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

为什么你越精进就越痛苦?

发布时间:2023-11-21 03:28:22作者: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
为什么你越精进就越痛苦?

为什么你越精进就越痛苦?(资料图)

你一定见过这样的人,或者你就是这样的人。

很发心,很用功,每天都要念几万遍佛号,磕几百个大头,没完成就百矛刺心般不得安宁,他把这名之为精进。

但和他交谈或相处后你会发现,除了一大堆名相和口头禅外,他身上丝毫看不出被善法泽润过的样子,若要论幸福指数精神面貌什么的,还不如俗人。

按理来说不应该啊,学佛只会让人幸福,精进学佛会则会更幸福。

可现实是这些精进的人们脆弱、敏感、亢奋、不安,终日愁眉苦脸惶惶不安,可到底因为什么,谁也不知道。

我身边也有这些人,而且很多,很多,很多。

因为他们,我甚至对佛法有过怀疑,原因如上所说:精进学佛怎么会令人变成这样的?

我不想变成这样,有理由相信也没人想变成这样。

总算自己虽然福报和善根都很浅薄,善缘却好的一塌糊涂,当我在这个问题上纠结的焦头烂额时,我碰到了一位刚从佛学院毕业外出云游的法师,我很小心的问了他这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人学佛非常精进,但也非常痛苦?”

他听完后饶有兴致的看了我一眼,然后说:“你真的觉得他们很精进?”

我说当然,每天都是忙死忙活的,还不精进?

法师说:“那你先说说,什么是精进?”

我脑海中回复了好几个答案,但我仔细一想,都有些不对劲,看着他关注的目光,我竟一时语塞。

法师说:“你说不出来就对了,就算你说出来,也一定是牛头不对马嘴的,因为如果你对精进这个概念有正确理解,绝不会有这样的疑问。”

我听完后豁然贯通:“我连精进到底是什么都不知道,就说精进的人很痛苦,这不是笑话吗?”

当我想再问法师精进到底是什么的时候,法师却大袖一挥,说道:“剩下的问题,佛经和词典会解答你,实在不行,手机也可以,它们绝对比我给你的解释更精确,更全面,更有价值。”

我听完转念想了一想,立马就对法师的智慧倾佩不已——他只做自己能做到的事,而他不能做到的,他也知道谁可以做到。而这个“谁”当然也包括典籍和工具。

反观自己无知的问题,心下实在羞愧不已。

但既然前方的障碍都已经没了,我再不前进,更待何时?

回去后,我立马搜经寻典,翻查资料,一番辛苦用力之后,终于消除了心头剩下的疑惑,而这用力的地方,当然就是那位“明眼的法师”告诉我的。

正所谓徳焰联輝,传光匪绝。现在轮到小和尚把我看到经典中对精进的解释,以及我对这些解释的个人理解全部罗列于下,供大家参考。

当然了,就算你现在不看这篇文章也没关系,因为最重要的事情我已经说完了——你可能并不知道什么是精进。

剩下的,不过是我对这个中心思想的一点补充。

为什么你越精进就越痛苦?(资料图)

说起精进,其实最有发言权的人还是我们娑婆世界的终极baosi和候补终极baosi:释迦佛和弥勒佛。

从各类经典来看,弥勒菩萨比释迦佛更早发心成佛。也比释迦佛早四十二劫学佛修行,但是为什么释迦佛后来居上,比弥勒早成佛呢?

大宝积经中,佛陀是这样解释的:

阿难白佛言。

世尊。若弥勒菩萨。久已证得无生法忍。何故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佛告阿难。

菩萨有二种庄严二种摄取。所谓

摄取众生。庄严众生。

摄取佛国。庄严佛国。

弥勒菩萨。于过去世修菩萨行。常乐摄取佛国。庄严佛国。

我于往昔修菩萨行。常乐摄取众生。庄严众生。

然彼弥勒。修菩萨行经四十劫。我时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由我勇猛精进力故。便超九劫。于贤劫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看见了吗?释迦摩尼佛之所以能那么快的后来居上,正是因为精进,精进的殊胜,可想而知。

当然了,佛菩萨所行持的精进我们根本理解不了,但我们还是根据佛经的吉光片羽,来慢慢建立我们自己的精进之路。下面,我们就好好的重新学习到底什么是精进!

