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无量寿经甄解第三
二菩萨众有四:一标位号,二列高名,三叹高德,四总结叹(如是之等)。
初标:
又与大乘众菩萨俱.
净影云:「『又』者,复重之辞,前列声闻,更明菩萨云『又』也,『与』义同前,佛兼彼故云『与』也。」(文)今谓:「又」者众之别,与前声闻众别,故云「又」也。
「大乘众菩萨」者,以法别人。《唐译》对前小众故云「摩诃萨」,则义意相同。「大乘」者,梵「摩诃衍那」,此云「大乘」,「大」者,当体为目,包含为义;「乘」者,就喻为称,运载为功,法喻合举。(《起信义记》)《杂集论》等明七大性如常。《大集经》第六(廿一):此乘广大故言「大」,于诸众生无挂碍故言「大」,一切智善根之根本故言「大」,无烦恼等黑暗故言「大」,所具光明无所不遍故言「大」,周遍而眼目故言「大」,本性清净而无秽故云「大」,断诸烦恼一切习气故言「大」。(取意)可准解。《渧记》引《称赞大乘功德经》(玄奘译)如来分别解说大乘名,所目诸义云云。
今按:上小弟子尚非常途,故云「一切大圣」等,况此中大乘岂可通方乎?是知大乘者一乘,一乘者无有二乘(声闻或菩萨)、三乘(更加圣道),二乘、三乘者为入一乘,一乘者第一义乘,唯是誓愿一佛乘也,应知。
「菩萨」者,具云「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今从略耳。《探玄记》二(廿九)依《佛地论》等总有三释:
一菩提是所求佛果,萨埵是所化众生,即悲智所缘之境,从境立名,故名「菩萨」;
二菩提是所求果,萨埵是能求之人,能所合目,故名「菩萨」;
三萨埵此云「勇猛」,谓于大菩提勇猛求,故名「菩萨」。
《智度论》同后二义。《论注释》依《大论》云云。
「摩诃」云大,《佛地论》三(十六):「诸菩萨有三大事名『摩诃萨』,一者数大,以无量故;二者德大,谓住大乘、游大乘等;三者业大,谓息众生诸苦恼故,利乐有情是菩萨业。」(文)
《圣文天子所问经》:「文殊支利以何因缘名菩萨?答曰:天子于菩提分法住持入,故名菩萨,三十四种道品,菩萨万行,菩萨修习万行,证入一如际,故名菩萨。又复问曰:文殊支利以何因缘名摩诃萨?答曰:天子入大乘故,满大智故名摩诃萨。」(文)
入大乘者谓佛所住,《法华》言佛自住大乘故,下经说「究竟一乘至于彼岸」是也。入大乘是所证境,满大智是能证智,能所相应,能安住佛境界名「摩诃萨」,此义符顺此经。
二列高名二:一列会众名,(出家菩萨)二列自在化众。初中:
普贤菩萨.妙德菩萨.慈氏菩萨等.此贤劫中一切菩萨.
已下列名异说纷纭。
净影分为二类:一普贤等贤劫成佛菩萨,二贤护等余劫(《三千佛名经》云:过去庄严劫千佛出世,现在贤劫千佛出世,未来星宿劫千佛出世。今对贤劫、星宿为余劫。)成佛菩萨。(法位、憬兴同之)
如义寂分为四类,彼《记》云:「一普贤、妙德为一类,二慈氏等贤劫菩萨为一类,三贤劫等十六正士为一类,四善思议等十四菩萨为一类,并有一千三十三也。」(已上)
憬兴意唯分二类,虽同净影,分十六、十四同义寂,《大论》中标善守等十六菩萨,而列六人在家菩萨,其名全异今经善思议等名,故今十四为别类。若善思议等为所等,则可谓十五正士,《唐译》言「所谓」者不正也。
了惠云:今辨二师意,(净影、义寂)各有通塞,谓净影意初违《悲华》,(彼《经》无诤念王有千太子,悉誓净土中成佛,其中第八普贤、第二文殊,岂秽土中贤劫佛乎?又说宝海有十五人弟子,悉誓秽土中贤劫成佛,慈氏其第四弟子。)彼经贤劫成佛唯慈氏一人,何三菩萨同是现在贤劫佛耶?后顺《宝积》,彼经标贤劫等十六正士,言「所谓善思议」等故,明知非是别类,加之《念佛三昧七日道场忏悔方法》(慈觉)云:「一心奉请南无贤护菩萨、善思议菩萨、信惠菩萨、空无菩萨、神通华菩萨等十六正士,及十方诸大菩萨摩诃萨。」(已上)此符合《宝积经》耳。次义寂意初顺《悲华》,后违《宝积》,违顺二义翻上应知。自从义寂,(善思议等为一类)《宝积》为误乃至引《智论》及《法华》科文。(惠心)别举十六正士名云云。
《会疏》一(卅二右)引《大论》云:「是中二种菩萨:居家、出家。善守等十六菩萨是居家菩萨,慈氏、妙德菩萨等是出家菩萨,观世音菩萨等从他方佛土来,若说居家,摄一切居家菩萨,出家、他方亦如是。」
今依此文,出家菩萨亦二类:一文珠、普贤正是释迦会中之上首,故举二大士总摄一切余释迦会中菩萨;次弥勒是当来贤劫成佛萨埵上首,举是摄余贤劫补处大士;后贤护等居家菩萨上首,以摄居家诸菩萨。此义详悉,近来《渧记》亦从此义。
今按:初列出家菩萨中有二:初普贤、文珠列释迦一化上首,余一会菩萨皆摄之;次列贤劫成佛上首,举弥勒摄贤劫菩萨;后列自在化众,举贤护等为上首,余自在化众皆摄之,自在化众者,《法华论》所谓「不定行菩萨」。如上所引顺廿二愿,为此科判。此中普贤为首者,此会所列,悉是弥陀巧方便回向之众故。
净影初三菩萨为贤劫成佛菩萨者未详,普贤、文殊释迦会上首,故居初,非贤劫菩萨,故列也,其贤劫成佛菩萨,唯弥勒为上首。《大宝积经》百十〈净信童女会〉云:「复有贤劫诸菩萨等,弥勒菩萨而为上首,复有六十无等伦诸菩萨等,文殊师利而为上首,复有十六正士,贤护菩萨等而为上首。」(第百五十五〈无尽慧菩萨品〉亦同之)当知贤劫菩萨唯弥勒,何以文殊、妙德属贤劫菩萨耶?
