性意趣。则有所归着也。次第尔者。欲释本文。先须委知说经因由。为何等事。佛说此经。故有初门教起所因。既知所因。为如是如是事故。佛说此经。次应须知三藏五乘。如何收摄。故有第二藏乘所摄。已知此经藏乘收摄而有所归。然未委知宗旨如何。欲令学者。晓于此经所崇所尊所主。意旨归趣究竟处故。故有第三辨定宗旨。即已晓于经宗旨趣。即便科判释经文义。故有第四正解经文。故此四门如是次第。

  △二随标显示四。初教起所因复四。初酬宿因故又二。初叙佛孝行之意。

  【疏】初酬宿因者。悉达太子不绍王位。舍亲去国。本为修行得道。报父母恩。

  【钞】悉达者。具云萨缚喝剌他悉陀。此云一切义成。世出世间之义皆成就故生迦维罗国。父名净饭。母名摩耶。阿私陀仙相其太子作金轮王。王四天下。弃而出家。号一切智人。化一切众生令出生死。太子长大。不绍王位。舍于亲族去离国城。入雪山中。示依外道修苦乐行。日食麻麦六年苦行。后成正觉称天人师。说法利生报父母恩。劝发道心出三界苦。受胜妙乐。是大报恩。阿含经云。如来出世。必为五事。一为转法轮利众生故。二为度多生父母报其恩故。三为无信人立信地故。四未发菩萨意者令发意故。五授当佛记。为此五事。故出世也。

  △二正显说经之意。

  【疏】然菩萨用心。不务专己。故开盂兰法会。以福自他二亲。此经所兴。本意如此。

  【钞】务者。事务也。事务急速之貌也。

  △二酬今请故二。初酬自利请故说。

  【疏】二酬今请者。谓大目犍连因心之孝。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故出家修行神通第一。观见亡母堕饿鬼中。自救不能。白佛求法。佛示盆供。救母倒悬。

  【钞】因心之孝者。若善若恶皆因心起。大目犍连因于内心发起孝行也。

  △二酬利他请故说二。初目连起请。

  【疏】由爱其亲。施及一切。故为道俗弟子。请佛留此法门(施音异)。

  【钞】施字。但以试音呼之。义及于上曰施。(音异)恩及于下曰施。(音试)尊者目连。由爱其亲母得离苦。复以教行。惠施(音试)于下。利及一切。故为僧俗。请佛世尊说此经也。下云。目连复白佛言。弟子所生慈母。已蒙三宝功德。未来孝子。得同尔不。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乃至庶人皆同如此。

  △二酬请说经。

  【疏】酬目连所请。即是说经之由致也。

  【钞】此通前段自利下转。致者。至也。因由至极之所以也。

  △三彰孝道故三。初标举科分。

  【疏】三彰孝道者。复有其二。一通明孝为二教之宗本。二别明二教行孝之同异。

  △二随释二。初通明孝为二教之宗本复二。初正明亦二。初儒教以孝为本又分三。初标举。

  【疏】初通明中。且明儒教以孝为本者。

  △二正显二。初总陈五孝作众德之泉源复二。初约事总显又二。初王臣行孝立庙祀亲。

  【疏】谓始自天子。至于士人。家国相传。皆立宗庙。

  【钞】家国者。天子诸侯境宽名国。卿大夫已下境狭名家。皆立宗庙。礼记祭法云。天下有王。分地建国。(分九州地。建诸侯国)置都立邑。(谓王畿内。及诸侯国中。置公卿之都。立大夫士之邑)设庙祧坛墠而祭之。乃为亲疏多少之数。是故王立七庙。(亲四。始祖一。文武二祧。合为七也)一坛一墠。(此在七外也。封土曰坛。除地曰墠。近亲封土。远亲除地。示将去然也)谓考庙。(父庙曰考。考。成也。谓父有成德之美也)王考庙。(祖庙也。王。君也。言祖有君成之德也。祖尊于父。故加君名)皇考庙。(曾祖也。皇。大也。君也。曾祖转尊。故加大君之称)显考庙。(高祖也。显明高祖。居四庙最上也)祖考庙。(祖。始也。此庙为王家之始。故曰祖考)皆月祭之。远庙为祧。而有二祧。(二祧。文武庙也。文武并在应迁之例。故云远也。特为功德而留。故谓之祧。祧之言超。言其超然上去也)享尝乃止。(享尝。四时祭也。文武特留。故不月祭)去祧为坛。(谓高祖之父也。昭行寄藏武祧。穆行寄藏文祧。四时不祭。若有祈祷。则出就坛受祭)去坛为墠。(谓高祖之祖也。不得在坛。若有祈祷。则出就墠受祭)坛墠有祷焉祭之。无祷乃止。去墠为鬼。(若又有从坛迁来墠者。则此前在墠者迁入石函为鬼。不祈祷也。唯禘祫乃出之)诸侯立五庙一坛一墠。谓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月皆祭之。显考庙。祖考庙。享尝乃止。去祖为坛。去坛。为墠。坛墠有祷焉祭之。无祷乃止。去墠为鬼。大夫立三庙二坛。谓考庙。王考庙。皇考庙。享尝乃止。显考。祖考。无庙。有祷焉为坛祭之。去坛为鬼。适士二庙一坛。谓考庙。王考庙。享尝乃止。皇考无庙。有祷焉为坛祭之。去坛为鬼。官师一庙。谓考庙。王考无庙而祭之。去王考为鬼。庶士庶人无庙。死曰鬼。(适士上士也。官师。中士下士也。庶士。府史之属也)王臣行孝立此宗廓。宗。尊也。庙。貌也。安立形貌尊敬如在。而严祭之。依尚书中周公旦言。自古先王立庙祀亲。不指帝代。

  △二纵夺显孝能生众德。

  【疏】虽五孝之用则别。而百行之源不殊。

  【钞】五孝者。一天子孝。二诸侯孝。三卿大夫孝。四士孝。五庶人孝。五人有殊。其于孝道为一为异。故此云尔。虽复五孝用事有别。然而百行之源。孝道不殊。水本曰源。水分千派从源而出。人有百行从孝而生。故孝如源也。

  △二引文释成三。初孝为道德之体。二孝为设教之本。二科合。

  【疏】故开宗明义章中。标为至德要道。道德以之为体。教法由是而生(孝文)。

  【钞】开宗明义章者。孝经一十八章。此初章也。彼疏云。开。张也。宗。本也。于此章中。张孝道之宗本。明孝道之旨义也。经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疏曰。至。谓穷理之极。德为众行之本。故名至德。要。谓以一总众。道为众理之要。故名要道。孝为道之要。为德之本也。先代圣王用此至德要道。以顺天下人民之心。人民依之。自相和睦。尊卑上下。无相怨者也。今复有义。至德者。一孝。二悌。三臣。此悌臣行。从孝而生也。广至德章云。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举孝悌以为教。则天下之为人子弟者。无不敬其父兄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举臣道以为教。则天下之为人臣者。无不敬其君也)由此德者。体也。本也。为广敬之宗体。作普导之本源。至者。首也。极也。总众善之先首。贯群心之妙极。故名至德。言要道者。一孝。二悌。三乐。四礼。五敬。悌乐礼敬皆从孝生也。广要道章云。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教民亲爱父母。礼顺兄长。莫加于孝悌也。悌。友也)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风俗移易。先入乐声。变随人心。正由君德。正之兴变。因乐而彰。乐声哀怨。知国亡乱。乐声和美。知国善政)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所以正君臣父子之别。明男女长幼之殊。故可以安上化下也)礼者敬而已矣。(敬者。礼之本也。礼以恭俭庄敬为主也。有礼无敬。礼不可行。故以敬为本也)由此道者。理也。本也。以理示于王民为本。生于众德。要者。略也。妙也。略陈孝行。妙契人心。居上者仁和。在下者允睦。故名要道。至德通明孝悌臣行。意在于敬。孝能生敬也。要道总明孝悌及乐礼敬。具陈众行。前狭此宽。皆以孝为正为本。余行为兼为末。故此疏云。标为至德要道。释云。道德以之为体。双释要道至德。皆以孝为本体也。又以古圣设于五教。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而此五教。从孝而生。文不为孝。即非教故。故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三孝为生道之源。

  【疏】何有君子而不务本(孝悌)。

  【钞】务。谓忽遽专好也。本。谓孝悌也。疏是反释。意显君子而皆忽遽专于孝行友悌也。又悌者。易也。易慢从敬。易违从顺也。若此孝悌成立。即五常道德从此而生。释成孝为百行之源也。故论语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弟。孝经作悌也)。

  △二别显三年彰圣人之立意二初孝服三年之意。

  【疏】既为天经地义。须令企及俯从。

  【钞】既为天经地义者。孝经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疏曰。经。常也。义。利也。天有日月星辰照临于下。为天之常道。地生百谷草木以供人用。是地之义利。人生天地之间。禀受天地之气以成其身。故法天常明。法地常利。而常行孝。上事于父母。又经曰。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依孝设教。法天常明。法地常利。以顺天下人心故得教令。不待诚肃自然而成。不行严厉自然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以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博。广也。君爱其亲。以此化民。民化君德。无有遗弃其亲者也)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陈说德义之美。为众所慕。则民起思而行之也)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斋庄中正为敬。推功尚善为让。以化化民。民不争竞也)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礼以检其迹。乐以正其心。则和睦矣)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示好以引之。示恶以止之。则民知禁令不敢犯也)言须令企及俯从者。父母之丧。浆不入口三日。孝服三年。不肖者举心就之。谓之企及。贤达者俯首就之。谓之俯从。古圣立此时限。意令行孝者上就下就。故曰须令企及俯从。礼记檀弓云。曾子谓子思曰。伋。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口七曰。(子思。是伯鱼之子。孔子之孙也)子思曰。先王制礼。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者企而及之。(起踵曰企。俯首曰俯)故君子执亲之丧。水浆不入口者三日。杖而后起。(亲丧。三日不食不浆。太近则抑于贤达。太远则遗于不肖。齐此三日可谓得中。三年之丧亦然。盖令贤愚俯企也)孝经曰。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疏曰。此说持孝服丧之期限也。父母亡已。子有终身之痛。服丧三年者。盖以人有贤愚。丧期不可无数。故制三年。所以然者。论语云。人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故报父母丧但止三年为限也。冀其贤者。则使割哀止痛俯就之也。不肖者。则使勉力企步以及之也。持守三年之丧。则是人子终竟父母之道。故自天子下达庶人。三年之丧。为天下之通礼。

  △二诃诫不肖之俦。

  【疏】虽论礼坏乐崩。终诃衣锦食稻。

  【钞】论语云。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姓宰。名予字子我。孔子弟子也期。周年也)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尽也)新谷既升。(熟也)钻燧改火。期可已矣。(马曰。春取榆柳火。夏取枣杏火。秋取柞楢火。冬取槐。檀火。一年之中钻火异木。故曰改火)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不达子意)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美也)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知己之非)夫三年丧。天下之通丧也。(孔曰。始自天子下达庶人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孔曰。言子之于父母。欲报之恩。昊天罔极。而宰予也。有三年之爱父母乎)。

  △三结叹。

  【疏】甚哉孝之大也。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

  【钞】曾子闻五等孝已。而惊叹云。甚哉孝之大也。又云。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岂无圣人之德加过胜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性。生也。天生万物人最灵贵)人之行莫大于孝。(百行之源)孝莫大于严父。(严。尊敬也)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天生万物。父生于子。尊敬其父。莫大。故配于天。而同祭之。始自周公以父配天。故曰其人也。周公。姓姬。名旦。当周成王时为太师。以是三公之首。故曰周公)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后稷。乃周之始祖也。郊者。郊坛。亦名圆丘。祀天之处也。周公摄政。因行郊天之祭。乃尊始祖后稷。故以侑坐。配食于昊天。上帝于圆丘之上也)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明堂者。布政之宫也。在城南七里之内。居阳明之地。故曰明堂。周公尊祀其父文王。以侑坐配食于五方上帝于明堂之上也)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君行严配之礼。见德教垂于四海。海内诸侯。各修职贡来助祭也)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此结答曾子也。圣人亦依孝而治也)。

  △二释教以孝为本二。初标举。

  【疏】次释教以孝为本者。

  【钞】诸经论中说于七佛。可类世间立宗祖故。如七庙也。亦教弟子孝顺七世父母故。又云。六道众生皆是父母故。故以其孝为设教之宗本也。言七佛者。毗婆尸等是。

  △二正显二。初总明佛教复二。初约佛定教权实。

  【疏】然一切佛。皆有真化二身。释迦化身。说随机权教。舍那真身。说究竟实教。

  【钞】佛有三身。谓法。报。化。报身复二。谓自受用。及他受用。四佛权实。有其二义。一者法身称实。报化是权。实者。诸法体真。权者。事相权迹。般若论云。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应者报应。酬因之义。自受用也。应者应现。应十地现。他受用也。此二应身及变化身。皆非真佛。亦非真说法者。意显法身。乃是真佛真说法者。令报身智冥会真性。义同言说也。二者法身及自受用身。唯佛与佛乃能知之。是身之本。故名为实。若他受用及变化身。下类凡圣而皆能见。是身之末。故名为权。法报实身自利功德。不对机说。他化权身利他现故。对机说法。佛地等经。瑜伽等论。皆广显示。其他受用。为十地菩萨。现十重身。说十度等。皆名实教。所诠妙理。称菩萨机。非权设故。其变化身。对三乘凡。及二乘圣。说三乘法。对大乘机。即名实教。对二乘机。即名权教。如法华中。羊鹿牛车。喻于三乘。权实异故。然其法体。如一味雨。润于三草。草异雨一。法唯一味。利三乘机。机异法一。由机领解各各不同。随机判教。故有顿渐权实等异。所以然者。此盖由佛昔于旷劫修习慈悲喜舍。随顺众生智解浅深。应机设化而利益之。修习圆满已至果位。不加功用任运起心。运大慈悲。应一切机。演一切法。由任运力。发一语言含种种义。随诸众生信解浅深。领受各异。对小机宜。即此一言显小乘法。令其悟入。对大机宜。即此一言显大乘法。令其悟入。对顿悟机。即名顿教。对渐悟机。即名渐教。乃至广说。随其所对。治贪治瞋浅深权实。随机有异无量差别。故无垢称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华严亦云。如来以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然今疏云。释迦化身说随机权教。局之甚也。慈恩三藏云。梵语毗卢遮那。此云遍寂。周遍寂静目法身也。梵语卢舍那。此云光明遍照。身光智光内外照故。目于报身。通自他二报佛也。梵网疏云。卢舍那。此云满净。众德圆满障清净故。华严仁王梵网三疏。皆云毗卢遮那。此云光明遍照。此与满净皆目报身。约其离障名为满净。约其光德名为遍照。义虽两途理归一体。故新华严疏云。毗卢遮那佛。旧经云卢舍那佛。议曰。此盖梵音声势相近。译者不审翻目有异。应取慈恩三藏而为楷定。感通录中。诸天之子告宣律师言。诸师翻经互有所失。但奘法师一人翻译。无违梵本。师资传受足可为准也。疏以舍那真佛对机说法者。自报名真。真实体故。他化名应。应佛现故。如法华云。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数不可思议劫。告善男子而自称我。显是应身。又云。成佛已来无量劫等。乃是真佛。然应身是用。真身是体。用不离体。名为即应之真。即于应身之上说真佛故。故卢舍那目自受用。名为真佛对机说法。若约异应之真者。异于应身之外别说真佛。真体应用行相别故。如说自报真佛诸根相好一一无边。若他化佛各有大小。随机现故。今既对机说法。此卢舍那目他报身。名应佛也。若翻上说即真之应者。即于真佛之上而说应佛。真体应用不相离故。如华严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上句真佛。下句应佛。此名即真之应佛。普利群生也。若约异真之应者。异于真佛之外别说应佛。真体应用行相别故。如说自报真佛。唯佛见之不对机故。他化应身对机说法。如是真佛应佛。或即或异。自在无碍。是谓诸佛不可思议。疏依初类。故以舍那真佛说于实教。依第三类。释迦化佛说于权教。慈恩法师依第四类。故唯他化对机说法也。故法苑等。指此舍那为第二重他报应佛。坐千叶莲华应二地菩萨说戒波罗密。其于顿教唯一。渐教三时。如别章说。

  △二明教所诠宗致。

  【疏】教者。经律也。经诠理智。律诠戒行。

  △二别显宗本二。初标举宗本。

  【疏】戒虽万行。以孝为宗。

  【钞】三聚净戒摄万行故。然虽万行施设有殊。皆以孝为所崇所尊所主。故为宗也。

  △二引文释相二。初舍那所宗。

  【疏】故我卢舍那佛。最初成正觉时。便说华严大经。菩萨大戒。

  【钞】华严云。佛在摩竭提国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乃至十世界微尘数菩萨围绕说法。经标化佛始成正觉。以是即应之真佛。故目卢舍那始成正觉也。梵网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方。始也。始坐华台。显是初成佛也。今依慈恩指此舍那佛。是第二重他受用身也。因位孝顺三聚无亏。得成佛故。故初成道说菩萨戒。劝他同我得成佛故。略有二意。一令菩萨持戒成佛。二令千华上佛传戒。付授千百亿佛转化众生。故梵网云。时莲华台藏世界。赫赫天光师子座上卢舍那佛放光。光告千华上佛。持我心地法门品而去。复转为千百亿释迦及一切众生。次第宣说。受持读诵。一心而行。

