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

智对秦译《法华经》的判释

发布时间:2023-05-08 08:47:00作者: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

  智对秦译《法华经》的判释

  天台宗智 大师 (538-597)的判教思想,包含两大部分:一是对於姚秦·鸠摩罗什(401年抵长安)所译《妙法莲华经》(下文简称「秦译《法华经》」) 的判释,另一则是他那有名的「五时八教判」。二者原本不可分割讨论,但是由於「五时八教判」所牵涉的内容既深且广,不是短短一篇论文所能叙述清楚,因此本文所要解析的范围,限定在第一部分。至於更重要的「五时八教判」,只有另文讨论了。

  一、智 对秦译《法华经》的科判

  《法华经》被天台宗人视为最重要的经典,天台宗人对它的看法,自然成了我们所应该探讨的对象。 唐·智升, 《开元释教录》卷14,曾说:《法华经》『前後六译,三存三缺』。 (注 1) 智升所说的「六译」是: (1) 吴·支强良接译, 《法华三昧经》 (六卷 );(2) 西晋·竺法护译,《萨芸芬陀利经》 (六卷 );(3) 西晋·竺法护译,《 (方等 ) 正法华经》 (十卷 ); (4) 东晋·支道根译,《方等法华经》 (五卷 );(5) 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 (七卷或八卷 );(6) 隋· ( 那 ) 崛多、 (达摩 ) 笈多合译,《 (添品 ) 妙法莲华经》 (七卷 )。 (注 2) 其中,(3)、(5)、 (6) 存,而 (1)、(2)、(4) 则已经散佚; 这即是智升所谓的『三存三缺』。──────────────注 1:引见《大正藏》卷 55,页 629 上。注 2:详见《开元释教录》卷 11;《大正藏》卷55,页591中-下。又天台宗智 大师 (538-597)的判教思想,包含两大部分:一是对於姚秦·鸠摩罗什(401年抵长安)所译《妙法莲华经》(下文简称「秦译《法华经》」) 的判释,另一则是他那有名的「五时八教判」。二者原本不可分割讨论,但是由於「五时八教判」所牵涉的内容既深且广,不是短短一篇论文所能叙述清楚,因此本文所要解析的范围,限定在第一部分。至於更重要的「五时八教判」,只有另文讨论了。

  一、智 对秦译《法华经》的科判

  《法华经》被天台宗人视为最重要的经典,天台宗人对它的看法,自然成了我们所应该探讨的对象。 唐·智升, 《开元释教录》卷14,曾说:《法华经》『前後六译,三存三缺』。 (注 1) 智升所说的「六译」是: (1) 吴·支强良接译, 《法华三昧经》 (六卷 );(2) 西晋·竺法护译,《萨芸芬陀利经》 (六卷 );(3) 西晋·竺法护译,《 (方等 ) 正法华经》 (十卷 ); (4) 东晋·支道根译,《方等法华经》 (五卷 );(5) 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 (七卷或八卷 );(6) 隋· ( 那 ) 崛多、 (达摩 ) 笈多合译,《 (添品 ) 妙法莲华经》 (七卷 )。 (注 2) 其中,(3)、(5)、 (6) 存,而 (1)、(2)、(4) 则已经散佚; 这即是智升所谓的『三存三缺』。──────────────注 1:引见《大正藏》卷 55,页 629 上。注 2:详见《开元释教录》卷 11;《大正藏》卷55,页591中-下。又见同书,卷14;《大正藏》卷55,页628下- 629上。

  2页

  事实上,目前我们所能找到的《法华经》译本,除了智升所说的「三存」之外,还有一部:一卷本失译者名的《萨昙分陀利经》。(注3)

  在这些不同的《法华经》译本当中,天台宗所采用的是第(5)姚秦·鸠摩罗什所译七卷或八卷本的《妙法莲华经》。该经共有二十八品,(注4)──────────────注 3: 该经目前收录在《大正藏》卷 9,很可能即是智升所说「三缺」中的西晋·竺法护译《萨芸芬陀利经》的一部分。因为智升曾说: 『 (该经 ) 是异出《法华》〈宝塔〉、〈天授〉二品各少分。』又说:『《僧佑录》云:「《安公录》中失译经。」今附西晋录拾遗编入。 』 (详见《开元释教录》卷 11;《大正藏》卷 55,页 591 中。)注 4: 参见《大正藏 (卷 9) ·目次》,页 1-2。 在这二十八品当中,第十二〈提婆达多品〉,古来即传说是原经所无,後来才加入的。 例如,智升《开元释教录》卷 11,即说:『此 (摩罗什译 ) 《妙法莲华经》第五卷初〈提婆达多品〉,萧齐武帝时,外国三藏达摩菩提,共杨都僧正法献,於瓦官寺译。其经梵本是法献於于阗将来。 』 (引见《大正藏》卷 55,页591。 ) 这意味著〈提婆达多品〉,并不是鸠摩罗什原译本所有,而是达摩菩提和法献译成之後,再加进去的。另外,智, 《法华文句》卷 8 下,曾说:『《宝唱经目》云:《法华》凡有四译,两存两没。昙摩罗刹,此言法护,西晋长安译,名《正法华》。…... 鸠摩罗什,此翻童寿,是龟兹国人。以伪秦·弘始五年 (403 年 ) 四月二十三日, 於长安逍遥园译《大品 (般若经 ) 》竟。 至八年夏,於草堂寺译此《妙法莲(华经 ) 》。 .... 当时二十八品,长安宫人请此〈 (提婆达多 ) 品〉淹留在内,江东所传,止得二十七品。 梁有满法师... 仍以此〈品〉安〈 (劝 ) 持品〉之前。 彼自私安,未闻天下。陈有南岳禅师,次此〈品〉在〈 (见 ) 宝塔 (品 ) 〉之後。 晚以《正法华 (经 ) 》勘之,甚相应。』 (引见《大正藏》卷 34,页 114 下 -115 上。) 而唐·湛然,《法华文句记》卷 8-4, 也说:『诸新旧章,皆云 (鸠摩罗 ) 什译元无此〈 (提婆达多 ) 品〉。并准齐、宋录 (指经录 ) 云:上定林寺释法献,於于阗国,得其梵本。瓦官寺沙门释法意,齐永明八年 (490 年 ) 十二月译讫,仍自别行。至梁初 (502年 ),有满法师..... 乃以此品置〈 (劝 ) 持品〉前, 亦未行天下。至梁末 (555 年 ),有西天竺国沙门拘罗那陀,此云真谛,重译此〈品〉,置〈 (见 )对於这二十八品,智 曾作了这样的「科判」:(注5)天台智者(即智 )分文为三:〈初品〉为序;〈方便品〉讫〈分别功德〉十九行偈,凡十五品半,名正;从偈後尽经,凡十一品半,名流通。(注6)智 的意思是:七卷(八卷) 二十八品的《妙法莲华经》,可以分成三 (部 ) 分: (注 7)(1) 第一品〈初品〉 (原名〈序品〉 ),是「序分」;(2) 从第二品〈方便品〉,到第十七品〈分别功德品〉的前十九行 (首 ) 偈颂,(注 8) 共十五品半,是「正宗分」; (3)从十九行 (首 ) 偈颂之後,到全经最後,则是「流通分」。──────────────宝塔 (品 ) 〉後。』 (引见《大正藏》卷 34,页 312中-下。)足见〈提婆达多品〉,确实是鸠摩罗什原译本所无,乃後人所加入者。注 5: 科判或科文,是将一部佛经, 分成 (所谓「判」 ) 不同的段落 (所谓「科」 ),并标以扼要之标题,以利於注释的一种方法。虽然是同一部经,不同的宗派、不同的佛教哲学家,往往会有完全不同的科判。但是,一般说来,大都把一部佛经判为三 (部 ) 分:(1) 序分,亦即全经导论的部分。 (2) 正宗分,亦即全经的主体部分;称为「正宗」,显然是由於它含有全经的中心思想。通常正宗分又会细分成几个部分。(3) 流通分,亦即全经的结尾部分;称为「流通」,乃因它具有令该经流传通行的推广作用。注 6: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1-上;引见《大正藏》卷34,页2上。注 7: 下面有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等三分, 请参见注5。注 8: 偈颂 (gatha), 是四句一首的诗歌。 《妙法莲华经 (卷 5) ·分别功德品》中,一开头是散文体的「长行」 (字句较偈颂为长, 故称「长行」 ),紧接著是十九首 (行 ) 诗歌体的「偈颂」,然後又是散文体的「长行」,再来则是十九首半「偈颂」,接著又是「长行」,最後也是十九首半的「偈颂」。智所谓「前十九行偈」,指的即是最起先的十九首偈颂:从第一首的『佛说希有法, 昔所未曾闻... 』, 到第十九首的『 ... 一切具善根,以助无上心』为止。 (详见《大正藏》卷 9 ,页 44 中 -46 中。) 4页以上的「科判」,乃一般性质的「科判」,看不出智 或整个天台宗的特色。因此,智 把全经判为这三部分之後,紧接著又说:又一时分为三:从〈序〉至〈安乐行〉十四品,约?开权显实; 从〈踊出〉讫经十四品,约本开权显实。 本、?各 (有 ) 序、正、流通。〈初品〉为序,〈方便〉至〈授学无学人记品〉为正,〈法师〉讫〈安乐行〉为流通。〈踊出〉讫『弥勒已问斯事,佛今答之』半品,名序;从『佛告阿逸多』下,讫〈分别功德品〉偈,名为正;此後尽经,为流通。(注9)