今解:初出家菩萨中列三大士者,此有二解:一约人解,二约法解。
初约人者,普贤、妙德二大士者,此土愿生西方之初,故在此会首,开显本怀,以劝归一切众生,何以尔者?《四十华严行愿品》说普贤十六愿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言:『善男子,如来功德经微尘数劫演说,不可究尽,若欲成就斯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乃至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宣此义,普观十方而说偈言:『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寿佛刹』。」(《行愿钞》第三)
又《文殊发愿经》云:「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生彼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严净普贤行,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已上)
是此二大士发大愿,愿往生安乐,使诸菩萨亦归普贤行,是故此经列为上首者有由哉!次二大士列弥勒者,是贤劫成佛之首故,斯经之要,付嘱弥勒当来成佛时复说此法如今日,此法即是一切诸佛出世本怀故,千佛次第出世,各弘传此法,「次如弥勒」有此义,举弥勒而为贤劫成佛上首也。
二约法解者,此中普贤是方便门,巧方便回向之主故,文殊是智慧门,弥勒是慈悲门,受佛付属,慈流无限故,顺三种顺菩提门德故。初列三菩萨,而为一会上首也。(《论注》云:「智慧方便是菩萨父母,般若者,达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权之智称,智慧方便相缘而动,相缘而静」等,智慧方便不相离,故二大士为上首,然巧方便显还相回向,故普贤为先,显此《经》以佛回向为众生因果之正意。)然此《经》云「普贤、妙德、慈氏菩萨」等,故似三大士同为贤劫中菩萨,然《唐译》「等」字为「及」字,以彼解之,「贤劫中」句唯及弥勒明矣。
「普贤」名义如《法华祥疏》十二(三十六)、《探玄》十六(九左)等(《音义》);「妙德」如《应音》三、《大日经疏》等;(《音义》)「慈氏」如《音义》及《探玄》十二(廿六)等(《音义》)。「贤劫」者如《探玄》十六引《大悲经》第三(《音义》)。
二列自在化众
又贤护等十六正士.善思议菩萨.信慧菩萨.空无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慧上菩萨.智幢菩萨.寂根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
净影云:「举初格后,总以标列(初二句),『善思议』等就其所等,随别以列。」此顺《唐译》加「所谓」二字。义寂《疏》以「善思议」已下为十六正士外。憬兴伴之云:「若善思议等即十六正士者,应言十五正士,不尔,标列有相违故,与《无尽意经》中十六菩萨名异故。」了惠朋义寂,而以《如来会》为不正也。峻公从净影,以《唐译》为证。
又《文殊师利严净经》标十六正士,次下出四正士(光英、惠上、寂根、愿惠)叹其德,其名全同今经。故知至所等、至十五之难者,《大论》标十六,但列四菩萨,《宝积》列十名,《胜思惟》列十七,增减随宜,经家意乐,何以阙一容为别类乎?云云(已上《会疏》意)
此意虽言十六正士,与他经说不同。(此有二义,一云:此非别人,但名不同耳。例如秘密教中普贤为金刚手,文殊为金刚刹,虚空藏名曰金刚宝也。一云:今经一途说,不可与他经例同,何以名别为非十六正士乎?(师说))
此二说是非云何?今谓二义中,峻公义道理文证极成矣。引慈觉大师《念佛道场忏悔方法》证今经善思议等十六正士为正说,近来《渧记》亦从峻公。《略笺》、贯思其义杜撰,不足评而已。
《梵响记》以十六、十四为别类,十六正居家菩萨如《大论》等。「等」言等余十五正士,及其余居家、出家菩萨。「善思议」等下列所等十四菩萨,《如来会》言「所谓」等者亦出所等中余出家菩萨,寂根、香象现出家人,何为十六耶?云云。此义甚非。今经「等」言在十六之上,何言「等」二种乎?(居家、出家)况复《如来会》无「等」言,何言出所等,其非可见。
今谓:列自在化中,此土居家菩萨谓「贤护等十六正士」,举初等余。又有他方来自在化菩萨,与十六正士合说,善思议等是也,自在、家类同故合说,善思议等是他方来菩萨,同是居家自在化菩萨,故与十六正士合明焉。经末既云「及十方来诸大菩萨」,其义弥明矣。
何以知善思议等他方来?按《四童子经》上(十一)〈现生品〉说:东方去此佛刹十千俱胝,有一世界名「宝鸣」,佛名「师子鸣声如来」,有一菩萨名「善思议」,应托来到此土,化生阿阇世王宫内;南方去此五百亿世界有一世界,佛名「宝积善现如来」,有一菩萨名「寂静转」,(《魏》:信惠,《唐》:惠辨才。)于此舍卫城内生大居士似师子家;西方去此过八亿百千佛刹乐音如来所,有一菩萨名「无攀缘」(法雨泥)(今《经》:空无,《唐》:观无住。),于此波罗奈国,化生大居士善鬼家;北方去此六万四百千亿佛土,住菩提分,转如来所,有一菩萨名「开敷神德」(神通华泥)(《今经》:神通华),生此毗耶离城大将师子家。此四童子与无量大众,共来沙罗双树所,恭敬供养。(取意)亦出《般泥洹经》(与《四童子经》同本)。
又《佛名经》第七(廿)说光英、慧上 、寂根、愿慧四菩萨从四方佛土来集此界之相。又《文殊师利严净经》上说光英、惠上、寂根、愿惠四正士从四方来,同之。(《会疏》一(三十四左)引)又《月灯三昧经》第三说香象菩萨从东方阿閦佛与耶由多菩萨共来问讯释迦牟尼佛。其余智幢、宝英、中住、制行、解脱等,虽未见经证,准前思之,必是应他方来大士也。
初列贤护等十六正士者,彰此法不以出家发心为本,次列他方来者,彰十方佛土中,悉以此法为出世大事故,共来精进求此法。又标正宗所说。(己上师说)
「贤护」者,《法华论》云:「如魃陀婆罗菩萨等十六贤士,具足菩萨不可思议事,而常示现种种形相。」《上生经疏》上曰:「梵云『跋陀婆罗』,『跋陀』者贤义,『婆罗』者护义,此云贤护菩萨,具大贤德,护念众生,弘护佛法,故名『贤护』。」《琳音》十九(十二)云:「诸经中或在梵语名『跋陀婆罗』,即佛在世时王舍城中贤护长者,白衣菩萨。」《大论》七云:「魃陀婆罗,秦言『善守』。」(文)
「十六正士」者,「正」谓正道,「士」谓士夫,在家之称。此等大士外现凡形,内深达正道故,居家名为「正士」。诸经中多说贤护等十六正士,《胜思惟梵天经》、《思益经》等列十六名,其名各不同。(《会疏》三十四右所引)(《梵响》二(九)依《胜思惟经》、《大品经》等列十六正士名,可见。更云:天竺十六正士,居家最初立名,《思益》、《大品》所列也,此依最初耳。后随所应列十六名,《文殊师利严净经》等是也。)
《大论》标十六,但列六名。(《会疏》卅五右引)何经中贤护居十六首者?此菩萨居家,具广大德,作佛事过出家,如来特褒其德,具班同行乎。(如《会疏》引《七佛神咒经》等)若依此经别意,《般舟三昧经》中,此跋陀和菩萨是念佛三昧发起人,亲见弥陀授来生因,故来此胜会,欲开显念佛三昧故。又显一代所说念佛朝宗此经。
「善思议」等者,憬兴作相对释,此本效惠沼《最胜经疏》。嘉祥《疏》略释。《会疏》(卅八左)润色《祥疏》者好矣。
或曰:「善思议」已下列他方来者,诠示此经正宗所说法门,谓善思议(《唐》:善思惟)表五劫思惟说偈发愿因相;信慧表明信佛智无上智慧;空无(《唐》:观无住)、神通华(《唐》:善华神通)表法藏永劫因行,说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故,神通力集万行德华,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故;光英(《唐》:光幢)(光明英发严净,游东方无忧首佛土)、慧上(智上)(空慧最胜严净,在南方慧王如来土)、智幢(智慧最胜如幢)、寂根(境智寂灭,根本严净云「寂根」,在西方智积佛土)表光寿无量,光英是光明,寂根是寿命,由智慧为上之行成光明无量,般若幢能摧五阴魔,成寿命无量,故愿慧(《唐》:慧愿)严净;(云在北方钓锁如来佛土)香象、宝英(《唐》:宝幢)表弥陀愿力摄生,弥陀智愿广大无能测者名「愿慧」,愿力无穷如大香象,故名「香象」,无量功德宝而庄严愿海,令无功德者证入涅槃界,故名「宝英」。(香象,《唐》云「乾陀诃提」,《应音》三(廿二):乾陀呵尽菩萨,新道行作香象菩萨是也。《华严》〈菩萨住处品〉云:「北方有菩萨,住处名香聚山,过去诸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名香象,有三千菩萨眷属常说法。」(文)《维摩》云「香象菩萨」。什曰:青香象也身出香风,菩萨身香风亦如是。)中住者,弥勒下而同凡夫者,欲使凡夫齐弥勒是中住义;制行表五善五恶,制恶行善,故制行义也;解脱,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故。《唐译》略中住、制行、解脱三者,略省「佛告弥勒」已下五善五恶等故,思之。(已上师说)
第三叹高德有二:一略叹,二广叹(「入佛法藏」已下)。初中亦二:一先标所归(「皆遵」二句),二彰其德用(「安住」二句)。初先标者:
皆遵普贤大士之德.具诸菩萨无量行愿.
《影疏》「皆遵」等一句为总结上文,故曰:亦得名简上(简上声闻众结文云「皆如斯等上首者也」)异下(简下叹德)。「具诸」等句属叹德。(《会疏》卅八右误云:净影意以上二句同摄列名者娱矣。)法位亦同摄列名,望西从之。《祥疏》「皆遵」已下为叹德,义寂、憬兴同之。
今亦属叹德中,于略叹中,旧解科(《会疏》、《梵响》同意)云「此二句总归上首德」者。《观经》文殊为上首,此经普贤为上首,而诸余文殊、弥勒、贤护等在家、出家菩萨皆悉归上首普贤大士德,普贤大士德者,十大愿是也。
霖师云:「弥陀愿言:来生我国者,顿极一生补处,现前修普贤之德。是以普贤在《华严》先愿往生,余菩萨不愿者,时机未熟也。今时机淳熟,普贤为上首,一切菩萨皆遵普贤大士之德,修无量行愿,《文殊师利发愿经》等文可见。」(文)
古师意皆以普贤菩萨为所遵,余诸菩萨为能遵,故推其高德为上首也。(法位)若尔,文云「皆」,又云「咸共」(《唐本》)者,承上而云「皆」,上所列之中,除普贤菩萨,余诸菩萨为皆共乎?似未稳。若总指上普贤已下为皆遵者,能遵中既有普贤,岂其谓普贤归普贤而可乎?是以今科云「标所归」,所归者,即指弥陀二十二愿之意,高祖言「还相回向」,为归普贤之德是也。「皆遵普贤大士之德」者,显愿文「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也,「具诸菩萨无量行愿」者,显愿文「超出常伦诸地之行」也,此乃与旧说异,思而可见。
「遵」者,《琳音》五十七(十八):子伦反,遵,循也(孔注《尚书》)、行也(郭注《尔雅》)、习也(《苍颉篇》)、从也(《尔雅》)。愿文所谓「修习」,《唐译》云「修」,并意同。
问:皆遵者为局菩萨耶?将通前小众耶?