  △二释迦所宗二。初初成佛时以孝结戒复二。初成道时处。

  【疏】又经标云。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正觉已。

  【钞】此下皆是梵网经文。即次前文千百亿中一佛。传法来此。示相成佛也。

  △二孝顺之相二。初结戒之相。

  【疏】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亦同孔圣云。至德要道也)。

  【钞】此显所结戒相也。结戒相已。于菩提场说十世界海。次第说法。至摩醯首罗天王宫广说此戒。复从彼天至菩提树下。为此地上一切众生重说此戒也。彼疏释云。以是诸佛本源戒故。法尔合行故。亦成佛即结戒也。波罗提木叉者。此云别解脱。各别防非得解脱故。简非二乘及定道戒也。孝顺者。爱敬从命之义。此即能孝顺心也。所孝顺境有其四种。父母者。以有生育之恩。故须孝顺。现存者竭力供养发以道心。过往者戒善潜资咸令离苦。又一切众生无非父母。既具饶益。即成孝顺。又现或无力。因戒成佛。无所不度。为大孝也。师僧者。简非余僧。以有训导之恩。故须孝顺。前是色身父母。此是法身父母。又前即生其道器。此乃生其道果也。三宝者。以有拔济之恩。故须孝顺。谓非佛无以垂教。非僧无以弘通也。至道之法者。真如法性也。至。谓至极。万法由生。简异诸法。故云至道之法。离过契合。名孝顺也。问。师僧岂非僧宝。至道岂非法宝。而重说乎。答。亲爱教诲故。究竟所证故。由是开之成四种境。注同孔圣云至德要道者。意说孝顺便是至道之法也。今详不同。彼言至德要道即是孝行。孝行是心。此言至道之法即是真性。真性是境。心境不同。无劳异释。

  △二会释名义。

  【疏】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钞】一切众生皆是父母。既不于彼行杀等事。而反生。于慈爱等心。以此便能合三宝意。符契真如。即孝顺四境也。制者。谓制善令行。制恶令断。止者。唯令止恶。明开密遮也。斯则戒与制止。皆孝顺之别名耳。据此则一切圣教。皆成孝顺之义也。

  △二余一切时以孝劝人。

  【疏】涅槃亦云。奇哉父母。生育我等。受大苦恼。满足十月。怀抱我身。既生之后。推干就湿。除去不净。大小便利。乳晡长养。将护我身。以是义故。应当报恩。随顺供养。

  【钞】应结云。今为显此孝顺之行。故说是经。下准此结。

  △二结之。

  【疏】上通明二教以孝为本竟。

  △二别明二教行孝之同异二。初科分。

  【疏】次别明二教行孝之同异者。于中初明其异。后显其同。初谓生前侍养异。后谓殁后追思异。

  △二随释二。初明其异复二。初正明又二。初生前侍养异亦二。初正显复分为二。初儒宗事迹。

  【疏】侍养异者。儒宗则慎护发肤。扬名后代。故乐春不出。曾子开衾。

  【钞】慎护发肤者。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父母全而生之。子当全而归之。故不敢毁伤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立其身德。行其孝道。播扬其美于后世。光显其亲也。故行孝以不毁为先。扬名于后)祭义云。乐正子春。下堂伤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弟子曰。夫子足瘳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何也。乐春曰。善如尔所问。善如尔所问。吾闻诸曾子。曾子闻诸夫子。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唯人为大。父母全而生之。子则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故君子。跬。(去弭切半步也)步之间。不敢忘孝。是以忧色也。论语云。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郑曰。受身体于父母。不敢毁伤。故使弟子开衾视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孔曰。喻己常戒慎恐有毁伤也)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周曰。而乃今日而后。我自知免于患难矣。小子者。呼诸弟子欲使听志其言。知而行之也)。

  △二释门行孝。

  【疏】释教则祝??坏衣。法资现世。故优陀通信。净藏回邪。

  【钞】祝。断也。断其须发。表断烦恼结缚。割爱辞亲。决其志操。学佛修行。报父母恩。普利含识。故律颂云。毁形守志节。割爱无所亲。出家弘圣道。誓度一切人。又云。流转三界中等。坏衣者。坏变也。变本白色为青黑木兰之相。与道相应。不尔。增贪。与道相违也。故梵网云。所著袈裟。皆使坏色。与道相应。皆染使青黄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卧具。尽以坏色。若一切国土中人所著衣服。比丘皆应与其俗服有异。祝发坏衣。翻护发肤也。翻彼扬虚名于后代。且言法资现世。其实资于三世一切父母。又梵网云。烧身烧臂烧指供养诸佛。不尔。非菩萨也。翻儒可知。优陀通信者。贤愚普曜经文皆广。略其要云。佛告优陀耶。汝以神足变现迦维罗国。令净饭王信我成道有胜功德。时优陀耶奉教。变现不思议事。说佛功德。王见闻已。告优陀耶。汝往佛所。称我志意白于悉达。汝本有要得道当还。愿依往言。时来相见。优陀耶到具宣王意。佛寻许可。七日当往。时优陀耶白王消息。王闻欢喜。告语诸臣。佛当还国。庄严宫城。极令清净。涂治街陌。遍树幢幡。饶储香花。当俟供养。严办已讫。与诸群臣。四十里外。奉迎世尊。佛与众俱。八金刚力士住在八面。四大天王各在前导。时天帝释与欲界诸天侍卫其左。时梵天王与色界诸天侍卫其右。诸比丘僧列在其后。佛在众中放大光明。辉耀天地。威逾日月。普与大众乘空而往。渐欲近王。下齐人头。王与臣民夫人采女见已欢喜。王等礼拜。王礼拜时。佛现神变诸方出没。意遮众生诽谤事故。佛即至地问讯父王。少病少恼起居轻利。礼问毕已。王等与佛。一切大众。还于国中说法化利。得道者众。法华经说。净藏净眼二子。教化父王舍邪入正。可知。

  △二结之。

  【疏】是谓为善不同。同归乎孝。

  【钞】儒宗示善。慎护发肤等。释宗示善。祝发坏衣等。是谓为善事相不同。同归乎孝。义意不殊。

  △二殁后追思异二。初二教双陈分三。初居丧异又二。初儒宗事迹。

  【疏】殁后异者。复有三异。一居丧异。儒则棺椁宅兆。安墓留形。

  【钞】居丧异者。初殁居丧儒释大同。葬后异也。孝经云。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疏曰。哭不偯者。哭声不委曲也。痛切之极。其声一气。往而不返。不委曲也。答人吊问。举措进退。触地哀切。无趋翔之容貌也。哀戚在心。出言不为文饰也。孝子丧亲。心如斩截。贤达者有终身之痛。不肖者无毕日之哀。故圣人制之以缞麻为衣服。缞者。当心粗布。长六寸阔四寸。麻。谓腰绖首绖。缞之言摧。绖之言实。孝子睹之。感思父母。实摧其心。故美服于身。而心不安也。闻其歌乐。心不悦乐。旨者。美也。哀戚在心。食美不甘。蔬食饮浆。充其肠也。此哀戚之情。结上六事。然古圣立法。父母之服有齐斩之异。父斩衰三年。父在为母齐衰。期年除彻。三年心丧。自唐高宗上元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天后上表。请父在为母终三年服。下诏依行。至垂拱年中。始编入格。至玄宗开元五年。左补阙卢履冰等上言驳谏为非。自是卿士之家。父在为母行服不同。是非纷然。至二十年。萧嵩与诸学士改修五礼。又议请依上元年敕。父在为母齐衰三年为定。敕下依行。安墓留形者。以父母尸安置墓中。是谓留形。或为二事。尸安墓中。而留形像置堂殿中(棺等如前)。

  △二释门孝行。

  【疏】释则念诵追斋。荐其去识。

  【钞】念佛菩萨。读诵经律。斋会追资。荐拔父母过去灵识。梵网经云。父母和尚阿阇黎亡灭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应读诵讲说大乘经律斋会求福。资于亡者。又云。父母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斋忌终身。皆此文证。随疏说之。

  △二斋忌异二。初儒宗事迹。

  【疏】二斋忌异。儒则内斋外定。想其声容。

  【钞】斋。净也。净心洁志。谓之内斋。离诸声色。谓之外定。想父母声。语音如在。想父母容。行坐若旧。故祭义云。致斋于内。散斋于外。斋之日。思其处所。思其语笑。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斋三日。乃见其所为斋者也。

  △二释门孝行。

  【疏】释则设供讲经。资其业报。

  【钞】设供讲经助彼善业。令受胜果人天福报。此盖由于能资功德。不思议力使之然也。良由诸佛菩萨。已断法执碍解所知障故。证不思议无碍理故。故于事相不被色拘。色空互入。大小互容。自在而转。一切无碍。名事不思议。只如毛吞巨海。芥纳须弥。若有问言。为展毛孔令其宽广受大海耶。为缩大海令其细小入毛孔耶。若展毛者。毛端尖小。本相如故。如何展之。若缩海者。大海深广。本相如故。如何缩之。芥纳须弥。为问亦尔。请示行相。应诲彼言。若有如上展缩行相。显示道理即是有可思议也。为由不可思惟展缩行相。不可议论舒卷所以。是故名为不可思议也。今凭众圣不思议力。设供讲经。[托-七+友]尊亲苦。令受福乐也。

  △三终身异二。初儒宗事迹。

  【疏】三终身异。儒则四时杀命。春夏秋冬。

  【钞】祭统云。凡祭有四时。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冬祭曰蒸。(此夏殷时祭名也。至周时则改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礿禘阳义。尝蒸阴义。禘者。阳之盛也。尝者。阴之盛也。故曰莫重于尝禘(夏者尊??礼着。秋者万物成熟各称盛也)。

  △二释门孝行。

  【疏】释则三节放生。(一岁终。二夏满。三忌辰。随力所及。皆须为父母放生命。一七乃至七七之数。初七诸七卒哭。祥日亦然。异今时俗但满三年)施戒盆会(此经云云)。

  【钞】大唐所译药师经云。彼琰魔王。主领世间名藉之记。若诸有情。不孝五逆。破辱三宝。坏君臣法。毁于信戒。琰魔法王。随罪轻重考而罚之。是故我今劝诸有情。然灯造幡。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众难。施戒者。戒以孝顺为体。故偏言之。其实通施一切佛法也。迦叶经云。若恒沙世界。珍宝满其中。以施诸众生。不如以法施。施宝福虽多。不及一法施。一偈福尚胜。况多难思议。放生施法。集福荐亲也。

  △二对明胜劣二。初对明损益复二。初劝人取舍。

  【疏】良由真宗未至。周孔且使系心。(如爱礼存羊之类也)今知礼有所归。不应犹执权教。

  【钞】依周书异记。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之岁。四月八日佛生。周穆王即位。五十二年壬申之岁。二月十五日佛灭。后汉法本内传云。后汉第二主孝明皇帝。永平七年乙丑岁。帝梦见丈六金人。项佩曰轮。光明赫奕。飞空而至。色相无比。明帝寤已。大集群臣。以占所梦。通人傅毅奏曰。臣闻西城有神人。号之为佛。今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国子博士王遵对曰。臣按周书异记。周昭王时。有圣人出在西方。其时太史苏由奏于昭王。一千年后声教被此。陛下所梦必是此焉。明帝信然。即遣中书侍郎蔡愔。秦景。国子博士王遵等。一十八人。西访佛法至中天竺国。遇摩腾竺法兰二三藏。愔等求之东行。二人乃誓至弘通。至十年戊辰岁。十二月三十日达于洛阳。明帝大悦而极重之。别立精舍安止。今白马寺是也。即汉地僧之初。寺之始也。白氎上画释迦形相。出四十二章经一卷。即此土佛法之始也。依六十甲子算之。自周穆王即位。五十二年壬申之岁。二月十五日释迦入灭。至今大宋四叶。乾兴元年壬戌之岁。凡经一千九百七十一年也。周孔者。周公孔子二圣也。孝经疏云。夫子姓孔。名丘。字仲尼。鲁国邹邑县平昌阙里人也。殷本纪云。孔子父叔梁纥。母颜氏名征。在鲁襄公二十一年生。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卒。春秋七十三岁也。国臣纪云。夫子当周第二十三主灵王二十六年庚戌岁。十一月四日。于兖州泗水县生。至周第二十六主敬王四十三年壬戌岁。四月八日卒也。列子云。商太宰见孔子曰。丘圣者欤。孔子曰。圣则丘何敢。然则丘博学多识者也。商太宰曰。三王圣者欤。(三王夏殷周也。夏禹为舜司空。有贤德。能治水。置九州。分地界。凿龙门山。舜见有功。禅位与之。天下归化。父子十九世也。殷者。始为商代。后改为殷。殷时汤王是夏桀之臣。见君无道遂伐之。德化天下。父子三十世也。周文王始为西伯。在岐州。纣民八十余万户。皆投西伯。伯给与衣食。子武王绍位。伐无道纣。德化天下。父子三十七世也)孔子曰。三王善任智勇者。圣则丘不知。又曰。五帝圣者欤。(五帝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也。设教化民。教名五典)孔子曰。五帝善任仁义者。圣则丘弗知。又曰。三皇圣者欤。(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也。设教化民。名三坟也)孔子曰。三皇善任因时者。圣则丘弗知。商太宰大骇曰。然则孰者为圣。孔子动容有间曰。西方之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空寂经云。儒童菩萨号曰孔丘。故知周公孔子圣人。知人未达因果之理。隐而不说。且令系念父母深恩。使祭宗庙也。注爱礼存羊者。列国诸侯。每月朔早皆祭宗庙。时鲁国。自文公至哀公七代不行政礼。有司仍供备其羊。论语云。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郑曰。牲生曰饩礼。人君每月告朔于庙有祭。谓之朝享。鲁自文公始不视朔。子贡见其礼废。欲去其羊也)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包曰。羊存犹以识其礼。羊亡礼遂废也。爱惜也)达鉴贤士。今知佛法因果报应理有所归。堪依崇福荐拔尊灵。不应犹执儒宗权教。屠生祭庙。

  △二释劝所以三。初放生梵福。

  【疏】且福之大者。莫大于施生。是释梵之本因。类天地之大德(易有此文)。

  【钞】十善十恶。相翻立之。十恶业中。罪莫大于杀生。十善业中。福莫大于施生。下品施生。人趣之因。中品施生。欲界天因。上品施生。色界无色界天因。今于中品。略举一类帝释之因。于其上品。通举色界四禅梵王之因。是故施生。是释梵之本因也。类如易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今既杀生。天下之悖德曰害也。

  △二杀生非仁。

  【疏】今杀彼祭此。岂近仁心。是若可忍。孰不可忍。

  【钞】好生恶杀曰仁。是者。此也。忍者。容也。孰者。谁也。杀彼牛等祭此考等。如此则不近仁心。反害生性。此若可容。谁不可容。

  △三殃及先祖。

  【疏】虽云祈福。(月令云。九月中气日在氐。命有司合秩刍以养牺牲。乃至祭宗庙之灵为人祈福也)实是立仇。自徇虚名。殃于神道(故途中有歌哭二类)。

  【钞】注月令者。彼云。九月中气日在氐昏。须女中。斗建戌位之中。(霜降后。日在氐宿也。于日昏时。女宿正中。斗建戌位也)乃至是月也。命有司合秩刍。以养牺牲。(九月合收木秩刍草也。牺牲。谓纯色牛羊豕也)以供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鬼神。以祭宗庙社稷之灵。为人求福。虽云祈福。以杀命故。实是立于怨仇也。徇。炫也。但是其子自炫虚名。反殃父母神道也。譬喻经云。饿鬼五百歌舞而行。好人五百啼泣而行。如来说言。饿鬼家中子孙作福。当得解脱。是故歌舞。好人家中子孙唯行杀害。将受大苦。故啼哭也。问。孔子既是圣人。何故令人杀生祭庙。殃及父母。子孙杀命其过不无。何用此乎。答。对机立法。务在益物。事浅意深。不拘小节。如世尊言。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意令达士行慈悲故。然亦许登地菩萨杀邪见恶人。令一切人皆生正见。不造恶业。孔圣立法杀生祭庙。令一切人皆行孝顺。不造逆罪。孝为百行之源。益多损少。事近意远。渐化之耳。冀诸贤达。于其儒释。释中权实。观机利钝。诲令取舍。

  △二问答释疑二。初问。

  【疏】问。父母生于余趣。则可改祭为斋。如堕鬼中。宁无飨祀。

  △二答二。初祭祀无益故。

  【疏】答。黍稷非馨。苹蘩可荐。应知礿祭。胜于杀牛。

  【钞】黍稷非馨者。尚书云。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古圣政治至极者。美德馨香。感动于神明。非黍稷之馨。乃是明德之馨也)尔尚式时周公之猷训。(尔应崇尚式敬周公之遗训也)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周公没后。侄成王重于周公所营。故命君陈分政东郊。彼处为治。成王诚言。惟日孜孜。依政治之。不得逸豫)苹繁者。苹。大萍也。蘩。皤蒿也。周易既济卦云。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谓纣步东都。文王为西伯。故曰东邻西邻。文王礿祭。谓薄祭也。祭之以蔬果。而民仰道德。纣主杀牛。谓严祭也。祭之以牺牲。而民恶悖德。应知祭祀在于道德。不在杀牛。总此疏意。黍稷为膳而不馨香。唯德馨香。以有德故。苹蘩荐享。鬼神受之。故知文王蔬果而祭。胜于纣主太牢祭也。以彼类此。孝德馨香。斋供蔬食。胜于杀命。由此宗亲。承于斋讲诵经等福。若在鬼等三恶道者。令生人天。在人天者。复增福寿。见佛闻法也。

