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富的随想
悲智
财富不仅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话题,也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财富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我们的人生态度。 在学佛以前,听说香港片《霍元甲》中演霍元甲的那个人出家了,记得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在世,粗茶淡饭足矣!”我听了很感动,且回味体验了许多年。后来开始学佛,也是用这句话来构筑自己的价值观。我坚持吃长素,喝很便宜的茶,穿着也尽量简朴。细细体会粗茶淡饭的人生,很有一番滋味
。 外国有位学者通过计算发现:人类只需现有物质财富的几十分之一,就完全可以幸福地生活。我觉得,这其实是人类学的大问题。我们整天说自己穷,并为这种贫穷的感觉而痛苦,到底是为什么?西方理论界提出了“异化”的概念,认为这是“后工业社会的异化”。也就是说,现在的许多消费都是异化的,所谓的物质消费其实是心理消费,而所谓必需性消费其实是奢侈性消费。 我们常常笑话孩子玩许多没有意义的玩具,其实成年人又何尝不是沉溺于种种玩具中呢?反思中国二十年来流行的消费时尚,从收音机、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到VCD、DVD乃至家庭影院,每一样都曾经让我们趋之若鹜又弃如敝履。我们拼命追求的这些,难道是我们的真正需要吗?如果是,为什么它们会那么快地失去作用,那么快地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现在很少有人再听收音机、录音机了,甚至VCD、DVD也不再让人感到兴奋。现在人们梦想的是家庭轿车,好象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交通不便。 这就是成年人玩过就扔的大玩具。这就是社会学家所说的“消费的异化”,这种“异化”消耗了多少资源?浪费了多少财富?消耗了人生多少宝贵的时间?现在流行一个绝妙的词:“发烧”,实在是一针见血--因为没有理智和智慧而处于病态之中。 从个人角度来说,片面追求物质财富,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老子曰:“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我们不妨看看今天的社会现状:震耳欲聋的现代音乐,已使现代人感到麻木而迟钝;目不暇接的山珍海味,已使现代人感到无所适从;而高度的物质消费,更使许多现代人变得精神空虚,只知一味地追求刺激。这是一个老子所说的“人心发狂”的时代,一个可怕的时代。 人的各种感知、享受,实际是由主体(人自己)和客体(被感知的客观事物)共同决定的。如同改进收音机的接收效果,或者加大外部信号的发射强度,或者提高内在的接收灵敏度。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人类。我们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为什么不改造自己的心灵世界,提高我们的“接收灵敏度”呢?美好的事物都在我们身边,为什么我们总是感受不到呢?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总是苦苦地“外求”,而不考虑“内修”呢? 从社会角度来说,“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短短二百多年,人类对外在世界的认识和利用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可人类“解放”了吗?“自由”了吗?两次世界大战就是“工业革命”的直接后果。产业革命迅速打破了国家间的力量平衡,由此而产生的巨大“势能”,又演变为“动能”——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和二战后连连发生的“2.5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什么呢?带来了革命的、进步的人类文化吗?事实上,它只是使人类变得更加疯狂,使人类更加信奉“弱肉强食”的“动物法则”。 曾几何时,“竞争意识”已成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不能否认竞争带来的活力,但盲目强调竞争,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实在是一种可怕的灾难。因为过度竞争必将激化人类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必将造成资源的快速枯竭,造成环境的急剧恶化。竞争的哲学来自于“动物法则”,即“丛林法则”或“社会达尔文主义”,这其实是一种极端片面的哲学思想,其结果只能加速人类的毁灭。实际上,“生物达尔文主义”是缺乏科学根据的;而“社会达尔文主义”更是十分荒谬,它只是建立在自我利益上的短期行为。在生物界,竞争现象确实存在,但共生现象也同样存在,而一些人却把竞争无条件地抽象成为自然界的“绝对真理”,只字不提共生现象的存在,其目的无非是为了粉饰掠夺和屠杀,为强权寻找美丽合法的外衣。 无休止的竞争,更使现代人的生活变得高度紧张。即使在和平时期,有多少人能好好地品味自己的生活?我们的心灵被这样或那样的烦恼所占据。当我们发明了机器,并用机器来组织、构造现代社会时,自己也变成了这个机器系统中的一个小小齿轮,只能迫不得已地随之运转,“自由”何在呢?这里是“信息爆炸”,那里是“金融危机”,我们何时能真正静下心来?何时能体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祥和心境? 万物都是相互制约的。如果一个单元不受限制地生长并扩张,那是癌细胞的特征。当癌细胞把肌体破坏之后,自身也失去了生存的基础,结果只能是同归于尽。所以说,人类要幸福平安地生活下去,就必须知足而有所节制,必须考虑整体的和谐与平衡。 对于财富,我们应该从古代哲人的思索中去寻找答案,那里有着关于和谐、中庸和天人合一的法则。我们也应该从佛教的智慧中寻找答案,早在两千年前,佛陀就为我们讲述了如法求财的种种方便,更为我们讲述了因果之理、缘起之法和中道的人生哲学。版权所有: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