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贰、认识本性 二、公案 — 空之如来藏 3.唯我独尊

发布时间:2024-08-16 03:27:49作者: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贰、认识本性 二、公案 — 空之如来藏 3.唯我独尊

僧问相州天平山从漪禅师曰:「如何是佛?」

(识起迷情於何者是佛?觉悟之圣者谓之佛,何谓觉悟?洞知一切法因缘而生,能以体性空 照诸境,且能如如面对诸境而永不起迷情。故本公案缘起於本体界,佛者,本体之寂灭性也。)

从漪禅师曰:「不指天地。」

(佛性本遍如虚空,却不属欲、色、无色等叁界内众生。)

僧曰:「为什麽不指天地?」

(万物本同体,天地还同根,为何不指天也不指地?)

师曰:「唯我独尊。」

(悟无为、平等诸法,始知佛性为「真我」,是超越世间为至尊,能 照而不为任何境缘所转。然而,众生迷妄而执取一切相,终入迷情而在天地间叁界内轮转。)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今天再讲认识本性,上次讲到「本性」就像苍天一样,又讲「本性」的体性是「本寂」。所以从「心性」去了解「性空」,是不生灭法。在空性中,有因缘来时,就开始起自性相应。如果没有因缘来的话,性本空寂如虚空,了无一物。

那自性是否随时存在呢?就以「见性」来言,无色相、无因缘来时,可见的自性是不存在的。我们的自性本来是无有见性的,是因为因缘起,它(见性)才起,这观念要搞清楚。因缘来时依它起自性的时候,法才由心生,心就是法相,所以我们常讲心性,如果一个人心证到清净了,内心里面的贪、 、痴、慢、疑种种毛病都没有,那心清净的时候,心跟性是一致的,也就是说第八识跟你本来的自性是一致的。就以镜子照到手掌来说,镜就现出手的样子,它不会把这手变成(扭曲成)另一样的东西

。凡夫却不是这样,凡夫这个心虽然同样从第八识现起,但八识现了以後,由第六、第七意识的转识中,加上自己的习气,故全变了样,所以这个就是染法,是不清净的法。

第八识是如实的 照一切法,本来怎麽样就怎麽样。所以说一个有修证的人,他的心跟性其实本来就很一致的,你了解我们的体性本空,从这个空体,我们要开发的是法界体空产生的智慧-法界体空智。那我们的体性本空,因缘起自性,自性起後,产生一切法相,这个观念懂得话,如果能证到内心不执着一切的法,那就能把握住你自己,就可以产生一切智慧,可以观一切法相的真假、虚实。如果体空心清净了,一切是真就是真,一真皆真,因为真心所流露故,一切法是真心所流露的;如果是妄心所现,或外缘所起心意您感知之时,那当然一妄皆妄,为什麽呢?因为是妄识所支配故,所以这个不能当真。当然一真皆真,你却又去执着,那还是凡夫,还没证得法解脱。一真皆真也不要去执着,一执着就成了法执,法的执着就没有办法做到法的解脱,那还是在轮回中。所以纵有觉知,一真虽真,有觉有知,还是有法的执着,是没有证得解脱的。

2.释题

这个公案还是在讲认识本性,我们的自性本来是体空,本是在因缘来时才会起法的。以後慢慢会讲到因缘起诸有相,现在还在讲「空」,先认识「空」,再来认识「有相」。

我们的体性,具有「空」及「不空」的如来藏性,是佛性具足的。若以凡夫身来比,不管此身在人间享受多高的荣华富贵,总比不上自己心中佛性更尊贵的,故说「唯我独尊」。此处的「唯我」,不是说我本来的这个「个体」,是大家所共有的「我」,是每一个人的体所寄住的「我」,是「真我」体,是「虚空」体,所以「真我」是至高无上的。

但只要能证到真佛之境界的话,佛就是佛,没有哪个大、哪个小,证到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时,就悟平等法,就没有大的佛、小的佛之别了。除非还没证到真的十地金刚如来地的果地佛,那就有大小之分,如果真正证到释迦牟尼佛这样,你说阿弥陀佛比较大呢?还是释迦牟尼佛比较大呢?既然都是果地佛了,都一样没有大小之分的。

