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弟子规》2
第二课
思考题
7、一个人立足于社会,关键起作用的是什么?你对此有哪些体会?为了教育下一代,你今后准备怎么做?
8、看了古代子女对父母的承侍,然后再对比现在的状况,你有什么感触?
9、对“居有常,业无变”这句话,请从世间、出世间的角度分别作解释。你自己做得到吗?
10、有些孩子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偷偷藏起来拿走,你如果见到这种现象,会如何教育他?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这次宣讲《弟子规》的目的,就是想挽救下一代的孩子。
大家都清楚,人生非常短暂,而这一生,却很难学到有用的知识。尤其是现在,多数人并不重视传统文化,只是一味地追求钱财、地位、名声,致使伦理道德受到了极大损害。所以,作为大乘修行人,每个人都有责任将有缘众生安置于佛教的光明大道中,即使与佛教没有因缘的,也要让他行持善法、断除恶行。
在古代,不管老师所教的,还是学生所学的,其目的都是让人具足善良品德。我们看“教育”一词:所谓“教”,《礼记》中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就是让孩子增长善法,挽救他的过失。而“育”,《说文解字》中云:“育,养子使作善也。”意即让孩子一心向善,形成善良的人格。所以,教书育人的内涵,不仅仅是传授一些知识,更主要的是教孩子怎么样做人。
昨天也讲了,在“德”和“才”之间,古人把“德”放在第一。本论云:“首孝悌,次谨信……有余力,则学文。”《三字经》也说:“首孝悌,次见闻。”要先以孝悌为基础,再扩大见闻——“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逐渐广学所有的知识和技能。所以,现在的教育次第确实颠倒了。你们也可以看看,任何一所学校的老师,谁把德育放在第一了?老师教书时只看分数,得满分、成绩好的才得奖,但此举最多只培养了智慧。所以,去年我在智悲学校里就要求:成绩优异者可以得奖,但更重要的,应该鼓励德育,德行也要分上、中、下三等,分别发给相应的奖品。这样做,孩子从小会觉得“做好人是有必要的”,让他脑海里有这样一种观念,才是教育的根本。
我们办学校、教学生,一定要重视德育。否则,孩子们学了再多知识,也只是增长傲慢而已。有些西方学者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一个人在任何社会团体里生存,真正起作用的,思想和行为的态度占了85%,智慧只占15%。然而,现在人全力以赴希求的是什么?就是智慧、文凭,但这些能用于生活中的却很少。就算你读了大学、研究生,所学的知识能否全部派上用场呢?恐怕也不行。所以,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个人的人格、品行和善心,才是最为关键的。
出家僧团中也一样,有些人虽然学问不高,但人格相当好的话,即使刚开始不被人接受,时间长了以后,人们还是会对他刮目相看,越来越喜欢他。相反,有些人尽管文凭不错,可交往能力差且傲慢无礼,这样的人呆在哪里,也不会有长久的缘分。这个道理,出家人弘法利生时应该了解。上师如意宝生前为什么特别强调人格?原因也在于此。虽然出家人已远离红尘,这些好像可有可无,但要想在寺院长期过这种清净生活,人格不好的,寺院也不会要,而去社会上弘法利生时,不要说度别人,自己都呆不下去。
我们学这部论典,必须先了解它所讲的基本道理。《弟子规》中最开始是讲孝顺父母,作为学佛的人,对父母一定要有感恩之情。如果对父母置之不理,无所谓的态度,那又如何对所有众生发菩提心呢?要知道,修菩提心最主要的就是知母、念恩、报恩,倘若对自己的母亲都没感觉,那能否悲悯其他可怜众生呢?绝不可能!