一、精进的定义

在《成唯识论》中,精进的定义是: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

是不是有些拗口晦涩?晦涩就对了,不晦涩我就不写这些了。

我们先来削削文,第一句:“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什么意思?你看懂了的话,跳楼看下一句,没看懂且听我慢慢道来。

善恶品修断事,其实就是四正勤:

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

而勇悍的勇是说克服懈怠的主观能动性,悍则是无所畏惧的意志力。

而懈怠者,恰为精进之反面,为精进之所对治。

懈怠的原因在于=对一切善法不存恭敬之心。

云何懈怠?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

谓懈怠者滋长染故,于诸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退善法故

不但于诸善法的修行无堪能是懈怠,就连贪诸恶事怠玩,也是懈怠。

那满善又是什么鬼?之所以叫满善,是为了简别少善、多善而设立的。

也就是说,是百分之百的善业,没有任何杂质。

从成唯识论给出的定义来看,四正勤是精进的因和行相,对治懈怠是用,勇悍是精进的自相。

为什么你越精进就越痛苦?(资料图)

二、从定义得出的方法论

1、断恶与修善同样重要,否则依然会落入懈怠的陷阱中不得自拔,学过道次第的都知道听法之前要“断三器”三器不断,修法无益,因为恶法不除,善法不显,学佛不是玩弄学术,是为自己的解脱而学的,没有灰色地带。

2、精进把握不好就会生起法爱,增加执着,得不偿失。佛弟子应无所住而生精进心。

正所谓不怕有心,就怕有住。对我们愚痴众生来说,精进和执着只有一步之遥。

精进其实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当然了,前提是在完成后,完成了就完成了,没有一丝的留恋和粘连

。特别像儒家的:行所当行。

执着则恰恰相反,它是一个不断抓取的过程,所以完成的越多,执着就越深,无论自恋自大的我执还是光环、价值、评价等等法执,犹如老象溺深泥,越用力就越不得动弹,最终陷入无尽的深渊。

从相状来讲,精进专注于过程当下因缘的变化,是一种“随缘的努力”,执着则是以结果为导向来看待事物,所以才会陷入得失荣辱的伪命题。

虽然很难把握,到我们还是要清楚,执着和精进绝对不是一回事。

因果论是佛法的基石,轮回则是因果最有力的表现形式,而执着,恰恰是轮回飘溺的根源。

3、一切善法最好养料是精进,精进的养料是善法欲,善法欲的养料则是信。

一切的精进行为都不能脱离对佛法和业果的信仰,否则一定是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经不起考验和挫折。

4、切忌急功近利,注意节奏感。

关于这一点,还是用经文来说明吧:有沙门夜诵经。其声悲紧。欲悔思返。佛呼沙门问之。汝处于家。将何修为。对曰。常弹琴。佛言。弦缓何如。曰不鸣矣。弦急何如。曰声绝矣。急缓得中何如。曰诸音普调。佛告沙门。学道犹然。执心调适。道可得矣。

说了这么多,不过就是希望大家对精进的理解更深入一些,毕竟圆解才能起圆行嘛。

当然了,各种经论中对精进的定义和解释非常多,我只是把最具代表的成唯识论的定义拿出来供大家参考一下,剩下的,大家可以自行发掘,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而当我们对精进有了一个正确的认知之后再去看最开始的问题就会有一个很简单的答案:为何会越精进,越痛苦?因为你根本没有精进。

精进并不会带来痛苦,但执着会,而是越执着,越痛苦。

而我们之所以会误把懈怠(努力干坏事也是懈怠)、执着当做精进,还是学习不够扎实的缘故,学习不扎实,概念理解的就不清楚,概念理解的不清楚,从这一概念衍生的方法论就有问题。

我记得一位牛人曾经说,他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的方法就是:他的脑子里有多少必要、清晰、正确的概念。

这句话对修行也同样适用,正所谓解行并进,教观双运,如车双轮,缺一不可。

我们对一些基础法相概念都理解不清就谈论修行,是不是太早了些?

不认真对待教理的话,一切善法的修行都将无法养成,从而沦为自欺欺人的空谈。

一定要抽空多看经论,多思考经论,要想少走弯路少生迷惑,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用一句不太好听的话来总结一下中心思想:当你决定精进办道之前,最好先搞清楚什么是精进,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要偷懒的话,你所谓的精进,只不过是一个低级的笑话。

愿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能如理作意,法随法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