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十二)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
“阿难尊者恭敬地对佛说:世尊,就像您说的那样,因地初发的菩提心,需要与如来果位的名目及内容相一致才可以。”
前文,在“发觉初心二决定义”当中,世尊曾如此说道:“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
。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并如此抉择:“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关于哪些是如来“果位名目”,阿难尊者接着叙述道: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世尊,例如在如来果位当中,所谓的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这七种常用名目。”
“它们虽然称呼不同,但都指的是清净圆满之本性,其体性坚固,犹如金刚宝之王一般不可破坏,常住法界。”
【菩提】译为“觉性”,或者“觉道”,乃本具般若智慧的无碍之性。
【涅槃】译为“不生不灭”,乃超越生死之本性。它远离造作,也可以理解为“本来寂灭”。
【真如】不曾落入虚妄,也不曾变异之本性。
【佛性】不可破坏之觉性。
【庵摩罗识】译为“白净识”,也有经论称之为“第九识”,指善分别一切法,而毫无染着的清净识。众生迷惑之时,名为“阿赖耶识”;诸佛觉悟之时,转名“庵摩罗识”,两者不一不异。
【空如来藏】唯一真心,更无他物,名为“空如来藏”。
【大圆镜智】彻照万法而无不清晰圆满,如此智慧,名为“大圆镜智”,由众生之“阿赖耶识”转变而来。
叙述了如来“果位名目”,那么,阿难尊者把什么理解为“因地觉心”呢?尊者如此说道:
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
“如果这个‘见闻嗅尝觉知之性’,即‘知觉性’,它一旦离开明暗色尘、动静声尘、通塞香尘等等六尘,就终究没有了独立体性。如同第六意识的念想心一样,离开所对应的法尘之后,本来一无所有。”
“既然如此,怎么可以用这个终将断灭的‘知觉性’作为因地修行之心,却想要去求证如来七种常住不灭之妙果呢?”
如前文世尊所开示,生死轮回的“主人”乃是虚妄的“六根”;反过来,修行成佛的途径,也是“六根”。只要运用“六根”的“知觉性”而返还“六根”之源,到达不生灭之本来,就能够获得“六根清净”与“六根圆通”而成就如来“无上知觉”。
因此,在因地发心修行,所运用的就是“六根”之“知觉性”。不过,“知觉性”并不会因为离开“六尘”而断灭;恰恰相反,所谓的如来七种常住不灭之妙果,本来就蕴含在咱的“知觉性”当中。
有人会问:不对吧,世尊前面说过:“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这意思不就是说,一旦离开了“六尘”境界,“知觉性”就将断灭么?
答:您和阿难尊者一样,错解了世尊的开示。要知道,“无有见体”并不等于“见性”断灭,而只是说它没有形质;“元无听质”并不等于“闻性”断灭,而只是说它没有实质;“嗅性不生”并不等于“嗅性”断灭,而只是说它暂时不发生作用;“尝无所出”并不等于“尝性”断灭,而只是说它暂时不显现;“觉触本无”并不等于“触性”断灭,而只是说它暂时不具备显现的因缘;“了知安寄”并不等于“知性”断灭,而只是说它暂时不具备了知的因缘。
总之,即使离开了“六尘”境界,“六根”的“知觉性”也不会断灭,只是暂时不发生作用而已。其形质本空,而终究不会落入断灭,这才是“知觉性”的本来状况。犹如六祖大师所说:“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我曾经断断续续地把这句话参了好几年,后来,我终于认识到,大师的意思是说:离开境界沾染的“知觉性”,它就是“菩提”之妙觉性,就是佛性。明白了这句话,修行就变得简单了。
接下来,如何才能够让自己的“知觉性”做到“离开境界沾染”呢?这需要不时地反观,需要长久地用功观察与实践。当我终于在某个刹那间做到了,严格说来,是当下认识到了的时候,我明确地找到了那个不会被境界所污染的“知觉性”,并毫无疑问地确信,它就是佛性,不会有比它更真实与真切的东西了。我知道那就是最初的见道,不过,为了稳妥起见,又比对参照了不少大乘经论,看看是否能够印证自己的见地。结果,所有的经论都变得清晰明了,所有的法义都无法超越这个不会污染的觉性,而只能够成为它的注脚。
此时的阿难尊者,对于“知觉性”当中蕴含着“无上知觉”之不生灭性,其体悟还不够清晰,所以才会有这样的问题。他竟然以为,一旦离开了六尘境界,“知觉性”就会彻底消灭而落入断灭,于是呢,他自己就没有了心和心所,不知道该用哪个心来求证如来的“无上正觉”了。
于是,阿难尊者继续问道:
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
“世尊,如果说离开了明暗色尘,‘见性’毕竟空无;乃至于没有了当前法尘,第六意识心念及其‘知性’就会消灭。”
“像这样前后反复地仔细推理观察,就会发现本来没有我的心与心所,那么,到底用谁作为因地发心,来求证如来的无上正觉呢?”