  △二不容受飨故。

  【疏】况鬼神等差。岂皆受飨。

  【钞】炬口鬼等。恶业力故。不容受飨。鬼神食气名飨也。应结云。今为示此追斋设供盆会事故。而说是经。

  △二结之。

  【疏】上明异竟。

  △二显其同二。初科分。

  【疏】次显其同者。复有其二。初明存殁同。后明罪福同。

  △二随释二。初明存殁同复二。初正明又二。初依儒标指。

  【疏】今初。约纪孝行章中五句之文。以辨其同。即摄于生前殁后也。

  【钞】纪孝行章者。于此章中纪录孝行事故。彼初标云。孝子之事亲也。次五句释如疏。五中。初三生前。后二殁后。儒释诲示事相大同。意趣浅深胜劣有异。随疏可知。

  △二儒释双陈五。初居则致其敬。

  【疏】一居则致其敬者。儒则别于犬马。释则举身七多。

  【钞】致。尽也。平常居止。则应尽心至极恭敬也。论语云。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去声)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上声)不敬何以别乎。释氏孝者。普曜等说。父王净饭见佛礼拜。尔时世尊涌身空中高七多罗树。诸方出没。王礼佛已。佛乃下地。发言问讯起居父王。佛受礼者。僧俗之仪尽矣。不正受者。遮谤之意备矣。起居王者。父子之礼足矣。七多罗树者。其树高四十九尺。以七尺为一仞。七仞为一多罗树。七多罗树。计三百四十三尺也。摩耶经说。佛涅槃已。摩耶自忉利天下执佛衣钵锡杖号恸闷绝。佛以神力令棺开发。合掌而起放光问讯曰。远屈下来。诸行法尔故入涅槃。愿勿啼泣。阿难问佛。后人有问如何对之。时佛告言。佛已涅槃。摩耶下来。佛为不孝众生。从金棺出合掌问讯摩耶。应如是答。此亦名为佛临涅槃母子相见经。业报差别经说。孝顺恭敬父母。得五种善报。一少病。二端正。三有大威势。四生上族姓。五多有资生。不孝。翻此五种恶报。一多病。二丑陋。三少其威势。四生下族姓。五少资生报。是故在家出家。皆应孝顺敬爱父母。

  △二养则致其乐。

  【疏】二养则致其乐者。儒则怡声下气。温清定省等。故有扇床温席之流。释则节量信毁分减衣钵等。故有割肉充饥之类(须阇太子)。

  【钞】养则致其乐者。承顺侍养。致其父母欢乐也。有过。怡悦善言和颜下气而微谏之。冬温被席。夏凊扇床。夜定衾枕。朝省安居。故曲礼云。父母有过。下气柔声怡色以谏之。若不从谏则起敬之。又云。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东观汉记云。黄香。字文强。为人廉孝。家无僮仆躬执侍养。暑则扇床枕。冬则以身温被席。释氏孝者。僧祇律云。父母不信三宝。少供给之。恐损父母福故。若信三宝。尽其所要。而供给之。劝发道心。俱舍论说。父母法师恭敬供养。得无量福。大报恩经说。释迦过去为王太子名须阇提。尔时父王。被大臣罗睺篡位欲杀。王与夫人太子逃于他国。错行远路粮尽困乏。太子每日自割身肉三斤。一斤奉父。一斤奉母。自食一斤。太子肉尽。方达彼国。得免苦难。

  △三病则致其忧。

  【疏】三病则致其忧者。儒中如文帝先尝汤药。武王不脱冠带。释中如太子以肉为药。高僧以身而担。

  【钞】病则致其忧者。父母有病子致忧惧。色无喜容。心无悦意。息愠怒。止美食。汉书云。汉文帝之母。薄氏太后。有疾多年。文帝目不交睫。不解衣带。汤药不尝不进。故礼记云。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又云。文王有[病-丙+失]。武王不解冠带而养。文王一饭。武王一饭。文王再饭。武王再饭。旬有二日乃瘳。太子以肉为药者。报恩经云。六师外道谤佛不孝。如来为说往昔曾作忍辱太子。尔时父王身婴重病。诸臣欲求不瞋人眼睛及髓为作妙药。太子报言。我似其人。即呼旃陀罗。断骨出髓。剜其两目。合和成药。父王服之病即除瘥。高僧传云。丽朗法师。母老而病。以母及经论文疏。各致一头担行。不欲背之。横而担行。随所到处。传法利人。侍养不亏。时人谓之横行朗也。道纪。敬脱。担母之徒非一。

  △四丧则致其哀。

  【疏】四丧则致其哀者。儒有武丁不言子皋泣血。释有目连大叫。调御舁棺(于儒礼虽不同。而亦哀有余也)。

  【钞】丧则致其哀者。父母丧亡。子尽孝心。至极哀诚擗踊哭泣也。论语云。子张曰。书云。(尚书)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孔曰。高宗殷之中兴王。名武丁也。谅。信也。阴。默也。默然三年矣)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已。以听于冢宰三年。(孔曰。冢宰。谓天官。卿。佐王治者也。三年丧毕。然后王自听政。彼疏曰。百官有事不咨于君。各总己事。皆自束身束己职事。听于蒙宰上卿也。听。从也。蒙。太也)子皋者。高柴字也。檀弓云。高子皋执亲之丧。泣血三年。(泣而无声。如出血也)未尝见齿。(不言笑也)调御舁棺者。释迦调御。舁父母棺也。净饭王涅槃经云。时净饭王病重垂困。啼泣泪下。思悉达等。告众人言。我命欲终。恨不见难陀庆喜罗云。用此为恨。设使得见。会虽不济。以未离生死。宁不为苦。诸人闻已。无不涕泪。佛在灵山。相去五十由旬。遥知王意。即告阿难。我曹应往。令王愿满。难陀白佛言。王是我父。所作奇特利益世间。今宜往诣报养育恩。阿难复言。彼是我伯。听我出家。为佛弟子。我亦愿往。罗云复言。彼是我祖。我父弃国求道。我蒙祖育。方得出家。今亦奉觐。佛言。善来。即以神力踊身虚空。至迦毗罗城。放大光明。举国人民无不泣泪。佛告众言。汝等当念生死为苦。唯道是真。佛放光照王患得安。王知佛还一心庆悦。不觉起坐。顷刻佛入。王举两手接足而言。唯愿如来手触我身。今者最后见佛世尊。佛以其手着王额上言。王是清净戒行之人。心垢已离。王于卧中。仰面合掌白世尊言。瞻仰如来目未曾舍。我愿已满。遂即命终。释子号啕。白?棺殓。七宝庄严。佛与难陀住在丧前。肃恭而立。阿难罗云住在丧后难陀白佛。父王养我愿听担棺。阿难罗云亦尔。佛念当来凶暴众生。不报父母深恩。故躬自担棺。大千世界六返震动。诸山涌没如水上舡。诸天释梵夜叉鬼等。皆来赴丧。代佛担棺。佛即许之。四王变小各共担之。佛执香炉在棺前行。鹫山罗汉乘空白佛。佛敕令取栴檀焚烧父王。大众号啕。佛告之曰。无常苦空无有坚固。如幻化水月命不久居。尔众但见此火为热。诸欲更热。火灭已后。收取舍利起塔供养。众请世尊说王生处。佛言。王生净居天宫。众闻欢喜。礼佛而退。增一经云。时大爱道与五百尼皆成无学。闻此丘说过三月后。佛入涅槃。遂作念云。不忍见佛入般涅槃。我今宜当先取灭度。即往佛所具陈上事。佛默许之。爱道复言。我今更不见如来颜色。今日远离圣色。永不再睹。说是语已。绕佛阿难而各七匝。及诸比丘亦绕七匝。退归本寺。集诸尼众告辞入灭。五百尼闻皆辞入灭。佛尽许之。爱道遂击犍槌。露敷坐具。举身虚空。现十八变。还处本座。即入四禅四空处定。然后入灭。地六震动。诸天悲泣。余五百尼皆尔。佛敕耶输提大将备办五百床。苏油之舆花香薪车尽皆五百。供养诸尼舍利。佛至尼寺。告阿难难陀罗云。汝等举爱道身我自供养。帝释梵王及四天王前白佛言。唯愿世尊勿自劳神。我自供养。佛言。止止。如来所为。非汝诸天龙等所及。所以者何。父母生子多有所益。长养恩重乳哺怀抱。我今当报姨母爱道之恩。故自供养。过去未来诸佛父母。皆先入灭。皆自供养。时毗沙门敕五百王至旃檀山。取于香薪烧比丘尼。是时世尊自举床脚。难陀罗云阿难各举一脚。飞在虚空。往至冢间。其余四众举五百尼。取香薪木着爱道身上。佛说偈言。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亦不死。寂灭为最乐。火灭已后。佛敕大将。收五百尼舍利为起偷婆。于长夜中受福无量。问。目连大叫。调御舁棺。儒经不说。礼与俗异。何故疏云显其同耶。故注释之。见母死已在于鬼中。哀伤至极。所以大叫。释迦调御。种种供养父母遗形。躬自舁棺。旃檀火葬。建塔供养超过俗礼哀伤至甚。故云哀有余也。

  △五祭则致其严二。初两宗事迹。

  【疏】五祭则致其严者。儒有荐笋之流。释有饷饭之类(严虽有异。祭意大同)。

  【钞】严。谨也。极敬之谓也。既安葬已。追思亲爱。四时祭祀。事死如生。每于祭时。斋戒沐浴。明发不寐。故谓之严。孝经末云。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晋书云。孟宗。字恭武。江夏安陆人也。事母至孝。母性复贤。能训于宗。宗母好食竹笋。冬月无笋。宗入竹林哀号求之。笋即为出。因取奉母。时人皆谓孝子感应所致。晋时人也。孝德传说。孟宗官为宗郎。母性嗜笋。宗每供之。母亡已后。冬至欲以笋祭。乃入竹园哀告天地。得笋荐之。后为豫章太守。终至司徒。饷饭可知。问。以笋荐母。以饭饷鬼。二既有殊。何言同耶。故注释之。饿鬼思饭。以饭饷之。亡母好笋。非笋不荐。各随性好。享祭意同。

  △二重显儒宗二。初立祭所以。

  【疏】但以至教未来。难弘报应。故先且立于祭法。令敬事于神灵。

  【钞】无上佛法。至极真教。故名至教。至教所明。善因有善报。恶因有恶报。因果相称。名为报应。至教初兴。在于西土。未达此方。人根未熟。难弘因果报应之理。是故孔圣随机设教。教人孝顺报父母恩。现存者承敬致乐。亡过者哀诚致祭。令敬事于父母神灵。意使推寻神灵所在。至教方来。示其因果报应生处也。

  △二评议不可二。初祖考常存。

  【疏】神灵则父母之识性。足显祖考之常存。

  △二责其所失。

  【疏】既形灭而神不灭。岂厚形而薄神乎。余如前辨。

  【钞】既身形灭神灵不灭而常祭之。岂得厚形薄神。谓居致其敬。养致其乐。病致其忧。即是贵厚其形也。昊天之恩。以其鬼礼而享祀之。即是薄贱父母神灵也。以此推征。应舍儒教权设祭礼。当依释教报应实理。集福资亲。余如次前孝行同异中辨。今为示此存殁孝行事故。而说是经。

  △二结之。

  【疏】上来存殁同竟。

  △二明罪福同二。初显罪同。

  【疏】次辨罪福同。罪者。儒则条越五刑。犯当五摘。而恩赦不该。释则名标七逆。戒黜七遮。而阿鼻定入。

  【钞】按尚书五刑起自舜代。谓墨。劓。剕。宫。大辟。为五也。郑氏注周礼云。墨。谓刻其额涅之以墨。非事出入。不以道义而讼者。以此加之。劓。谓截其鼻也。革舆服。改制度者。以此加之。剕。谓刖其足也。决关梁。逾城郭者。以此加之。宫。谓男去其势。女闭幽室也。男女不以礼义交通者。以此加之。大辟者。今死刑也。??盗劫掠等者。以此加之。自历夏殷二代。至周公时。每刑各五百。合二千五百条。至周穆王时。召吕侯入为司??。增轻削重。墨劓各一千。剕刑五百。宫刑三百。大辟二百。共三千条也。三千条中罪之大者。莫大于不孝。故云条越五刑。五摘者。以五车系五体纵横裂之也。三十国春秋说。池阳用妻言。将母于山中杀之。秦王闻已。令以五车裂杀也。翻上五句。居不致敬。养不致乐等。皆是不孝之罪也。梵网经云。七逆者。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黎。破羯摩转法轮僧。杀圣人。七中有一障不得戒。亦名七遮。遮障戒故。梵语阿鼻至。此云无间。受苦相续无间隙故。

  △二显福同。

  【疏】福同者。儒则旌于门闾。上天之报。释则莹于戒德。净土之因(如观经说当修三福。一孝养父母乃至此三种业。是三世诸佛净土正因)。

  【钞】旌于门闾者。孝义。旌表于家门乡闾也。如汉书云。郭巨。字文举。河内人也。家贫养母。尝生一子。年始三岁。巨谓妻曰。饥贫如此。母年已高。至于供母。我母得其甘旨。便减与我子。乃令母饥。子易可得。母难重有。今与妻以杀之。以全其母。妻从其言。巨令妻抱子。向后园中。掘坑埋之。掘得黄金一釜。上有字曰。孝子郭巨。杀子全母。天赐黄金一釜。官不得夺。人不得取。巨将金诣官。官有诏曰。还其金。表其门焉。董黯等类。先贤非一。注观经者。彼云欲生西方净土。当修三福。一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三种业。是三世佛净土正因。孝顺生于净土。不孝入于地狱。今为示此罪福。而说是经。

  △三结之。

  【疏】上来总彰孝道竟。

  △四示胜田故三。初标牒章门。

  【疏】第四示胜田者。

  △二广陈行相二。初泛明福田复二。初正显福田又三。初能喻三事。

  【疏】喻如世间人。欲得仓廪中五谷丰盈。岁岁不乏者。必须取谷麦种子。以牛犁耕于田地而种之。不种则竭尽也。

  【钞】五谷者。梁。稻。菽。麻。麦也。又杨泉物理论云。粱者。黍稷之总名。稻者。粳糯之总名。菽者。众豆之总名。三各二十。蔬果之实。助谷各二十。总为五谷。别为百谷。

  △二以法即喻。

  【疏】法中亦尔。以悲心敬心孝心为种子。以衣食财帛身命为牛犁。以贫病三宝父母为田地。

  【钞】贫病苦田。应起悲心济以衣食。三宝德田。应起敬心奉以财帛。父母恩田。应起孝心事以身命。此三田中。贫病为悲田。应慜念之。三宝父母合为敬田。应崇奉之。三种通名福田。又三心中。孝心为总。悲敬为别。梵网经云。六道众生皆是父母。应孝顺之。彼有恩德。应崇敬之。彼有贫病。应悲济之。贫病三宝父母三田即定。悲敬孝心种子即通。通三田处皆可起故。衣食财帛身命牛犁亦通。通三田处皆可用故。

  △三配释行相。

  【疏】有佛弟子。欲得藏识中百福庄严。生生无尽者。须运悲敬孝心。将衣食财帛身命。给济敬养于贫病三宝父母名为种福。不种即贫穷无福慧。入生死险道。谓种福之田名为福田。如种谷之田名谷田也。

  【钞】百福庄严者。福行因业有其百数。感庄严果也。瑜伽五十三云。于十善业各有十故。谓如不杀。少分多分全分。少时多时尽形。自作劝他赞叹庆悦是名十种。十十成百也。

  △二重显胜劣。

  【疏】然种子有精新干焦。田有肥浓确瘦。如悲敬孝心有恳切闲缦。贫有浅深。病有轻重。佛有真化。化有住世入灭。法有大小。教有权实。僧有持毁。父母有现生七世。一一配肥瘦之田。昭然可见。

  【钞】精新种子种于田中。粒粒生苗皆结子实。犹如三心恳切殊胜。倾事三田。一一生福。自他俱益。干焦种子种于田中。或生不生结实者少。犹如三心闲缦非胜。事于三田。所生福利。或有或无得果者少。由此种福。应起恳切之心。倾诚给济恭敬侍养三田。田虽胜劣。种须胜妙。应勤修学。余文可知。

  △二正显此经。

  【疏】今盂兰供会具三种肥田。故云胜也。谓佛欢喜日。供养自恣净戒大德。敬田胜也。报父母恩。恩田胜也。父母在厄难中。悲田胜也。

  △三结经起意。

  【疏】为欲示此胜田故。说此经也。

  △第二藏乘所摄二。初标牒章门。

  【疏】第二藏乘所摄者。

  △二正显收摄二。初总指。

  【疏】藏谓三藏。乘谓五乘。

  △二别陈二。初三藏收摄复二。初释三藏义亦二。初正释三藏又分三。初契经藏。

  【疏】三藏者。一修多罗。此云契经。契者。契理契机。经者。佛地论云。贯摄为义。谓贯穿所应知义。摄持所化生故。此教于三学中诠于定学。

  【钞】修多罗。亦云修妒路。皆讹也。正云素怛[缆-(罩-卓)]。此云契经。经通教理。教能契理。理能契根。故名契经。存体略用或单言经。藏者。摄持义。教能摄理。名契经藏。

  △二调伏藏。

  【疏】二毗奈耶。此云调伏。调谓调练三业。伏谓制伏过非。此教诠于戒学。

  【钞】毗奈耶。旧云毗尼。毗泥。皆讹也。此云调伏。亦调亦伏名为调伏。通于教行。佛所说故。凡圣持故。

  △三对法藏。

  【疏】三阿毗达磨。此云对法。法谓涅槃四谛。对谓对向对观。其能对者即是妙慧。此教诠于慧学。

  【钞】阿毗达磨。旧云阿毗昙。讹也。此云对法。能对是慧。通漏无漏。所对是法。世出世间。此慧对向证涅槃法。复能对观了四谛法。法之对故。名对法也。法苑云。经律论三。各别部类。各立一藏。或无别部。楞严经等多诠定学。名契经藏。文殊问经等多诠戒学。名为律藏。解深密经等多诠慧学。名为论藏。随多所诠。以分三藏。