  首先, 智 把整部《 (妙 ) 法 (莲 ) 华经》判为两大部分:(1)约迹开权显实,即第一〈序品〉一直到第十四品〈安乐行品〉结束;(2)约本开权显实,从第十五品〈从地踊出品〉一直到最後第二十八品〈普贤菩萨劝发品〉,共十四品。其中,智 用到了两个重要的概念「本」与「迹」 (迹 );我们将在稍後再做说明。

  在这两大部分当中,每一部分都又细分为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等三分。例如,在第一部分「约?开权显实」当中,第一品〈序品〉是序分;第二〈方便品〉到第九〈授学无学人记品〉为正宗分;第十〈法师品〉到第十四〈安乐行品〉,则是流通分。而在第二部分「约本开权显实」当中,从第十五〈从地踊出品〉开头,到『(弥勒) 已问斯事,佛今答 (之,汝等自当因是得闻 ) 』 (注 10) 这几句经文为止,是序品;紧接著『佛告阿逸多』 (原文是:『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弥勒菩萨』 ) 这句经文开始, 到〈分别功德品〉的前十九首偈颂为止,是正宗分;最後,从〈分别功德品〉前十九首偈颂之後的「长行」(注11)开始,到全经结束为止,是流通分。

  现在,让我们以下面的图表,说明智 对於秦译《法华经》的科判:──────────────注 9:《妙法莲华经文句》卷 1- 上; 引见《大正藏》卷 34, 页 2上。注10: 这两句经文和下文所提到的另一句经文,请见《大正藏》卷 9 ; ,页 41 上。注10: 参见注 8。 ; 5页 ; 序分────1.〈序品〉─────────────── 迹门序分─┐ ; ┌─ 2.〈方便品〉─────────────┐ │ ; │ 3.〈譬喻品〉 │ │ ; │ 4.〈信解品〉 │ │ ; │ 5.〈药草喻品〉 ├ 迹门正宗分 │ ; │ 6.〈授记品〉 │ ├迹门 ; │ 7.〈化城喻品〉 │ │ ; │ 8.〈五百弟子受记品〉 │ │正宗分 ┤ 9.〈授学无学人记品〉─────────┘ │ ; │ 10.〈法师品〉 ────────────┐ │ ; │ 11.〈见宝塔品〉 │ │ ; │ 12.〈提婆达多品〉 ├迹门流通分 ─┘ ; │ 13.〈劝持品〉 │ ; │ 14.〈安乐行品〉────────────┘ ; │ 15.〈从地踊出品〉 ; │ (1)『以问斯事....因是得闻』前─── 本门序分 ──┐ ; │ (2)『以问斯事....因是得闻』後───┐ │ ; │ 16.〈如来寿量品〉 ├本门正宗分 │ ; │ 17.〈分别功德品〉 │ │ ; └── (1)前十九行(首)偈 ──────────┘ │ ; ┌── (2)十九行(首)偈後 ──────────┐ │ ; │ 18.〈随喜功德品〉 │ ├本门 ; │ 19.〈法师功德品〉 │ │ ; │ 20.〈常不轻菩萨品〉 │ │ ; │ 21.〈如来神力品〉 │ │ ; │ 22.〈嘱累品〉 │ │流通分 ┤ 23.〈药王菩萨本事品〉 ├本门流通分─┘ ; │ 24.〈妙音菩萨品〉 │ ; │ 25.〈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 ; │ 26.〈陀罗尼品〉 │ ; │ 27.〈妙庄严本事品〉 │ ; └─28.〈普贤菩萨劝发品〉 ────────── ; 6页 ;

  二、「本门」与「?门」的判释

  在智 的科判当中,用到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一是「约本开权显实」,另一则是「约迹开权显实」。而在这两个概念当中,「本」与「迹」是最首要的,其次才是「开权显实」。「本」,是根本的意思,因此也是最首要的;而「迹」则是由「本」所衍生出来、权现 (权宜变现)出来的事理,因此是次要的。 然而,次要的、衍生的、权现的「迹」,往往蕴含著根本的、首要的「本」。只要把「迹」中蕴含著的「本」,开发出来,真实的「本」即会显现。这即是「开权 (迹)显实 (本 ) 」。就这个意义来说,「迹」也是重要的;没有它,就无法由它而推溯到「本」。所以,《妙法莲华经文句》卷 1- 上,说:『若应机设教,教有权实、深浅不同,须置指存月,亡迹寻本。故肇师云:「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注12)