显然,阿难尊者错解了前面世尊的开示,误以为离开了六尘境界,自己的“心法”与“心所法”就都没有了。自己连心都没有了,该用谁作为因地发心,求证如来的七种常住妙果呢?
这属于典型的“断灭见”,是对于“知觉性”的错误理解,并不符合实际状况。按理说来,多闻的阿难尊者似乎不应该有这样的见解,或许,尊者是在替咱大家来方便发问吧。而且,经阿难尊者这一问,世尊一解答,那个藏在“知觉性”当中的不死之妙性,所谓“性净妙常”,将被彻底开显出来。
由于有了错解,就发生了矛盾,会认为连世尊以往所说的话都不是诚实之语了,反而变成了自相矛盾的戏论。因此,沿着这个思路,阿难尊者继续问道:
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惟垂大慈,开我蒙吝。
“这样的话,如来您前面所说的‘六湛圆明’就不成立了,违背了诚实之语,前后矛盾,最终成了戏论。”
“怎么能说如来是‘真实语者’呢?但愿您再次以您的大慈悲心,开导我的蒙昧与狭隘。”
【湛精圆常】前文世尊在阐述六根功德数量之后,曾说道:“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数量如是”。其中的“六湛圆明”,就是指“六根”之“知觉性”本来就是透彻、精明、圆满而常在的,故名“湛精圆常”。
【蒙吝】蒙昧与狭隘。
一切狭隘与偏执,都源于蒙昧无知。因此,在修行之前,首先好好学习佛经,破除自己的蒙昧无知,树立端正见解,才是学佛之正道。
假如“六根”的“知觉性”,一旦离开了“六尘”就会断灭的话,那么,的确就与前面世尊所说的“六湛圆明”相矛盾了。其实,正因为“六根”之“知觉性”是“六湛圆明”的,是不会断灭的,所以,用它作为因地发心,才能够获得如来七种常住妙果。
对于阿难尊者的疑问,世尊予以解答:
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你只是广学多闻,还未到达漏尽。所以,你心里虽然知晓如何是颠倒因缘,可一旦面对着颠倒知见,反而不能够识别了。”
什么是“颠倒所因”呢?究其根本,就是“无明错认”,即认假作真。阿难尊者虽然知道其中的道理,但他并未断除“无明错认”,还不具备大乘“无漏慧”,因此,一旦遇到了颠倒知见,还是无法识别。这说明,阿难尊者在第三卷末开悟“如来藏妙真如性”,乃至于“不历僧祇获法身”等等,都是相似的,还不够透彻。
所谓的“开悟”就是如此,通常很难一下子就悟得透彻,而需要不断地学习与增进。“见性学道”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修行阶段。
对于广学多闻的阿难,世尊不想再讲许多道理,因为,那未必有效果。倒不如举例子,用生活常识来证明“知觉性”不会断灭,这样更有说服力。
于是,世尊说道:
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
“假如仅仅说道理,恐怕很难让你信服,我现在尝试用日常生活当中的事例,来除去你心中的疑惑。”
【信伏】信服。“伏”是“服”的通假字。
要想证明“知觉性”不会断灭,最好的办法就是举例子,因为,日常生活当中,咱的“知觉性”无处不在。
下面,世尊以“知觉性”当中的“闻性”为例子,通过敲钟这个事例,来验证“闻性”不会断灭,而是恒常不变的。这段经文,历代高僧大德将其称为“击钟验常”。
即时,如来敕罗睺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我闻。
“当时,如来便命令罗睺罗敲一声钟,并问阿难:如今你们听到了吗?”
“阿难尊者和大众,都说自己听到了。”
【罗睺罗】译为“覆障”,佛陀之子,亦名“罗云比丘”,据佛经记载,乃是受佛陀叮嘱,暂不入涅槃,常住世间护持佛法的四位大阿罗汉之一。因为宿世曾经堵塞老鼠洞六天,业缘所感,所以今生住母胎六年才出生,故名“覆障”。
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不闻。
“过了一会儿,钟声停歇了,没有了声音,佛陀又问:如今你们听到了吗?”
“阿难尊者和大众,都说没有听到。”
请大家思考:假如说阿难尊者和法会大众果真“没有听到”的话,那么,他们如何会“知道”自己“没有听到”呢?