  △二化制分别。

  【疏】然经是化教。开诱化导也。律是制教。制约行业也。论则推征解经律之意也。

  【钞】经示善恶因果之相。通化在家之机。名为化教。律部正为制立学处。制善令行。制恶令断。示持犯相。制出家者。名为制教。论正显慧。征释经律。所显妙理。通化制教。

  △二收摄此经。

  【疏】今此盂兰盆。据其名题。即化教摄。属于经藏。据其义意。亦制教摄。属于律藏(制比丘等。年年自恣之日。行此法故)。

  【钞】此明收摄也。依正不依兼。此经化教。契经藏摄也。

  △二五乘收摄二。初释五乘义又二。初总释。

  【疏】五乘者。乘以运载为名。五谓人天声闻缘觉菩萨此五力有大小。载有远近。

  【钞】五乘者。涅槃云。多思虑故名人。杂心云。意寂静故名人。俱舍云。光洁自在神用名天。声闻者。声谓佛教音声。闻谓耳根发识。听受佛声。故名声闻。缘觉者。以慧觉了十二因缘。故名缘觉。亦名独觉。于得圣身。离禀至教。自证无学。故名独觉。菩萨者。具云菩提萨埵。菩提觉义。萨埵有情义。彼所修行略有二门一自利。大智为先。二利他。大悲为首。由此二利上求菩提。下度萨埵。故名菩萨。又萨埵者。行者自身。而此行者求大菩提。故名菩萨。乘者。运载之义。体通教理行果。谓依教解理。依理起行。依行得果。行果正运。教理助运。四皆名乘。此中人天之乘。名人天乘。人天二趣同有漏法。根种齐故合为一也。乃至菩萨之乘。名菩萨乘。法华等经。瑜伽等论。此四乘外说不定性乘。谓一类机。通有二乘。或三乘性。发心先后。修习三乘。通于顿渐。与疏所说。开合有异。亦不相违。

  △二别释五。初人乘。

  【疏】一人乘。谓三归五戒。运载众生越于三涂。生于人道。其犹小艇才过溪涧。

  △二天乘。

  【疏】二天乘。谓上品十善。及四禅八定。运载众生越于四洲。达于上界。犹如小船越小江河。

  【钞】且人趣身修于十善。下品十善生于人趣。中品十善。非定相应。生欲界天。上品十善。与四禅定相应。生色界天。与四空处定相应。生无色界天。四禅四空共成八定。义门别故。四八双彰。

  △三声闻。四缘觉。二科合二。初列名指法。

  【疏】三声闻乘。谓四谛法门。四缘觉乘。谓十二因缘法门。

  △二双显行相。

  【疏】皆能运载众生越于三界。到有余无余涅槃。成阿罗汉。及辟支佛。皆如大船越大江河。

  【钞】阿罗汉。此翻云应。唯识论云。应已永害烦恼贼故。应不复受分段身故。应受世间妙供养故。梵语辟支迦佛陀。辟支佛略也。此云独觉。亦名缘觉。

  △五菩萨。

  【疏】五菩萨乘。谓悲智六度法门。运载众生总超三界三乘之境。至无上菩提大般涅槃之彼岸如乘舶过海也。

  △二收摄此经。

  【疏】今此经者。谓是人天乘所摄。在小乘藏中。

  【钞】目连之母。但言离苦。不言生处。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是故此经人天乘摄。今详法非大小随机以判。随所对机。有兼有正。判入五乘。依正不依兼。佛为目连而说此经。兼化余人。声闻乘性。正是当机。不被独觉。经会无故。于五乘中声闻乘摄。大小乘中。小乘所摄。非菩萨乘。经中不显法空义故。然下文云。佛说经时。大菩萨众皆欢喜者。闻盂兰盆利益之相。助赞小机。故生欢喜也。

  △第三辨定宗旨二。初标牒章门。

  【疏】三辨定宗旨者。

  △二正显宗旨二。初明其宗旨复二。初正明宗旨。

  【疏】此经以孝顺设供拔苦报恩为宗。

  【钞】宗旨者。法苑云。宗者。崇尊主义。旨者。意旨旨趣。此经以孝顺拔苦为宗。宗即是旨。孝顺拔苦。正是此经所崇所尊所主究竟意故。亦摄报恩设供。由孝顺故。方能设会报恩拔苦。故以孝顺拔苦为宗旨也。

  △二以义释成二。初列二门。

  【疏】今以二门分别。一释行相。二配句数。

  △二随列释二。初四义释相复二。初正释。

  【疏】初者。谓目连本为孝诚。欲酬恩德。力所未及。故先出家。是以始得六通。便观三界。见其亡母。生饿鬼中(诸得道人。未必皆为父母即验目连。为欲报恩故出家也)虽饷香饭。旋成猛火。悲号投佛。佛教设于盆供。拔冥途身。脱一劫苦。不辜生育。大报劬劳。

  【钞】目连至劬劳。初八句。次四句。次二句。后二句。如次释四义也。

  △二结之。

  【疏】细详经旨。备斯四义。

  △二配四四句二。初总标举数。

  【疏】二配句数者。有四四句。

  △二随标显示四。初孝顺相对四句。

  【疏】一孝顺两字自有四句。一孝而非顺。如三牲之养等。

  【钞】孝经云。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丑。众也。争。竞也)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养三牲。犹为不孝(牛羊豕为三牲)。

  【疏】二顺而非孝。如病索禁忌之食而即供。欲行非为之事而不谏等。

  【钞】孝经云。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争。去声呼。是极谏之名。父母有过。子当极谏之)。

  【疏】三亦孝亦顺。谓有隐无犯。三谏而随。顺色观志。三年无改。

  【钞】有过隐之不声于外。不犯颜色微言谏之。承顺颜色观其志节也。礼记檀弓云。事亲有隐而无犯(隐。谓不称扬其过也。无犯。不犯颜而谏之)左右就养无方。(左右谓扶持之方常也。子于亲无如常人也)服勤至死。致丧三年。(勤谓劳辱之事也。致。谓戚容称其服也。此以恩为制)事君有犯而无隐。(既谏之。有人问其国政者。可语得失)左右就养有方。(不可侵官)服勤至死。方丧三年。(方丧资于事父。凡此以义为制)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心丧。戚容如父而无服也。此以恩义之间为制)曲礼云。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论语云。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承顺父母颜色乃为难也)又云。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疏】四非孝非顺。如水中葬父之类。

  【钞】世传昆子。恨父不仕。遂葬父于昆明池中。更俟检文。

  △二孝顺设供四句。

  【疏】二以孝顺设供相对复为四句。一孝顺非设供。如董黯王祥等。

  【钞】汉书云。董黯。字孝治。会稽勾章人也。少亡其父。养母至孝。家虽贫乏。母常肥悦。邻舍王寄。家富母瘦。寄母谓黯母曰。家贫年高。有何供养。而常肥悦。黯母曰。我子孝顺。不为非法。心不忧愁故肥悦耳。问寄母曰。家富美味充饶。何谓羸瘦。寄母曰。我子不孝。常为非法。使我忧愁是以瘦耳。而寄闻之。伺黯不在。遂提黯母手掴脚踏。苦辱而去。黯归见母不悦。问之。母具说之。黯曰。老人多言不能自慎。黯恐母忧。默而不言。母亡葬讫。斩寄首祭母墓。自缚诣官。会赦得免。后汉时人。孝德传云。董黯后官至中郎。魏志云。王祥。字休征。琅玡人也。余如常谈。

  【疏】二设供非孝顺。为己求福而修斋等。三俱是。即盂兰盆会。四俱非。谓逆而悭也。

  △三孝顺拔苦四句。

  【疏】三以孝顺对拔苦。亦为四句。一孝顺非拔苦。谓董永等。

  【钞】汉书云。董永。青州于乘县人也。少失母。独养父。父亡后。无以葬之。从人贷钱一万。谓钱主曰。若无钱还以身为奴。永得安葬父毕。将往为奴。路逢一妇人。求与永为妻。永曰。我今贫贱。身当为奴。何敢屈之为妻。妇人曰。不耻贫贱。永与同到钱主之家。主曰。汝妻何能。妻曰。织耳。主曰。为我织千疋绢。放尔夫妻。于是织之。十旬千疋。主人大喜放之行至本相逢处。妻曰。我是天之织女。见君至孝。天使助尔偿债。言讫飞空而去。前汉时人。

  【疏】二拔苦非孝顺。谓救他人之苦。三俱是。即兰盆会。四俱非。谓逆小之人也。

  △四孝顺报恩四句。

  【疏】四以孝顺对报恩。亦为四句。一孝顺非报恩。护发肤。不骄危。非法不言等。

  【钞】孝经云。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疏】二报恩非孝顺。扶轮报一餐。修行报施主等。三俱是。盂兰盆会也。四俱非。谓辜恩逆人。

  【钞】扶轮者。类林云。灵辄。齐人也。晋大夫赵盾出游。于桑下见一饿人。倾壶饲之。问曰。君何人。饿者曰。我齐人。姓灵。名辄。游学三年。今归。粮尽不能前进。盾更遗食。后事灵公为守门者。盾直谏公。公欲杀之。盾遂起。复呼獒。咬盾。盾走登车。车已去其一轮。灵辄乃扶轮而去。盾既免难。问曰。何人也。曰。我桑下饿人也。春秋传第十说。灵辄为晋灵公之介。(甲士)倒戈御灵公之徒。不言扶轮。然疏以四行作四四句。内有无用之句。今详四行总为十五句。分为四类。第一类者。随修一行有四句可知。第二类者。二二合修有六句。一孝顺设供。二孝顺拔苦。三孝顺报恩。四设供拔苦。五设供报恩。六拔苦报恩。第三类者。三三合修有四句。一一阙之可知。第四类者。四行全修。总为一句。如是总计一十五句。义类差别。皆是此经所宗义也。

  △二叹其胜妙。

  【疏】今修此一门。即圆四行。所得功德何可校量。寔由境胜心强。彻于神理故也。

  【钞】盆会一门。即能圆于孝顺等四行。三种肥田。名为境胜。悲敬孝顺三类种子。名为心强。彻者。通也。由此境胜心强。通显四行神功妙理。故以为宗。

  佛说盂兰盆经疏孝衡钞卷上

  疏钞音释

  疏

  衅

  (许慎切罪也)。

  衣锦

  (上去声)。

  食稻

  (上如字又音寺)。

  牺牲

\

  (音希生纯色牛完全)。

  徇

  (徐闰切求也)。

  苹蘩

  (音频烦)。

  养则

  (上去声供也)。

  舁

  (音余共举也)。

  饷

  (式亮切馈也)。

  黜

  (音出贬下)。

  艇

  (音挺小船)。

  舶

  (音白大船)。

  旋成

  (上旬宣切速疾)。

  黯

  (乙减切)。

  钞

  茧

  (古典切蚕衣也)。

  懑

  (母本切)。

  穹窿

  (下音隆天势高升也)。

  旁礴

  (音滂薄地势混同也)。

  援神契

  (上音袁引也汉儒解孝经)。

  施之

  (上音??布设也)。

  放诸

  (上音仿至也下诸之也)。

  断一树

  (上音短截也)。

  居处

  (下音杵安止也)。

  莅

  (音利临也)。

  色养

  (下去声供也下敬养侍养仿此)。

  凊

  (七性切寒也)。

  [惏-木]惕

  (音出剔恐而肃敬之也)。

  会稽

  (音桧鸡越郡名)。

  簠簋

  (音甫轨祭器)。

  居然

  (上音基语助也)。

  衾

  (音钦大被也)。

  祧

  (音挑迁庙)。

  墠

  (音善除地)。

  适士

  (上音的上士也即今之正卿中士今之朝官下士今之京官也)。

  不争

  (下去声)。

  伋

  (音急子思名)。

  踵

  (音肿足跟也)。

  柞楢

  (音昨由柔木也)。

  圆丘

  (上音员天体也)。

  侑坐

  (上音右对坐也)。

  数月

  (上音所计也计其月不出)。

  瘳

  (音抽疾瘥也)。

  饶储

  (下音除具也即丰备矣)。

  偯

  (音矣哭余声也)。

  缞

  (音崔丧服)。

  绖

  (徒结切麻带也)。

  齐衰

  (音资崔)。

  散斋

  (上去声呼舒缓也去祭远故)。

  礿禘

  (音药弟)。

  毅

  (音义)。

  愔

  (伊金切)。

  列子

  (列者人姓也)。

  禅位

  (上音善让位也)。

  欲去

  (下上声除也)。

  告朔

  (上音谷告上也)。

  饩

  (音戏牲生也)。

  朝享

  (上音潮早也)。

  秩刍

  (音侄初)。

  东观

  (下音贯汉时于宫前造东西两观今之史馆也)。

  篡

  (初思切夺也)。

  冠带

  (上音贯)。

  剜

  (乌丸切削取也)。

  敬脱

  (下音夺道纪敬脱二皆高僧亦担母侍养传法者)。

  谅阴

  (下平声然也不言国政)。

  薨

  (呼弘切君亡)。

  见齿

  (上音现露也)。

  涕泪

  (上音体泣也)。

  犍槌

  (上巨寒切下音弟此集众作相之具钟鼓总名)。

  偷婆

  (讹略梵语若具应云窣睹波此云高显处)。

  劓剕

  (音义费)。

  大辟

  (下音辟法也谓节制其罪即大罪也)。

  池阳

  (人名)。

  刖

  (音月绝也)。

  掠

  (音略夺取)。

  争子

  (上去声止也下争父同)。

  侵官

  (各有司职不可相侵)。

  方丧

  (方类也资于事父者资取也谓君崩比取事父矣)。

  世传

  (下平声谓非经史所载)。

  赵盾

  (下音沌)。

  獒

  (音敖犬高四尺)。

  盂兰盆经疏孝衡钞

  佛说盂兰盆经疏孝衡钞卷下

  【疏】四正解经文。于中复二。初释题目。

  【钞】疏科分二。初翻译时主又二。初通叙三译。

  【疏】述曰。此经总有三译。一晋武帝时。刹法师翻云盂兰盆经。

  【钞】旧本云刹法师。盖传写之误。藏本云西晋三藏竺法护译。梵语昙摩罗刹。此云法护。今略云刹也。

  【疏】二惠帝时。法炬法师译云灌腊经。应此文云。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等故。三旧本别录。又有一师翻为报恩经。约所行之行而立名故。

  △二正指此本。

  【疏】今所释者即初译也。

  △二正释经题二。初能说之佛。

  【疏】义净三藏云。颁自我口。畅之彼心。以教合机。故称佛说。

  △二所说之法二。初释所诠三字复二。初别明三字。

  【疏】盂兰是西域之语。此云倒悬。盆乃东夏之音。仍为救器。若随方俗应曰救倒悬盆。

  【钞】盆乃东夏之音。即今大宋翻经者言。旧云盆佐那。略言盆也。新云门佐罗。亦云门佐曩。华言救器。如前已释。若言骨拏迦翻为盆。非经之本意也。

  △二总显行相。

  【疏】斯由尊者之亲。魂沈闇道。载饥且渴。命似倒悬。纵圣子之威灵。无以拯其涂炭。

  【钞】闇道之言虽通于三涂。今明鬼趣。载。则也。且。兼也。皆语词。涂炭者。鬼趣危苦。如陷泥坠火。无救之者。

  【疏】佛令盆罗百味。式贡三尊。仰大众之恩光。救倒悬之窘急。即从此义以立经名。

  △二释能诠经字二。初随文释义。

  【疏】经者。正明为线。义曰契经。线能贯华。经能持纬。谓所诠之义。似纬似华。能持之文能持能贯。今顺此方典诰是以目之为经。借义助名仍加契字。

  【钞】经者。法苑云。西域呼汲索。衣线。席经。圣教。皆名素怛缆。此有六义。藏教摄三。谓线。经。圣教。圣教谓律与论。以是经中一分义故。皆名素怛缆。天亲慈恩各四义释。如前已录。佛地二义。杂心五义。由此多义故但言经。不言线等。疏弃通经而取局线。违自引论寐之胡甚。

  △二指同余论。

  【疏】此释符佛地论二义中贯穿之义。(如上已释)杂心论五义中结鬘之义也。(余四者。涌泉。出生。绳墨。显示也)。

  【钞】五义者。一出生义。令生出苦故。二涌泉义。义味无尽故。三显示义。明因果相故。四绳墨义。去邪取直故。五结鬘义。如线贯花集诸义故。

  △二释经本文二。初科判经文复二。初总科一经二。初科经三分。

  【疏】次解本文分三。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二指古规模。

  【疏】以三分之兴。弥天高判。冥符西域。今古同遵。

  △二别科序分二。初信起科复二。初释证信意。

  【疏】初序分中诸经多有二序。一证信序。谓如是之法我从佛闻。标记说时说处分明。大众同闻非谬。以为证据令总信受。经无丰约非信不传。由是经初必须证信。故智度论云。说时方人令生信故。

  △二释发起意。

  【疏】二发起序。发明生起正宗之法。如净名宝盖。法华毫光之类。

  【钞】说维摩经时。宝积等五百长者各献一盖。佛受得已。合成一盖。略有四义。一由佛神力合多为一。欲令施者生不思议想故。二合盖现土。发起施者修净土业无上心故。三明诸法无定。或多为一。多不定多。或一为多。一不定一。悟实相者未曾一多。四表诸长者。现在同悟无生。未来同成佛故。广如彼疏。说法华时。佛于眉间放白毫相光。疏云眉者。面首之媚。表所说胜一乘宗媚。间谓两中。表说中道。白为众色之本。显此法是三乘之源。放光破闇。警觉群机也。

