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常有一些现象,譬如在家菩萨来寺院厨房做义工,但不安心留下来用斋饭,而空着肚子回家吃。看似结缘惜福,深深想来是心有挂碍,有挂碍故。
想来是随缘、随喜之心转念还转的不够圆满,因此之缘起,以下文章做说明跟分享,愿见闻者早日成就所有的菩提资量。
若有人佈施供养斋饭,受供养的人要用何种心态来接受呢?
佈施者为利益他人,布施自己的爱心去做所有的佛行事业,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善行。
不过,慈悲行善的同时,也要运用智慧去观察、辨别其善恶真伪,及了解布施层次的差异,才能更进一步发挥布施的利益与价值。
今就着受供养的人来说,今天朋友要请你吃顿饭,这也算是你的福报了,而关键的差异性在于心境不同。
以接受应供这事来说,若你很高兴,甚至态度上有赚到的感觉,当这类心情越是激昂,越是高兴,那你所消耗掉的福报就越多。
若你对于这顿免费大餐,只是平平的心情,没有各种正负面心情或态度,那你的福报就持平,相当于没有消耗掉福报。
若你怀着感恩心,或者觉得自己承受如此礼遇,有着愧疚心。那你的福报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增加了福报。而这样的愧疚心也有消业障之功效。
若还因此发出大愿心,或者感觉要回馈大众,将来要报答他,或是利益大众,那此心的果报不仅是福报而已,而且是大功德,而这样的心,也是大菩萨之心了。
分享寺院用餐时的观想法,佛制比丘,食存五观,散心杂话,信施难消,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 img src="https://www.rhnsx.com/imgs/4083/99539590.jpeg" style="width: 333px; height: auto;"/>
。」食物得来不易,需要许多人和其他条件共同成就,应有一份惜福和感恩之心。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接受食物供养时,检讨自己的德行,有否具足戒定慧叁学,藉此警醒精进修行,应保持一份惭愧之心。
叁、「防心离过,贪等为宗。」饮食为众缘和合,须时时提防自己,不可贪恋食物的美味,应保持一份离欲之心。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食物为健身疗病的药物,并非为满足口腹之欲,应有一份警觉之心。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接受食物是为了成就道业,令色身可以继续修行,应保持一份精进之心。
佛寺过堂用斋,领执的人用心处理,照顾大众健康,接受供养的人应食存五观,随缘自在享用,不要挑剔,一切须在办道上相应。总之、当接受供养时,怀着感恩心或发出大愿心,本着济拔众生苦难的悲心,未来必能成就智慧圆满的佛果,这就是你的菩提资粮了!
版权所有: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