时,罗侯罗又击一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又言俱闻。
“当时,罗睺罗尊者又敲钟一声,佛陀再问阿难:如今你们听到了吗?”
“阿难尊者和大众,又都说自己听到了。”
佛问阿难:汝云何闻,云何不闻?
“佛陀便问阿难尊者:你们把什么叫做‘听到了’,把什么叫做‘没听到’呢?”
这个问题可不简单,只是生活当中的人们都忽略了,心太粗的缘故。阿难尊者和法会当中的有学大众们,由于其“听闻性”尚未彻底脱开对于“声尘”的微细攀缘,所以,此时他们还不明白世尊的葫芦里到底卖的啥药。
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我得闻。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闻。
“阿难尊者和有学大众一同恭敬地对佛说:钟声如果敲响了,那我们就‘听到了’。敲钟过后时间一久,钟声和回响双双断绝了,那就叫做‘没听到’。”
【音响】声音和回响。
显然,阿难尊者和有学大众把“听闻性”与“声尘”混为了一谈。他们没有注意到,钟声敲响的时候,自己的“听闻性”听到了钟声;而钟声断绝了以后呢,自己的“听闻性”仍旧是“听到了”,听到了“无声”。
否则的话,谁知道钟声断绝了,谁知道当时“没有声音”呢?
——所谓的“反闻闻自性”,其实就这么简单。您在“有声音”和“没有声音”的时候,都能够找到那个“听闻性”的话,那么,它就是您的不会生灭之“知觉性”,它就是“自性”。至少,“自性”就在其中。
明确地“找到”这里,而不仅仅是“想到”这里,就可以叫做最初的“明心见性”。有了这个功力以后,您的心可以初步做到“离境”,也就是初步脱开根、尘之间的“粘着”,初步体会到心的自在。从此以后,您的烦恼会迅速减少,法喜会时时自然发生。对于修行,对于成佛,您自然具有了不会动摇的信心。
为了让阿难尊者等人认识到他们的混淆,世尊继续发问:
如来又敕罗睺击钟,问阿难言:汝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
“如来再次命令罗睺罗敲钟,并问阿难:如今你们认为有钟声吗?”
“阿难尊者和大众,都说有钟声。”
少选声销,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答言无声。
“一会儿,钟声停歇了,佛陀又问:如今你们认为有钟声吗?”
“阿难尊者和大众,都回答说没有钟声。”
【少选】一会儿。
有顷罗侯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
“过了一会儿,罗睺罗尊者再次撞钟,佛陀又问:如今你们认为有钟声吗?”
“阿难尊者和大众们,都回答说有钟声。”
【有顷】过了一会儿。
以上回答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下面,请仔细看:
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何无声?
“佛陀便问阿难尊者:你们把什么叫做‘有钟声’,把什么叫做‘没钟声’呢?”
对于“汝云何声,云何无声”这个问题,阿难尊者和有学大众竟然给出了与前面“汝云何闻,云何不闻”那个问题,完全相同的回答:
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名有声。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声。
“阿难尊者和有学大众一同恭敬地对佛说:钟声如果敲响了,那就叫做‘有钟声’。敲钟过后时间一久,钟声和回响双双断绝了,那就叫做‘没钟声’。”
对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一个问“听闻性”有无,一个问“钟声”有无,阿难尊者和有学大众们竟然给出了完全相同的回答。这就充分证明,他们把“听闻性”和“钟声”混淆了,这就是一种错乱。
因此,世尊说他们:
佛语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
“佛陀对阿难尊者和有学大众说:如今你们回答问题为何自相错乱呢?”
【矫乱】错乱。“矫”在这里是“虚假”的意思。
阿难尊者与大众不明白自己错乱在了哪里,于是反问世尊:
大众阿难俱时问佛:我今云何名为矫乱?
“大众和阿难尊者一同反问佛陀:为何您说我们自相错乱呢?”
佛言:我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唯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云何不名矫乱?
“佛陀说道:我问你们如何是‘听闻性’之有无,你们做了回答。又问你们如何是‘钟声’之有无,你们竟然做出了相同的回答。”
“像这样混淆了‘听闻性’与‘钟声’,便没有了确切答案。这难道不是自相错乱吗?”
接着,世尊详尽开示了“听闻性”的实际状况,世尊说道:
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
“阿难,钟声消散,没有了声音的时候,你却说‘没听到’。假如确实‘没听到’的话,就说明你的‘听闻性’已经消灭,如同枯死的木头一般,没有了活力。”
“那么,当钟声再次敲响的时候,你怎么会知道呢?”