  △二通别科。

  【疏】然证信亦云通叙。诸经皆同故。亦云经后序。佛说法时而未有故。发起亦云别序。诸经各别故。亦云经前序。佛先自发起方说正宗故。

  △二随科解释。

  【疏】初证信序者。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钞】疏科二。初说佛因由复二。初总叙问答。

  【疏】述曰。则佛临灭度时。阿难请问四事。佛令置此言也。

  【钞】大术经说。佛受波旬请已。将入涅槃。阿难悲咽。优波离等。教示阿难请问佛灭度后所为之事。谓问四事(云云)。

  △二别叙四事。

  【疏】所问四事。佛一一答。谓一依四念处(谓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二以戒为师。三默摈恶性比丘。

  【钞】戒为师者。训匠轨范名师。师有二种。谓人与法。如来在日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法为师。轨则仪范依戒法故。别解脱戒为汝等师。恶性比丘梵坛治之。梵。净也。坛。法也。以清净法默摈治之。作一羯磨。七众不得共语。故云梵坛治之。

  【疏】四一切经初。皆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众若干人俱。

  △二释经文义二。初显经阙异复二。初显经所阙又二。初叙述余经。

  【疏】诸经多具六种成就。文或阙略义必具之。谓一信。二闻。三时。四主。五处。六众。六缘不具。教则不兴。必须具六。故云成就。

  【钞】依佛地论通叙有五。一如是我闻为信成就。总显已闻令生信故。二一时之言为时成就。三佛为教主成就。四在舍卫国等为处所成就。五与某等众若干人俱为众成就。此略第五。文具应云。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目犍连四辈弟子俱等也。然今疏主。依般若灯论作六种成就。故云如是者信成就也。文窄旨隐。行相难知。指陈何法令生信乎。所宗既殊。可从佛地。

  △二指此经阙。

  【疏】今经阙于列众也。

  △二显经所异二。初指陈标异。

  【疏】又闻成就为初。异余经者。各是译人之意。

  △二释其所以三。初余经四字正倒。

  【疏】谓或云。如是之法我从佛闻。或云我于佛边闻如是法。皆是指法之词也。

  【钞】或云如是我闻。或云我闻如是。佛地论云。应知说此如是我闻。意避增减异分过失。谓如是法我从佛闻。皆离增减异分过失。乃至云。是故闻者应正闻已。如理思惟当勤修学。真谛三藏依微细律。明阿难升座集法藏时。身如真佛具诸相好。下座之时还复本形。集法藏传亦云。众生三疑。一疑佛大悲从涅槃起更说妙法。二疑更有佛。从他方来住此说法。三疑阿难转身成佛为众说法。为除彼疑。指如是法。我昔侍佛亲所曾闻故云如是我闻。

  △二此经不言我意。

  【疏】不云我者。意彰圣人皆证无我理故。

  △三余经言我之意。

  【疏】余经有者。即阿难自指五蕴假者。不同情计之我。亦无过也。

  △二随文正释五。初释闻如是又二。初释闻字。

  【疏】闻谓耳根发识。听彼外声。

  【钞】佛地论云。闻谓耳根发识。听受所说佛教音声若但闻声可唯在耳。若缘名句便在意中。瑜伽亦云。闻。谓比量。废别耳意。总言闻也。

  △二释如是。

  【疏】次云。如是者。信成就也。夫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故肇公云。信顺之词也。

  【钞】法华疏云。如是者感应之端。如以顺机受名。是以无非立称。众生以无非为感。如来以顺机为应。传法圣者。欲显名教出于感应。故建言如是。

  △二显一时言二。初正释一时复二。初二义正释。

  【疏】一时者。师资合会说听究竟总名一时。简异余时也。

  【钞】一时者。佛地论中二义释之。一说者听者。刹那相续。说听究竟。法席事毕。总名一时。二说者听者。共相会遇。无前无后。说听同时。故名一时。配疏应云。说听究竟。总名一时。师资合会。名一时也。

  △二以义释成。

  【疏】谓如来说经时有无量。不能别举。一言略周。故但云一。诸方时分延促不定。故总言一时。

  【钞】即以疏云。年月春秋等无量时也。若一一别举则成繁杂。若止定一时。则不能普应诸方凡圣利钝机宜。为欲普应一切机故。总言一时。意取说听事讫。名一时也。其中具含长短等义。利根时短。悟解速故。钝根时长。悟解迟故。若举年月等。不应利根。若举须臾等。不应钝根。若举四时十二时等。不应四洲诸天机故。由此但总言一时也。诸方下。释成次上无量时义。意说四洲诸方时分不定。凡圣利钝延促不定也。

  △二会释例难二。初牒前例难。

  【疏】然诸经中不指定时。指定处者。

  △二会释文意二。初指慈恩解。

  【疏】有解招难故不用之。

  【钞】有解招难。如玄赞疏云。问。处中有净秽。随机定说处。时中凡圣殊。何容不定说。答。说处标净秽。净秽可定知。(标舍卫等。十地菩萨谓是净土。声闻等众谓是秽土。一处见异。净秽双彰也)说时有短长。凡圣不可准。一会机宜。有利有钝。长时短时。如何定准。(一时之言具含长短。利根谓短。悟解速故。钝根谓长。悟解迟故)故处可定说。而时但总言一时也。

  △二疏主自解。

  【疏】今详其意。以处则不过十六国中。游化住止之处。而有其数。易为标指。

  【钞】十六国者。仁王经云。毗舍离国。憍萨罗国。乃至瞻波国。今疏云。以处则不过十六国中者。虽依智度论。彼约游化境界而言。其义局也。然法王自在。天上说法。龙宫集会。于一切处普化六趣。非唯十六国中。招难之言。复归疏主耳。

  【疏】时则年月春秋寒热昼夜寅卯须臾等时变异迅速。积数无量。不可说录难为标指故。

  △三彰说教主。

  【疏】佛者。梵语佛陀。此云觉者。谓觉了真妄性相之者也。觉有三义。一自觉我空。简异凡夫。二觉他法空。简异二乘。三觉满俱空。合于本觉名究竟觉。或名大觉妙觉。简异菩萨。

  【钞】佛陀。翻为觉者。无漏五蕴假者。有主宰义。故名者也。觉体是慧。觉察断障。觉了二谛。谓本智觉了胜义真性。后得觉了世俗妄相。此有三觉简诸凡圣。一者自觉。由证我空无为理故。自觉断障。简异凡夫。二者觉他。由证法空无为理故。觉他利物。简异二乘。三者觉满。由证人法俱空理故。至究竟位。名为觉满。依起信论。以无为理。名为本觉。以有为智。名为始觉。由以始觉圆合本觉。名究竟觉。方广无际。亦名大觉。胜无比等。亦名妙觉。简异菩萨。彼虽二觉。然在因位。未圆满故。唯有如来具足三觉。独名为佛。

  △四辨所化处二。初释二处意复二。初真谛记释。

  【疏】在舍卫等者。处成就也。

  【钞】上生疏云。梵语室利罗筏悉底。旧云舍卫国。讹略也。此云丰德城。在中印度。憍萨罗国之都城名也。为简南憍萨罗。故以都城为国之称。言丰德者。一足财物。二妙欲境。三饶多闻。四丰解脱。国丰四德。故以为名。所言在者。游化居止之义。游化国中。居止园林。故名为在。

  【疏】真谛记云。住处有二。一境界处。(游历之境)谓化在俗之流。二依止处。谓统出家之众。初即舍卫。后即祇园。

  △二婆沙释论。

  【疏】婆沙论云。举舍卫者。令远人知。(国是总名)举祇园者。令近人知(园是别故)。

  △二释二处文二。初释游化处。

  【疏】舍卫此云闻物。谓具足财宝之物。多闻解脱之人。远闻诸国。故义净三藏译金刚经云。名称大城。

  △二释居止处二。初别释园树名义分三。初园树名义又二。初释园树名。

  【疏】祇树等者。即祇陀太子所施之树。给孤长者所买之园。

  △二释施主名。

  【疏】祇陀。此云战胜。波斯匿王太子也。生时王与外国战胜。因以为名。

  【钞】言祇陀者。讹也。正云誓多。此翻为胜。是钵剌犀那恃特王。旧云波斯匿王讹也。此云胜军王。彼王之太子也。太子生时邻国怨至。战而得胜。故为名也。

  【疏】给孤独者。是臣之号。本名须达多。此云善施。谓给孤独即是善施。又常行施故名善施。乡人美之号给孤独(孤者少而无父也。独者老而无子也)。

  【钞】梵语苏达多。旧言须达。讹略也。此云善施。是胜军王之大臣也。

  △二园树先后。

  【疏】然园是须达所买。树是祇陀所施。园总树别先合标园。今以礼别尊卑。故树先园后。

  △三因显伽蓝此方名寺。

  【疏】西国呼寺为僧伽蓝摩。此云众园。以佛教东流初至中国止鸿胪寺宾异域僧。僧既渐多散置别馆。存其本号皆曰寺焉。

  【钞】众园者。是出家众所住园故。后汉第二主孝明皇帝时。摩腾竺法兰初到洛阳。权住鸿胪寺。别创堂殿安之。二僧移入新居。不忘其本故标寺号。又以白马?经至此而死。建塔葬于寺中。因名白马寺。僧史略云。至后魏太武帝始光元年。创立伽蓝名为招提。隋炀帝大业年中。改为道场。至唐复为寺也。

  △二买园施树因由二。初叙致因由。

  【疏】其买园施树者。涅槃经说。须达长者为儿娉妇。诣王舍城。因见佛发心请入舍卫说法。佛令舍利弗随归先拣住处。择得祇陀太子之园。长者问买。太子戏云。侧布黄金满即卖之。长者便欲交付。太子云是戏言。共请断事之人断之。被断令依先语。长者载金侧布唯少一隅。太子见其不惜财宝。知佛殊胜。遂施所余之地置立门屋。施园中树以为林荫。

  【钞】被断等者。涅槃等说。净居天子化作断事之者。断与须达。于是布金满地。高敷五寸。壁方十里。少五百步。未满十里。一库金尽。更欲取金。太子知意。自思念言。彼尚倾库修诸福慧。我何所乏而无修建。语须达言。地虽汝主。林树属我。共助成功。具陈供佛。余未遍者五百步地。不须复金。请以见与。我自为佛建立门楼。常使如来经游出入。须达许之。是时须达七日。成立大房足三百口。禅坊净处六十三所。冬屋夏房厨坊浴室洗脚之处。大小圊厕。无不具足。所设已讫。即执香炉遥请如来。佛时悬知是长者心。即与大众至舍卫城。祇陀园林须达精舍。即住其中。佛告阿难。园地须达所买。林树祇陀所施。二人同心共崇胜福。自今已后。应谓此地为祇树给孤独园。如佛世尊。住王舍城耆阇崛山说法华经。慈恩释云。城胜余城。无丽物而不出。法胜余法。无嘉德而不具。山胜余山。为好鸟之所栖止。法胜余法。为上人之所游心。故知玄妙喻通教理。或教妙如城。含妙理故。理高如山。出二乘故。有所表矣。此在舍卫国。国丰四德。表此经中。孝顺设供。[托-七+友]苦报恩。四义胜故。树胜余树。为释子之林荫。经胜余经。为孝子之依禀。园胜余园。布金买而施佛利生。法胜余法。设胜会而奉僧拔苦。祇陀太子依父王命。修仁蕴德。表佛弟子依法王教。修慈行孝。须达长者济近远之孤贫。行孝顺者救父母之幽苦。佛所施为。事不虚设。皆有表矣。

  △二结归名号。

  【疏】二人共成精舍请佛居之。故云祇树等也。

  △五议所化众。

  【疏】阙众成就者。但文略也。如无常经等。然有其时必具徒众。故经末云。四辈弟子欢喜奉行。

  △二发起序二。初释其定趣。

  【疏】二发起序者。此经既以孝顺拔苦为宗。故托救母之缘而为发起。

  △二科经解释。

  【疏】文分为六。第一目连道满。第二知恩欲酬。第三攀慕遍寻。第四得见所在。第五恸哭往救。第六恶习现前。今初。

  大目犍连。始得六通。

  【钞】疏科二。初目连名氏又二。初显姓释名。

  【疏】述曰。此人姓大目犍连。唐言采菽氏。彼国上古有仙常食菉豆。尊者。是彼之种族也。名尼拘律陀即树名也。尊者二亲。因祭此树神而生尊者。故名此也。

  【钞】法华疏云。梵语摩诃没特伽罗。大目犍连讹也。此云大采菽氏。上古有仙居山寂处。常采菉豆而食。因以为姓。尊者之母是彼种族。取母氏姓而合其名。得大神通。简余卑姓。故名大采菽氏。从父本名俱利迦。亦云拘丽多。旧名俱律陀讹也。

  △二呼姓所以。

  【疏】是王舍城中辅相之子。时人贵其种所以称其氏。

  【钞】上生疏云。目连是婆罗门种。与舍利弗少为亲友。同厌俗尘各求出离。互相谓言。若先尝甘露必同其味。后舍利弗。王舍城中逢于马胜为说偈言。诸法从缘生。缘谢法还灭。我师释迦文。常作如是说。舍利弗闻已。即证初果。复为目连说所闻偈。目连闻已。复证初果。遂与徒众二百五十人俱来到佛所。世尊遥见。指告众曰。彼来之者。我弟子中神足第一。佛呼善来苾刍。净修梵行。得离苦际。闻是语已。须发自落。俗裳自变。戒品清净。经七日已。证阿罗汉果。神通第一。按十二由经云。佛成道后五年度目犍连也。

  △二始得六通二。初总释经意复二。初正释。

  【疏】始得六通者。始即是初。初得圣道便度二亲。本因亲而修道故也。

  △二释妨。

  【疏】道虽无异本愿各殊。故诸圣者不必皆尔。

  △二别释六通二初释别名分六。初神境通。

  【疏】六通者。一神境通。智证神境故。亦名如意通。身如其意欲往即到故。

  【钞】神谓神变。灵妙之德。境谓境界。雨花等事。神所变境。名为神境。境体即神。名为神境。通者。无拥滞义。变现神境之通。名神境通。

  △二天眼通。三天耳通。二科合。

  【疏】二天眼通。三天耳通。谓能见能闻。若近若远。障内障外。色声等故。

  【钞】天眼通者。清净色根照境发识。名之为眼。依天修得。名为天眼。有人趣身。引得天眼。眼属色界。亦名天眼。谓由天眼引发通故。名天眼通。天耳通准此。

  △四宿命通。

  【疏】四宿命通。能知宿世本生本事故。

  【钞】宿命通。亦名宿住通。宿世所住寿命。本生族望。本所造作。善恶事业。如是一切皆能知故。

  △五他心通。

  【疏】五他心通。谓于定散漏无漏心。一切能知故。

  【钞】他心通者。他人心品。若定若散。有漏无漏。善恶无记。皆能知故。

  △六漏尽通。

  【疏】六漏尽通。谓身中漏尽而能知故。

  【钞】漏尽通者。漏尽身中。得此通故。又知自他漏染尽故。又无为理漏尽显故。得漏尽名。漏尽之通名漏尽通。六通克性皆智为体。三乘圣人所得神通。胜劣有异如别处说。

  △二释通义。

  【疏】六皆无拥。故总名通。

  第二知恩欲酬。

  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

  【钞】疏科二。初子行孝顺报恩之相分三。初正显报恩孝顺之相又二。初总释经文。

  【疏】述曰。度谓度脱。然报恩两字。但是通标虚位度脱正是其报。乳谓母乳。哺是嚼哺(乳哺如济食。是恩之实事。度脱如扶轮。是报之实事)。

  △二别释三事二。初列三事。

  【疏】然父母有远近。恩有轻重。报有分全。

  △二随列释三。初父母远近分二。初略指远近。

  【疏】远者七世乃至多世。近者即生此身。

  △二广明远世二。初七世父母复二。初依外典说。

  【疏】七世者。外教所宗。人以形质为本传体相续。以父祖已上为七世。故偏尊于父。

  【钞】偏尊于父者。以说此身是父遗体。皆从父姓矣。

  △二依内教说二。初约理正陈。

  【疏】佛教所宗。人以灵识为本四大形质为灵识所依。世世生生皆有父母生养。此身已去。乃至七生所生父母。为七世也。

  △二会经文意。

  【疏】然寄托之处唯在母胎。生来乳哺怀抱。亦多是母。故偏重母。是以经中但云报乳哺之恩也。

  △二多世父母。

  【疏】乃至多世者。于中偏取归依佛已来。所有生身父母。能生我身修道器故。诸佛成道之时。多生父母。皆相会遇闻法获益。

  【钞】此指其时分以分轻重。故说已前已后。若无其身不归依佛。由其父母生于身器。方归依佛。故恩重也。

  △二恩有轻重。

  【疏】恩有轻重者。此生父母最重。余渐轻也。

  △三报有分全二。初双标分全。

  【疏】报有分全者。侍养一生为分。度脱多生为全。

  △二别释分全。

  【疏】故经云。左肩担父。右肩担母。遍行大地。亦不能报恩。故知此生所报为分。设同孟宗董黯董永之类。亦为分也。今经云。欲度父母者。意令得道明其全也。

  △二古圣恩深难报之相二。初直显负恩。

  【疏】若总不报。便是不孝罪人。况加逆事。

  △二举轻况重。

  【疏】且泛论一切人恩。华严经云。不知恩者。多遭横死。观佛相海经云。有恩不报是阿鼻因。诸恩尚然况于父母。父母之恩。无可校量。

  △三父母恩深难报之相二。初引诗显示。

  【疏】故诗云。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乃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第十三周幽王好征伐。人民劳苦。孝子不得终养耳)。