答:前云一切大圣等。此明此经小众即是大菩萨,故知自下之文正被菩萨,义贯声闻众,广(菩萨)略(声闻)互相通故。
「普贤」者,《探玄》十六(九)云:德周法界曰「普」,用顺成善称「贤」。此约悲智因中普贤也。《凉疏》一之下:果无不穷曰「普」,不舍因门曰「贤」。诸注多取诸位普贤,今是佛后普贤也。(《凉疏》〈世界成就品〉曰:普贤有三:一位前普贤,但发普贤心,非今所用;二位中普贤,即等觉位故,此居佛前;三位后普贤,谓得果不舍因行故。)
今亦佛后普贤也,以从果向因之相故,然末经所说与此根本经异,彼约理性,故云「德周法界」。又《义章》云「故经说普贤菩萨依如如不依佛国」等。又《理趣经》云「一切有情皆如来藏,普贤菩萨自开示。」此等皆约理本。
今按:此经所言普贤者,《华严行愿品》普贤自说十大愿。(《会疏》一(三十七)引云云)此十种行愿显普贤名,谓第十普皆回向彰「普」义,第九恒顺众生显「贤」之义,初礼敬诸佛乃至第八常随佛学八,《行卷》摄恒顺众生中,礼敬、称赞、供养、忏除、随喜等皆为恒顺众生,故摄入第九中。何者?其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等,愿文所谓「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之相也。开之,次出供养诸佛愿(二十三)、供具如意愿(二十四)等,卷之,则只是廿二愿游诸佛国等。故知前「供养诸佛」等八句即廿二愿相,此八句皆摄恒顺众生,故说「为众生故」等,其「修菩萨行」次述「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等,当知十种行愿名「普贤」也,第九、第十显贤义,次文「唯此愿王不相舍离」等者述普皆回向之相,故文曰:「我已往生彼国已,现前成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德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寿佛刹」。既言「我既生已,成此十种大愿,以之悉回向,普愿令生。」明知普贤生彼,用弥陀巧方便回向故,普贤行愿得成普皆回向,不尔,则何得普皆!由之言之,《华严》中仅开普皆之端,而未显其本,至此经即阿弥陀佛四十八摄诸众生,是显其普皆回向之本也,故此经名「根本经」,亦名「具足往生经」,言「我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者用弥陀巧方便回向为己有,故成「普皆回向」。于此知由弥陀愿力立普贤名,然普贤名出廿二愿,《行愿品》十种行愿即是二十二愿之广大注解,应知。非既有普贤大士,而后有弥陀因誓,弥陀愿中既有普贤之德之誓,而菩萨由之立其名而已。
「普贤大士之德」者,《唐译》云「普贤之道」,以德易道。道者,共由之义,(《增韵》:道者,三才万物共由者也。)三世十方无不由此,故说以为道,即是弥陀方便门第二十二愿之道也。今本普贤大士之德者,愿文云「普贤之德」,此彰从果向因之相,还相回向为从果向因。鸾师但净秽相对云「还来秽国度人天」,此意狭,高祖意从果向因为还相,其义宽。非但还秽国,或地前、地上,或大小,或供养诸佛等,一切无所不示现。故今所谓还相德,即十大愿是也,应知。
「具诸菩萨无量行愿」者,影云「六度四摄等行,无量菩提愿」,祥云「备十地无量行愿故云具行愿」,各据一义。今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言「诸菩萨」者,犹言诸地,或地前、地上,或初地、二地、三地等,菩萨诸地行愿无量,故云「无量行愿」也,此行愿超出常伦诸地之行故。一行具一切行,一切行具一行,故云「具」,具足圆满无缺减故,所谓超出常伦之行愿者,四种正修行是也,从如来生,解法如如,故不行而行之行愿也。《行愿品》云:「到极乐世界已,即见阿弥陀佛,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此彰由弥陀巧方便回向得成就无量行愿。
二彰其德用
安住一切功德之法.(法中,《唐本》)游步十方.行权方便.
《唐译》缺此二句。次二个愿即开说此二句,谓等觉八相也。
净影意:叹德二,一叹权实二德,二叹二利德(「其所修行」已下)。初中亦三:一就自分略叹(「具诸」已下三句),二就胜进分广叹(「入佛藏」下),三双以结叹(「具足功德微妙」已下)。初略叹中(就自分),「具诸」等二句先叹实德,「游步」等一句叹权德。
《祥疏》意:「皆遵乃至究竟彼岸」略叹,「于无量」下广叹。初略叹中二:初至「安住」三句叹齐普贤入法界行,「游步」等二句叹外化,「入佛」等二句叹自行也。
了惠用净影自分、胜进、权实科,盖化他为权、自行为实者依嘉祥。《会疏》「安住」等二句内实德,「游步」等二句外权巧,亦不出净影。《略笺》「安住」句明自行,「游步」句明化他事,自行既实智冥实理,具过恒沙功德而不动转,故云「安住」等,自行已成,游十方而成摄化佛事云云。权乃权谋,暂用还废,对实云权者未可,如《渧记》破,《渧记》准天台意,「安住」等自行权实,(随自意)本愿一乘,自利利他,圆满无退转,故云「安住一切」等也,「游步十方」等乃化他权实。(随他意)谓八万四千道教,若权若实,皆是为本愿一乘而说随宜方便等。
此等诸释似拘古师权实矣,今此二句叹其能遵功德德用,故科云「叹其德用」。
师说云:安住者,净影云:「德成无退故曰安住。」此释为得,下文云「佛所住者,皆已得住」故,一切功德之法者,指佛果功德。《行愿品》云:「普贤菩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诸佛穷劫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乃至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文)以此文证,一切功德之法者,即是佛果功德无穷尽也,修得之者即是十大愿也,由普皆回向,故使一切众生悉往生极乐世界,到已见阿弥陀,一念中所有行愿悉成就者,即是一念中由成行愿,故安住如来一切功德之法也,《论》主所云「功德大宝海」者是也。到彼国已,即见阿弥陀佛时,得寂灭平等法,名「安住一切功德之法」,菩萨得报生三昧,以三昧力故,能一念、一时遍十方世界,种种示现,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常施作佛事,「游步十方」等即其义也。我已具足普贤行愿,故自在游化十方,游化神通自在也。祥云:「乘通游机故云『游步』,善巧度物故曰『行权』。」今谓「游步」是自在义,「行权方便」者,十界化行无感不应故。(已上)
二广叹中二:一就八相化事叹,二就自在化行叹(菩萨经典)。初中亦三:一通标权实德,二别辨世界(处兜率天),三结列十方(「具足功德」已下)。初通标权实德:
入佛法藏.究竟彼岸.于无量世界.现成等觉.(影、祥本「等觉」作「正觉」)
《唐》云:「到诸佛法究竟彼岸,愿于一切世界中成等正觉。」
此中初二句标实德,后二句标权德,故云「通标」。净影就胜进分叹权实德者未可,此经八相化事开说还相回向补处之相,与诸经所说异,何得约胜进分乎!然影、祥约「现成正觉」本,憬兴依「现成等觉」本,是以解释亦不同。
《影疏》云:「初实中,言『入佛法藏』者,明因上升,如来藏中过恒沙法名『佛法藏』,(现本脱此四句,憬兴所《疏》牒有四句,可加此。)证会名『入』,『究竟彼岸』彰果毕竟,涅槃名『彼岸』,到名『究竟』。」(《钞》云:「菩萨当位内证外用为『自分』,于菩萨位分具佛果内证外用名『胜进』。故净影云:「依菩萨法修自分行乃至依佛法修胜进行。」)
祥云:「『入』言达解,名理为『藏』,解契宗原故云『入藏』。」(文)
《兴疏》破净影云:如来藏即佛性义,而言证会恒沙德法名因上升者,即违经云「见佛性时得无上觉」故。(违教失)若证佛性,非菩萨果,至涅槃岸应非圆寂果故。(违理失)
今即「入」者,达解究竟证解,知如实自利利他,故云「入佛法藏」,即《法华》中「善入佛慧,通达大智」也。「彼岸」者真理,证此实性云「究竟」,即彼经「到于彼岸」。《影本》约胜进分,故言其分证,何妨之有耶!