其实,有钟声的时候,阿难尊者“听到了”钟声;钟声歇了以后,阿难尊者“听到了”无声。这才是阿难尊者“听闻性”的实际状况,无论有没有声音,他的“听闻性”都“听到了”。
这就说明,任凭“声尘”或有或无,而咱的“听闻性”是如如常在的。因此,本段经文被称为“击钟验常”,所验证的,就是“听闻性”如如常在;同时,它也代表着“知觉性”如如常在。
对此,世尊继续开示:
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
“当你知道‘有钟声’或者‘没钟声’的时候,那只是‘声尘’的有或无,怎么会是你的‘听闻性’或有或无呢?”
“要知道,假如你的‘听闻性’确实会没有的话,那么,到底谁能够‘知道’它没有呢?”
知道“有声音”,知道“没声音”,都属于“闻知”。知道“听闻性”没有呢?那还属于“闻知”。这就证明,无论有没有声音,咱的“听闻性”都是常在的,正是它一刻不停地在“闻知”啊。
所以,世尊继续说道:
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因此,阿难,只是‘声尘’在‘听闻性’当中自生自灭;并不是你的‘听闻性’会随着‘声尘’一同生灭,而让它变得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
也就是说,咱的“听闻性”是如如不动的,其中,各种“声尘”是有生有灭的。阿难尊者只因混淆了“听闻性”和“声尘”,所以才会以为“听闻性”也是有生有灭的。
对此,世尊继续开示:
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
“你还在颠倒错认当中,迷惑地把‘声尘’当做‘听闻性’,难怪会糊涂到,以为恒常的‘听闻性’会断灭呢。”
“你终究不应该说,一旦离开了动静‘声尘’和闭塞开通之‘耳根’,‘听闻性’就没有了。”
【闭塞开通】指“耳根”的闭塞或开启。
在生活当中,大家可以通过棉花团等等东西,来塞住耳朵,让它听不见,这就是“闭塞”;拿开棉花团,耳朵就会听见,就叫做“开通”。耳聋的人,其“耳根”属于“闭塞”;正常的人,则属于“开通”。
另外,在较深的禅定当中,或者无梦的深度睡眠当中,以及昏厥当中,人的“五根”,包括“耳根”在内,会一同处于“闭塞”状态。此时,人听不到任何声音,但是,“听闻性”与“知觉性”并未断灭,只是暂时没有发挥作用而已。
前文,阿难尊者曾经说过:“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等等,通过一系列论证,世尊否定了这个见解,并开显了“听闻性”与“知觉性”是如如常在的。
那么,如何进一步证明“听闻性”以及“知觉性”如如常在,即便是在睡梦当中也不会断灭呢?
世尊举例说道: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
“好比一个深度睡梦当中的人,熟睡在床上。这时候,他家恰好有人在捣练或舂米。”
“不过,这个人在睡梦当中,却把舂米声和捣练声听成了别的声音,要么是击鼓声,要么是撞钟声,等等。”
“于是,他就在梦里面感到奇怪,今天的钟声为何会像木头敲石头的声音一样沉闷,而不够响亮呢。”
【捣练】古代制绢的一道工序,用木杵捣击熟绢,让它变得柔软。其中,“练”就是指漂白以后的洁白熟绢。
刚织成的绢比较坚硬,需要经过沸煮、漂白、捣练三道工序,才会变得洁白柔软。
【舂(音:冲)米】旧时用木槌和石臼反复地捣击稻子,除去稻壳,就成了大米。
于时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
“当时他忽然醒了,立即就会明白他听到的是舂米的捣击之声。”
“于是,他感慨地对家人说:我刚才在梦里的时候,竟然把这个舂米声错当成了钟鼓响呢。”
【杵(音:楚)】捣击,捣物。
【遄(音:船)】快,迅速。
类似的梦境,许多人都遇到过。这说明,即使是在睡梦当中,咱的“听闻性”也不会消灭;同样,咱的“知觉性”也不会消灭,它是如如常在的。
有人问:在睡梦当中,为何会听错声音呢?
答:这和梦境有关,也和一贯的习气有关。因为所谓的“梦境”就是一系列妄想,是咱的独头意识在编制幻境,所以,它也同样会把听到的声音进行加工,让它与梦境相应。于是,声音就被听错了。
睡梦当中的人,很像一个死人,其感官知觉变得很迟钝,甚至没有了反应。即便如此,他的“知觉性”也不曾消失,而依然存在。
那么,死去的人,其“知觉性”会不会彻底消失呢?
