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轻松学 卷三(之四)
接下来,在“十二处”当中,再来看“舌处”与“味处”,为何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世尊继续说道: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
“阿难,你时常在上午和中午,随着比丘大众们去托钵乞食。有的时候,可能会遇到施主布施的酥油、奶酪或者醍醐,这些堪称上好美味的食品。”
“你怎么看呢?这个‘味处’之美味,到底是产生于虚空当中,还是产生于‘舌处’之舌头上面,或者是产生于食物当中呢?”
【二时】古印度把一天分为六个时分,此处指其中的两个时分,即:初日分和中日分,相当于咱们的上午和中午,正是比丘们去乞食的时间。
佛教里面把早晚课也叫做“二时课诵”,则指的是初日分和后日分,即早晨和傍晚。
【酥、酪、醍醐】都是牛奶的提炼物,是富于营养的上好食品。据说,首先,从牛奶提炼出“奶酪”,再进一步从“奶酪”提炼成为“生酥”,“生酥”提炼成为“熟酥”,“熟酥”提炼成为“醍醐”。
在“十二处”当中,世尊继续带领大家观察“舌处”与“味处”的来历。其关键,就在于“舌处”与“味处”相遇之时,所产生的“味觉”之来历。在这个例子里面,就是酥、酪、醍醐之美味的来历。
这个美味,只可能来自于三个地方:虚空、舌头(舌处)或者食物(味处)。首先,来看看美味是否来自于人的舌头——“舌处”,世尊说道:
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
“阿难,如果这个美味,产生于你的舌头,即‘舌处’。而你的嘴里,只有一个舌头,当它吃到了酥油,就成为了酥油的味道。这时,如果再吃些黑石蜜的话,舌头上面的味道,就应当不会再变化了吧?”
【黑石蜜】一种红糖的结晶体,是从甘蔗提炼出来的。
此时,只有两种情形:要么,舌头上面的味道不再变化;要么,舌头上面从酥油味儿,往红糖味儿转变。
世尊继续说道:
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如果不变化的话,舌头就不能叫做‘知味’了;如果变化的话,舌头没有多个,怎么会很多种味道,一个舌头同时就能够知道呢?”
实际上,舌头上面的味道,会从酥油味儿,往红糖味儿变化。甚至,无论有多少种食物在嘴里,咱的舌头都能够同时知晓它们的味道。
——这就说明,“味道”不是舌头产生的,而只是由舌头来感知。因为,舌头只有一个,它无法从内部同时产生出许多个相互矛盾的味道。
因此,食物的美味来自于“舌处”,是不成立的。那么,它是否来自于食物呢?或许,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世尊继续带领大家观察:
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
“如果这个美味,产生于食物,而食物并没有识别能力,它怎么会自己知道味道呢?”
这里的食物,如酥油、黑石蜜等等,不是活物,所以不可能具有“识别”能力。
为防止有人较真,世尊还做了进一步的破斥:
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
“另外,如果食物自己‘知味’的话,那就等于是别人的食物了。和你还有什么关系呢,怎么会叫做你的舌头能够‘知味’呢?”
这就论证出:美味并非产生于食物本身。最后,再看看,这个美味是否产生于虚空:
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
“如果这个美味产生于虚空的话,你尝一口虚空,看看它到底是什么味道呢?”
——这是很荒谬的。但是,它有理论上的可能性,所以,也需要予以破斥,世尊自问自答,举例说道:
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咸。必无所知,云何名味?
“假如说这个虚空一直是咸味的,既然它能够咸到你的舌头,也应当会咸到你的脸,那么,这全世界的人们,都被虚空包围,也就都和海里的鱼一样常在咸味里面了
。”“既然总是在咸味里面,就无法知道什么是淡味;反过来,如果无法识别淡味,也就觉不出咸味了。这样将会对于味道失去分辨力,怎么能够叫做‘知味’呢?”
