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

第二章 善说法的吉达长者

发布时间:2022-08-20 19:30:55作者: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

  第二章 善说法的吉达长者

  在列举他的「第一弟子」时,佛陀提到三个人在解说佛法上最为杰出:本那.满答尼补答(Punna Mantaniputta,古译: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富楼那满慈子)比库、达玛帝那(Dhammadinna,古译:达摩提那,意译为「法施」)比库尼与吉达(Citta)长者(AN 1, chap.14)。在记载中,没有其他在家弟子在这方面如此擅长。

  这位善说法的老师、佛教在家弟子模范的吉达长者,是个拥有一整个弥伽巴塔迦村(Migapathaka),以及旁边一大片安巴答卡瓦那树林(Ambatakavana)的富商。他将此林献给僧团(sangha),在那里盖了一座大寺,许多比库经常住在那里。他对世尊的奉献,被解释为他在前世中就曾是菩萨的仆人,并追随他出家(Jat.488)。这个虔诚近事男(upasaka)至少有十一项事迹,可以从中拼凑出他鲜明的人格。

  宽恕嫉妒的苏达马尊者

  吉达(Citta)特别欣赏苏达马(Sudhamma)尊者,在邀请其他比库之前,总会先知会他。有一天,沙利子(Sariputta)、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阿奴卢塔(Anuruddha)、阿难达(ananda)与其他几位睿智而博学的长老,在游行途中抵达马奇卡桑答(Macchikasanda)。吉达马上去找他们,沙利子(Sariputta)为他作了一场深入的开示,他因此证得一来果,当下立即邀请这些圣众隔天到他家用餐。之后他才想到这次忘了先通知须达摩,于是赶紧让他知道这次邀请。

  当苏达马尊者得知此事时,他心生嫉妒,并严厉斥责吉达未事先告诉他。虽然吉达诚挚地邀请他接受供养,他却轻蔑地拒绝。吉达再三恳请,却都无效。他心想苏达马的顽固,和他的行为与行为的果报无关,于是便回家,愉悦地筹备起这项盛事。

  然而,隔天苏达马尊者无法让自己置身事外。他若无其事地加入集会,并称赞吉达招待的丰盛与精致。但他酸溜溜地补充说:「餐后再来个鲜奶油蛋糕才是真正的圆满。」吉达回答,他朋友的讽刺行为让他想起过去听过的一个故事。有些他认识的人曾饲养过一只鸦与母鸡所生的混种,这只幼雏深受古怪的缺陷所苦。每次它想像公鸡般啼鸣时,却叫得像只鸦;而当它想学鸦叫时,却又像公鸡般啼鸣。

  吉达想藉由这个故事,说苏达马不仅未作好比库的本分事,也失去在家人应有的礼貌。对比库来说,因为嫉妒而拒绝邀请本来就不对,而批评食物更非在家人的作客之道。苏达马恼羞成怒,想要离开。于是吉达提出要在他的余生中都护持他,但这比库拒绝他的提议。接着吉达亲切地请他去拜访佛陀,说出他所发生的事。当苏达马拂袖离去时,吉达对他说:「后会有期。」

  佛陀对苏达马说:「愚人!你所作的事不合宜、不恰当与失礼,并非沙门之道。你怎么能刻薄地侮辱、轻蔑一位虔诚而忠实的在家弟子——僧团的施主与护持者呢?」在僧团开会讨论后,决定苏达马应拜访吉达长者,并请求他原谅。

  苏达马于是出发,但抵达摩叉止陀时,他感到很尴尬,无法勉强自己去道歉。因此他又回头,并未去见吉达。当同修比库们问他是否尽到义务,并得知他并未如此做时,便去禀告佛陀。大师于是建议另一位比库陪苏达马一同去完成这项困难的差使,这样就没问题了。苏达马请求吉达原谅,吉达也宽恕了他。[1]

  吉达向比库们请法

  包含在《吉达相应》(Citta Samyutta)中的经典共有十篇,三篇是吉达向比库们提问,三篇是比库们问吉达,四篇和个人事件有关。

  什么是界差别?

  有一次,吉达邀请在寺院遇见的一群长老比库到他家应供。用餐后,他请瓦萨(vassa,戒龄)较长的比库解释佛陀所说的界差别。

  这位长老无法解释,在二度与三度请求都徒劳后,最年轻的伊西达答(Isidatta)比库,请求准许回答吉达的问题。长老同意,于是马哈咖吒亚那尊者①的学生伊西达答,在十八界——六根、六境与六识②的基础上,清楚解释界差别。

  之后,这些比库就离开了。在回寺途中,资深比库称赞年轻伊西达答比库的杰出解说,并说下次在类似的场合,他应毫不迟疑地发言。长老的心中并无嫉妒,反之他对年轻同伴的成就与了解深度,感到同情的喜悦(mudita);而伊西达答这方面则无慢心,因此两者都符合僧团(sangha)生活的理想(SN 41:2)。

  「世间」与「我」的邪见从何生起?