  然而,什麽是「本」? 什麽是「迹」呢? 粗略地说,《法华经》所说的道理是「本」,其他经典所说的道理则是「迹」。但是,如果更加精细地说,《法华经》又可细分为「本」和「迹」两部分:〈安乐行品〉以前是「本」,〈安乐行品〉以後是「迹」;这即是前面所说的「科判」,不再赘言。

  事实上,「本」与「迹」还有更 富的意涵。智 ,《 (妙) 法(莲 ) 华 (经 ) 玄义》卷 7- 上,曾对「本」与「迹」, 做了六种不同的说明:

  本者,理本,即是实相一究竟道。?者,除诸法实相,余种种皆名为?。又理之与事,皆名为本;说理说事,皆名教?也。又理事之教,皆名为本,禀教修行名为。如人依处则有行,寻得处也。又行能证体,体为本;依体起用,用为。又实得体用名为本,权施体用名为。又今日所显者为本,先来已说者为。. 六、约今已论本者,前来诸教已说事实乃至权实者, 皆是迹也。今经 (《法华经》 ) 所说久远事理乃至权实──────────────注12: 引见《大正藏》卷34,页2中。7页者,皆名为本。非今所明久远之本,无以垂於已说之。非已说? 迹,岂显今本? 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

  引文中说到了六对有关「本」与「迹」的不同意义;它们是:(1)理与事相对,理为「本」,事为「迹」;(2) 理事与言教相对,理、事二者为「本」,诠说理与事的言教为「迹」;(3) 言教与实行相对,诠说理事的言教为「?」,依言教而实行是「本」;(4) 体与用相对,理体是「本」,事用为「迹」;(5)(真 ) 实与权 (巧 ) 相对,真实证得体与用是「本」,将所证得之体、用善加应用以度众生为「?」;(6) 今 (现在 ) 与已 (往昔 ) 相对,现在所说之《法华经》的道理为「本」,往昔所说之佛经 (例如《华严经》、《阿含经》乃至《方等经》等 ) 的道理为「?」。 依照这六对有关「本」与「迹」的解释,「本」的意思不外:事物的真实本质-理体;语言文字所诠说的道理或事物;依教奉行的宗教实践工夫;以及《法华经》中所说的真实道理。而所谓「迹」的意思不外:真实理体所权现的事用;佛菩萨们的教说;以及《法华经》之外的其他经典所宣说的道理。也许,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表,来说明这六对意义之间的关系:理─本┐├ 理事─本┐事─迹┘? ├ 教─本┐言教─迹┘ ├体─本 ┐行─迹┘ ├实─本┐用─迹 ┘ ├不思议一权─迹┘──────────────注13: 引见前书,卷 33,页 764 中 - 下。8 页

  在这六对「本」与「迹」的意涵之中, 第 (6) 对是最重要的;其他五对其实都是第 (6) 对的展开或更详细的说明而已。第 (6) 对是「今」与「已」 (昔 ) 相对, 亦即:现今正在宣说的《法华经》才是「本」,往昔已经说过的其他经典则是「迹」。原来,古来即有一种传说:《法华经》是释迦牟尼佛晚年所宣说的一部经典,在宣说这部经典之前,释迦已宣说过《华严》、《阿含》、《般若》等经典。在宣说《华严》乃至《般若》等经典时,为了照顾一些聪明才智低劣、悟性较差的弟子,因此释迦不敢把他内心最真「实」、最根「本」的意思说出来,只能「权」巧地宣说一些次要的道理。但是,到了晚年,由於弟子们已经有了长久的陶冶、熏习,因此,释迦开始把他内心最根本、最真实的道理宣说出来;所宣说出来的,即是《法华经》。

  即使是经过了《华严》乃至《般若》等经的陶冶、熏习,释迦的弟子们并不是个个能够接受真「实」的、根「本」的道理。事实上,依照《法华经·方便品》的说法,释迦宣说《法华经》时,也并不如想像中的如意、顺畅。《法华经》最重要的道理之一即是「一 (佛 )乘」 (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人皆可成佛 ),当释迦开始宣说这一道理时,许多声闻弟子仍然无法接受,以致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的尴尬情形发生。 (注14)

  为了把宣说《法华经》的负作用减到最低,释迦不但把《法华经》放在晚年宣说,而且还采取了迂回、巧妙的方式进行。首先,释迦先以一些通俗的譬喻,说明众生皆可成佛的「一 (佛 ) 乘」思想; 这即是〈方便品〉、〈譬喻品〉、〈信解品〉、〈药草喻品〉、〈化城喻品〉等各品的内容。而在这几品的说明当中,释迦还穿插地叙述阿?佛、阿弥陀佛,乃至释迦佛自己过去世的修行因缘,并为弟子们一一「授记」,预言他们未来也会和这些佛陀一样地成佛。这即是〈授──────────────注14: 详见《妙法莲华经 (卷 1)  方便品》;《大正藏》卷 9,页7 上。注15: 授记是一种说法的方式,预言弟子们未来所将成就的道果。

  例如,〈授记品〉中,释迦曾为大弟子迦叶尊者授记:『我此弟子摩诃迦叶,於最後9页记品〉、 〈化城喻品〉、〈五百弟子受记品〉、〈授学无学人记品〉的内容。以上这几品,构成了《法华经》「迹」门的中心部分。? 迹门当中,还有被判入流通分的〈安乐行品〉,也是天台宗所特别重视的一品。历代天台宗高僧,往往以念诵〈安乐行品〉为修行的重要方法之一,(注 16) 也往往依照这一品经而建立起一些修行的法门。事实上,天台宗的「四安乐行」、「法华三昧」等修行法门,都和〈安乐行品〉有关。(注17)──────────────身,得成为佛,名曰光明如来....。』 (引见《大正藏》卷 9,页 20 中 - 下。)注16: 天台宗重视念诵《法华经》,特别是念诵《法华经·安乐行品》;这可能是因为同属?门的〈法师品〉,强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 甚至「 (听 ) 闻」《法华经》之经句的关系。〈法师品〉说:『又如来灭度之後,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 (释迦 )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又说:『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 …是诸人等,於未来世,当得作佛。 』 (引见《大正藏》卷 9,页 30,下。 )在这几种和《法华经》有关的宗教修行当中,能够实行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等前五种的佛门弟子,被天台宗人尊称为「五种法师」;例如,《妙法莲华经文句》卷 8- 上,即曾把法师品〉的「五种法师」, 拿来和龙树《大 (智度 ) 论》中的「六种法师」做比较:『释〈法师品〉:此品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明六种法师:信力故受;念力故持;看文为读;不忘为诵;宣传为说; 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六种法师,今《 (法华 )经》合受、持为一,合解、说为一;开读诵为二,足书写为五。』 (引见《大正藏》卷 34,页 107 下 -108 上。)注17: 例如, 天台宗的「四安乐行」,即是依〈安乐行品〉而建立的修行法门。 (参见慧思,《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卷 46,页 697 下 - 702 下。 ) 又见智 ,《妙法莲华经文句 ( 卷 8- 下 ) ·释安乐行品》; 《大正藏》卷 34, 页118,下 -119 上。)10页