现在有些人提到父母,就跟其他众生差不多,这样的人能不能修大乘佛法?尤其是菩提心能不能在他相续中生起呢?非常困难。只有对现世父母有报恩心,进而了知天下众生皆为父母,如佛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菩提心才能真正生起。
所谓的父母,狭义上讲,就是今世双亲;广义上讲,在多生累劫中,每个众生都当过自己父母,凡是众生,没有一个未曾当过父母的。因此,修行人要先孝顺父母,进而才能对一切有情生起悲悯之心。
最近,我要求各地的孩子都学《弟子规》。如果从小没受过慈悲的教育,以完善人格,长大后再去扭转,恐怕非常困难。只有小时候把这种教育一点一滴渗入心田,长大以后,知识与德行才会用于生活当中,对家庭、团体、国家乃至全世界和平,起到重大的作用。所以,本论讲的虽然只是今世的法,但学大乘佛法的人也有必要去行持,以此愿一切众生暂时离苦得乐,究竟获得圆满的断证之果。
大家应该相信发愿的力量。早上起来就要愿众生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利益,晚上睡觉前也要如是回向。不说大的世界和平、国家安宁,我们可以从每个家庭开始,愿他们不要整天吵吵闹闹。现在的许多家庭,大人天天斗,小孩子互相斗,小孩跟父母之间也在斗……家成了激烈的“战场”,不平静、不安宁,这样的生活也是种痛苦。所以,大乘佛教徒应该默默发愿:愿大大小小的争斗与战乱,全部得以平息。这也肯定能起到作用。所以,我们应通过各种方式来弘扬佛法。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冬则温,夏则凊”:子女对父母应无微不至地照顾,根据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给予不同的关心。冬天寒冷,要想尽办法给父母取暖;夏天炎热,要让父母过得凉爽。当然,这里的“冬”、“夏”,并不意味着只管冬夏,不管春秋。而是要根据天气的不同,时时看父母有没有生活上的困难,并给予关心。
藏地经常有这种情况:有些人条件不好,父母冬天没有厚衣服,还是穿夏天的,特别冷;夏天本应过得凉快点,可还穿着笨重的破衣。从这些父母身上,也能看出子女的不孝。因此,孝顺的子女平常要关心父母。
古代有个叫黄香的人,以孝出名。他9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更细心地照顾父亲,一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事。到了冬天,他害怕父亲着凉,就先钻到冰冷的被窝里,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睡下。(不像现在,可以开电热毯、开暖气,那时候他只能用自己的身体。)到了夏天,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再请父亲去睡。黄香小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像这样去关心父母,我们在儿时或长大后有没有做过?每个人不妨想一想。
现在社会好像是相反的: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什么都安排好。孩子从小习惯了,长大后也就认为:“我是家里最可爱的人,所有人为我服务是应该的!”因为生下来就如此,过惯了“小公主”、“小皇帝”的生活,所以从来不会为父母长辈着想。而古代不是这样,古人的儿时教育,让孩子长大后就有生活能力,不管到哪里去,方方面面都做得很好。
所以,我们的教育需要改进,要由家庭和老师做些沟通:孩子在学校时,老师应该教他怎么样孝顺,早上、晚上如何对待父母,多讲“孝”的知识;而在家里,父母则应灌输“敬”的道理,告诉他怎么样尊敬师长,怎么样听老师的话,怎么样团结同学……诸如此类。否则,老师只重视分数,父母也是除了管他吃饭,此外什么都不过问,一晃几年,教育的大好时机就错过了。
大家也可以回顾自己的人生:从小到现在,你是在什么环境、什么教育气氛中成长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对父母是否始终有感恩之情?现在的教育缺少恩义、道义、情义的理念,这方面甚至是一片空白。既然如此,要一下子弥补起来也办不到,但我们首先要明白:有些地方需要改革。否则,如果一代一代只追求钱,心中不再有理想,永远这样下去的话,珍贵的传统文化就中断了,如此前景令人堪忧
。
“晨则省”:省,是问候。做子女的早上起来以后,应先到父母那里问安:“您昨晚睡得好不好?有没有生病?今天早上觉得如何?要我做些什么?”
“昏则定”:定,是安慰。黄昏时也要到父母那里探望,看有没有什么事需要做的。比如,父母身体不适的话,要为他准备好药和开水。
真正孝顺的孩子会这样,早上、晚上都关心父母,可现在的人根本做不到。即使有人认为自己很孝顺,也只是把父母送进养老院,每个月寄一点钱,其实这不是孝。以前有人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现在许多人认为孝就是能养父母,让父母吃饱。其实你养狗、养马也要让它们吃饱,如果只是给饭吃,而不能真正孝敬父母,那跟养狗、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子女在物质上孝养父母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在精神上给予安慰。作为父母,晚年往往会感到孤独、寂寞,始终觉得自己遭人嫌弃、没人理睬,因此,子女平时要多加安慰,让他们开心、高兴。其实这也合情合理,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时,不会吃饭、不会穿衣、不会走路,甚至不净粪也染在父母衣服上,而父母牺牲一切,无微不至照顾我们长大,之后又一直关心我们读书、成家……到了现在,他们的身体已经苍老、体力已经衰退,这时候,如果对他们一点都不关心,那真是没有良心的表现。
当然,出家人离开父母也是没办法,如果一直随顺他们,他们不一定让你出家。所以你是大孝,现在只有闭着眼睛发菩提心、回向了——我看很多出家人脸色有点不对,所以安慰一下啊!