  另一次,吉达问:「对于『世间』与『我』的邪见从何生起?」他请求解释佛陀在伟大《梵网经》(Brahmajala Sutta)③中教导的这个主题。资深比库再次不懂此事,并再次由伊西达答回答。他说,邪见一定是由「身见」生起。

  吉达于是进一步问「身见」从何生起,伊西达答回答,未修圣法的异生凡夫,执着五蕴实体为「我」或「我所有」。因此,他持续在无常与空的现象——色、受、想、行、识上,制造自我的假象。

  吉达对此开示感到很高兴,并问伊西达答来自何处。「从阿槃提(Avanti)的城镇来,」伊西达答回答。吉达不知道他的名字,接着便问他是否知道那里有个伊西达答,他过去常和他通信,向他解释佛法,并鼓励他出家。由于他不知道后来如何,因此想问这件事。他从未看过伊西达答,如今他极为欢喜地得知他从前的笔友,已经真的出家,且现在就坐在他的面前。他请求能有荣幸护持他,伊西达答虽然感想这个慷慨的提议,但仍拒绝他,并离开此地,永远未再回来(SN 41:3)。

\

  注释书中并未解释伊西达答忽然离开的动机,似乎他比较喜欢隐姓埋名,如今身分已在和吉达的谈话中被揭开,因此觉得不适合再留在此地。他已达到阿拉汉果,关于他的其他资料,就只有和五蕴有关的一首简短偈(gatha)(Thag.120)④。

  与「行」有关的抽象问题

  第三个场合,吉达是发问者,由迦摩浮(Kamabhu)比库回答。吉达提出三种行(sankhara)⑤,以及与行灭有关的至少十一个抽象问题(SN 41:6)⑥,这些和近事女(upasika)维沙卡(Visakha)问达摩提那比库尼的问题一样(MN 44)。

  比库们向吉达问法

  渴爱是束缚六根与六境的结

  吉达的第一次谈话见于回答一些资深比库所提出的问题,他们在结束用餐后,一起坐在寺院走道,讨论「系缚」(或译为「结」)与感官所缘的对象是否相同的问题。有些人说它们相同,有些人则说不同,吉达恰巧在场,便加入他们。

  当受邀评论时,他说在他的见解中,两者在名相或意义上都是不同的。就如两只牛,白牛不是黑牛的系缚,黑牛也不是白牛的系缚,但两只牛都被同一条绳子或轭带锁系缚。因此,六根没有力量束缚外境,而外境也没有力量束缚六根,但它们都受到渴爱的牵制。比库们很高兴这位博学在家弟子的回答,并说吉达一定拥有洞见佛陀深奥教法的慧眼(SN 41:1)。

  相同的比喻也被沙利子(Sariputta)与阿难达(ananda)用在其他两个不同的场合(SN 35:191, 192)。它确切的涵意,佛陀曾作过清楚的解释(SN 35:109, 122),他说六根与六境都是被系缚的事物,而渴爱或贪欲才是束缚它们的结。这是个思惟的重点,如此才能避免无谓地对抗外六境与内六根,因为束缚我们的是内在的欲与贪,而非六根与六境。譬喻巧妙地将黑色用于六内处,因为主题是不明的;而将白色用于六外处,因为对象是明显的。

  无结的人已渡河

  第二次谈话显示出吉达是个老师,从迦摩浮比库诵一首佛陀所说的庄严偈(gatha)开始,他请吉达说明它:

  无瑕马车以一轴,

  与白色顶篷运转。

  见彼来清净无垢,

  无结此人已渡河。[2]

  吉达首先想知道这首偈(gatha)是否为佛陀所说,迦摩浮证实此事。显然,对吉达来说,只有佛陀的说法才值得深入思惟。然后经过短暂思惟之后,他说:「马车」(ratho)是指在「运转」(vattati)的身形;「一轴」(ekaro)是正念(sati);将各部分平顺地组合在一起的是戒;「白色顶篷」(seta-pacchado)是解脱。因此,阿拉汉(arahant)(「彼来」,ayantam)「无垢」(anigham)与「无结」(abandhanam),已经「渡河」(chinnasotam);他已断除贪、嗔与痴,并解脱渴爱之海。

  迦摩浮于是对吉达说,他有资格被称为是快乐与幸福的,因为他已具备解释佛陀深奥说法的慧眼(SN 41:5)。

  四种解脱的名相与意义

  第三件事提到一段对话,其中苟达答(Godatta,Thag.659-672)比库请吉达解释此争议: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空心解脱与无相心解脱只是名相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名相与意义都不相同。[3]