了惠(一三十右)会释亦未详。憬兴自解全据嘉祥,诸家皆从之耳。
师说云:诸释皆约通途,此经所说,从果向因菩萨,既安住真实证果已,乘普贤德,或现补处示八相,何雷同通途乎?云「入」、云「究竟」者,彰上「安住」。然则佛法藏及彼岸者,即上所谓如来一切功德宝藏、佛果功德也,此之功德大宝海说言「佛法藏」,即是佛所得一乘也。此之菩萨,证入誓愿一佛乘,能契佛所得涅槃,故云「入法藏究竟彼岸」,下文云「究竟一乘至于彼岸」,即与今同,此明菩萨实证也。
「于无量世界」等者,示其权德。
净影云:「此总叹胜进故,举成佛为权德耳。」
《祥疏》云:「将欲举(八相),故先出示八相之处,则是无量世界也。于(「于」字恐「如」字误)此世界示八相成道,故云『成等正觉』,意谓无量世界示现八相如此世界。」此释为优,憬兴有说破未的,经本既别,况释义各异乎!
今谓:「于无量世界」明化境广,「现成等觉」显化行高。初地犹现百佛世界,(《璎珞经》)况究竟深位乎!
「现」者《会疏》有二义:一示现义,随类示,应其身故,如观音等;二现在义,今虽现在释迦会中,能游无量世界,一念一时现八相成道故云云。后义为胜。
「成等觉」者,旧云「等觉」,新云「等正觉」,义即同。影依「成正觉」本,故云「举成佛」也。《会疏》有二义:一如来名「等觉」,(《论注》云云)今现成佛相名「现成」等;二一生补处位云云。依前则现于十方世界,现八相成佛故;依后则住等觉而现八相故,二义并通。然此经中菩萨等觉多说一生补处,未有佛果说为等觉者,故约一生补处为正。此经约成道则皆曰「正觉」,下文「得微妙法,成最正觉」,又「如来正觉其智难量」,又「不取正觉」,又「决定必成无上正觉」等,皆不曰「等觉」,又语因极则曰「等觉」,东方偈云「必于无量尊,受记成等觉」,此即成等觉之义,而不退转阿耨菩提,同弥勒所得报地,可见。《唐译》云「愿于一切世界之中成等正觉」,又「愿生彼兜率陀天」。新译「等正觉」即旧译「等觉」,《唐译》十一愿「若不决成等正觉证大涅槃」等。高祖等正觉、正定聚为一位,岂成佛乎!决定因极位也,况《如来会》有「愿」字,是显入法藏究竟涅槃,而愿不住之下住一生补处,以《唐译》解今经,则约一生补处者为正矣。
今「等觉」者是总,下八相是补处业耳。然《略笺》以《唐译》「等正觉」证非因位等觉者,不知新旧译异,故误而已。
《梵响记》:「此经指『等觉』皆云『一生补处』,今『等觉』者,正等正觉也,《如来会》义别也,彼云『愿于一切世界中成等正觉』,又『愿生彼兜率天』等,若是所愿分齐者,何悉用举八相耶!此经义还胜矣。」(文)
此谬解《唐译》二个「愿」字,令与今经义别。今谓:此「愿」字大有意,谓向上则彼虽究竟彼岸而愿住等正觉,从果降因故;若望下则愿住等觉而生彼兜率天等,此「愿」字承普贤行愿,此愿本以阿弥陀佛为增上缘故,顺廿二愿,初举因极位,后举自在化菩萨,二种菩萨皆由廿二愿现因门。故以《唐译》求今经弥甚深,何误为义别乎!思之。
〔此下《渧记》大好〕「于无量世界」句贯下八相一一,则八相一一皆于无量世界不但竖此界,复通十方无量世界。《华严》〈离世间品〉说「以无碍净眼观十方一切住兜率天菩萨,彼诸菩萨亦见此菩萨广说八相法,十方一切住兜率天菩萨来诣此菩萨所恭敬供养」等,可准解矣。
二别辨此界自八,一处天相:
处兜率天.弘宣正法.
《唐本》云「又愿生彼兜率陀天」,凡说释迦八相,诸经散漫,《瑞应经》、《本起经》、《过去、现在因果经》、《佛本行集经》、《方广大庄严经》等也。
今分别八相义以三门:一分别诸位分齐,二分别开合不同,三约教分别。
一诸位分齐者:诸经论中凡有五等:
一如《华严》〈贤首品〉及《起信论》,于十信满位示现八相,《占察经》说四种作佛中,第一信满作佛当之;
二如《大集经》中,灌顶住菩萨(十住满位)能于无佛世界示现八相,《占察经》第二(解满作佛)当之;
三《仁王经》〈经菩萨教化品〉明初地八相,《占察经》第三证满作佛当之;
四《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明究竟地(一生补处)八相示现,《占察经》第四一切功德行满作佛当之。
五《华严》〈不思议品〉诸佛念念出生智,此明佛后得智出生八相示现也。
此五中,前四是因中示现,第五佛后业用也。斯经所明,若依诸师,多是第四作佛。(补处)若依今宗,此中无所属,以弥陀巧方便回向所作故,因果共不可思议,若强论之,或应在第五之中焉。(一处天相,二下生相(下天托胎),三出生相(「从右胁生」已下),四在家相(「示现」已下,童子二相及受欲相在此中),五出家相(「见老」已下,出家入真苦行),六成道相(「现五」已下,降魔相摄中),七转*轮相(「释梵」已下),八入涅槃相(「示现灭度」已下)。嫂妻相摄于在家中,降魔摄成道中,以类分为八相。)
二开合者:诸经论所说,出没不同,《法华》龙女成佛唯有二相,或说七相,(降魔摄于成道)或开说九相,或说十相。又如天王如来无出家相,(《大论》)又如宝月佛无苦行及降魔相(《大般若经》)。如是等皆是应同始终,应化身化事故随机不定也,而说八者,且从大判耳。
以故此经注家开合亦不同,如嘉祥为八相,合童子、嫂妻二相(《四教仪》云「纳妃」)属现相,盖皆现生所经,而不入道要故。如憬兴开上二相(嫂妻、童子)、降魔、成道合为九相,降魔是成道前方便故。如净影加之住胎为十相。义寂亦开往诣道场为十相。望西依憬兴。《会疏》约义类分八相,今从之。
三约教分别者:如《释签》五之一(四十一)云:「若权教中,藏通两佛前五相同,后三相异。藏教佛断结成道故,通教无生四谛成道故,成道相既异,转*轮、入涅槃亦随不同,虽有不同,总但云『八相』。八中望别教道皆劣,别教教道望圆证道犹劣,是圆教证道八相,具如《华严》云:『或有佛种种说法,或见在于都率天上,或见来下处于母胎,或见初生,或见出家,或见成道,或见转*轮,或见入涅槃。』皆言『或』者,二相中皆八相故。」(文)今准释有四门,如理思之。
问:妙应无方,化仪千差,何举此界释迦八相例叹诸大士耶?
答:《要解》上(八左)云:以释迦八相寄菩萨说。此意有二:
一示此众与释迦同净土来现众,此乃主伴无二,互示主伴,主伴二而无二,同一大悲故。下文曰:「佛所住者,皆已得住,大圣所立,而皆已立。」「已」言可见,皆已成佛道众也。
二示八相示现一代化仪皆为此经序分,今新改异威仪,说奇特法,住佛所住,即弥陀也,其示现八相,度脱一切众生者,一时来会,标一代化仪但归此一法。是以《法华》、《华严》以往生为终益,彼犹为弥陀十九愿益,第十八真实之利至今经彰已,出世本怀其可知。凡诸经中菩萨叹德长者无过此经,盖是阿难得佛妙旨述叹之。释迦已从安养出,八相示现说此妙经,菩萨亦于十方如释迦尊,八相示现说此妙法,释迦尊至其处,亦为伴之义,岂可无哉!(已上)
《会疏》二(五右)三义不出此二义。
今按:就此经明八相有三重:
一先辨释迦八相化事,以叹于普贤等列众深德,智德不可思议,经列普贤等一百四菩萨叹德云:「于念念中,现天宫没受生,出家修行苦行,诣菩提树下,降魔、成佛、般涅槃相,常不厌舍一切众生,觉悟令发大菩提。」(文)可准解之。
二以普贤等八相例于释迦出化利生,何以然者?