古德云:人情不亲,道情亲。若一个人在凡世间,有诸多的人情世故,其佛性是无法充分显露而出,若也能做到体露真常,以佛性挂帅,不以人心或妄想心来应一切因缘,自然就能体会「唯我独尊」的意义。自然就能活得自在,能洞察一切因缘而不昧,也就不被诸境所迷惑。

3.语体文解

洞山良 禅师看到一个出家众,问他说:「 黎!你的名字叫什麽?」 黎是指有德行的人,堪为修行者模 的人,所以禅宗祖师大德随自本性而发,不是说你在学习中,就看成是他的徒弟,他尊敬你是个有德行的人。在悟道者而言,众生本是平等,无有高下。禅师问:「尊者,您的本名是叫什麽?」这句问话是刚要引起法而已,刚开口问答,因还没有谈到本来的体性,所以我们按语说:「缘起於现象界。」只是假借着问答来显发禅机。

有一个人来问从漪禅师:「请你告诉我,什麽叫做佛?」普通只要听到这种话的时,就知是新参学的。问什麽是佛?我们既然谈到佛,本来是谈到本体界的,本体界有「空」、「不空」的两面,我们虽然是在讲「体空」,但是它自己会现一切心、一切法相,这一边是不二、不生灭的体,另一边是法生、生灭的,生灭是因缘法,因缘是缘起法,所以缘灭了,法也就灭了,缘起法相,缘灭法灭。故经云:「诸法因缘生」、「缘灭法灭」。

「佛性」本来是能以空的如来藏性,面对一切因缘,能起一切不空的如来藏法,这是我们真正的佛性,所以佛性虽然有了两部份,有「空」的一面,也有「不空」的一面。但是凡夫一来就不空,他执着有相,这色身是我,这念起的是我在想,或着这东西是我喜欢的,这是不空的,他没有把它空掉,没办法空掉,就没办法解脱,所以要先修「空观」,再修「有相」,这样就比较能圆满了。如果先修空观,而落於偏空,即是走一半,是小乘的修法。如果证至「空有不二」,那是最圆融的,这就是所谓的佛性。凡夫从「有」入门,但是这「有」是妄有,刚刚讲的真心所现的有、实有,才是真有。我们的佛性有这两方面,既然问如何是佛,当然我们的体性本是空寂,谈这一部份,按语说是本体界,是在谈本体的觉性。

从漪禅师回答说:「不指天地」,既然是佛,当然是超越叁界外,不在五行中,故说不指天地。天有欲界天(六欲天)、色界天、无色界天,这些都是包括在天界中。地是我们众生的共业所幻化的,众生的共业引满业招感阿赖耶识所变现的。由阿赖耶识所变现的有情世界,包括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无情众生在世界灭前,是不会轮回的,譬如花、草、果、树、石、矿石...等类的物质,也许你不知道这些亦是我们的同类众生,只是它们阿赖耶识的共业变现成无情众生。无情众生的源起,根据经典所说,系以前某段修行中,因认识不清,认为吾人色身有 饿、冷冻、热恼之苦,突起异想:若能性入树木、草石之中,当不会有上述等之烦恼,因此意想深植入意识中,而感召此果报。

我们现在的娑婆世界座落於虚空中,此虚空即是一切有相的体,以这个体为主,诸佛的法身是等齐虚空,故不属於天地里面的东西,它是超出叁界,住在无形之中,却包容这世界的。喜欢看布袋戏的人,常听唱布袋戏的人唱:「贫道修为已超出叁界外,不在五形中。」金木水火土是五行,是凡夫命运依此五行互相在牵扯,命运由是而运行。既然问:什麽是佛?当然佛就是超出叁界圣人,所以禅师说:「不指天地」。

但那个僧人搞不清楚什麽意思,佛为什麽不指天地呢?他就再问了:「为什麽不指天地呢?」按语说万物本同体,天地还同根。为什麽不指天地呢?刚刚讲了,物本同一体性,体空是一切法的根本,虽然这有形有相的东西,它的根本也是体空的。现在举例来说,众个因缘巧合成一个黑板,黑板里面有质子、原子、中子、电子..,如此分析下去,物理学说电子运转到快速时,到最後是入空的、不见了。现在用人工把物件凑成黑板,这些都是因缘法所起的一个有相,这个相是我们说的生灭法,为什麽?一切有相终归坏灭,缘尽时,当然会坏灭。我们说是因缘起诸法,那万物本是体空,有娑婆世界就有它具有的 围,及所支撑成为世界的根源。