  这些品之所以被判为「迹」门,那是因为它们没有把释迦最想说、最根本、最真实的道理说出来。释迦最想说、最根本、最真实的道理是什麽呢?是「本」门中的道理。本门的主体本门正宗分,合起来只有两品: 〈 (从 ) 地踊 (出 ) 品〉的後半品、〈 (如来 ) 寿量品〉的全部,以及〈分别功德品〉的前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寿量品〉。〈地踊品〉的前半是本门的序分,说到释迦灭度之後,将有『六万恒河沙等菩萨摩诃萨,一一菩萨各有六万恒河沙眷属... 护持、读、诵、广说此 (法华 ) 经》』。 当释迦说完这几句话之後,『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国土皆震裂,而於其中有无量千万亿菩萨摩诃萨同时踊出』。(注 18) 而在〈地踊品〉的後半品,亦即本门正宗分的开头,释迦解释说:『是诸大菩萨摩诃萨,无量无数阿僧只从地踊出....我於是娑婆世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教化示导是诸菩萨』。(注 19)然而, 依照一般的了解, 释迦成佛 (二十九或三十九岁 )到宣说《法华经》 (七十二、三岁 ) 时, 不过短短的三、四十年,怎麽可能度化那麽多菩萨呢? 为了回答这一疑问,释迦首先以散文体的「长行」, 说出了惊人的秘密:『我 (释迦 ) 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 』『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如是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只劫,常住不灭。』紧接著,释迦又以诗歌体的「偈颂」,重复地宣说这一秘密:『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盘;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注20)

  以上〈寿量品〉的这些说法,即是天台宗所谓的「本」门道理。它们可以归纳成为下面的几个重点:(1) 释迦牟尼佛并不是今生今世才成佛;事实上,他早在『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以前,就已成──────────────注18: 引见《大正藏》卷9,页39下- 40上。注19: 引见前书,页41上-中。注20: 皆见前书,页42中- 43下。注21: 那由他 (nayuta) 和阿僧只 (asajkhya),都是印度极大的数目单位, 比中国的亿、兆等还要大得多。 而「劫」 (劫波,kalpa),则是印度极长的时间单位。传说大梵天的一白昼,即是一劫,相当人间的四十三亿二千万11页佛。(2) 成佛之後的释迦牟尼,是『常住不灭』的,亦即永恒不死的。(3) 不但释迦本身不会死亡,他所居住的国土,(注 22) 也不会被劫末之火所毁坏。(4) 释迦永恒不死,而他的死亡-涅盘 (灭度 ),是为了救度众生的一种『方便 (示 ) 现』。(注23)

  本门流通分当中,〈(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有名的一品;在中国地区,它的流行程度以及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正宗分当中的各品。品中描写观世音菩萨,以三十四应身寻声救苦的事迹。(注 24) 另外,〈药王菩萨本事品〉赞叹药王菩萨燃臂供佛的情形,(注 25) 中国佛教徒流行燃指供佛,可能受到这一品经的影响。

  前面说过,智 曾以六种相对的意义,说明「本」与「迹」之间的关系。 用在目前的科判上面,在这六对意义当中,第 (1)、(4)、(5)、 (6) 四对,意即理事、体用、权实和今已四对,最为接近这一科判的本意。有了释迦早已成佛、常住不灭等本门真「实」道「理」之主「体」,才有「权」说各种譬喻乃至为菩萨和弟子们授记的?门之「事」「用」。而且,有了现「今」所说之本门道理,才有「已」说之?门事用。──────────────年。依照印度的传说,世界在劫末时,会有水灾、火灾等灾难。注22: 依照天台宗的说法,释迦表面上住在我们所熟知的这个世界 ( 娑婆世界 ),但实际上他却居住在「常寂光净土」当中。然而,常寂光净土并不离娑婆世界,事实上,它就是娑婆世界。也就是说,同一个世界,在未成佛的凡夫看来,即是有烦恼的娑婆世界;但在解脱的释迦佛看来,则是清净无染的常寂光净土。注23:《法华经 (卷 5) ·如来寿量品》, 曾说明永恒不死的释迦,为什麽示现死亡的原因:『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著五欲,入於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 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 .... 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 』 (引见《大正藏》卷 9,页 42 下 - 43 上。)注24: 详见《大正藏》卷9,页56下- 58中。注25: 详见前书,页53上- 55上。 12页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天台宗人如何诠释《法华经》的经名?事实上,智 整部《妙法莲华经玄义》,共十卷(每卷又分上、下两部分),主要目的即在解释「妙法莲华经」这五个字。原来,秦译《法华经》的全名是《妙法莲华经》;而它的梵文名字则是: Sad-dharma-punda-rika-sutra 。其中,sad 一词,有实在、实有、存有、真实等意思,也有良好、正确、美妙等意思。(注 26)dharma 译为「法」,那是真理的意思。而 puunarika,意译为「莲华」或音译为「芬陀利」、「分陀利」、「芬荼利迦」等。它固然是莲花的意思,但特别是指白色的莲花。(注 27) 最後的 sutra,则译为「经」;那是丝线的意思。佛经就像丝线一样,可以串连释迦所说的道理;因此,释迦所说的道理就称为「 (佛 )──────────────注26: Cf.Sir Monier Monier-Williams, "A Sanskrit-Englishdictionary",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1960, p.1134b.注27: ibid.,p.631,c. 另外,唐·一行,《大 卢遮那成佛经疏》卷 15, 曾说到印度多种莲华的名字:『西方莲花有多种:一者、钵头摩。[ 原注:复有二种:一者、赤色,即此间 (中国 ) 莲华也;二者、白色,今此间有白莲是也,非芬陀利。] 优钵罗。[ 原注:亦有赤、白二色;又有不赤不白者,形似泥卢钵罗。] 俱勿头。[ 原注: 有赤及青二种。又云俱勿头,是莲花青色者。] 泥卢钵罗。[ 原注:此华从牛粪种生,极香,是文殊所执者。目如青莲华,亦是此也。....] 分荼利迦。[ 原注:花可有百叶,叶叶相承,圆整可爱。最外叶极白,渐向内,色渐微黄。乃至最在内者,与萼色相近也。此花极香也。昔琉璃王害释女时,大迦叶於阿耨达池,取此花,裹八功德水洒之,诸女身心得安乐,命终生天。因是投花於池,遂成种,至今犹有之。花大可爱;径一尺余,尤可爱也。此《法花》 (即《法华经》 ) 所引申者是....。] 』 (引见《大正藏》卷 39 ,页 734 上。 ) 在这众多的莲花当中,分荼利迦是最大、最香的一种,白色微黄。传说是由释迦佛的大弟子─大叶迦,从雪山 (喜马拉雅山 ) 的阿耨达池,带来印度平地栽种的。 13页经」。