实际上,咱大家还是能够随时“知味”,并没有被虚空的某种味道包围。所以,说美味等各种味道产生于虚空,不成立。
综上所述,“舌根”对“味处”所感受到的味道,既不产生于“舌处”,也不产生于食物本身,更不产生于虚空。同时呢,它们也显然不属于虚无和断灭。因此,究其本质,它们就是幻觉,也就是无处不在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于是,对“舌处”与“味处”这二处的来历,世尊小结说:
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应当知道,‘味处’以及‘舌处’的品尝作用,都没有可以安立的地方。”
“因此,‘舌处’的品尝与‘味处’,这两处都是虚妄而不真实的,根本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们本来就是无处不在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接下来,在“十二处”当中,再来看“身处”与“触处”,为何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世尊继续说道: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
“阿难,你遵照佛陀的教导,时常在早晨起来,用手触摸自己的头,以便警醒正念。”
在佛教里面,佛陀要求出家弟子们,时常摸头以生正念,并用偈颂提醒自己:
“守口摄意身无犯,莫恼一切诸有情;
无益之苦当远离,如是行者得度世。”
其实,这样的观察,也同样适用于在家学佛者。所谓修行人,第一步,就是要学习管住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不让它去恼害别人,也尽量不伤害任何一个众生,包括所有的动物。同时呢,也不要自讨苦吃,不要到处去凑热闹,不要过分地苦行,这些都是“无益之苦”。应当行于中道,适度地在生活当中修行,这样的修行人,自然可以得度苦海。将来,还可以度别人。
——有人会问了:我不去恼别人,可别人要来恼我,那该咋办呢?
答:咋办?凉办。
所以说呀,修行人首先要有“出离心”,要懂得远离那些不良因缘。即使对方是父母,是兄弟姐妹,是夫妻儿女,也要懂得“远离”。通过适度的“远离”,来为自己创造出修行的空间。
这个“远离”,不是与他们结恨,也不是不理他们,更不是不负责任,而是要让他们懂得尊重您的独立人格,尊重您的信仰、爱好与选择,不容随意干涉。假如在西方社会,这根本就不是问题,而是常识。但是,很遗憾,您生在了一个历来很少有人尊重您人格的地方,所以,就请您好好地自尊,并且教给周围的人,让他们学会尊重您吧。
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毕竟,不可能大家都去出家,那是需要种种因缘的,也需要很大勇气。即便出家了,也要这么办,也要和别人保持距离,才能够充分保证自己修行的时间和空间。有了这个距离以后,咱也就不会去恼害别人了,才好依法修行。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不仅仅产生了美,更避免了许多无聊的纠缠和相互伤害。这个道理,俗世人不太懂,修行人最明白。可是,当您这样去落实的时候,亲朋好友往往不会理解,大家都会觉得您太绝情了。
看明白以后,我向来就是这么干的,所以,才为自己争取到了比较广阔的学修空间。直到现在也是一样,还是要时时懂得拒绝,斩钉截铁,不留情面。否则,无聊的人和事儿,一股脑儿都来了,哪里还有空修学呢。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人情疏处道情亲”,确实如此,中肯。
或许,还有一个问题:如何能够做到,既与别人保持距离,又能够解决生存所需呢?
答:这就要看您的本事了,也要看您宿世的福德与智慧。修行本来就不是一生之事,而是生生世世不断积累的过程。一步登天,一生成佛,基本属于幻想。
因此,建议各位佛友,脚踏实地修学,耐心培植自己的福慧资粮,不要太在意眼前的利益,多看看佛经,自然就会登高望远。看准了方向,只要老实耕作,何愁将来不丰收呢。
阿难尊者用手触摸头这个例子,其中,必然具备能触的“身处”,和所触的“触处”,并形成相应的触觉感知。于是,世尊如此观察而发问:
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
“你怎么看呢,在手和头相触的这个触觉当中,哪个是能触的‘身处’呢?到底是你的手,还是你的头呢?”
只要有接触,就有能触的“身处”和所触的“触处”,然后才会产生触觉。可是,在这里,世尊举了一个很特殊的例子,以阿难尊者自己的手,触摸自己的头,作为例子。于是,问题就产生了,到底哪个才是能触的“身处”呢?