如《华严》〈行愿品〉云:「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文)当知普贤等皆在极乐,共围绕阿弥陀佛,今从极乐世界中出,释迦亦然。是以普贤等八相化事如今释迦化事无异,共是「还相回向」人故。
三以释迦出化亦例还来秽国之人。下文云「示现同彼如我国也」,《和赞》云:「至安乐净土人,还五浊恶世,如释迦牟尼佛,利益众生无边。」正此义也。
具此三重,故举以显焉,学者深思。
「处兜率天」等明处天相。新「都史多」,旧「兜率陀」,或云「兜术」,或云「兜驶多」,此云「知足天」,亦云「妙足」,欲界中空居天名也。(《应音》十九、《琳音》十二)人间四百年为彼天一昼夜,寿命四千岁,身形长二里。(《婆沙》、《正法念经》)
何由住兜率,非余天?《大论》四(十八)有四说:有人云因缘(能化修因)业熟(所化机缘)故生;(是一)复次,下地结使厚浊,上地结使利,彼天(兜率)结使不厚不利,智慧安稳故;(是二,《涅槃经》说近之)复次,兜率天寿与佛出世时相会故;(是三,《毗婆沙》七十八有说都史天寿量与菩萨成佛及瞻部州人见佛业熟时分相称)复次,佛常居中道故,于六欲及梵天中上三下三,于彼天下生中国。(是四)如望西《会疏》二(四十四)引。
盖了惠以出世时不定难第三义,一(二十九右)会释甚凿。今按:彼第三说即是举有部异说,《婆沙》有说可以见,何容疑乎!
又《梵网述记》上本云:「若依《华严》,有十事业住兜率天故,彼《经》四十三云:此第四天非沉、非逸,易可教化,故生第四,不生余天。」(文)同第二说,明其相状如《会疏》二(三左)引《大庄严经》。
「弘宣正法」者,《因果经》云:「释迦生兜率天,其名号『圣善惠菩萨』,为诸天主说于一生补处行,亦于十方国土现种种身。」(文)兴引《庄严经》云:「为欲证无上觉,乃趣一生补处,从此命终,生兜率天,为彼天子,名『净幢』。诸天子等百千拘胝那由佗数,大集法堂,围绕菩萨,听受所说无上大法,断诸烦恼,生广大心。」
二下生相(下天托胎)
舍彼天宫.降神母胎.
初句下天,次句托胎。「舍彼天宫」者,如《会疏》二(五左)依《因果经》明相状,引《宝积》明舍彼下生之所以。上「降神母胎」者,正明托胎,「母」者摩耶夫人,《上生经疏》云:「佛母摩诃摩耶夫人,此云『大术』,早为迁寿。」(文)《探玄》二十云:「摩耶者,此云『幼生』,菩萨夫人者,梵名『提婆多』,正翻应名『天后』,古人就义名曰『夫人』。」(文)
托胎相如《会疏》二(七右)引《大庄严经》〈离世间品〉明十种所以。又引《俱舍》会。然降神时,凡有三说:
一者,《因果经》曰:「尔时菩萨欲降母胎,即乘六牙白象,发兜率宫,乃至以四月八日明相出时降神母胎。」《普曜经》同之。
二者,《瑞应经》云「因母昼寝」,《经》云:「菩萨初下化乘白象,贯日之精,因母昼寝,而示梦焉,从右胁入,夫人梦寤,自知身重。」
三者,《大论》云「中夜降神」,此乃从诞生日一年已前,周昭王二十五年癸丑四月八日也,或十五日云云。
《西域记》云:「上坐部菩萨以嗢咀罗頞沙荼月二十日夜(嗢咀罗頞沙荼,箕宿名,四月黑半、五月白半也。《婆沙》、《俱舍》光宝三月黑半,四月白半也),当此五月十五日。诸部则以此月二十三日夜降母胎,当此五月八日。」(文)
依《大庄严经》,三月十五日明星出时托神。《经》云:「菩萨春分中,毗舍佉月(氏月二月黑半,三月白半。若依婆沙等,正月黑半,二月白半为氏月也)不寒不热之氏宿合时,(此方三月十五日夜氏与月合)白月圆净,弗沙星(三月白半七日夜鬼与月合)正与月合,其母安稳睡眠时,于母右胁降神而入(弗沙星明星,故是八日晓也)。」
问:四生中卵、湿二果报劣,应佛不生,化生胜,何故佛不化生,受胎生耶?」
答:有多义。《影疏》(上十六左)如《涅槃经》略有八义云云。《祥疏》二义与第三、第七同,可见。准他经有住胎相,此经缺之。净影加之立虚科。如《会疏》(八右)广辨住胎相。
第三现生相二,初出胎殊异:
从右胁生.
《唐本》云「于彼寿终降生右胁」,此合托胎出生,故云「降生」也。尔时,圣后入蓝毗尼园中,诸根寂静,四月八日日初出时,即举右手,攀无忧树(彰无苦恼),菩萨渐渐从右胁出,犹如日轮出于云翳等。如《会疏》广依《庄严经》明其相状。《兴疏》略引经。
嘉祥云:「示异凡秽,故从右胁生,右是便,欲明先权后实也。」义寂云:「为化众生离左道故,左道非正之法也。汉土贵左道,老子生左胁,梵右为胜。」
《大集经》云:「有诸众生常行左道,菩萨见已,修习右道,为令众生舍左道故。」《寄归传》三:「特崎拏是其右,总明尊便之目。」
释尊诞生周第四代、昭王二十六年甲寅四月八日也。日本地神五代,鸬鹚草葺,不合尊治天也,从其至神武天皇即位元年辛西三百六十八年也。诞生日有异说如别处。
次生时灵瑞(有五:一现行,二放光,三地动,四自称,五天众归仰。(《会疏》))
现行七步.(《唐本》:见行七步)光明显曜.(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无量佛土六种震动.(普佛世界六种震动)举声自称.吾当于世为无上尊.(而自唱言:于我一切世间最为尊贵)释梵奉持.天人归仰.(释梵诸天咸缘亲奉)
此中有五瑞:一现行,二放光,三地动,四自称,五天众归仰,可知。《唐译》亦大同之。
初「现行七步」者,现身威。净影云:「于十方各行七步(依《涅槃经》),示现丈夫奋迅之力,于十方世界独出无畏。」祥云「明过六道」。义寂云「现七觉法相故」(《华严十事》第八)。憬兴云:「菩萨生已,不假扶持,即于十方各行七步,下足之处皆生莲华,无有怖畏,欲示丈夫超于六道奋迅之力,故行之七步。」(文)此以净影、祥释会合经文。《大庄严经》及《涅槃经》说十方行七步,今经总云「现行七步」,义通十方,故云「十方各行」也。
「光明显曜,普照十方」者,二示放光,身光普照,令人觉知佛生。(影、祥)又身光利物故,兴及《会疏》(十四左)引《大庄严经》。
「无量佛土,六种震动」者,三明地动,谓震动大地,使魔怯伏。(祥、影、兴同之)「震」者,《应音》二(二右)云:《公羊传》曰:地震者何?地动也。《周易》:震,动也。经文有从手作振,发也,掉也,掉亦动也。
六种动者,《华严经》云:一震(隐隐有声)(影云:如世空物,振之则下),二动(摇扬不安,如车掉),三吼(发声),四击(涌是也,如泉涌,如金沸。),五起(自下升上名「起」,如面起),六觉(动势令人心觉),是名「六动相」,此各有三,名十八相。《兴疏》云:准《长阿含》,六动有三:一六时动,谓入胎等,今出胎动;二六方动,动、涌、震、击、吼、爆,谓四方中边涌没;三六相动,今所谓六动是也,此各有三,名十八相,谓动(直动)、遍动(四天下动)、等遍动(大千动),余五皆尔,今所谓即六相动也,故《庄严经》云「六动有十八相」。(已上)明六种所以,如《会疏》引《大论》。
「举声自称:吾当于世,为无上尊」者,四自称,《大庄严经》云:「菩萨从右胁出,于时树下自然涌出七宝莲华,大如车轮,圣子即便堕其上,无扶持者,自行七步,举其右手,而师子吼:我于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胜,无量生死于今尽矣,此生利益一切人天。」(已上)
或《大论》等(《瑞应经》)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我当安之。」(文)
《会疏》(十六)引《方便会》明所以,既行七步于十方,光明动十方,自唱亦行十方,自唱尊号,令物归趣。兴具约共六方者,恐付顺经意。时其声普闻,一切三千世界无不归仰无上尊也。
「释梵奉持,天人归仰」,五明众归仰,「释」谓帝释,处须弥山顶,「梵」谓梵王,居虚空,举释则地天皆摄之,举梵则虚空天尽摄之。「奉持」者,《说文》:奉,承也。「侍」者,《琳音》四(十四):《说文》:承也,从人从寺。徐曰:承其不及也。《广韵》:近也,又从也。亲奉侍从名「奉侍」。「仰」,举也,《广韵》:反首望也。《诗注》:仰者,心慕之辞。
《疏》(十一右)引经云:「说是言已,(自称)四天大士即以天缯接太子身,置宝机上,天帝释王自执宝盖,大梵天王亲持白拂侍立左右,时亦难陀、优波难陀二大龙王于虚空中吐清净水,以灌其身,纯黄金色,有四八相,大光普照大千世界,天乐奏空,妙华缤纷等。」(《因果经》、《庄严经》)
《兴疏》引《庄严经》,可见。是释梵奉侍、天人归仰之相也。
名悉达太子者,《本行集经》九云:「彼生之日,一切众事皆悉即成,今我(父王)可为太子立名为『成利』。」(文)《苑音》四云:「悉达具云「萨缚頞佗悉地」,(平声)『萨缚』,一切,『頞他』,事也,『悉地』,成也。言其于一切所应作事,皆既成就也。」(文)《西域记》七云「萨婆曷刺佗悉陀」。《唐》言「一切义成」。(文)
四在家相二:一童子相,二受欲相。(现处)初中亦二:初习学相,后试艺相。初习学相者:
示现筭计.文艺.射御.博综道术.贯练群藉.