  【钞】蓼。音六。蓼蓼者。长大貌也。匪。非也。伊。唯也。劳苦所役心昧目昏。见长大者莪草。谓非莪草而唯蒿草也。哀哀者。苦恨之貌也。哀嗟苦恨。恨己不得终养于父母也。父母生我勤劬劳苦。不得终于侍养。所以自恨。衔者。含也。恤。忧也。靡。无也。无父依怙。无母倚恃。我出含忧。我入无至。父兮生我。母兮鞠养。拊拍怜我。畜起悦我。长我知见。覆育我身。顾者。旋视也。而旋视我。反复(音覆)视我。父母出入腹厚于我。我今欲报如是之德。恩如昊天。罔无穷极。而难报之。

  △二三藏指陈。

  【疏】故三藏云。父母义高天地。恩深巨海。是以系仰顾腹之恩。思答劬劳之德。

  【钞】系仰者。系心仰念顾视腹厚之恩也。

  △二父母恩重子逆之相二。初引经显示分三。初父母恩重复二。初略示恩深又二。初养育劬劳。

  【疏】父母恩重经云。父母怀抱。含笑未语。和和弄声。饥时须食。非母不哺。渴时须饮。非母不乳。云云。十指甲中食子不净。云云。

  【钞】恩重经云。佛告大众。人生在世。父母为亲。非父不生。非母不育。是以寄托母胎。十月怀身。岁满月充。子母俱险。生堕草上。父母养育。卧在栏车。父母怀抱。含笑未语。和和弄声。饥时须食。非母不哺。渴时须饮。非母不乳。子若饥时。咽苦吐甘。推干就湿。非父不亲。非母不养。慈母养儿。去离栏车。十指甲中。食子不净。子饮母乳。八斛四斗。故言云云。

  △二恩深难报。

  【疏】计论母恩。昊天罔极。呜呼慈母。云何可报。云云。

  【钞】次云。阿难白佛言。世尊。父母之恩如何可报。唯愿说之。佛告阿难。若有慈孝之子。能为父母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造盂兰盆。献佛及僧。得福无量。能报父母之恩。若复有人。书写是经。流布世间。受持读诵。为他人说。当知是人。能报父母之恩。故言云云。

  △二广明恩重二。初母暂离儿心惊乳溢复二。初引经显示。

  【疏】至于行来东西邻里。井灶碓磨。不时还家。母忽心惊。两乳流出。即知我儿。家中忆我。即便还家(反如啮指心痛)。

  【钞】啮指者。先贤传云。蔡顺。字君仲。汝南人也。侍母至孝。曾略出。有客来急须见之。母遂啮指。顺乃心痛走归。后汉时人。彼以母思于子。其子心痛。此以子思于母。其母乳流。故云反如。

  △二问答释疑二。初指经伸问。

  【疏】问。详此经文浅朴。偏诫贫贱之流。何也。

  △二三义释之。

  【疏】答。君子自孝。故偏诫小人。又君子有箪瓢之贫。何妨碓磨等事。

  【钞】论语云。子曰。贤哉回也。一箪(笥也)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曰。颜渊乐道。虽箪食在陋[菤-(券-刀)+大]。不改其所乐也)颜回君子尚有箪瓢之贫。何妨富者而有碓磨之事。

  【疏】又偏叙艰勤之语。始彰鞠养之劳耳。

  △二子欢母喜养育忘疲。

  【疏】又云。其儿遥见母来。或在栏车摇头弄脑。或复曳腹随行。呜呼向母。母为其子曲身下就。长舒两手摩拭尘土。呜和其口。开怀出乳。以乳乳之。母见儿欢。儿见母喜。二情相交。恩爱爱重。莫复过是。云云。

  【钞】次下云。二岁三岁。弄意欲行。至于食时。非母不知。父母行来。值他坐席。或得饼果。不敢啖啜。怀归与子。十来九得。恒常欢喜。一回不得。娇啼佯哭。娇子不孝。必有五摘。孝子不娇。必有慈顺。

  △二子长不孝四。初子长忘恩父母系念。

  【疏】既生长大。朋友相随。梳头摩发。欲得好衣。服盖其身。弊衣故破。父母自着。新好绵帛。先与其子。至于行来官私急疾。倾心南北。逐子东西。

  △二夫妻娱乐疏弃二亲。

  【疏】横簪头上子渐长大。为与索妻。得他女子。父母转疏。私房室内。共相语乐。

  △三亲老无依日夜嗟叹。

  【疏】父母年老。气力衰微。终朝至暮。不来借问。或复父孤母寡。独守空房。犹如客人。寄止他舍。常无恩爱。或无襦被。寒冻苦辛。厄难遭之太甚。年老色衰。多饶蚤虱。夙夜不卧。长吟叹息。何罪宿愆。生此不孝之子。

  △四违骂父母喜顺妻儿。

  【疏】或时呼唤。瞋目惊怒。尽不从顺。妇儿骂詈。低头含笑。乃至云云。

  【钞】乃至云云者。彼云。妇复不孝子复五摘。夫妻和合同作五逆。彼时呼唤急疾走使。父母之语十唤九违。尽不从顺。骂詈瞋目何不早死。强在地上。父母闻之悲哭懊恼。流泪双下啼哭目肿。汝初小时非吾不长。但吾生汝不如本无。佛告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为父母受持读诵书写。父母恩重大乘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一句一偈一经于耳。所有四重五逆十恶等罪。皆悉消灭。永尽无余。常得见佛闻法。速得解脱。

  △三闻者悲伤。

  【疏】帝释梵王诸天人民一切众会。闻经欢喜发菩提心。号哭动地泪下如雨。

  【钞】发菩提心修行作佛。誓报多生父母之恩皆得道果。

  △二释彼经意三。初母慈子逆。

  【疏】评曰。细思其事。诚哉是言。或有母不如此。儿不如彼者。百中无一也。

  【钞】或有母不如此初慈后叹。儿不如彼初娇后逆。而能自幼至长。母慈子孝。儿妇养亲者。百中无一也。若百中有一。千中有十。万中有百。亿中有千。孝者甚多也。目观时事。行孝顺者。万中有一也。

  △二不孝所以。

  【疏】良由众生无始无明。迷真执妄。既根本颠倒。故枝末一一皆然。

  △三念彼沉沦。

  【疏】祸哉凡愚。云何可度。

  【钞】祸哉者。惊叹之词。

  【疏】三攀慕遍寻。

  即以道眼观视世间。

  【钞】疏科二。初别释经文。

  【疏】述曰。观求生处是天眼通。由证道而得。故云道眼。世间有二。谓三界是器世间。六道是有情世间。

  △二总释经意。

  【疏】然尊者丧亲之日犹是凡夫。不知父母生于何道。今成圣果力可追求。故以天眼上下观视。于三界处寻六道身。得通便观。故云即也。

  四得见所在。

  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

  【钞】疏科二。初会不言父。

  【疏】述曰。本观世间。俱寻父母。父生乐处。不假施劳。既非经宗。故此不述。

  △二正释见母三。初总释经意。

  【疏】母生鬼道已属三涂。复在饿中是鬼之极苦。拔济苦者唯盂兰盆。发起正宗意在斯也。

  △二别明因果。

  【疏】生饿鬼中是异熟果。酬引业故。不见饮食是等流果。酬满业故。是悭贪业之果也。皮骨连立是增上果。

  【钞】此况论五果。一者异熟果。谓有漏善不善法。所招隔世自相续身。异熟无记。谓前世造业今世受果。或今世造业来世受果。异时而熟名为异熟。或因通善恶。果唯无记。异类而熟名为异熟。此上二解异通因果。或善恶业未得果时。兴取果用。至得果时。兴与果用。取果与果功用有殊。名之为异。复是能熟。变令熟故。异即是熟。异熟之果名异熟果。二者等流果。此有二类。一真等流。善等三性自类相望。种子引种子。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同等流类名等流果。二假等流。果似先业假名等流。实增上果。如由杀生招短命报。不杀招长命报等。故唯识云。谓习善等所引同类。或似先业后果随转名等流果。三者离系果。圣道离系证无为果。四者士用果。谓诸作者。假诸作具所办事业。得成就故。此有二师解。一云。谓如农夫假诸作具办稼穑果。士用之果也。二云。非唯外色。通于色心。如俱舍说但有因。得俱生。无间。隔越。不生。士用果。如心心所。同聚多法。更互为俱有因。更互为俱生士用果。前念一聚。齐等有力。引次后念。为无间士用果。今世造业来世受异熟果。亦名隔越士用果。无漏心聚断障证灭。亦名不生士用果。无为不生故。五者增上果。因有胜力名为增上。果从彼生。增上之果也。然善恶业。总有三种。一唯感总报。二唯感别报。三通感总别二报。由贪瞋痴发不善业招感地狱鬼畜之果。间断十善感人趣果。纯十善业。感天趣果。总别报业。亦名引业满业。旧钞云。问。如何是引满二业。答。善不善业皆有三品。此复有三。一约境。善则于劣不杀为上。谓蚊蚋等。于胜不杀为下。谓父母等。余者为中。不善翻此。思之。二约心。于善不善。但猛利心作为上。泛尔心作为下。余者为中。三约时。亦通善不善业。三时无悔为上。二时无悔为中。一时无悔为下。此善不善业虽通三类。然取有力引生诸趣果者。而为引业。若无胜力引总报果。但于总报之上别别庄严者。而为满业。又凡作业。有加行根本后起三心。亦取强胜有力。名为引业。除别力劣。名为满业。此中所明悭贪发业。能得四果。除离系果。感总报业。能引鬼趣。总异熟故。感别报业。悭思吝食。能满鬼趣饥饿事故。果似先业是假等流。此能感业有增上力。感鬼形状皮骨连立。是增上果。业有士夫力用之功。招感鬼趣色及心品。是士用果。

  △三重广鬼趣二。初正明鬼趣复二。初引文广示又二。初正理论说亦二。初鬼类差别复分三。初鬼住处。

  【疏】准正理论。鬼本住在此洲之下五百由旬。纵广亦尔。有琰魔罗界(一云在此赡部四边直下等)从此展转。散取余方。

  【钞】由旬。正云瑜缮那。限量义。十六里也。南北曰纵。东西曰广。梵语琰魔罗王。旧名阎罗王。讹略也。此云静息王。能善说法。令受苦者息瞋等故。亦名饶益王。众生受苦不忆旧事。王诲示之令忆旧事。知诸众生各自作业。各自受苦。不生怨恨。新业不作。故业已尽。便得离苦。由此益物。名饶益王。婆沙七十二云。鬼世界主。名琰魔王。鬼趣摄也。瑜伽云。由杂染业。生地狱中。作静息王。按纂疏云。静息王者。琰魔王也。此有二类。一大菩萨化作。二实有情。鬼趣所摄。由治罚鬼。兼地狱生。故生地狱。非地狱趣。如人治罚诸畜生等。

  △二鬼寿量。

  【疏】以人间一月为一日。乘此积月积年。寿五百岁。

  △三鬼流类三。初总有三种。

  【疏】然鬼有三种。一无财鬼。以无福德不得食故。二少财鬼。少得净妙饮食故。三多财鬼。多得净妙饮食故。

  △二别开九类三。初无财三种分二。初引文显示。

  【疏】此三种鬼复各有三。无财三者。一炬口鬼。谓火炬炎炽常从口出。由是前生烧坏村栅。焚炙贤良。以此求财堕于地狱。从地狱出堕此鬼中。故正法念经云。若人贪嫉枉夺人财。破人城郭。杀害抄掠。得财奉王大臣。转增??暴。堕炽然饿鬼中。二针咽鬼。谓头大如山。咽如针孔。由于破斋夜食。盗窃众僧之食故。故斋法清净经云。目连路逢数百万鬼。头如大山等。三臭口鬼。谓口中腐臭。自恶受苦。以多贪名利。自是非他。赞叹恶人。毁谤贤善故。

  △二警诫后人。

  【疏】据此三种。宁吞铁丸。不食信施。

  △二少财三种。

  【疏】少财三者。一针毛鬼。毛利如针。行便自刺。为贪利故。妄行针灸。及刺畜生。但为求财不愈疾故。二臭毛鬼。毛利而臭。自拔受苦。由于贩卖猪羊。烹宰鹅鸭。汤烂刀剥。楚痛难堪。地狱罪终堕斯鬼趣。三大瘿鬼。咽垂大瘿。自决啖脓。由嫉妒于人。常怀瞋恨故。

  △三多财三种。

  【疏】多财三者。一得弃鬼。谓常得祭祀所弃食故。由于罪多福少。少施多悭。弃掷之物方惠施故。二得失鬼。谓常得巷陌所遗食故。以于现财常生悭着。疑欲失者而方舍故。三势力鬼。谓夜叉罗刹毗舍阇等。所受富乐类于人天。或依树林。或住山谷。或居灵庙。或处空宫。形竖而行。属于鬼趣。此等变化多端者。由于因地罪福不精。苦乐之因相杂作故。

  【钞】夜叉。正云药叉。翻为勇健。亦云暴恶。飞行空中食啖生类。此雄者也。雌者地行。名罗刹婆。此云可怖畏鬼。毗舍阇。正云毕舍遮。此云丑鬼也。

  △三余指他文。

  【疏】付法藏传说。僧伽耶舍比丘游大海边。见妙宫殿。其家锁二鬼等。云云。

  【钞】付法藏传第六卷说。僧伽耶舍尊者游大海边。见七宝宫殿。即往乞食。见锁二鬼。各着一床。舍主以食供养比丘。语言大德。慎勿以食与此饿鬼。比丘见鬼饥困。与少许食。鬼得食已。即吐脓血。遍流在地。污其宫殿。比丘怪问。舍主答言。斯鬼前世一是吾息。一是儿妇。我常布施作诸功德。彼恒恚恼。我数教诲。都不纳受。因立誓曰。如此罪业。必获恶报。若受罪时。我当看汝。由是因缘。得斯苦恼。更有多类。如彼说之。

  △二归经所说。

  【疏】今尊者之亲。是无财鬼中炬口鬼也(无财。不见饮食故。炬口。食未入口。化为火故)。

  △二瑜伽论说二。初鬼类差别。

  【疏】又有处说。饿鬼有三种。一外障。得遇水时。即见有人执刀仗等。而障碍故。二内障。口有火炬。或咽如针故。三无障。见河是猛火。或食粪秽。或自割身肉食啖等。

  【钞】瑜伽论说。饿鬼有三。一外障碍饮食鬼。二内障碍饮食鬼。三饮食无有障碍鬼。

  △二归经所说。

  【疏】今尊者之亲。当内障也。

  △二法喻释成。

  【疏】上来诸鬼。皆由自心因行所招。果报必应。譬如影响。由于形声。

  △二劝人省察二。初直劝修善。

  【疏】虽父母至亲。不相替代。故诸智者宜各励心。傥遇善缘不应空过。一朝去世谁为修崇。纵托子孙七分获一。况无孝子悔恨何追。

  【钞】言七分获一者。修福子孙自收六分也。仍须修者运大至诚。仗于三宝威德力故。能令亡者获一分福。若不至诚全无所获。随愿往生经说。父母兄弟亲族为其亡者修福。七分之中获一分也。何以故。缘于前世不信道德。故于七分获一。若以亡者严身之具。堂宅园林以施三宝。此福最多。拔地狱苦。往生浮土。

  △二指事令省二。初示无仁孝复二。初指陈世事。

  【疏】且浊世凡流鲜怀仁孝。唯忧妻子。岂念幽灵。贫贱者迫以饥寒。富贵者荒于财色。设能追福。厌课者多。竭力罄心。万中无一。世途目击岂不昭然。

  【钞】内心不欲外鼓虚名。谓之厌课。竭罄。皆训尽也。击。触也。

  △二引经释成。

  【疏】故恩重经云。夫妻和合。同作五逆。彼时呼唤急速走使。父母之语十唤九违。不相从顺。骂詈瞋目。生存尚尔。殁后可知。

  △二子父相承。

  【疏】自既不仁。儿岂能孝。故昔有送父林野。乃持舆回归。以古观今。虽途迹异而心同也。

  【钞】孝德传云。孙悟之子。元启。时年十岁。其祖年老。启父舆送深山。启苦谏之。父不从谏。启收舆返。父曰何用。子曰。后当送父。父遂感之。收亲侍养。启父不孝。送父深山。启亦效之。收舆送父。上行下效。不孝相承。以古观今。古今迹异相效心同也。

  【疏】五恸哭往救。

  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

  【钞】疏科二。初目连悲哀分二。初疏主润释复二。初以义广释。

  【疏】述曰。悲哀者。生育恩重如上所陈。死别隔生忽然再见。纵使颜容仍旧。亦可啼泣悲伤。况睹鬼形皮骨连立。喉中烟??。腹里空虚。苦似倒悬。命唯喘息。岂不能碎身擗踊竭气号啕。恨罪逆之偷安。痛慈亲之受苦。

  △二显经总相。

  【疏】经标总意。但曰悲哀。细察当时。何疑不尔。

  △二引古证成。

  【疏】故三藏科云。摧恸。释云。感激彻于骨髓。号叫动于天地。

  △二以饭饷母。

  【疏】钵饭往饷者。母既气绵夕漏。厄在朝饥。饥而且渴。理须救济。济此之急。饭食为先。故以钵盛饭。持饷于母。

  【钞】气绵夕漏者。夕。夜也。命唯残喘。气弱绵微。夜永苦长。漏刻难晓。厄在晨朝。饥火所逼。对上夕漏。且云朝饥。实于朝夕皆饥虚耳。

  【疏】六恶习现前。

  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揣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钞】疏科二。初正释此文分二。初总释经意又分三。初业果决定复二。初总明因果。