不管怎么样,关心父母确实重要。倘若你是在家人,平时一定要经常问候父母。周文王就是典型的例子,有关历史说:他是圣者,母亲怀他时“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语”,即眼睛不看不如法之色,耳朵不听不如法之声,口中不说傲慢之语。后来他成了太子,每天三次去礼拜父王:早上起来,他穿着礼服在门外向父亲问安,中午、晚上也是如此。这在历史上非常出名。
但现在的在家人,不要说一天三次,三个月一次有没有啊?有些人对父母关心很不够,好像从降生以来父母从未关心过自己一样。当然,这也与父母的教育有关,倘若从小就培养孩子孝顺,那他对长辈会有恭敬心。其实,恭敬心非常重要,前段时间我去学校时说:“你们做老师的,有一个道理没有教好,那就是恭敬心。”古人的礼节,往往代表很深的意义。我看过一位教授的演讲,他在每次演讲之前,都先给台下的人深深鞠个躬。他说:“如果我心里有傲慢,腰肯定弯不下来。”我觉得他讲得非常对,一个人很傲慢的话,根本不会给人鞠躬,甚至连头也不愿点一下。所以,人如果从小懂礼节,对他一生会起到很大作用。
汉地非常讲究团圆,一家人共同吃饭时,因为对孩子的宠爱,菜往往先夹在他碗里:“你是宝贝,最可爱的。”所有长辈都给孩子夹菜。其实不应该这样,吃饭时,应让孩子先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有种恭敬的表示,就像我们对三宝供养献新一样。这样点点滴滴教,渐渐地,他就会对长辈有尊重之心。否则,现在很多孩子智慧不错,会打电脑、会上网、会开车……有种种技能,可内在的德行很缺乏。所以有些教育需要调整,不然的话,孩子对父母连基本的感恩心都没有,更不要说去学佛修菩提心、大空性了。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出必告”:作为子女,出门时一定要向父母告辞,不能不告而别,随随便便想走就走,否则会让父母担心。尤其现在社会非常复杂,治安也不好,孩子到底是出去了?还是……父母不清楚就会担心。父母的心跟孩子的心完全不同,俗话说:“母心如水,子心如石。”孩子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对父母总是无所谓,而父母的心却像水一样柔软,始终惦记着孩子。就算孩子已经二三十岁了,按理说不需要担心,可父母还是放心不下。所以,出去时跟父母打招呼非常有必要。
“反必面”:一旦从外面回来,也要去看看父母,让他们心安。不这样做,父母会始终想着:“孩子回来了没有啊?”