净影云:「示现」已下是第五童子相,于中有二:一身具众伎,(「筭计」等)二智解宽广,(「博综」已下)博综道术,知事宽广,仙道秘术无不博学故;贯练群藉,知教宽广,世俗异典(四韦陀等)悉知故。
《祥疏》云:「下明修学世伎,六艺者,算计是一,(数也)文艺诗书及礼、乐、射、御是六也。(初一句为六艺)博综道术者,广习五明道术,贯练群藉者,含内论。」(文)
《兴疏》初句顺嘉祥,后句依净影。
「算计」者,《麟音》二(十一)世本云:黄帝时隶首所作也。《刘法》、《九章》、《孙子》、《五曹》皆计数术也。「文」谓文书,所谓梵寐书等六十五卷也,「艺」谓伎艺才能,《琳音》二十五云:此方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也。西方技艺即习五明是也云云。「射」谓《周礼》五射,《说文》从矢作?,释云: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曰「射」。「御」,《说文》使马也,乘车马法也。「博综」谓广习也,「贯」谓数数串也,「练」谓久练令熟也。
今按:示现算计、文艺、射御者,顺此方六艺而明现彼方五明,祥、兴此意。
《唐本》云:「又现习学书计、历数、声明、伎巧、医方、养生、符印,及余博戏,擅美过人。」此约彼方五明明故,今约此方,则但六艺耳,故顺方译。
《西域记》云:七岁后渐授五明大论,一曰声明,释诂训字、诠目流别;二工巧明,技术、机关、阴阳、历数;三医方明,梵咒、闲邪、药石、针艾;四曰因明,考定正邪、研窍真伪;五曰内明,究畅五乘因果妙理。如《瑜伽》五十三已下广明。
初「示现」者,净影云:「佛已久知,随化始学,故曰『示现』。」习学相、算计相等如《会疏》二引经。
后试艺相
游于后园.讲武试艺.
如《庄严经》、《本起经》,试艺相为嫂妻事。净影云:游后园下是第六嫂妻之相。于中初「游于」等者,嫂妻前事,如《本起》说。(太子十七岁事)系象(兴流所引)觔力名为「讲武」,共射金鼓说为「试艺」。义寂从之,广引《本起经》。望西用之。
憬兴亦属纳妻科,讲武试艺即嫂妻之前事。然举《影疏》云「犹有未尽」,故长引经文(《庄严经》)了云:今言讲武者,即角力射鼓也,试艺者,即试书运筹也。
《祥疏》云:「游于后园,明学技已,于后园讲试之耳。讲之言习,试之言用也。」(己上)
今谓:既习学文艺、射御等已,于此于后园讲习之、试用之。故文势属前(童子相),非属纳妻相,故《唐译》亦无此句,其文艺、射御等《因果经》太子十岁事也。其《本起经》嫂妻争太子,十七岁事也,故属纳妃相者非也,故嘉祥可据。
《会疏》引《因果经》明十岁试艺相,与《庄严经》、《本起经》嫂妻事不同,可见。《会疏》亦属前者大好。
二受欲相
现处宫中.色味之间.
《唐译》云:「身处王宫,厌诸欲境,见老病死,悟世非常。」(文)
今此中亦含「厌诸欲境」句,然则「现处」等句似明出俗所由,现处宫中欲境,厌离不乐故。然此经释家皆以此句科为嫂妻之相故,今亦属在家相之中也。
又可,此句属下示所厌境,若依此义,则现处者,现身自处五欲中之义也。若依旧科者,净影云:「佛实离爱,随化示居,故曰『现处』。」祥云:「示、处同,是为示现义也。」此义亦好。
宫中是见闻皆五欲繁荣之处,于中今举色、味二境摄余,纳妻亦有其中焉。
「之间」者,犹言之境,其受欲相《会疏》引《因果经》、《庄严经》,可见。
五出家相四:一出家缘,二出俗相(入山、须发),三入真相,四苦行相(端坐)。初出家缘者
见老病死.悟世非常.
上五欲是可厌之境,于中见老病死,悟世间无常,此乃出家之缘也。净影指《本起经》,憬兴指《庄严经》,《会疏》(廿四左)具引《因果经》,其义备矣。
「见老」者,东门化老,(净居天)太子见悟时光迁流,身不可恃;见病者,南门化病人,太子见悟此身大苦聚;见死者,西门化死人,太子见悟,云一切世间皆有死苦,云何于中行放逸。此中略北门化僧,非所厌故,唯举三门所厌境故。北门见沙门,故求学道。
二出俗相
弃国财位.入山学道.服乘白马.宝冠璎珞.遣之令还.
《唐译》云:「指舍国位,踰城学道,解诸缨络,及迦尸迦,(《小品般若》、《音义》:此云光,言有光泽也。)被服袈裟。」(文)
「弃国财位」者,断恩爱也,所治国、所有货财、帝祚宝位,悉舍不取,舍皆无常故。
「入山学道」者,入无为境也。入山者,踰城入山,如《会疏》引《因果经》明其相。《梵网述记》云:「《梵网》七岁出家,余经中十九出家,根机有殊,见闻不同。」又《西域传》云:「如来踰城,出时不定,或十九,或二十九,二月七日、(《因果》)三月八日,(《西域记》)或二月八日,(《长含》)或四月八日。(《灌佛经》等所见不同,不可和会。)」
「服乘白马」者,「服」谓衣服、宝冠、璎珞等也。「乘」谓骑乘,所谓白马也,《本行集》云「犍陟」,《琳音》十九云:犍陟,悉达太子所乘朱鬣白马名也。
宝冠璎珞悉与车匿,令还王宫,髻中宝珠奉父王,脱身璎珞奉之波阇波提(憍昙弥),余严身具送耶输陀罗,此等皆托车匿送遣还城,故云「遣之令还」。欲令眷属知菩萨不贪在家名衣上服等故。「遣」,纵也,《广韵》:送也,《增韵》:又袪也,逐也,发也。
三入真相
舍珍妙衣.而著法服.剃除须发.
正示出家相。《唐译》云「解迦尸迦(光泽)被服袈娑」,含「剃除」句,如《会疏》引经:尔时,太子以利剑自剃须发,发愿言:「今落须发,愿与一切断除烦恼及习障。」释提桓因接发而去虚空已,剃发而衣不如法,时净居天化作猎师,身被袈裟,于其前立。太子言:「汝所著衣是寂静服,诸佛标帜,云何著此?」猎师答云:「以诱群鹿,群鹿见此袈裟,近我,我易得杀。」太子曰:「但为杀生,非求解脱,此太不可,与汝贸易。」猎者答言:「善哉如告。」即脱宝衣而与猎者,自被袈裟。乃是今文既易得,舍自珍妙衣与猎者,自被著法服也。
嘉祥就猎师觅鹿皮衣者,由猎师答言诱群鹿衣乎,盖有据乎?盖「剃发」句为后。
言「法服」者,袈裟也。《苑音》二(初)云:「具正云『迦罗沙曳』,此云『染色衣』,西域俗人皆著白色衣也。」(文)《四分律》云:「一切上色衣不得畜,当坏作迦沙色。今略梵语也。又名『坏色』。」《业疏》云:「本作迦沙,至梁葛洪撰《字苑》,下方添衣,言道服也。」(文)《大集经》云:「袈裟,名离染服。」《贤愚经》云「出世服」,《如幻三昧经》云:「无垢衣,又名忍辱铠,又名莲华衣,又名幢相等。」
《五分律》二十三:「世尊与大比丘俱游行南方,从山上下见有水田,善作腠畔,言诸比丘,宜著如此衣,或一长一短,或两长一短,或三长一短,左条叶左靡,右条叶右靡,中条叶两向靡,此名『割截不共衣』,与外道异,怨家、盗贼所不复取。」(文)
《十诵律》二十七说:萍沙王谬礼外道以为佛弟子,白佛:愿令僧衣与外道衣异。佛敕阿难令制割截衣云云。
有人引此等诸文,云制其割截衣者,佛成道已后事也。故今此文及《唐译》袈娑者共彼外道,不割截衣而已。
然望西一引《大论》问答未详,误以为外道一切皆裸形,故设此问答,殊不知外道中亦有著离尘衣。
四苦行相
端坐树下.勤苦六年.行如所应.现五浊刹.