无论是哪一个,那么,另一个就成了所触的“触处”。问题是,这样一来,作为“触处”的那个,它是被动的,通常应该没有“触觉”才对。
因此,世尊继续说道:
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
“如果能触的‘身处’是你的手,头就变成了被触的‘触处’,它就应当没有知觉了。头要是没有知觉的话,怎么能够形成触摸呢?”
这不符合实际情况,反过来也一样:
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
“如果能触的‘身处’是你的头,手就变成了被触的‘触处’,它就应当没有了知觉作用。手要是没有知觉作用的话,又怎么能够叫做触摸呢?”
既然上面两种推论,都不符合实际状况,那么,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说,手和头各自有一个能触的“身处”,同时发生作用,这个对不对呢?
世尊继续讨论:
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
“如果说,手和头各自有一个能触之‘身处’的话,那么,你阿难就应当有了两个身体。”
——这个结论是荒谬的,显然,此推论不成立。
剩下,还有最后一种可能性:就是说,手和头共有一个能触的“身处”,所以,它们都有知觉。这是否成立呢?
世尊继续说道:
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
“如果说,头和手共有一个能触的‘身处’,它们共同产生了一个触觉的话,那么,手和头就应当是一体的才对。可是,如果真是一体的话,所谓的‘触摸’根本就不成立了。”
——表面看来,咱的手和头毫无疑问是一体的,同一个身体呀!
但是,当咱像阿难尊者一样,用手“触摸”头的时候,咱的手和头,其实,都是有“触觉”的,它们不完全是一体,但也绝不是两个。咱的身体就是如此奇妙,因为,咱的心更加奇妙,不是一个,也不是多个。
世尊的论证很充分,假如手和头共有一个能触的“身处”,那就说明手和头是一体的。这样的话,哪里还存在“触摸”呢?因为,“触摸”的定义,就是一个东西去接触另一个东西,并产生知觉。
显然,手和头一体并不成立。反过来,假如有人说手和头是两个独立个体,是否成立呢?
世尊继续说道:
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
“假如说手和头是两个个体的话,那个‘触觉’到底在哪一边呢?在能触之手那里,则所触的头就应该没有了触觉;在所触的头那里,则能触的手就应该没有了触觉。”
“总不会手和头都是能触,所以都有触觉,而虚空才是所触,与你的手和头形成了触摸吧?”
于是,经过一系列严谨的推理,到最后,即使是世尊,也无法确定手和头到底哪个是能触的“身处”,哪个是所触的“触处”。这恰恰说明,两者都是虚妄的。
同时呢,手和头都有明显的触觉感受,这又说明,“身处”和“触处”也显然不属于虚无,其触觉作用很明显。所以,它们就是无处不在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于是,在“十二处”当中,对于能触的“身处”和所触的“触处”,世尊得出如下结论:
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应当知道,‘触处’以及‘身处’的触觉作用,都没有可以安立的地方。”
“因此,‘身处’的触觉与‘触处’,这两处都是虚妄而不真实的,根本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们本来就是无处不在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在“十二处”当中,最后来看“意处”与“法处”,为何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世尊继续说道: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
“阿难,在你的意根当中,时常缘于善、恶和无记三种性质,作为生成念头的法则。”
“这个‘生成法则’,到底是你的心生出来的,还是离开了心以后,另外有一个所在呢?”
【善、恶、无记】善性、恶性和无记性,是对于法性的三种分类。
就世间法来说,大约以助人利他为善,以损人害他为恶。就出世间法来说,大约以清静无为,平等慈悲为善;以造作分别,人我执着为恶。此外,还有一些法,在这两者之间,无法把它标记为“善”或者“恶”,就叫做“无记”。
当然,善、恶、无记这三种性质并不是绝对的,它只是人们暂时的划分。各个宗教,各个领域,各个民族,等等,对于善恶的划分,都不尽相同。
【生成法则】此处指:生成念头的法则。
其内容就是:“意根”以善性为助缘,生起善念;“意根”以恶性为助缘,生起恶念;“意根”以无记性为助缘,生起无记念。
如前文所说,在“十二处”当中,“意处”就是指“意根”,相对应的“法处”就是指“法尘”。“意根”是思维心的源头,通常认为它就是第七识“末那识”,一切心念都从那里发生。而心念一旦发生了,就叫做第六识——“意识”,其内容是思维、分别与执着。
所以,第六识“意识”,是从第七识“末那识”生起的。那么,这个生起的过程,是怎样的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呢?
