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修行之根本在于明心,心在哪里?
答:非心不问心。根本不需要寻找,当前就是。假如离开当前的明明白白,空空朗朗,另外去寻求“明心见性”的话,那便是典型的骑驴找驴,亦可谓贼喊捉贼。
问:既然心性当前就是,为何禅修者总是难以明了呢?
答:因为他们的心被起起灭灭的“妄想”覆盖了,因此便会纠缠于“妄想”之“心念”,而无法抵达“心性”本身。
问:如何才能够超越“心念”而抵达“心性”呢?
答:要知道,“心念”本是“心性之念”,不是你能念,也不是我能念,而是“心心自念”。因此,“心念”之源头,就是“心性”之所在。
问:可到底在哪里呢?
答:“贼喊捉贼”总是徒劳,不必问别人,只须往内心观照。
问:有没有克服“妄念”的具体办法呢?
答:有,自古就有。汉传佛教有一“咄”,一“喝”;藏传佛教有一声“啪的”。
问:具体如何实施?
答:在静修之时,如果发现自己内心有难以降伏的微细妄想,因而无法专注于当前的修行,这就是“妄念”,便可以运用这个方法。
具体说来,就是深吸一口气,让它缓缓抵达丹田,再从丹田猛烈送出,推动口腔发出短促、迅猛的爆破音:“咄——”,其读音为“多”,一定要足够猛烈,足够强大,足够震撼,但不可太过紧绷,而是比较轻松的。在发出声音之时,注意力应当放在“妄念”那里,您会发现,在您大声“咄——”的一刹那,“妄念”被切断了,心则回到了当前的明朗。
我自己常用的是“喝——”,读音是“贺——”,也就是运足丹田气,看着自己的“妄想”,猛然大喝一声,它当即就被切断了。对于曾经识得“心性”的人来说,这个方法很好用,当需要克服散乱、收摄心神之时,只要这样大喝一声,“心性”便随着“妄想”的平息而得以清晰呈现。所谓呈现,并没有具体形相,只不过是恢复了心性本来的空明自如而已。
藏传佛教的发音是“啪——的”,其中“啪——”是猛烈短促的重音,而“的”则是轻音,类似于一个收尾。可以参考的发音方式就是打喷嚏,一个巨大猛烈的喷嚏声,足以在一刹那间斩断内心的持续“妄想”。
当然,想要发出如此迅猛而强烈的爆破音,犹如迅雷一般的声音,是需要长期练习和尝试的。一定注意,必须是充足的丹田气,推动口腔发出声音,而不是一般的大喊大叫,否则会伤害嗓子。
古人云:“念起便咄,一咄便消”,乃至于“振锡大喝一声”等等,就是此类方法的具体运用。这是修行人对治“妄想”的好方法,也是古代禅师们“直指心性”的好方法,值得大家不断练习与尝试,纯熟之后,自有妙用。
或许,在吵闹不堪的大都市里面,这个声音不算明显;不过,就我自己体会,在幽静的山林古寺当中,尤其是静谧月夜里,这一声真可谓惊天动地了。
版权所有: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