  (一)本门十妙与?门十妙的判释

  《法华经》的名字出现「妙法」 (saddharma)一词,它的原始意义是「美妙的真理」(详前)。但在佛典当中,「法」字有时又作一切存在於宇宙中的事物;例如,「诸法无我」一句中的「法」,即指一切事物。智 《法华玄义》对於「法」这一词,即是以一切事物来了解。智 依据他的师父─南岳慧思的分类,把一切宇宙中的事物─「法」,分成三种:佛法、众生法和心法。(注 28) 并由这三种「法」, 进而开展出「十 (法 ) 界」、「百界」、「百界千如」乃至「三千法」、「一念三千」等繁琐的道理出来。有关这些,只有另文说明了。

  其次,智 对「妙」字的解释,首先将「妙」字分成「相待妙」和「绝待妙」两种。相待妙,是指相对於「迹」 (粗)的那种「妙」;因此,又名「待 (粗) 妙」。就以释迦所宣说的教理而言,有教,也有妙教。教,有时又名「半字教」、「无常教」或「小 (乘) 教」;相反地,妙教,有时又名「满字教」、「常住教」或「大 (乘) 教」。例如,释迦早年在鹿野苑宣说四《阿含经》,相对於晚年所宣说的《法华经》来说, 四《阿含经》是半字教、无常教、小 (乘 ) 教,因此也是?教;相反地,相对於四《阿含经》来说,《法华经》则是满字教、常住教、大 (乘 ) 教,因此也是妙教。 所以,《法华玄义》卷 2- 上,说:『今待?妙 (即相待妙 ) 者,待半字为?, 明满字为妙。亦是常无常、大小相待为?妙也。』又说:『众经皆共以鹿苑为半、为小、为?;待此明满、大、妙。 .... 今《法华》明,昔於波罗奈转四谛法轮、五众之生灭,今复转最妙无上之法轮。此亦待鹿苑为,《法华》为妙。』(注29)──────────────注28: 值得注意的是,智 (或慧思)所谓的「佛法」,不是指佛所宣见同书,卷14;《大正藏》卷55,页628下- 629上。

  2页

  事实上,目前我们所能找到的《法华经》译本,除了智升所说的「三存」之外,还有一部:一卷本失译者名的《萨昙分陀利经》。(注3)

  在这些不同的《法华经》译本当中,天台宗所采用的是第(5)姚秦·鸠摩罗什所译七卷或八卷本的《妙法莲华经》。该经共有二十八品,(注4)──────────────注 3: 该经目前收录在《大正藏》卷 9,很可能即是智升所说「三缺」中的西晋·竺法护译《萨芸芬陀利经》的一部分。因为智升曾说: 『 (该经 ) 是异出《法华》〈宝塔〉、〈天授〉二品各少分。』又说:『《僧佑录》云:「《安公录》中失译经。」今附西晋录拾遗编入。 』 (详见《开元释教录》卷 11;《大正藏》卷 55,页 591 中。)注 4: 参见《大正藏 (卷 9) ·目次》,页 1-2。 在这二十八品当中,第十二〈提婆达多品〉,古来即传说是原经所无,後来才加入的。 例如,智升《开元释教录》卷 11,即说:『此 (摩罗什译 ) 《妙法莲华经》第五卷初〈提婆达多品〉,萧齐武帝时,外国三藏达摩菩提,共杨都僧正法献,於瓦官寺译。其经梵本是法献於于阗将来。 』 (引见《大正藏》卷 55,页591。 ) 这意味著〈提婆达多品〉,并不是鸠摩罗什原译本所有,而是达摩菩提和法献译成之後,再加进去的。另外,智, 《法华文句》卷 8 下,曾说:『《宝唱经目》云:《法华》凡有四译,两存两没。昙摩罗刹,此言法护,西晋长安译,名《正法华》。…... 鸠摩罗什,此翻童寿,是龟兹国人。以伪秦·弘始五年 (403 年 ) 四月二十三日, 於长安逍遥园译《大品 (般若经 ) 》竟。 至八年夏,於草堂寺译此《妙法莲(华经 ) 》。 .... 当时二十八品,长安宫人请此〈 (提婆达多 ) 品〉淹留在内,江东所传,止得二十七品。 梁有满法师... 仍以此〈品〉安〈 (劝 ) 持品〉之前。 彼自私安,未闻天下。陈有南岳禅师,次此〈品〉在〈 (见 ) 宝塔 (品 ) 〉之後。 晚以《正法华 (经 ) 》勘之,甚相应。』 (引见《大正藏》卷 34,页 114 下 -115 上。) 而唐·湛然,《法华文句记》卷 8-4, 也说:『诸新旧章,皆云 (鸠摩罗 ) 什译元无此〈 (提婆达多 ) 品〉。并准齐、宋录 (指经录 ) 云:上定林寺释法献,於于阗国,得其梵本。瓦官寺沙门释法意,齐永明八年 (490 年 ) 十二月译讫,仍自别行。至梁初 (502年 ),有满法师..... 乃以此品置〈 (劝 ) 持品〉前, 亦未行天下。至梁末 (555 年 ),有西天竺国沙门拘罗那陀,此云真谛,重译此〈品〉,置〈 (见 )对於这二十八品,智 曾作了这样的「科判」:(注5)天台智者(即智 )分文为三:〈初品〉为序;〈方便品〉讫〈分别功德〉十九行偈,凡十五品半,名正;从偈後尽经,凡十一品半,名流通。(注6)智 的意思是:七卷(八卷) 二十八品的《妙法莲华经》,可以分成三 (部 ) 分: (注 7)(1) 第一品〈初品〉 (原名〈序品〉 ),是「序分」;(2) 从第二品〈方便品〉,到第十七品〈分别功德品〉的前十九行 (首 ) 偈颂,(注 8) 共十五品半,是「正宗分」; (3)从十九行 (首 ) 偈颂之後,到全经最後,则是「流通分」。──────────────宝塔 (品 ) 〉後。』 (引见《大正藏》卷 34,页 312中-下。)足见〈提婆达多品〉,确实是鸠摩罗什原译本所无,乃後人所加入者。注 5: 科判或科文,是将一部佛经, 分成 (所谓「判」 ) 不同的段落 (所谓「科」 ),并标以扼要之标题,以利於注释的一种方法。虽然是同一部经,不同的宗派、不同的佛教哲学家,往往会有完全不同的科判。但是,一般说来,大都把一部佛经判为三 (部 ) 分:(1) 序分,亦即全经导论的部分。 (2) 正宗分,亦即全经的主体部分;称为「正宗」,显然是由於它含有全经的中心思想。通常正宗分又会细分成几个部分。(3) 流通分,亦即全经的结尾部分;称为「流通」,乃因它具有令该经流传通行的推广作用。注 6: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1-上;引见《大正藏》卷34,页2上。注 7: 下面有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等三分, 请参见注5。注 8: 偈颂 (gatha), 是四句一首的诗歌。 《妙法莲华经 (卷 5) ·分别功德品》中,一开头是散文体的「长行」 (字句较偈颂为长, 故称「长行」 ),紧接著是十九首 (行 ) 诗歌体的「偈颂」,然後又是散文体的「长行」,再来则是十九首半「偈颂」,接著又是「长行」,最後也是十九首半的「偈颂」。智所谓「前十九行偈」,指的即是最起先的十九首偈颂:从第一首的『佛说希有法, 昔所未曾闻... 』, 到第十九首的『 ... 一切具善根,以助无上心』为止。 (详见《大正藏》卷 9 ,页 44 中 -46 中。) 4页以上的「科判」,乃一般性质的「科判」,看不出智 或整个天台宗的特色。因此,智 把全经判为这三部分之後,紧接著又说:又一时分为三:从〈序〉至〈安乐行〉十四品,约?开权显实; 从〈踊出〉讫经十四品,约本开权显实。 本、?各 (有 ) 序、正、流通。〈初品〉为序,〈方便〉至〈授学无学人记品〉为正,〈法师〉讫〈安乐行〉为流通。〈踊出〉讫『弥勒已问斯事,佛今答之』半品,名序;从『佛告阿逸多』下,讫〈分别功德品〉偈,名为正;此後尽经,为流通。(注9)