六年苦行相如《会疏》(三十二右)引诸文。(初至跋伽仙人住处,问答仙人,所行不免苦。次所教行北阿罗逻仙人处,路于般荼婆山岩上,端坐思惟,而后至仙人处,教修四禅定,得无想报,又得非想非非想处,为究竟解脱问答云云。次至迦兰住处,问答亦复如是,后至伽阇山苦行林中,思惟苦行六年,如《庄严经》)苦行处者,优楼频螺池侧于尼连禅河,至一静处思惟。《西域记》八云:目支邻陀龙池,东林有毕钵罗树,于是苦行六年,日食一麻、一米麦,经行往来,攀树后起处。
何以故行苦行?《庄严经》云:「我今出于五浊恶世,见彼下劣众生诸外道等,修诸苦行,我今为欲摧伏外道等」。又《方便会》为调伏诸外道,故六年苦行。又《华严十事》中云「为随顺五浊世界众生故」,今经亦此义也。
《大论》三十八(二十一左)云:「诸外道等信著苦行,若佛不六年苦行,则人不信」等。此乃与《十事》中第八「为显菩萨殊胜行故」同焉。《大论》次文云:「有外道苦行者,或三月、半年、一岁,无能六年日食一麻一米者,诸外道谓此为苦行之极,于是信受,皆入正道。」(文)
「行如所应」者,异解纷耘。
《祥疏》云:「六年下明学道,先示同邪道,故云『勤苦六年』。『行如所应』者,行是因,所应是果,果应因行,故云『所应』。」(文)此解不然,若果应因行者,可言「行如能应」,「所」字难消,又修非道,岂可求邪果乎?
净影云:「勤苦六年,先同其邪,行如所应,翻邪学正道,是其所应修学,顺而行之。」(文)憬兴斥云:「若尔,此文应属成道,如何自许是出家相。自义顺《瑜伽》,菩萨虽复修诸苦行,即趣正行之方便,故云『行如所应』。」此亦于义不分明也。
《略笺》云:「其所修行,既应真理,将发惠明,故云『如』也,未至成道,故不言正应也。」
贯思议云:端坐六年,一心念安般,修六妙门,顺古佛之法,故言「行如所应」云云。
《梵响》有二义:一约示现,行无所有处即得,行非非想处即得;(顺上文解)二约内证,表修苦行里自合真行大悲行,所应苦恼众生。(顺下文解)
后解依《会疏》,《会疏》云:「准《唐译》,正是苦行所以也。彼文云:六年苦行,能于五浊刹中作斯示现,顺世间故。『行』谓苦行,『如』谓应同义,『所应』者,是指外道仙人等也,谓六年苦行实非为己身,正是应同愚痴外道、诸天人等,为调伏彼等故也云云。」此义为好。
有师云:以新本考之,「现五浊刹」一句应属上段,而为苦行之所以,言能于五浊刹作斯示现故,是正立苦行因由耳。古注释摄下恐未可也。不尔,「行如所应」句最为难解。
六成道相有五:一净身垢,二趣道场,三坐树下,四降魔众,五成正觉。初净垢者:
随顺群生.示有尘垢.沐浴金流.天按树枝.得攀出池.
《唐本》云:「顺世间故,浴尼连河。」(文)先作六年苦行,而身形消瘦,有如枯木,更无所得,故思惟起至尼连河洗浴尘垢,此顺世间,故示有尘垢。菩萨身本来清净,何垢之有?
「金流」者,即尼连河,净影云「金沙河」,河底有金沙故乎。《应音》第二云「阿利罗跋提河」,《泥洹经》作「熙连河」,皆讹也。正言「?剌拏伐底河」。「?剌拏」此译云「金」,「伐底」此言「有」,名为「有金河」。《说文》:濯发曰「沐」,洗身曰「浴」。《祥疏》云:「先既因六年苦行无所得,形清体缩,故入金流洗之也。又以表理,明必以定慧之水断除结使也。」
「天按树枝,得攀出池」者,祥云:「为示体弱,故须攀枝,又表接物机也。」(文)《因果经》云:「洗浴既毕,身体羸瘠,不能自出,天神来下(《庄严》名阿斯那树神),为案树枝,得攀(引也)出池。」《会疏》(三十六左)引用《庄严经》云:「入池澡浴,时魔波旬变其池岸,极令高峻,池边有树,名阿斯那,树神按枝令低,菩萨攀枝得上池岸。」(文)兴依此故云「按枝即池岸树」。(文)
然《因果经》沐浴出池后受难陀波罗之乳糜。(于彼林外有一牧牛女,名难陀波罗。时净居天来下劝供养,地中自然出千叶莲花,上有乳糜,以奉上太子,即受之已,身体光悦,气力充足,堪受菩提。)《庄严经》前受善生女之乳糜,而后入尼连河而浴。又《庄严经》前后有入池,初处一方石,浣苦行弊衣已,入池澡浴,出池,树下自纳故衣,净居天子上应量衣,菩萨受之,入村乞食。后受善生女乳糜,往尼连河,置钵岸上,剃发入河而浴,浴竟,坐宝座,食彼乳糜。《因果经》但有初澡浴。然彼经初说为洗衣入沐,出池后唯说沐浴受糜。今经说沐浴出池,前后互举。
《唐译》云「浴尼连河,趣道场」,故此菩萨澡浴已竟复受乳味,身色光净,往诣道场也。乳糜者,糜,碎也,屑也。
《庄严经》云:「聚千?牛而揲其乳,七度煎煮,唯取其上极精纯者,因香粳米煮以为糜云云。」《会疏》二(卅七左)明所以者,《方便会》曰云云。
二趣道场
灵禽翼从.往诣道场.
「灵」谓神灵,「禽」者鸟兽之总名。(白虎通)《尔雅》云:「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曰『兽』。」
「翼从」者,《苑音》二(十二)云:「孔安国注《书》云:翼,辅也。《毛传》曰:翼,敬也。」《麟音》、《增韵》:恭也,从,随也,《尔雅》:从,重也,恭敬随从云「从」也。
《经》曰:「菩萨澡浴身体,复食乳糜,身色光泽,往诣道场。尔时亦有五百青雀飞腾虚空,右绕菩萨,杂色瑞云及以香风而随映拂。」(《本起经》、《因果经》)净影依之故云「如经中说,五百青雀随从佛后名『禽翼从』,此皆神鸟故曰『灵禽』。」不但五百青雀,《庄严经》云:「复有无量象、马、牛等围绕菩萨,发声哮吼,其音和畅,又有无量鹦鹉、舍利、拘枳罗鸟、迦陵频伽、凫雁、鸳鸯、孔雀、翡翠,共命诸鸟,翱翔围绕,出和音。」《兴疏》据之,如具引文。
《唐译》无「灵禽」句,但云龙王迎赞诸菩萨众,右绕称扬菩萨。祥云:「灵禽翼从表德被禽鱼,吉祥感征明德被人天。」兴云:「灵禽者表同行眷属云云。」此依《华严》〈离世间品〉十种第三云:「宿世同行菩萨悉来云集,以种种庄严具恭敬供养。」(《会疏》二(四十左)引)由此言之,或云五百青雀,或菩萨围绕,但是宿世同行菩萨,所见不同耳。
往诣之相如《大庄严经》。(《会疏》三十八丁引)
「道场」者,摩竭陀国菩提树下成佛道之灵场也。《说文》云:「治谷田也,从土易声。」什注《维摩》云:「佛所座处,于中成道,故云『道场』。」《维摩义记》二末(廿五):「菩提果德名之为『道』,『场』者,是其处之别称,如治谷处名为『谷场』,治麦之处名为『麦场』等。」《探玄》二曰:「得道之处名道场,依主释。亦如世谷场,简去粃?而择取真实,此中亦尔,灭惑成德,亦得道即场,故持业。」
《西域记》云:「菩提树垣正中有金刚座,昔贤劫初成,与大地俱起,据三千世界中,下极金轮,上侵地际,金刚所成,周百余步,贤劫千佛坐之而入金刚定,故曰『金刚座』焉。证圣道所亦曰『道场』,大地震动,犹不倾摇。」
三坐树下
吉祥感征.表章功祚.哀受施草.敷佛树下.跏趺而坐.