  【疏】述曰。境随心变。果藉业成。饿因未除。饱缘宁致。

  △二法喻释成。

  【疏】鬼是炬口。食近口而炽然。水作坚冰。冰近汤而确耳。

  △二小圣难移。

  【疏】即知神力不禁业力。除饥要且除悭。故六通往饷而招殃。百味盆维而致苦。

  【钞】禁。平声。盆。器也。百味饮食罗列器中。以奉于母。食变成火。故言致苦。

  △三惊叹劝思。

  【疏】大哉业熟。可思者焉。

  △二别释经文。

  【疏】今左手障钵。悭恐余侵。右手揣食。贪于自给。悭贪猛盛。如此现行。饭食劣缘若何充济。故化为火。不得食也。

  △二结归序分。

  【疏】上来序分竟。

  自下第二正宗分。文分为二。初目连悲陈苦厄。后如来广示因缘。

  【钞】今详三分。第一序分。序致说经初起之源由。为正宗之渐始。名为序分。第二自此已下。至慈爱之恩。为正宗分。正是世尊对机说法。逗令修学进趣本旨。所敬所崇尊主义故。名正宗分。第三末后五句为流通分。说利已讫。付嘱时机。大众护持。流通不坠。名流通分。正宗分二。初别示目连救母方便。后普示大众资亲要门。后一复次文是也。初文分二。初目连悲陈苦厄。后如来广示因缘。

  【疏】今初。

  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

  【钞】疏科三。初白佛之意。

  【疏】述曰。子急告父。臣急告君。自力不如。理宜投佛。

  △二叙自所得。

  【疏】弟子勤观四谛。已证三明。可以反覆山河。回转日月。

  【钞】三明者。宿住智证明。生死智证明。漏尽智证明。即六通中三通也。为破三际愚故。立此三明。如次能知去来今世三际之境。明了证知不虚谬故。智即证明。名智证明。对三际境。依主可知。

  △三正伸哀恳。

  【疏】岂料母萦极苦。命若倒悬。竭其孝诚。尽其神变。而竟不能令除恶报。暂济饥肠。所以叫泣奔还。备申哀恳。

  【疏】后如来广示因缘。且依三藏大分八段。第一彰母罪深。第二明子德劣。第三斥邪无力。第四显正有能。第五许以救方。第六示其正法。第七孝子领悟。第八慈母获益。

  【钞】疏分八段。今束为二。初六如来广示救母之方。后二众闻欢喜利益之相。学者随文。提举说之。

  【疏】今初。

  佛言。汝母罪根深结。

  【钞】疏科二。初引经总释。

  【疏】述曰。有经中说。定光佛时目连名罗卜。母字青提。罗卜欲行。嘱其母曰。若有客来。娘当具膳。去后客至。母乃不供。仍更诈为设食之筵。儿归问曰。昨日客来若为备拟。母曰。汝岂不见设食处耶。从尔已来。五百生中悭悭相续。故云罪根深结。

  【钞】上生疏云。定光佛者。即然灯佛也。

  △二释自经意二。初次第释经又二。初正释经文。

  【疏】罪谓身口之业。根谓悭贪之心。多生相续为深。交固难解为结。从悭所起。皆是罪业。非唯彼时。一度妄语。

  【钞】罪谓身口之业者。唯识等云。能动身思说名身业。能发语思说名语业。审决二思意相应故。作动意故。说名意业。取不善思可怖可厌。名之为罪。又罪者摧也。摧善法故。根谓悭贪之心者。耽着已得财法。不能惠舍秘吝名悭。于诸未得。有及有具希欲名贪。由此悭贪。引生诸恶悭贪名根。根者。出生义故。而此悭贪近于心故。名悭贪心也。身语意罪。及悭贪根。皆深厚故。皆结缚故。名罪根深结。

  △二释成三事。

  【疏】谓悭贪是苦根。所作是苦业。饿鬼是苦果。为三事也。

  △二重释根义。

  【疏】若准十重戒中。悭亦是业。唯贪为根。起罪业故。

  【钞】悭吝为自困之本。弃生之因。不悭为自富之源。摄生之首。教示菩萨。摄化众生。制戒遮悭。故名悭戒。既遮悭已。业无由起。翻以无贪。发起施行。摄化众生。唯识瑜伽说业是思。遍行法数。悭依贪立。随烦恼数。业体是思。思通三性。故有善恶之业。悭体不尔。无善悭故。许悭是业。违理背教。

  △三问答释妨二。初多生何趣妨复二。初问。

  【疏】同。五百生悭。为人为鬼。

  △二答。

  【疏】答。人鬼相间。造受相资。若唯人身不名恶报。若唯鬼身不应造业。或亦为畜。于理无妨。但悭习不除即名相续。

  【钞】人趣身上造鬼总业。当受鬼报。鬼趣身上造别善业。助鬼身中昔时所作感人趣业。即受人果。故云造受相资。疏反释云。若唯人身。由善业招不名恶报。非悭业感故。若唯鬼身。不应恶趣造总报业。感人趣果。论说三涂无分别烦恼。不能造业感总报故。畜趣准此。诸趣通论经五百生。

  △二偏救青提妨二。初问。

  【疏】问。目连自定光佛世已来。所生之母不一。如何偏救彼之青提。

  △二答。

  【疏】答。青提与目连缘深。今生复为其母。但救此身所生之母。非谓救彼远世青提。余论云云。皆为未达。

  第二明子德劣。

  非汝一人。力所柰何。

  【疏】述曰。汝母悭心。悭于一切。时经多世。事历多人。岂汝一人力可济拔。

  第三斥邪无力。

  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柰何。

  【钞】疏科二。初总释经意。

  【疏】述曰。三藏云。纵汝感天灵于上界。激地祇于下方。纵摄邪魔。横罗外道。统六合以同一家。总八部以为一众。并其神力。亦不柰可。

  【钞】六合者。四方上下也。八部者。天龙夜叉等。

  △二逐难别释。

  【疏】外道道士者。外道中之道士也。简内道中之道士。佛教初传此方。呼僧为道士故。四天王者。毗沙门等。护持世界者也。

  【钞】邪魔者。梵语魔罗。此云破坏。破坏胜事。立此号也。名波卑夜。此云恶者。旧云波旬讹也。外道道士者。三乘法外妄生推求。别为途道。名为外道。外道自谓我是道德之士也。姚石书云。始乎汉魏。终洎符姚。皆号众僧以为道士。至元魏武帝世时。(太建二年)有寇谦之辈。始窃道士之名。私易祭酒之称。四天王神者。东方持国。南方增长。西方广目。北方毗沙门。此云多闻也。皆住妙高第四层级。各居一面统御四洲。亦住七金山顶。灵通自在。四皆名神。

  【疏】第四显正有能。

  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

  【钞】疏科二。初正释此文。

  【疏】述曰。三藏云。一缕不能制象。必假多丝。一人不能除业。必资众德。

  △二通前总释。

  【疏】今详前后经文。以邪正一多相对。乃有四句。一正而非多。此不能救。故前非汝一人柰何。二多而非正。亦不能救。即前神祇邪魔外道等也。三亦多亦正。方可救拔。即十方僧也。四不多不正。居然不可。故无经文。

  第五许以救方。

  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

  【疏】述曰。今当说者。正是许词。救济法者。是所许事。令一切等者。千钧之弩。不独为鼷鼠发机。三界之尊。岂偏令汝母离苦。

  【钞】十钧者。三十斤为一钧。计斤可知。机。弩牙也。说文。鼷。谓小鼠也。

  ○经言令一切难离苦者。由此标举生下通别救苦之两意。别示目连。通示大众故。

  △六示其正法三。初科判经文。

  【疏】第六示其正法。于中分二。初教孝子献供之法。后教众僧受供之仪。初复有五。一定胜时。二发胜意。三设胜供。四赞胜田。五获胜益。

  △二释五段意。

  【疏】谓自恣日为胜时。如春阳之月。孝心为胜意。如精新种子。百味五果等为胜供。如好牛犁。以之供养。如能耕垦。贤圣为胜田。如膏腴之地。存亡父母六亲眷属乃至七代。离苦生天为胜益。如千箱万斛秋收冬藏。经文意势岂不然乎。智者详之如指其掌。

  【钞】箱。大车也。诗云。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郑氏注云。求千仓以处之。万车以载之。斛者。百升为斛。秋既收成。冬则藏稸。喻意可解。岂不然乎者。五段文势。岂不道理如是乎。意趣不远。如指其掌中之物。

  △三随科解释。

  【疏】今初第一定胜时。

  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

  【钞】疏科二。初释经本文三。初十方众僧分二。初别释僧义又二。初通释众和。

  【疏】述曰。梵语僧伽。此云众和合。谓若众而不和。如群商群吏。及军众等。不名僧宝。若和而不众。如二人同心之类。亦非僧宝。众而和合。为福之因。方名僧宝。

  【钞】僧有二种。证理圣者。名理和僧。未证真理具大戒者。名事和僧。三人已上方名为众。众义狭故。若于身中有和义者。一人两人亦得名僧。是彼类故。如三千界中麟角圣者。名僧宝故。言二人同心者。易系辞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解云。君子出处语默不违其中。则其迹虽异。其道必同。如金虽断而分之。其性不异也。佛教以四人和合成众。故二人虽和。亦非众矣。

  △二释成和合。

  【疏】和合者。此有六种。谓身和同事。语和同默。意和同忍。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也。儒说小人君子或和或同。今释子比丘和而同也。

  【钞】论语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晏解曰。君子心和。然所见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之。然各争利。故曰不和。释子比丘具六和德。同出世道。亦和亦同也。

  △二总释文。

  【疏】今云十方者。法无限局。岂隔亲疏。众僧者。唐梵重标译人之拙。

  【钞】译人拙者。如疏云众僧受供。盖取文词稳顺。令人易解。所以华梵双标。

  △二七月十五。

  【疏】七月十五日者。前三月夏安居竟。故可自恣。自恣有三日。或十四十五十六。今举中间也。

  【钞】西域记云。坐两安居。旧云坐夏坐腊。斯皆边制。非中国之正旨。僧祇亦云两安居。起世经云。五月十六日。(注云。西域此时安居汉地安居已经一月)至八月十五日。安居满也。(注云。西域此时自恣。汉地已经一月)然准四分。五分。十诵及正法念。成佛经。善见。明了毗尼母。萨婆多摩德勒伽论等。或自披赞。或章疏引。或问先德。略有三十余本教文。皆言夏安居。议曰。印度节气稍晚。说两安居。汉地节气稍早。说夏安居。或随方应机所说有异。未爽通途。佛制安居。总有三意。一无事游行。妨修出世事业。二损伤物命。违慈悲心。三招世讥嫌。世讥之云。[少/隹]鼠尚有窟穴。沙门释子何不知时。佛因制之。然安居有三。谓前中后。四月十六日结前安居。众僧两两相对。各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于某聚落某僧伽蓝所大界内。前三月夏安居。房舍破。修治故。(三说)从四月十七日至五月十五日相续结之。为中安居。五月十六日结后安居。其前安居。至七月十五日满。后二安居。随前安居自恣。住待日足。方得出界。若闰四月。前四月结夏。若闰七月。前七月解夏。闰五月六月。亦一百二十日安居。若前安居满受功德衣。后二安居满不受功德衣。以不及时无功劳故。然此方僧尼依四分律。具戒住持安居之内。或为三宝事。父母病亡。生善灭恶事等。若当日往还者。但白同意比丘即得出界。要护来日明相。若有经宿乃至七日缘。应作对首法。七日出界已。还来此中安居。若七日已外缘。应受半月法。若十六日已外缘。应受一月法。此二名众法。须众僧和合白二羯磨。方得出界。事讫还来安居。至安居日满。僧尼受岁。解夏自恣。集众行筹等。同布萨法。但以自恣字。替布萨字。应差二人。各具两种五德者。谓不爱。不恚。不怖。不痴。知自恣不自恣。此五名自恣德。又知时不以非时。如实不以虚妄。利益不以损减。柔软不以粗犷。慈心不以瞋恚。此五名举罪德。意欲无诤。令人忏悔。美德外彰。能善劝喻。离过愍物。故差二人。各具两种五德者也。上座筹量。令人白二羯磨。差之。索欲。问和。如常。末后答云。差受自恣人羯磨。羯磨者牒云。差受自恣人羯磨。大德僧听。苦僧时到。僧忍听。僧差比丘某甲。某甲作受自恣人。白如是。(作白成不。答云成)大德僧听。僧差比丘某甲。某甲作受自恣人。谁诸长老忍。僧差比丘某甲。某甲作受自恣人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差比丘某甲。某甲作受自恣人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羯磨成不。答云成)五德受差已。至上座前胡跪作和。(答云。单白和僧自恣羯磨)大德僧听。今日众僧自恣。若僧时到。僧忍听和合自恣。白如是。(作白成不。答云成)白已。令人行草。人别一剪。次第行之。各说偈云。吉祥长者施软草。如来受已成正觉。我等比丘学佛慧。坐草自恣净三业。行草已讫。五德至上座前胡跪告云。一切僧就草坐。偏袒右肩胡跪合掌。(僧皆依唱)次正对僧自恣法。第一五德至上座前。大敷坐具胡跪合掌。上座亦胡跪合掌。众僧皆随上座仪式。应云。大德一心念。众僧今日自恣。我比丘某甲亦自恣。若见闻疑罪。大德长老哀愍故语我。我若见罪。常如法忏悔。(三说)第二五德至第二座前。第一五德复至第三座前。乃至下座皆尔。众僧说已。五德至上座前跪云。僧一心自恣竟。便礼已而退。若五德及众僧举得罪者。依法忏之。律中又云。僧十四日自恣。尼十五日相依问罪。故十六日方得出界。

  △三僧自恣时二。初评议僧字。

  【疏】此剩僧字。去之又句阙。亦是译人之失也。何不云共自恣时。

  △二正释自恣二。初释名显意复二。初以义正释。

  【疏】自恣者。自己之过恣他所举。谓一夏安居九旬加行。不阶四果亦得四禅。佛设教门本意如此。正像末法僧等皆然。

  【钞】佛灭度后有教行证。名为正法。但有教行而无果证。名为像法。唯有其教无行无证。名为末法。记正像法皆一千年。末法一万年。由度尼故正法减半。或说不减依旧千年。为尼行八敬法故。

  △二引经释妨。

  【疏】虽后五百岁。亦有持戒修福者故(福是定也)。

  △二重广行相三。初自恣之意。

  【疏】然将超苦海。谨护浮囊。犹恐当局者迷。必藉傍观得失。纵不断惑证果。还希罪灭福生。

  【钞】谨护浮囊者。涅槃经云。如世有人欲渡大海。得一浮囊。专心保守。不令少损。时有罗刹言。如是浮囊可全乞我。彼人不从。如是乞半。乞如手许。乞如指许。乃至一微尘许。皆不从之。彼复思惟。一尘虽少亦不得与。渐令囊损不能渡海。如是比丘保守五篇净戒浮囊。亦复如是。乃至不与烦恼罗刹。一微尘许破戒因缘。若有少损。则不能度生死大海也。当局傍观。棋喻。可知。

  △二自恣之词。

  【疏】故褊袒于众中白大德长老。或见我过。或闻我罪。或疑我犯。恣任所举。哀愍语我。我当忏悔。

  【钞】忏悔者。梵语忏摩。此云悔往。亦云悔过。追悔已往之过罪故。

  △三自恣之益。

  【疏】如此则身心清净。犹如琉璃。禅定解脱。或有之矣。

  △二显福殊胜二。初疏自显示。

  【疏】供养此者。力用可知。岂不拔济先亡。资熏现在。

  △二引古释成。

  【疏】故三藏云。比丘受岁之日。大众自恣之时。僧多获道于四果。故能济厄于七代。

  二发胜意。

  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

  【钞】疏科二。初疏释经文二。初正释经文。

  【疏】述曰。当为者能救之心。七世下所救之境。约境明心故云胜也。七世者所生父母。不同儒教取上代祖宗。厄难中者通于存殁。殁则地狱鬼畜。存则病痛枷禁。皆名厄难。

  △二别释疑难。

  【疏】七世父母虽似转疏。皆是生我修道之器。既蒙鞠育。岂负深恩。

  △二引古释意。

  【疏】故三藏云。天地覆载。既无惮于劬劳。幽显沉沦。理合答于罔极。

  三设胜供。

  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着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

  【钞】疏科二。初别释经文二。初敷设胜供复二。初释上五句又二。初次第释经又分三。初别释味尘。

  【疏】述曰。具饭百味者。总标也。如人盛馔盘筵。邀命宾客。唯云吃饭。故饭为总。统于百味。百者大数。非定一百。五果者。一核果。如枣杏桃李等。二肤果。如瓜梨柰椹等。三壳果。如胡桃石榴等。四糩果。如苏荏等。五角果。如菱豆等。上皆舌所尝也。

  △二通释四尘。

  【疏】汲灌盆器者。沐浴等所用。并下床敷卧具。皆身所觉也。香者。鼻所嗅也。油锭烛者。照燎等用。眼所见也。亦可香油涂身。亦属身摄。西域如此。尽世甘美者。亦属舌也。

  △三结指阙具。

  【疏】上来于五欲境中。唯阙声也。

  △二重广意趣二。初依经释意。

  【疏】尽世之言。详其意趣有二种尽。谓富贵则尽世所有。有即须求。贫贱则尽力所及。及则须觅。即知不定少多之物。但在竭尽其心。

  △二引俗类显。

  【疏】亦类彼享于克诚。馨于明德也。

  【钞】尚书云。鬼无常享。享于克诚。又云。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唯馨。彼以克诚之恳。明德之馨。感于鬼神。此以孝诚之恳。戒德之馨。感于圣贤。赴会垂恩。救济存殁。