  首先, 智 把整部《 (妙 ) 法 (莲 ) 华经》判为两大部分:(1)约迹开权显实,即第一〈序品〉一直到第十四品〈安乐行品〉结束;(2)约本开权显实,从第十五品〈从地踊出品〉一直到最後第二十八品〈普贤菩萨劝发品〉,共十四品。其中,智 用到了两个重要的概念「本」与「迹」 (迹 );我们将在稍後再做说明。

  在这两大部分当中,每一部分都又细分为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等三分。例如,在第一部分「约?开权显实」当中,第一品〈序品〉是序分;第二〈方便品〉到第九〈授学无学人记品〉为正宗分;第十〈法师品〉到第十四〈安乐行品〉,则是流通分。而在第二部分「约本开权显实」当中,从第十五〈从地踊出品〉开头,到『(弥勒) 已问斯事,佛今答 (之,汝等自当因是得闻 ) 』 (注 10) 这几句经文为止,是序品;紧接著『佛告阿逸多』 (原文是:『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弥勒菩萨』 ) 这句经文开始, 到〈分别功德品〉的前十九首偈颂为止,是正宗分;最後,从〈分别功德品〉前十九首偈颂之後的「长行」(注11)开始,到全经结束为止,是流通分。

  现在,让我们以下面的图表,说明智 对於秦译《法华经》的科判:──────────────注 9:《妙法莲华经文句》卷 1- 上; 引见《大正藏》卷 34, 页 2 上。注10: 这两句经文和下文所提到的另一句经文,请见《大正藏》卷 9 ,页 41 上。注10: 参见注 8。 5页序分────1.〈序品〉─────────────── 迹门序分─┐ ┌─ 2.〈方便品〉─────────────┐ │ │ 3.〈譬喻品〉 │ │ │ 4.〈信解品〉 │ │ │ 5.〈药草喻品〉 ├ 迹门正宗分 │ │ 6.〈授记品〉 │ ├迹门 │ 7.〈化城喻品〉 │ │ │ 8.〈五百弟子受记品〉 │ │正宗分 ┤ 9.〈授学无学人记品〉─────────┘ │ │ 10.〈法师品〉 ────────────┐ │ │ 11.〈见宝塔品〉 │ │ │ 12.〈提婆达多品〉 ├迹门流通分 ─┘ │ 13.〈劝持品〉 │ │ 14.〈安乐行品〉────────────┘ │ 15.〈从地踊出品〉 │ (1)『以问斯事....因是得闻』前─── 本门序分 ──┐ │ (2)『以问斯事....因是得闻』後───┐ │ │ 16.〈如来寿量品〉 ├本门正宗分 │ │ 17.〈分别功德品〉 │ │ └── (1)前十九行(首)偈 ──────────┘ │ ┌── (2)十九行(首)偈後 ──────────┐ │ │ 18.〈随喜功德品〉 │ ├本门 │ 19.〈法师功德品〉 │ │ │ 20.〈常不轻菩萨品〉 │ │ │ 21.〈如来神力品〉 │ │ │ 22.〈嘱累品〉 │ │流通分 ┤ 23.〈药王菩萨本事品〉 ├本门流通分─┘ │ 24.〈妙音菩萨品〉 │ │ 25.〈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 │ 26.〈陀罗尼品〉 │ │ 27.〈妙庄严本事品〉 │ └─28.〈普贤菩萨劝发品〉 ────────── 6页

  二、「本门」与「?门」的判释在智 的科判当中,用到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一是「约本开权显实」,另一则是「约迹开权显实」。而在这两个概念当中,「本」与「迹」是最首要的,其次才是「开权显实」。「本」,是根本的意思,因此也是最首要的;而「迹」则是由「本」所衍生出来、权现 (权宜变现)出来的事理,因此是次要的。 然而,次要的、衍生的、权现的「迹」,往往蕴含著根本的、首要的「本」。只要把「迹」中蕴含著的「本」,开发出来,真实的「本」即会显现。这即是「开权 (迹)显实 (本 ) 」。就这个意义来说,「迹」也是重要的;没有它,就无法由它而推溯到「本」。所以,《妙法莲华经文句》卷 1- 上,说:『若应机设教,教有权实、深浅不同,须置指存月,亡迹寻本。故肇师云:「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注12)

  然而,什麽是「本」? 什麽是「迹」呢? 粗略地说,《法华经》所说的道理是「本」,其他经典所说的道理则是「迹」。但是,如果更加精细地说,《法华经》又可细分为「本」和「迹」两部分:〈安乐行品〉以前是「本」,〈安乐行品〉以後是「迹」;这即是前面所说的「科判」,不再赘言。

  事实上,「本」与「迹」还有更 富的意涵。智 ,《 (妙) 法(莲 ) 华 (经 ) 玄义》卷 7- 上,曾对「本」与「迹」, 做了六种不同的说明:

  本者,理本,即是实相一究竟道。?者,除诸法实相,余种种皆名为?。又理之与事,皆名为本;说理说事,皆名教?也。又理事之教,皆名为本,禀教修行名为。如人依处则有行,寻得处也。又行能证体,体为本;依体起用,用为。又实得体用名为本,权施体用名为。又今日所显者为本,先来已说者为。. 六、约今已论本者,前来诸教已说事实乃至权实者, 皆是迹也。今经 (《法华经》 ) 所说久远事理乃至权实──────────────注12: 引见《大正藏》卷34,页2中。7页者,皆名为本。非今所明久远之本,无以垂於已说之。非已说? 迹,岂显今本? 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