然而,如今很多子女,出门时从不辞行、想去就去,回来时也不打招呼。这就是现在年轻人的行为。
“居有常”:做子女的,居住的地方要固定,不要变来变去,今天在北京、明天在上海;今天在寺院,明天在闹市……住处若经常变换,父母就会担心孩子在外面居无定所、到处漂泊。
其实,居所固定很重要。不仅在家人要做到,出家人也应如此,在一个道场的时间越长越好,呆的时间长,说明你在这里有一分功夫,有一分成就。否则,今天在这里,明天去那里,东南西北跑来跑去,恐怕有点问题。有时候我接触一些想来出家的人,问他到过什么地方,有的说:“我先在一个寺院呆了三个月;又到东北的寺院呆了五个月;然后去南方的寺院住了两年;某某佛学院读了一年半;后来在邮电局呆了三年;老师当了一年;医生做了两年……”弄得我眼花缭乱,心想:“这个人到底是干什么的?在这里恐怕也是一年半载,能不能呆一个月也不好说。”所以,居所不定有较大的过失。
“业无变”:一个人的学业、事业、道业,最好不要改来改去,一门深入才会有所成就。如果你想学佛,那就好好学显宗或密宗;在社会上做一项工作,那也好好去做,不要换得太勤了,否则心很难成长起来。所以,人一定要稳重,不稳重的话,干什么都容易出违缘。这些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平时用它来观察,既可以衡量他人的境界,也可以看出自己的不足。
当然,作为出家人,出去回来都跟父母禀报,恐怕不一定适合。尤其是父母若不信佛教,你这样做,可能永远没机会行持善法了。对这种情况,佛教经论中开许说:可以自己决定。诚如华智仁波切在《前行》所言:既不向父亲询问,也不与母亲商量,自己决定一切,远离世间而前往寂静地,什么也不挂在心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以此来印证自己修行。到了那时,“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什么也不必在乎,在这样的境界中,就不用天天到父母那里去了。如果你都出了家,就应该放下一切,没必要总惦记着家,否则修行容易出障碍。暂时看来这好像是不孝,实际上是大孝,这方面也有许多教证。
不过,世间的做法与佛教的大不相同,尤其在古代,由于交通不方便,父母在世的时候,子女不能住得太远。以前有个“聂政养母”的故事:聂政是战国时期的一位侠士,很孝顺自己的母亲。母亲在世时,有人请他出门行侠仗义、打抱不平,他总是刻意回避;当母亲去世以后,他才离开家为朋友报仇去了。所以孔子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当父母健在时,最好不要远游他方,如果你有事需要出去,不论远近、时间长短,一定要向父母说明,以便父母与你联系。但现在不说也可以,因为每个人都有手机,不过有些人总欺骗父母,本来自己在南方,却偏偏说在东北……
其实父母是很可怜的,天天记挂着子女:行为不如法的孩子,害怕他在外面打架、做各种非法行;品德好的孩子,那些虽不必担忧,但还是挂念他会不会生病,正所谓“父母唯其疾之忧”。尤其是出家人,有父母的,父母会一直惦记着:“孩子没给我打电话三年多了,他现在活着还是死了?如果活着,身体好不好啊?”可能你当时出家他不同意,但实际上——你们不要哭哇,这多不好!
去年我弟弟天天给母亲打电话,这方面他还可以,比我强。他为居士林进货,每次出去都习惯性地“我现在到马尔康了”、“我到米亚罗了”、“我到汶川了”……后来我跟他说:“你这样讲,母亲也不懂汶川是哪里、米亚罗是哪里,不如到成都说一声就可以了。”但他已经习惯了,回来一路上也是不停地汇报。我说:“如果你非要说,说色尔坝、霍西就可以,不要一直汶川、安德……”这方面我确实不擅长,可能是一种习惯吧。有些出家人经常问我:“我要不要给父母打个电话?”我说:“《札嘎山法》里讲了,父母当你死了最好。你以前在家时本应孝顺,但当时因耽著事业,没有好好地尽孝,而现在你出了家,也不一定能做什么。”有些出家人会不会觉得自己不孝,现在想重新寻找父母?