答:这个生起过程,就是经文所说的“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由于咱的末那识,也就是“意根”,它以善性、恶性和无记性这三者为助缘,于是,就会发生第六识的种种心念,发生“意识”。
而其中的规律呢,即世尊所说的“生成法则”,简要说来,就是:咱的“意根”以善性为助缘,就会生起善念;咱的“意根”以恶性为助缘,就会生起恶念;咱的“意根”以无记性为助缘,就会生起无记念。
那么,在“十二处”当中,这个“生成法则”属于哪一处呢?毫无疑问,它属于“法处”,是一种“法尘”。而且,它还可以包含一切法尘,因为,一切法尘都遵循这个“生成法则”。于是,世尊就用这个“意根”和它的“生成法则”,来代表“意处”和“法处”,论证它们为何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又因为“意根”就是第七识,它属于“心”,本来也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之显现,并不需要太多论证。所以,世尊主要来论证这个“生成法则”,即“法处”,它为何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首先,世尊询问这个“生成法则”的来历,看看它到底是心产生的,还是离开心,另外有一个所在。对此,世尊自问自答:
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
“阿难,如果这个‘生成法则’是心产生的,那么,它属于心法,就不再属于‘法尘’,也就不能作为心所缘的内容了,又怎么会成为十二处当中的‘法处’呢?”
因为“意处”属于心,而“法处”则是与心相对的境界,它们是一对儿。可现在,既然这个“生成法则”是心产生的,它就不属于境界了,也就不可能是“法处”。
——这就反证出,说这个“生成法则”是心产生的,并不成立。那么,它是否存在于心之外的某处呢?
请看世尊的论证:
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
“如果说它离开了心以后,另外有一个所在的话,那么,这个‘生成法则’之自性,是有知觉,还是没有知觉呢?”
——二者必居其一。如果“生成法则”有知觉,就又成了心,另外一个心,就会发生矛盾。
所以,世尊继续说道:
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
“如果这个‘生成法则’有知觉的话,它还是应当叫做心。于是便有了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它既不是你,也不是法尘境界,那岂不成别人的心了吗?第二种,如果它既是你,也是心的话,为何你的心,会有第二个呢?”
——这两种可能性都不符合实际状况,于是论证出:这个“生成法则”有知觉,无法成立。
此外,如果这个“生成法则”没有知觉,同时又独立于心之外,那么,它就必然有一个处所,应该找得到才对。
所以。世尊继续说道:
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
“如果说这个‘生成法则’没有知觉的话,它作为‘法尘’,既不是当前的色、声、香、味四尘,也不是离、合、冷、暖之触尘,更不是虚空。那么,它到底在哪里呢?”
没有知觉,就是某种物体,那么,就应该找得到才对。可是,当前的五尘和虚空,显然都不是它,这个“生成法则”到底在哪里呢?
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
“如今,用色法和虚空竟然都无法表示它,总不应该在这个人世间,会有虚空以外的东西吧?”
“它既然无法表示,就不能成为心所缘的境界,那么,这个所谓的‘法处’,从哪里确立呢?”
一个无法表示的东西,也就无法成为“意根”所缘的“法处”。
结果,经过世尊上述一系列观察论证,这个“生成法则”,也就是“法处”,它既不是心产生的,也不在心外的某个地方。因此,说明它是虚妄的。同时,以它为助缘,“意根”才能够生起各种念头,其作用真实不虚,说明它不属于虚无和断灭。
那么,这个“法处”,就只能是无处不在的“如来藏妙真如性”了。对应的“意处”也一样。
于是,对于“十二处”当中的“意处”和“法处”,世尊小结说:
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应当知道,‘法处’之生成法则与‘意处’之意根(第七识,也叫做心),都没有可以安立的地方。”
“因此,‘意处’与‘法处’,这两处都是虚妄而不真实的,根本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们本来就是无处不在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版权所有: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