  引文中说到了六对有关「本」与「迹」的不同意义;它们是:(1)理与事相对,理为「本」,事为「迹」;(2) 理事与言教相对,理、事二者为「本」,诠说理与事的言教为「迹」;(3) 言教与实行相对,诠说理事的言教为「?」,依言教而实行是「本」;(4) 体与用相对,理体是「本」,事用为「迹」;(5)(真 ) 实与权 (巧 ) 相对,真实证得体与用是「本」,将所证得之体、用善加应用以度众生为「?」;(6) 今 (现在 ) 与已 (往昔 ) 相对,现在所说之《法华经》的道理为「本」,往昔所说之佛经 (例如《华严经》、《阿含经》乃至《方等经》等 ) 的道理为「?」。 依照这六对有关「本」与「迹」的解释,「本」的意思不外:事物的真实本质-理体;语言文字所诠说的道理或事物;依教奉行的宗教实践工夫;以及《法华经》中所说的真实道理。而所谓「迹」的意思不外:真实理体所权现的事用;佛菩萨们的教说;以及《法华经》之外的其他经典所宣说的道理。也许,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表,来说明这六对意义之间的关系:理─本┐├ 理事─本┐事─迹┘? ├ 教─本┐言教─迹┘ ├体─本 ┐行─迹┘ ├实─本┐用─迹 ┘ ├不思议一权─迹┘──────────────注13: 引见前书,卷 33,页 764 中 - 下。8 页

  在这六对「本」与「迹」的意涵之中, 第 (6) 对是最重要的;其他五对其实都是第 (6) 对的展开或更详细的说明而已。第 (6) 对是「今」与「已」 (昔 ) 相对, 亦即:现今正在宣说的《法华经》才是「本」,往昔已经说过的其他经典则是「迹」。原来,古来即有一种传说:《法华经》是释迦牟尼佛晚年所宣说的一部经典,在宣说这部经典之前,释迦已宣说过《华严》、《阿含》、《般若》等经典。在宣说《华严》乃至《般若》等经典时,为了照顾一些聪明才智低劣、悟性较差的弟子,因此释迦不敢把他内心最真「实」、最根「本」的意思说出来,只能「权」巧地宣说一些次要的道理。但是,到了晚年,由於弟子们已经有了长久的陶冶、熏习,因此,释迦开始把他内心最根本、最真实的道理宣说出来;所宣说出来的,即是《法华经》。

  即使是经过了《华严》乃至《般若》等经的陶冶、熏习,释迦的弟子们并不是个个能够接受真「实」的、根「本」的道理。事实上,依照《法华经·方便品》的说法,释迦宣说《法华经》时,也并不如想像中的如意、顺畅。《法华经》最重要的道理之一即是「一 (佛 )乘」 (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人皆可成佛 ),当释迦开始宣说这一道理时,许多声闻弟子仍然无法接受,以致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的尴尬情形发生。 (注14)

  为了把宣说《法华经》的负作用减到最低,释迦不但把《法华经》放在晚年宣说,而且还采取了迂回、巧妙的方式进行。首先,释迦先以一些通俗的譬喻,说明众生皆可成佛的「一 (佛 ) 乘」思想; 这即是〈方便品〉、〈譬喻品〉、〈信解品〉、〈药草喻品〉、〈化城喻品〉等各品的内容。而在这几品的说明当中,释迦还穿插地叙述阿?佛、阿弥陀佛,乃至释迦佛自己过去世的修行因缘,并为弟子们一一「授记」,预言他们未来也会和这些佛陀一样地成佛。这即是〈授──────────────注14: 详见《妙法莲华经 (卷 1)  方便品》;《大正藏》卷 9,页7 上。注15: 授记是一种说法的方式,预言弟子们未来所将成就的道果。

  例如,〈授记品〉中,释迦曾为大弟子迦叶尊者授记:『我此弟子摩诃迦叶,於最後9页记品〉、 〈化城喻品〉、〈五百弟子受记品〉、〈授学无学人记品〉的内容。以上这几品,构成了《法华经》「迹」门的中心部分。? 迹门当中,还有被判入流通分的〈安乐行品〉,也是天台宗所特别重视的一品。历代天台宗高僧,往往以念诵〈安乐行品〉为修行的重要方法之一,(注 16) 也往往依照这一品经而建立起一些修行的法门。事实上,天台宗的「四安乐行」、「法华三昧」等修行法门,都和〈安乐行品〉有关。(注17)──────────────身,得成为佛,名曰光明如来....。』 (引见《大正藏》卷 9,页 20 中 - 下。)注16: 天台宗重视念诵《法华经》,特别是念诵《法华经·安乐行品》;这可能是因为同属?门的〈法师品〉,强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 甚至「 (听 ) 闻」《法华经》之经句的关系。〈法师品〉说:『又如来灭度之後,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 (释迦 )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又说:『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 …是诸人等,於未来世,当得作佛。 』 (引见《大正藏》卷 9,页 30,下。 )在这几种和《法华经》有关的宗教修行当中,能够实行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等前五种的佛门弟子,被天台宗人尊称为「五种法师」;例如,《妙法莲华经文句》卷 8- 上,即曾把法师品〉的「五种法师」, 拿来和龙树《大 (智度 ) 论》中的「六种法师」做比较:『释〈法师品〉:此品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明六种法师:信力故受;念力故持;看文为读;不忘为诵;宣传为说; 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六种法师,今《 (法华 )经》合受、持为一,合解、说为一;开读诵为二,足书写为五。』 (引见《大正藏》卷 34,页 107 下 -108 上。)注17: 例如, 天台宗的「四安乐行」,即是依〈安乐行品〉而建立的修行法门。 (参见慧思,《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卷 46,页 697 下 - 702 下。 ) 又见智 ,《妙法莲华经文句 ( 卷 8- 下 ) ·释安乐行品》; 《大正藏》卷 34, 页118,下 -119 上。)10页

  这些品之所以被判为「迹」门,那是因为它们没有把释迦最想说、最根本、最真实的道理说出来。释迦最想说、最根本、最真实的道理是什麽呢?是「本」门中的道理。本门的主体本门正宗分,合起来只有两品: 〈 (从 ) 地踊 (出 ) 品〉的後半品、〈 (如来 ) 寿量品〉的全部,以及〈分别功德品〉的前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寿量品〉。〈地踊品〉的前半是本门的序分,说到释迦灭度之後,将有『六万恒河沙等菩萨摩诃萨,一一菩萨各有六万恒河沙眷属... 护持、读、诵、广说此 (法华 ) 经》』。 当释迦说完这几句话之後,『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国土皆震裂,而於其中有无量千万亿菩萨摩诃萨同时踊出』。(注 18) 而在〈地踊品〉的後半品,亦即本门正宗分的开头,释迦解释说:『是诸大菩萨摩诃萨,无量无数阿僧只从地踊出....我於是娑婆世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教化示导是诸菩萨』。(注 19)然而, 依照一般的了解, 释迦成佛 (二十九或三十九岁 )到宣说《法华经》 (七十二、三岁 ) 时, 不过短短的三、四十年,怎麽可能度化那麽多菩萨呢? 为了回答这一疑问,释迦首先以散文体的「长行」, 说出了惊人的秘密:『我 (释迦 ) 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 』『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如是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只劫,常住不灭。』紧接著,释迦又以诗歌体的「偈颂」,重复地宣说这一秘密:『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盘;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注20)