  吉达回答,根据所依的观点,它们可被理解成相同或不同。当被理解成不同种类的暂时解脱时,它们在意义与名相上都不相同。当被理解成究竟解脱的不同面向时,它们只是名相不同,而意义却相同。

  当意义与名相都不同时,无量心解脱是四梵住(brahmavihara)⑦,无所有心解脱是第三无色定⑧,空心解脱⑨是内观无我,无相心解脱⑩是涅槃的禅定经验。

  当意义相同,而只有名相不同时,这四者都是指阿拉汉断除贪、嗔、痴的不动解脱(SN 41:7)。

  原注

  [1]出处:Vin.2:15-18。

  [2]Nelango setapacchado,ekaro vattati ratho

  Anigham passa ayantam chinnasotam abandhanam

  这首偈(gatha)是在Ud. 7:5中所说,和跋提亚(Bhaddiya,意译「侏儒」)尊者有关,他是个身形丑陋与畸形,具有神通的阿拉汉。

  [3]这些术语的巴利原文为:

  appamana cetovimutti,

  akincanna cetovimutti,

  sunnata cetovimutti,

  animatta cetovimutti.

  译注

  ①马哈咖吒亚那尊者:佛陀推崇马哈咖吒亚那尊者为详述他略说法义能力第一的弟子,他的论说着重于义理内涵,直指法义的核心。身为「法」的分析者,马哈咖吒亚那非常类似于沙利子尊者,两者的论说有相似之处。详见巴利佛典【佛陀的圣弟子传】(3)《阿奴卢塔.马哈咖吒亚那.盎古利马喇.吉达比库》。

  ②十八界是六根——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六境——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六识——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界」就是保护自己,十八界就是十八种各有界域的界别,以三个为一组,依根、缘境、发识三和合,由认识关系而成立。

  ③《梵网经》(Brahmajala Sutta):本经是记述古代印度思想界状况的重要资料。经中所描述的外道「六十二见」,指的是围绕「我」和「世间」而展开的六十二种见解。其中,依过去世而起的见解有五类十八种,依未来世而起的见解有五类四十四种。经名中的「梵网」,意指如渔夫以网捕鱼般,将外道的一切见解一网打尽。

  ④伊西达答的那首简短偈是:「五蕴已了知,其根已除断。无苦亦无漏,罗汉得涅槃。」

  ⑤三种行:即指身行、口行与心行。「身行」即出入息,因出入息为系缚于身者,所以出入息是身行。「口行」即寻、伺,因寻、伺于先而后发语,所以是口行。「心行」即想与受,因两者属于心,为系缚于心者,所以是心行。

  ⑥与行灭有关的问题是:(一)如何入灭受想定?(二)入灭受想定时,先灭三种行中的哪一法?(三)如何是从灭受想定出定?(四)从灭受想定出定时,先生起三种行中的哪一法?(五)从灭受想定出定时,触几种触?(六)从灭受想定出定已,心何所倾、何所趣、何所顺?(七)有几种受?(八)什么是乐受、苦受、与不苦不乐受?(九)乐受者、苦受者、不苦不乐受者以何为乐、以何为苦?(十)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以何随眠随使之?(十一)一切乐受皆贪随眠随使之?苦受皆嗔随眠随使之?不苦不乐受皆无明随眠随使之?(十二)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应舍离什么?(十三)一切乐受皆应舍贪随眠?苦受皆应舍嗔随眠?不苦不乐受皆应舍无明随眠?

  ⑦四梵住(brahmavihara):即慈、悲、喜、舍四无量。因为梵天界诸天的心常安住在这四种境界,所以称为「梵住」。又因为在禅修时必须将之遍及十方一切无量众生,所以也称为「无量」。慈梵住是希望一切众生快乐;悲梵住是希望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喜梵住是随喜他人的成就;舍梵住是无厌恶而平等地对待他人的心境。

  ⑧第三无色定:即无色界定的第三禅定——无所有处定,入此定者是取「不存在」或「无所有」为目标,通过专注该心的不存在,缘取第一无色禅心的不存在或无所有的概念,而生起无所有处定。

  ⑨空心解脱是观照无我,而达「我、我所有空」,与「空世间」的意义一致。

  ⑩无相心解脱:或作「无相心三摩地(samadhi)」,不但不作意一切相,且要作意于无相,无相界即无相寂静的涅槃。

  四种解脱如约意义相同来说,无量、无所有、无相三种心解脱,修到最第一的是不动心解脱,它是指染欲空、嗔恚空、愚痴空,也就是空心解脱。离一切烦恼的不动心解脱,就是阿拉汉的见法涅槃,即贪、嗔、痴的灭尽。所以四种心解脱的共同义,就是贪、嗔、痴空的心解脱。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