《会疏》(三十九右)引《因果经》,《兴疏》引《大庄严》大同,可见。盖《本行集》、《大庄严》以「吉祥」为化人刈草人名。
《观佛三昧经》为草名,《经》上(十八)云:「佛告大王,如我去伽耶城不远,诣阿输陀树,吉安天子等百千天子皆作是念:菩萨若于此坐,必须座具,我今应献天草。作是念已,即把天草,清净柔软,名曰『吉祥』,菩萨受已,铺地而坐。」(文)
然名「吉安」,或名「吉利」(《本行集》),或云「吉祥」,同是人名,今经亦同之。《苑音》一曰:《尚书传》云:吉,善也。杜注《左传》曰:祥者,吉凶之先兆也,言刈草人自称「吉祥」。献草税决定正觉之先兆,故草亦名「吉祥」。又吉祥之所献,故亦名「吉祥草」,无违也。
「感」,《说文》:动人心,《广韵》:动也,《增韵》:感,应格也。
「征」者,《琳音》一云:杜注《左传》云:验也,《说文》:象也。案事有象可验曰「征」,从壬从微省。
净影云:「初感吉祥,而为征瑞,其吉祥者,是刈草人,经中亦名为『吉安』也,安、祥义同。佛将成道,感见此人而为征瑞,知己定当成吉祥果,是故名为『吉祥感征』。即以此人表(明也,彰也,著外云「表」。)己所成功果福祚(「祚」,禄也,福也,祥也,报也。),是故名为『表彰功祚』。」《兴疏》亦同之。
「哀受施草」者,祥云:「表物献微情乃至草薄之物,无不哀受故,受草而敷之而坐也。」(文)佛心哀吉祥之情实,受其施草也。
「敷佛树下」者,佛取草而自敷布菩提树下也。
《唐译》云:「尔时,受草自敷菩提树下,结跏跌坐。」(文)佛在树下成佛名「佛树」,亦说为「道树」,亦名「菩提树」。(《维摩义记》一(四十四))
《西域记》曰:「毕钵罗之树,佛在世高数百尺,数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座其下成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茎干黄白,枝叶青翠,冬夏不凋,光鲜无变。每至如来涅槃之日,叶皆凋落,顷之复故。」(文)
「跏趺而坐」者,《应音》七(二右)云:跏趺,古遐切,《尔雅》:加,重也,今取其义,则交足坐也,结交趺坐是也。经文作「跏」,文字所无等。《琳音》八(十左)云:「跏趺,上音加,下音夫,皆俗字也,正体作『加跗』。」郑注《仪礼》云:「跗,足上也。」顾野王曰「足面上也」。按《金刚顶》等,结跏趺坐略有二种:一曰吉祥,二曰降魔云云。今安吉祥之坐,手作降魔之印也。
净影云:「盖乃随人见闻不同,若论菩萨见佛,如来从金刚际起金刚坐上至道场处之成佛,如《涅槃说》。凡夫二乘唯见如来吉安取草,敷而为坐,如此中说。」(文)
《大论》三十四(九右)曰:「声闻经中说敷草,摩诃衍经中随众生所见,或有见敷草树下,或见敷天綩綖,随其福德多少,所见不同。复次生身佛把草树下,法性生身佛以天衣为坐,或胜天衣。」(文)今约摩诃衍所见,故云敷草于树下而坐。
问:依天台三藏教,佛敷草而坐,乃至圆教佛虚空为坐,今经佛似藏教佛,岂不浅近乎?
答:此经八相明应化身仪,顺五浊刹,故随凡夫可见说。若如大菩萨,即应见尊特,道场树亦同之。
四降魔众有三:一激发,二魔逼试,三菩萨降伏。
奋大光明.使魔知之.魔率官属.而来逼试.制以智力.皆令降伏.
初二句激发相,明欲降魔而先放大光,使魔知菩萨成道,如《会疏》二(四十二丁右)引经。
「奋」,《应音》七(十九):《广雅》:奋,振也。鸟之奋迅,即毛起而身大故,字从?(音虽)在田上。《琳音》一(十四):郑注《礼记》:动也,《说文》翚也,郭璞云:翚翚然飞貌也。今振大光明,势动魔宫殿。
「大光明」者,放眉间白毫相光明也,使魔知之者,光明中说偈,告来树下共相校也。《大方便会》四十三云云。
魔者,《大论》明四种魔:烦恼、五众、死、天子。今指天子。魔,《应音》二十二(初)曰:「莫何切,书无此字,译人义作。梵言『魔罗』,此翻名『障』,能为修道作障碍故。复言『杀』者,常行放逸,断慧命故。或云『恶』者,多爱欲故。」又七(四右)云:「言魔波旬者,讹也,正言『波卑夜』,此云『恶』者,谓常有恶意,成就恶法也。或言『恶魔波旬』,存二音也。」
《琳音》十二(三左):「魔鬼,上音摩,本是梵语略也,正梵音『么(莫可反)罗』,《唐》云『力』也,即他化自在天中魔王波旬之异名也。此类鬼神有大神力,能与修出世法者作留难事,名为『魔罗』,以『力』为名。」又略去四字,又(十三)云:「字书本无此字,译者变『摩』作之。」
《辅行》云:「古译经论『魔』字从石,自梁武来,谓魔能恼人,字宜从鬼。」
《净影疏》:《涅槃》说八,四种(烦恼、五阴、死、天魔)大小通说,更加无为四倒之心(无常、苦、无我、不净)为八。今此所论偏降天魔,违其自行正智降之,违其利他通力伏之,故云「智力皆令降伏」。(巳上)
「魔率官属,而来逼试」者,次明魔逼试。(「属」,附也,类也。「逼」,《尔雅》:迫也,《杜注》:近也。「试」:《增韵》:尝也、探也、较也。)
《唐译》云:「见魔合围,将加危害。」魔军逼试之相如《因果》(《会疏》二)、《庄严》等经。(《兴疏》)又《观佛三昧经》广明。
《唐译》有「见」言,与现同,示已久降伏故。如《维摩经》(〈不思议品〉)云:「尔时,维摩诘语大迦叶言:仁者,十方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教化众生,现作魔。」(文)当知如来久降竟,然为此界邪见外道等,示现显佛威德。今经无「现」字,然「奋大光明」二句自含其意。
《大论》五十(十四左)云:「尔时,菩萨作是念:欲界魔王心未降伏,放眉间光,令百亿魔宫暗蔽不现。魔即瞋恼,集其兵众,来逼菩萨。菩萨降魔已,十方诸佛庆其功勋,皆放眉间光,从菩萨顶入。」(文)可准解矣。
「制以智力,皆令降伏」者,后正明降伏魔众。《唐译》云:「菩萨以定惠力,降伏魔怨。」(文)今经举惠摄定,定者慈心三昧也,力者神力,故知定惠以降伏魔也。净影云:「违自行正智降之,违其利他通力伏之,故云智力令皆降伏。」(文)
五成正觉
得微妙法.成最正觉.
正明成道,其相诸注引经可见。(成道有五,中前四科皆此之前方便)
依《因果经》,恶魔退散,菩萨心净湛然,尔时,菩萨正于二月七日夜,放大光明,即便入定,思惟真谛,于诸法中禅定自在,悉知过去所造善恶,即于众生起大悲心,思惟众生轮回无救者,至初夜尽。既至中夜,即得天眼,观察世间,皆悉彻见,如明镜睹面像,见诸众生种类无量,此死生彼,随善恶行,受苦乐报。观地狱、畜生、饿鬼、人天苦乐,此时菩萨以天眼力观察五道,而自思惟,三界之中无有一乐,至中夜尽。至第三夜,逆顺观十二缘,知众生生之本灭。第三夜分破无明,明星出时,得智慧光,断习障,圆满成就一切智。
《大论》五十云:「菩萨降魔已,十方诸佛庆其功勋,皆放眉间光,从菩萨顶入。是时十地所得功能变为佛法,断一切烦恼习,得无碍解脱,具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等无量无边诸佛法。」(文)
「得微妙法」者,净影云:「理是妙法,由得此法,故成正觉。」兴云:「不可唯言得理成正觉,今微妙法者,即摄所证果德悉尽之言云云。」理者,所谓诸法实相之道,佛证得此道,故成正觉,何妨之有焉!今谓:佛所得之道,微妙难思议,由之成最正觉。此句摄《华严》始成正觉。
《法华》〈方便品〉云:「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诸根钝,著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文)
《刊定记》一曰:「权得曰『成』,至极名『最』,离倒名『正』,开悟名『觉』。」
版权所有: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