  以上〈寿量品〉的这些说法,即是天台宗所谓的「本」门道理。它们可以归纳成为下面的几个重点:(1) 释迦牟尼佛并不是今生今世才成佛;事实上,他早在『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以前,就已成──────────────注18: 引见《大正藏》卷9,页39下- 40上。注19: 引见前书,页41上-中。注20: 皆见前书,页42中- 43下。注21: 那由他 (nayuta) 和阿僧只 (asajkhya),都是印度极大的数目单位, 比中国的亿、兆等还要大得多。 而「劫」 (劫波,kalpa),则是印度极长的时间单位。传说大梵天的一白昼,即是一劫,相当人间的四十三亿二千万11页佛。(2) 成佛之後的释迦牟尼,是『常住不灭』的,亦即永恒不死的。(3) 不但释迦本身不会死亡,他所居住的国土,(注 22) 也不会被劫末之火所毁坏。(4) 释迦永恒不死,而他的死亡-涅盘 (灭度 ),是为了救度众生的一种『方便 (示 ) 现』。(注23)

  本门流通分当中,〈(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有名的一品;在中国地区,它的流行程度以及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正宗分当中的各品。品中描写观世音菩萨,以三十四应身寻声救苦的事迹。(注 24) 另外,〈药王菩萨本事品〉赞叹药王菩萨燃臂供佛的情形,(注 25) 中国佛教徒流行燃指供佛,可能受到这一品经的影响。

  前面说过,智 曾以六种相对的意义,说明「本」与「迹」之间的关系。 用在目前的科判上面,在这六对意义当中,第 (1)、(4)、(5)、 (6) 四对,意即理事、体用、权实和今已四对,最为接近这一科判的本意。有了释迦早已成佛、常住不灭等本门真「实」道「理」之主「体」,才有「权」说各种譬喻乃至为菩萨和弟子们授记的?门之「事」「用」。而且,有了现「今」所说之本门道理,才有「已」说之?门事用。──────────────年。依照印度的传说,世界在劫末时,会有水灾、火灾等灾难。注22: 依照天台宗的说法,释迦表面上住在我们所熟知的这个世界 ( 娑婆世界 ),但实际上他却居住在「常寂光净土」当中。然而,常寂光净土并不离娑婆世界,事实上,它就是娑婆世界。也就是说,同一个世界,在未成佛的凡夫看来,即是有烦恼的娑婆世界;但在解脱的释迦佛看来,则是清净无染的常寂光净土。注23:《法华经 (卷 5) ·如来寿量品》, 曾说明永恒不死的释迦,为什麽示现死亡的原因:『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著五欲,入於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 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 .... 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 』 (引见《大正藏》卷 9,页 42 下 - 43 上。)注24: 详见《大正藏》卷9,页56下- 58中。注25: 详见前书,页53上- 55上。 12页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天台宗人如何诠释《法华经》的经名?事实上,智 整部《妙法莲华经玄义》,共十卷(每卷又分上、下两部分),主要目的即在解释「妙法莲华经」这五个字。原来,秦译《法华经》的全名是《妙法莲华经》;而它的梵文名字则是: Sad-dharma-punda-rika-sutra 。其中,sad 一词,有实在、实有、存有、真实等意思,也有良好、正确、美妙等意思。(注 26)dharma 译为「法」,那是真理的意思。而 puunarika,意译为「莲华」或音译为「芬陀利」、「分陀利」、「芬荼利迦」等。它固然是莲花的意思,但特别是指白色的莲花。(注 27) 最後的 sutra,则译为「经」;那是丝线的意思。佛经就像丝线一样,可以串连释迦所说的道理;因此,释迦所说的道理就称为「 (佛 )──────────────注26: Cf.Sir Monier Monier-Williams, "A Sanskrit-Englishdictionary",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1960, p.1134b.注27: ibid.,p.631,c. 另外,唐·一行,《大 卢遮那成佛经疏》卷 15, 曾说到印度多种莲华的名字:『西方莲花有多种:一者、钵头摩。[ 原注:复有二种:一者、赤色,即此间 (中国 ) 莲华也;二者、白色,今此间有白莲是也,非芬陀利。] 优钵罗。[ 原注:亦有赤、白二色;又有不赤不白者,形似泥卢钵罗。] 俱勿头。[ 原注: 有赤及青二种。又云俱勿头,是莲花青色者。] 泥卢钵罗。[ 原注:此华从牛粪种生,极香,是文殊所执者。目如青莲华,亦是此也。....] 分荼利迦。[ 原注:花可有百叶,叶叶相承,圆整可爱。最外叶极白,渐向内,色渐微黄。乃至最在内者,与萼色相近也。此花极香也。昔琉璃王害释女时,大迦叶於阿耨达池,取此花,裹八功德水洒之,诸女身心得安乐,命终生天。因是投花於池,遂成种,至今犹有之。花大可爱;径一尺余,尤可爱也。此《法花》 (即《法华经》 ) 所引申者是....。] 』 (引见《大正藏》卷 39 ,页 734 上。 ) 在这众多的莲花当中,分荼利迦是最大、最香的一种,白色微黄。传说是由释迦佛的大弟子─大叶迦,从雪山 (喜马拉雅山 ) 的阿耨达池,带来印度平地栽种的。 13页经」。

  (一)本门十妙与?门十妙的判释

  《法华经》的名字出现「妙法」 (saddharma)一词,它的原始意义是「美妙的真理」(详前)。但在佛典当中,「法」字有时又作一切存在於宇宙中的事物;例如,「诸法无我」一句中的「法」,即指一切事物。智 《法华玄义》对於「法」这一词,即是以一切事物来了解。智 依据他的师父─南岳慧思的分类,把一切宇宙中的事物─「法」,分成三种:佛法、众生法和心法。(注 28) 并由这三种「法」, 进而开展出「十 (法 ) 界」、「百界」、「百界千如」乃至「三千法」、「一念三千」等繁琐的道理出来。有关这些,只有另文说明了。

  其次,智 对「妙」字的解释,首先将「妙」字分成「相待妙」和「绝待妙」两种。相待妙,是指相对於「迹」 (粗)的那种「妙」;因此,又名「待 (粗) 妙」。就以释迦所宣说的教理而言,有教,也有妙教。教,有时又名「半字教」、「无常教」或「小 (乘) 教」;相反地,妙教,有时又名「满字教」、「常住教」或「大 (乘) 教」。例如,释迦早年在鹿野苑宣说四《阿含经》,相对於晚年所宣说的《法华经》来说, 四《阿含经》是半字教、无常教、小 (乘 ) 教,因此也是?教;相反地,相对於四《阿含经》来说,《法华经》则是满字教、常住教、大 (乘 ) 教,因此也是妙教。 所以,《法华玄义》卷 2- 上,说:『今待?妙 (即相待妙 ) 者,待半字为?, 明满字为妙。亦是常无常、大小相待为?妙也。』又说:『众经皆共以鹿苑为半、为小、为?;待此明满、大、妙。 .... 今《法华》明,昔於波罗奈转四谛法轮、五众之生灭,今复转最妙无上之法轮。此亦待鹿苑为,《法华》为妙。』(注29)──────────────注28: 值得注意的是,智 (或慧思)所谓的「佛法」,不是指佛所宣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