言归正传,这里讲的“居有常,业无变”很重要。作为修行人,行为不要多变,身体也要稳重,住于一处好好修学,最终才会学有所成。否则,今天在一位上师那里学个仪轨,念几遍就舍弃了,又寻找另一位上师……自己的课程、仪轨、行为,经常换来换去,这样恐怕意义不大。其实,能在一位上师面前、在一个寺院里长期发心,这是一种成就。人生本来不长,所以要选择最有意义的发心,发心时间也不能太短,这是我自己多年的经验。尤其在为众生、为佛教发心时,不要今天在这个部门,明天换一个,过段时间又换一个,这样心态不稳就不好。
不管出家人还是居士,做人还是要稳重,这方面的功德,《二规教言论》中讲得非常清楚。我看现在很多道友不稳重,这是你们最大的毛病。昨天我翻了八年前的电话簿,感觉有些学佛的人变了,包括心态、修行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很可惜!你选择好一个法门之后,一生中没必要变来变去,十年前是学这个,二十年后还是学这个,一门深入很重要。所谓一门深入,也并不是只看一部经典、只学一个法,而是你所着重的法不要轻易改变。我有时候觉得自己还可以,二十多年前的课诵,现在仍然天天念。以这种方式,自己所学的知识会用得上。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虽然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也不要不经父母同意就自作主张、肆意妄为。如果随随便便去做,将有损于子女的本分。
做孩子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应问过父母,如果自认为有学问了不起,就擅自做主、随心所欲,这是不合理的。有些人觉得:“我现在是知识分子,父母又没读过书,问他干嘛?这个老糊涂懂什么?”其实不是这样。父母的社会经验丰富,尤其有道德修养的,我们去问他,他会有好的建议。佛教的《善生经》中也说:“凡有所为,先白父母。”凡是你要做的事情,先应呈白父母,看能不能做。如果接受了父母的建议,后果肯定非常好,否则不经父母同意就去做,很容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俗话说:“老人走过的桥,比我们走的路多。”“老人吃过的盐,比我们吃的饭多。”别看有些老人没有文化,但他吃的苦很多,社会阅历相当丰富,你若去问他一些事情,就会知道这非常有必要。
所以,子女不要擅自做一些事,尤其是造罪业,假如觉得“这只是小罪,造了也没什么”,那问题就很严重了。《贤愚经》云:“莫想诸罪微,无害而轻视。”三国的刘备在离世前,也给儿子留下教言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不要因为罪业小就随便去做,也不要因为善业小而不去做,只有具贤明、有道德,才能让人信服、于人有利。
因此,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处理各种问题时,应经常请教一些有智慧的老人、有智慧的上师。他们的教导与指点,肯定会对自己有用。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虽然是非常小的物品,也不要因为它小,就背着父母私自藏起来。如果偷偷地占为己有,会让父母感到伤心、难过,也会有损你的道德。
这一点,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有些人可能是习惯了,对别人的东西随便拿、随便用,这不太好。尤其是一些小孩,随便用别人的笔、拿别人的本子,虽然这事很小,但习惯了以后,对一些大的财物也会不在乎。当今社会,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人对公款公物,私自占用也觉得没什么、无所谓,顺手牵羊也就拿走了。
有些人甚至对僧众的财产也这样:“这是常住的、寺院的,没事,可以随便拿。”但这是不是你的?如果不是,就不能装进自己的口袋,否则,来世的因果非常可怕!佛经中的很多公案,大家也应该清楚,有些人只用了僧众一点财物,就无数劫在恶趣受苦,至今仍然不能解脱。
然而,有些人是习惯了、不好改,只要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偷偷地塞进自己包里。我一个亲戚即是如此,每次到别人家,见到自己想要的,连个招呼也不打,藏着就拿走了。所以他一来,我就比较害怕,虽对那些东西不执著,但心里不舒服。说他偷吧,也不算,有时是公开拿,但有时我也不知道。因为是亲戚,又不好说,很麻烦的。这就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有些道友可能也是如此,这样很不好。如果你要借别人东西,就应该说:“这个我借一下,可不可以?”如果你想要,那就说:“这个给我可不可以?”当面说清楚好一点,否则也是人格出了问题。
所以,大家做人要有礼貌、懂节制,甚至对不合理、不如法的,看也不能看,听也不能听,做也不能做。古人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现在人恰恰相反,对于不合礼教的,又要听、又要看、又要说,更要去做。这个社会确实已经乱了,想一下子改变过来,非常困难,因为人们都习惯了。北宋时期有个人叫张乖崖,他发现一个小官从库房里拿小钱,就狠狠地责备他。小官不以为然:“才一文钱而已,不足道也。”张乖崖说:“一日偷一钱,千日偷千钱,时间长了,绳子能锯断木头,水能滴穿石头。”由此可以推知,小的恶习渐渐扩大,最后也能毁坏整个世界。
因此,我们每个人,出家也好、在家也好,自己的不良行为,应当尽量改正。而身边的孩子,也要让他接受这种教育,以令其逐渐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在此,呼吁大家尽量挽救下一代,否则,他们有智慧却无德行,今后在社会上将寸步难行。倘若这种无德的智慧付诸于行动,对社会不但无益,反而有极大的损害。我们不愿意看到那样一个社会,所以希望每个人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慢慢散发出慈悲和爱的光芒,到那时,大乘佛法也就能在世界上弘扬开来了!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本开示视频地址: http://www.xuefo.com/bdshow_201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