上次提到你如果还懂得、体知天地,你还是在叁界内时,就会知天地同根的道理。譬如有一天下起雨时,您就会觉得不舒服,心觉得阴霾霾的。当天空一出大太阳时,你心就很开朗,如此还是受天地万物现象所左右,表示你感情还很重,没有脱离这世界一切现象。故要解脱,对一切境界都要放得开,这样不管心理或者心情,当然是要坦荡荡的,无所挂碍的。

禅师就说了:「因为是唯我独尊」。按语说,悟无为平等诸法,始知佛众生本觉平等、无有高下。如果能证到佛性的话,可说是超出叁界,超越天地。诸佛悟到了无为平等法,故无有高下。如果有法就有高低,无为法看起来没有一法,其实无为法虽然是无法,但也是一种法,无为法因为没有形象,所以最圆融。

无为就是空体能应万种缘,举例而言,这圆圈代表「空」的话,一切业缘、障碍来的话,抓不牢它,因太滑了无枝节故抓不着。就以手掌来说,圆融时,以拳头来代表的话,根本抓不到边。如果以手掌放开代表「不空」,代表着习气毛病的存在,手指头伸张出来时,就很容易被抓到,随便抓就能抓住。譬如说 心重的人,随便一句话,他的 心就起来了,就能抓住他的把柄,故一切法如果悟入无为的话,是起不了作用的。所以证到佛的境界-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无上正等正觉),那就是无为平等法。刚刚讲过果地佛没有大小,很多外道说现在弥勒菩萨在掌天盘,弥勒菩萨是未来的佛,会去掌天盘?天堂是天神在住的,四王天的天主、忉利天天主、夜摩天天主、..都是叁界里面的众生,所有的天神都是有寿命的,寿命尽时就要再轮回。按理说,天主与佛,哪一个大呢?佛是超越叁界的,业力黏不到他,佛是一切天、人的导师,那天主与佛哪一个大?佛与天主不能比,因为天主还有无明,还在叁界里轮回,佛告诉你如何解脱出来。欲界第四天有分内、外院,外院是兜率天,内院是未来佛弥勒菩萨所居住处,或是佛弟子、出家师父圆寂後升到那里,等弥勒菩萨下生要成佛时,就都跟着下凡来,听弥勒佛说法,每一个人都能成就解脱的佛道。而外院是一般天神住的,果报是修善行者即能生该天。所以佛是人及天神的老师,是不能比大小的。

天主教的教主居住在他化自在天的欲界第六天,是六欲天里的最高天,该天主还是要受佛的教化。上次我们讲到初禅天的大梵天王,初禅天有叁天,大梵天天主就是统领我们这个世界。须弥山周围有四大部洲,南瞻部洲是我们人住的,其他叁大部洲亦有人类,只是寿命、福报不一样。须弥山半山腰有四天王天,山顶有忉利天,他化自在天是六欲天最高的了。再上去是色界初禅天,有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等叁天,要修打坐或无欲者才能生此初禅的天上。大梵天的天主(王)是此世界最大的,管此世界的四大部洲,六欲天以下都是他的子民。

当年释迦牟尼佛初悟道後,即要入灭,他心想:「众生无明,很难教导,不如入灭。」大梵天王得知,就赶快请释迦牟尼佛大发慈悲,对佛说:「当初是您发愿成佛时,要渡化众生的,现在你真的成佛了,却要入灭去,这样不是有违您的誓言?恳请佛世尊转大*轮。」因此,佛就留下,教化众生。首先度化的是他父王派来保护他而出家的五比丘。

我们认识了本性有如苍天,我们本性本来是寂静、是唯我独尊,没有比我们自性更灵、更妙的,所以不要妄自菲薄,你说:「我也有佛性,只是无明比较多,烦恼比较多,盖住了它,所以它就显不出其锐利的一面来了。」

( 85年5月7日 讲於 龙潭)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