  △二释下一句。

  【疏】着盆中者。译经讹错。如何床等可置盆中。应云着盂兰盆供会之中也。

  △二供十方僧。

  【疏】供养二句者。正明行也。

  △二总释经意二。初疏自释意。

  【疏】据经本意。但以可受用物。供养大德之僧。不必雕镂金玉。剪割缯彩。高耸栏架等也。

  △二引古释成。

  【疏】故三藏云。汝须物华四事。盆美八珍(房舍衣服饭食汤药为四事。食之米面。味之盐醋。果之李柰。[卄/釆]之芥姜为八珍)历十方而运想。澄一心而供养。

  四赞胜田。

  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

  【钞】疏科二。初科指文意。

  【疏】述曰。初二句约人赞时而总标。末二句以威仪赞人而总结。中间人法有其五对。但文不次。

  △二依科释义二。初分对总释又二。初开为五对释。

  【疏】谓处有山间树下对。证有四果六通对。行有自利利他对。(经行自利。教化利他)学有戒定对。(各有其文)人有大小对。亦名权实对(声闻缘觉。为实为小。十地菩萨。为权为大)。

  △二束为一对释。

  【疏】又总束之不出人法。谓三学三乘对也。从初至四果。禅定也。次从或在下至自在教化。智慧也。皆同下三句。净戒也。三乘。即声闻缘觉。十地大人也。

  △二逐难别释二。初释同一心。

  【疏】皆同一心是意和合。谓受供时。皆同运惭愧殷重心。慈悲报恩救济心。人虽位有凡圣。德有优劣。而所运心一而无异。故云同也。

  【钞】皆同一心者。疏五义释。一惭愧心。崇重贤善。轻拒暴恶。二殷重心。殷勤郑重。离憍慢故。三慈悲心。愍覆众生。拔苦与乐。四报恩心。念于施主。与福利故。五拔济心。资益施主。父母等故。经标圣众。有圣之众故。疏兼凡夫。于设会处有凡僧故。凡圣总尔。故曰皆同。

  △二释受钵饭二。初别释经文又二。初释经文义。

  【疏】受钵和罗饭者。钵中饭也。梵云钵多罗。此云应量器。和字讹也。今时但云钵者略也。

  【钞】钵和罗者。经音义云。钵和兰。此云自恣食。此义为正。顺经意故。

  △二因会经题。

  【疏】经题云益。即是钵也。译时随俗题之云盆。盆之与钵。皆是器故。故三藏释题。翻为救器。

  △二总指经意。

  【疏】此一句经。正明自恣大德。受盂兰盆供也。

  【钞】此一段经今详分二。初正示胜田。后指喻叹德。示胜田中初标后释。当自恣日。赴会圣众。略示四德。一禅定。谓得四禅及九定故。二圣果。得预流等四道果故。三经行。自喜法乐念利他故。如经布绢之往来。名经行也。四得通。六通自在化众生故。具此德者。谓声闻缘觉十地菩萨。菩萨大人位高难见。现比丘相。在大众中。此三乘人。皆同一心。受自恣饭。后佛叹云。此三乘人。具清净戒。圣众道德。深而复广。如水汪洋。

  【疏】五获胜益。

  有其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

  【钞】疏科二。初科指经文。

  【疏】述曰。此一唱经有两节意。初一半者。蒙悲愿之力而离苦。后一半者。蒙慈愿之力而得乐。乐中有存亡之异。

  【钞】两节意者。初二句文贯后节意。初节复有离苦得乐二意。如经可知。

  △二依科释义二。初别资殁故分二。初父母亲眷复二。初生身父母又二。初依经正释。

  【疏】初云。此等自恣僧者。指前五对所说也。现世父母者。生此身父母也。非谓未亡名为现世。故指得益。云出三涂。其现在未亡之父母。下自有文云。福乐百年是也。不应重举。

  △二指古说非。

  【疏】三藏错会。故作异释。甚非文意。

  【钞】三藏错会者。三句破古也。义净三藏云。云何现在。言出三涂。答。验因知果故。若尔。次说现在。便是重繁。故错会也。

  △二六亲眷属。

  【疏】六亲者。父母兄弟夫妻。(或云男女。不取兄弟)眷属者。一切姻戚。通于表里。

  【钞】六亲者。郑氏注周礼云。父母兄弟妻子也。善见论云。六亲有二。一父六亲。伯叔兄弟儿孙。二母六亲。舅姨兄弟儿孙。皆是同姓义亲。不杂余姓也。眷属者。亲眷明属。通于表里。父母枝派也。

  △二离苦解脱。

  【疏】出三涂解脱者。总名离苦也。衣食自然者。且翻三涂生于人天。故属拔苦之文。亦可得乐。属于后也。

  △二普利存亡。

  【疏】若父母下。明存亡得乐。文相可知。天华光者。天上妙华光明也。略快乐之相矣。

  自下第二教众僧受供养之仪。

  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初受食时。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

  【疏】述曰。此中前半净三业。后半具三宝。前中咒愿口业。禅定意业。受食身业。后中塔前是佛。咒愿是法。受食是僧。从他受而后食。法律如此。即受字亦属法也。塔者。边国讹语。正云??堵波。此云高显处。此中意通殿塔。塔安舍利。殿安佛像。

  【钞】经家。佛敕众僧受供仪式。应净三业然后受食。咒愿语业。受食身业。意业为先起身语故。而必有之。故略不言。其禅定意属所为机。不须杂于众僧三业。如来在世。众僧受供安在佛前。如来灭后安塔寺中佛前。供养佛故。众僧咒愿。即是法僧。三宝具矣。咒愿虽是僧语。本是佛说。僧但传之。故属法宝也。

  【疏】自下大文第七孝子领悟。

  时目连比丘。及大菩萨众。皆大欢喜。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

  【疏】述曰。净业既成。必知离苦。观因验果。声响不差。故喜而止啼也。如处世刑狱。嘱大力人。财贿既行。其心已喜。

  【钞】经言释然除灭者。释。解也。忧悲解散。心喜豁然。啼声除灭也。

  【疏】第八慈母获益。

  时目连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

  【钞】疏科三。初评议释经二。初议经阙略。

  【疏】述曰。目连闻经且是受教。施设盆供合在余时。今说经次便云脱饿鬼者。译经阙略也。

  △二以理润文。

  【疏】应于正宗终处。叙结集家文云。尔时目连闻是法已。至七月十五日施设盆供。供自恣僧已。其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则文义俱显矣。

  △二引古释意。

  【疏】故三藏云。孝子既献供于此晨。慈母乃除殃于是日。大哉圣力。速疾如斯。

  △三指陈余义。

  【疏】其饿鬼受苦。年劫时分待检叙之。

  【钞】此一节经。结集序致。七月十五日目连设供之时。母于是日脱饿鬼苦也。次云目连复白佛言。显是一会蹑前而起。故云复白。不须加文。

  【疏】自下大文第三流通分也。

  【钞】流通分者。如何世尊于付嘱遗法流通分中。普为大众显示盆会利益之相。逗令修学奉亲行孝。佛心平等。必不于正宗分中开示目连。流通分中遗言示众。若谓此经前后两会说者。如何后会抑为流通。进退详之。定是正宗。故目连云。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亦应奉盂兰盆救度父母。可为尔不(为众请法救度父母。非是请问受持遗法)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乃至广说设供救亲利益之相。(非是付嘱。受持遗法)正义。释者。此经一会正宗分二。初别示目连救母方便。后普示大众资亲要门。初段如前。后段分二。初目连启请。后世尊为说。说中分二。初赞印许说。后正答所请。答请分三。初教起胜行。二教起行意。三教常设会。随文提举可知。

  【疏】流通分中有三。一申请。

  目连复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宝功德之力。众僧威神之力故。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亦应奉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为尔不。

  【疏】述曰。说此语时。亦是设供之后。非一席之事。至毕钵罗窟。方始总集为经也。目连爱其亲而及他人。如颍考叔谏庄公也。

  【钞】颍考叔言。春秋传广。略其要云。郑武公。娶姜氏。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遂恶之。(寐寤而庄公已生。故惊而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欲立以为太子)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京城。今荥阳京县也)大叔完聚。(完城郭。聚人民)缮甲兵。具卒乘(步曰卒。车曰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掩不备曰袭。启。开也)庄公遣使伐之。大叔出奔共。(音恭。国名也。共国。今汲郡共县)遂置姜氏于城颖。(置置也。城颍。郑地也)誓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封人。典封强者)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我独无也。颖考叔曰。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隧中。其乐也融融。(融融。和乐貌也)姜氏出隧。其乐也泄泄。(音曳。舒散貌也)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纯。犹笃也)爱其母。施(音异)及庄公。

  【疏】二赞请。

  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

  【疏】述曰。初句标赞。大善快问者。深契圣心。后二句释所以。以正欲说。即遇问词。机感相投。潜通密应。故言快问。佛本意者。欲说孝道最大故。拔苦事重故。盂兰法胜故。世尊睹众胜缘机熟。可教化故。

  三答请于中有五。一教起行。

  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钞】疏科二。初释孝顺之人。

  【疏】述曰。虽贵贱品隔。僧俗道殊。自非化生湿生。无不有父有母。慈乌鹦鹉。尚解思恩。岂况人伦。而不济拔。

  【钞】杂宝藏经说。过去世时。雪山之中而有鹦鹉。常采花果稻谷奉盲父母。是时田主案行苗稼。见诸禽虫剪谷穗处。便设网罗捕得鹦鹉。鹦鹉告言。田主先有好心。言所种谷。要与众生而共食啖。由是之故咸来采取。如何今日而见网捕。但以种子如父。田似于母。实语如子。田主如王。拥护由己。我等如民依之而住。田主闻已。即放鹦鹉。佛言。田主者。舍利弗是。盲父母者。今净饭王摩耶夫人是。取谷鹦鹉者。我身是也。慈乌如常。

  △二释孝顺之行二。初总释孝行又二。初正释经意。

  【疏】孝子利害。已具悬谈。既识是非。须依正道。故云应先为所生等也。

  △二因辨藏摄。

  【疏】据制令。必为不为。即是违制。故亦当于制教。是以前判。亦属律藏。

  △二纵夺释成。

  【疏】然佛无悲喜。今于此日示现欢喜者。应机缘也。以佛本出世。只为劝人修行。见人造恶则悲。见人修善则喜。今比丘九旬加行日满。倍更恳诚。三千界中皆同如此。称佛本意宁不欣欢。此日设供。其福甚矣。

  【钞】九旬者。六艺论云。黄帝佐官大挠。造甲子。立干神十。谓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神十二。谓子丑等。支干合数。干尽为旬。谓甲子乙丑乃至癸酉。而为一旬。余甲戌等例知。三月安居故成九旬。三千界者。具云三千大千世界。谓四大洲日月乃至初禅。各有一千。以铁围山总而围之。量等二禅。名小千界。复以十个小千是一万。百个小千是十万。千个小千是百万。以铁围山总而围之。量等三禅。名中千界。复以十个中千是千万。即此千万总为。一亿。百个中千是十亿。千个中千是百亿。此千中千。即是大千世界。以铁围山总而围之。量等四禅。以大兼小。合此小千中千大千。名为三千大千世界也。

  ○经言。善男子者。成就信等诸善根故。比丘者。正云苾刍。言含五义。一曰怖魔。初出家时魔宫动故。二曰乞士。乞食济身。乞法资道故。三曰持戒。渐入僧数持净戒故。四曰净命。不依于贪邪活命故。五曰破恶。渐依圣道灭烦恼故。尼者。女声。女具五德。名苾刍尼。宰相者。宰。主也。相助也。为主割断。助于君故。三公者。起自周时。谓太师太傅太保也。公。正也。有功之臣。忠正无私。曰公。百官者。百司之官。官。公也。观也。依公执政。观察人情。决断是非也。万民者。兼有位者万类人民也。庶人者。庶。众也。无位之众。故曰庶人。总有十类。行慈孝者。如经可知。

  【疏】二教发愿。

  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

  【疏】述曰。所修必假行门。所获必由心愿。愿者心之乐欲。欲得存殁咸安。存者保寿于人间。常无病恼。殁者迁神于天上。永绝冥涂。行愿相资。无所不利。

  三教常作。

  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疏】述曰。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反明非佛弟子及不孝顺者。即任不设盆供也。念念常忆者。无终始也。长养是事。慈爱是心。故前起行。及发心愿。以报之也。余文可解。三藏云。父母结爱。既念念不去心。孝子报恩。须年年不绝供。

  【钞】念念常忆者。孝无终始也。逆推孝行。法尔常规。故无其始。顺推孝行。尽未来际。故无其终。所生父。母者。意说其子所有生身父母也。

  【疏】四劝受持。

  若一切佛弟子。应当奉持是法。

  【疏】述曰。智度论云。信力故受。念力故持。今云奉者。即受之义。应当者。勖此二力。

  【钞】此下流通分也。复分为二。初二句世尊付嘱。后三句众喜奉行。今初。若凡若圣。在家出家。信佛弟子。汝等应当奉行其事。利益存亡。受持其教。领纳文义。故经云尔。

  【疏】五喜而奉命。

  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欢喜奉行。

  【钞】疏科二。初释四辈弟子。

  【疏】述曰。四辈者。僧尼士女。或云人天龙鬼。疑故两存。

  △二释欢喜奉行。

  【疏】然凡厥生灵。皆依恃怙。故父母恩。均于天地。此虽至孝。不得其门。今受神方。信知灵验。必能除七世之所难。报二亲之劬劳。自知心有所之。是以欢喜承命。

  【钞】自知下。之。至也。四辈弟子闻佛说已。自知孝心而有所至。是以颜舒而欢。心悦而喜。承佛敕命。信受奉行。

  ○经言。四辈弟子者。药师经云。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然四众。四部。四辈。经论常谈。疏中二解。初是后非。不须两存。智生师后名弟。解从师生名子。故名弟子。天亲菩萨释伽耶山顶经云。欢喜奉行。有其三义。一能说人清净。二所说法清净。三依学之者。究竟得果清净。由此三义。欢喜奉行。乃为偈曰。

  盂兰盆奥旨  略释赞幽邈

  福利自他亲  度苦证常乐

  佛说盂兰盆经疏孝衡钞卷下(终)

  经疏钞音释

  经疏

  刹法师

  (旧本作利字误)。

  窘

  (巨陨切迫也。又音郡)。

  有解招难

  (旧本六慈恩有解。今勘浙本及川本古疏皆无慈恩字。况慈恩法门宗匠。必时人不敢容易指斥。故从而削去)。

  鸿胪

  (下音闾。九寺名也。鸿大也。胪陈序也。言大陈序所须。以礼待外国之宾也)。

  菉菽

  (音绿。叔豆也)。

  拊

  (音抚拍也)。

  箪瓢

  (上音丹。竹器也。下毗消切。蠡也。即匏片持水耳)。

  弄脑

  (旧本作弄义同)。

  襦

  (音儒短衣)。

  蚤虱

  (音早瑟)。

  厌课

  (上音魇塞也。课责也。当二亲斋忌。无至诚修福。但厌塞人之课责故为之耳)。

  揣食

  (上初委切。私取也。又准藏中本经音义。亦团呼之。揽取也)。

  岂料

  (料量也。岂料者不能测量也)。

  居然

  (上音基。语助。出礼记注文)。

  膏腴

  (音高俞肥也)。

  鼷

  (音兮名甘口鼠好食牛角)。

  核

  (音鹘。本下革切。语忌也)。

  糩

  (苦外切。准四分律行事钞云。糩果柔修净。音义指归云。糩。粗糠也。果子壳如糠。注云。松柏之子也)。

  苏荏

  (下音稔。说文桂荏苏也)。

  菱

  (音陵芰也)。

  锭

  (音定灯也)。

  燎

  (音了火也)。

  汪洋

  (深大也)。

  财贿

  (下音晦财也。此喻时人所忌。然疏文盛行。未敢辄改)。

  颍考叔

  (上庾顷切。说文。水出颍川阳城也。钞申引春秋云颍考叔为颍谷封人。注云。典封疆者。春秋疏正义曰。周礼封人掌为畿封而树之。郑玄云畿上有封若今时界也。言颍谷封人。皆以地名封人。盖封人。职典封疆居在边邑。颍谷是国之边邑也。如今之守边城寨主)。

  勖

  (许六切勉也。劝也。即劝勉信念二力)。

  今受神方

  (结前目连问教)。

  信之灵验

  (结前设供获益)。

  钞

  载则也

  (上音再。则也。即是语助。与且字同。不须云荷载)。

  钵剌

  (下音辣。梵语弹舌呼也)。

  隋炀

  (下音漾。隋朝帝号)。

  圊

  (音青厕也)。

  莪

  (音俄)。

  和和

  (二皆去声呼之。应声也)。

  厌课

  (厌。去声。疏音义中音魇。别作一义解。详义取舍)。

  稸

  (敕六切积也)。

  箱

  (旧本疏中作厢。传误。钞文随而解释。今依古疏勘定。改正作箱。故引毛诗并注证之)。

  易系辞

  (系音系。联也。旧本钞引千字文注解。二人同心。且非经史。况彼人姓管名宁字幼安。又将一人名字分作两人说之。难为依据。故今从周易系辞并注文改正耳)。

  安居

  (此段钞文数处差误。极害义理。已依律中改正。其余义稍可通。故存旧说)。

  浮囊

  (下奴当切。有底曰囊。无底曰橐。此所引涅槃经有五重乞喻。五篇罪犯。今次第引之配合可解)。

  至治

  (下音雉。旧作理字者。以唐高宗讳治。故作理呼。今依尚书正文也)。

  亟请

  (上音器数也)。

  完聚

  (上音洹兮也)。

  舍肉

  (上音舍置也)。

  遗之

  (上去声呼赠也)。

  已上两卷音释并依原本略取舍之。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