对此,世尊开示到:
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阿难,人在睡梦当中,哪里记得什么动静‘声尘’,以及开通和闭塞之‘耳根’呢?不过,他的身体虽然在昏睡当中,暂停了知觉感受;但是,他的‘听闻性’与‘知觉性’是不会昏迷的。”
“同理,纵然将来你的身体会死去,生命的光辉也会随之变迁,这个‘知觉性’,又怎么会因为你的身体消灭而一同消灭呢?”
【命光迁谢】指众生的命根随着业力因缘而结束,流转到下一世。
人在睡梦当中,已经无法准确觉察“声尘”的动静变化,以及“耳根”的开通、闭塞。但是,即使离开了这些因素,其“听闻性”依然健在。这就说明,“听闻性”是不受动静“声尘”和通塞“耳根”之约束的。换句话说,“听闻性”不受身体约束,它超越身体的范畴。
同理,咱的“知觉性”也一样不受身体约束,它不会因为身体死亡而灭亡。身体有生有灭,可以随着业力而生生死死,往来转变;但是,咱的“知觉性”是如如常在的。
在这个如如常在的“知觉性”当中,就蕴含着本来清净的不生灭性,那就是所谓的“性净妙常”。迷失了它,就是芸芸众生,就会在生死流转当中不停地漂泊而苦海无边。
对此,世尊开示道:
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
“只因为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随着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而攀缘,追逐着妄想杂念而流浪,所以才不曾开悟‘知觉性’当中本有的‘性净妙常’。”
“既然不能够顺应于如如常性,反而去追逐生灭念和生灭境界,因此才会生生世世陷入了虚妄的六道杂染当中而流转不停。”
反过来呢,就是修行方法。咱只要放弃对于生灭境界的攀缘,透过一切生灭念而回光返照,找到自性本有的“性净妙常”,时常予以守护,不让它迷失。那么,一旦功夫成熟,法身的光明就会显露,它将会照破虚妄识心,引导咱自然成就如来的“无上知觉”。这就是“见性成佛”。
对此,世尊予以彻底开示:
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如果能够放弃生灭境界和生灭念,守护于真常妙性。常住法身之光明一旦显露,‘六根’对‘六尘’所生的‘六识’分别心立即就会消灭于无形。”
“于是便觉悟到,所谓‘六尘’只是妄想之相;所谓‘烦恼污垢’只是‘六识’之妄情,此两者合称为‘尘垢’;如今,随着法身光明的显现,它们一同消散了。”
“那么,你的法眼智慧当即就会清净明朗,怎么会不成就如来的无上知觉呢。”
综合世尊上述开示,修行成佛之路可以简要归纳为如下“三部曲”:
第一步“见道”:不去追寻色、声、香、味、触、法六尘,通过回光返照而开悟“性净妙常”,它不在别处,就隐含在“知觉性”当中。“见道”的一刹那,属于“顿悟”。
第二步“修道”:彻底放弃对于生灭境界和生灭心的攀缘与留恋,远离俗事,老老实实一心守护所觉悟的“性净妙常”,通常,这是一个漫长的实修过程。“修道”的全过程,属于“渐修”。
第三步“证道”:根、尘、识心一并消落,法性不灭之光明显露,尘垢消散,法眼清净,得证法身,成就如来无上知觉。“证道”的一刹那,属于“顿证”。
到达如此之“证道”境界,才叫做“初地菩萨”,也叫做“菩萨摩诃萨”,具足佛知见,已入佛法界,初步成就如来的无上知觉。如诸大乘经典所说,这样的人可以称之为“佛陀”,而毫无过失。
大家在末法时代修行,最紧要的是第一步,需要如实“见道”,踏实开悟“性净妙常”,也就是常说的“明心见性”。至于其后的潜修密证,乃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之事,消除一分习气,便显露一分功德。通常,既不需要多说,也不宜过于宣扬。
所谓的讲经说法,主要是宣讲“见道”这部分内容,而对于“修道”和“证道”之不思议境界,通常都是粗略地带过,就算《楞严经》也是如此。为什么呢?因为,那实在不属于语言和思维的范畴了,又怎么能够以说代修,以说代证呢。到那里,“但有言说,都无实义”,确实如此。
关于“见道”,大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无上禅门传佛心印,所传持的就是如此之见,乃是佛之知见,其中多有偏差错漏,万语千言也说不尽其一分一毫,三藏十二部经典到头来也只是在宣扬如来知见。此见无穷无尽,包含法界而无一相可得,亦无一言一语可得。
世尊于不可得之中纵横宣讲经论无数,这是咱大家穷劫难遇的福德因缘,大家好自珍惜吧。只要勤恳努力,明心见性也不难,到那时,亦可得少自在,脱开种种无聊的尘俗烦恼,行于清凉洒脱的菩萨道,岂不欢喜哉。
《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 终
版权所有: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