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略释
太虚大师讲述
二十一年六月在南京中国佛学会讲
悬论
证信分
文殊章
普贤章
普眼章
金刚藏章
弥勒章
清净慧章
威德自在章
辨音章
净诸业障章
普觉章
圆觉章
贤善首章
悬论
一 经本推考:
经本推考,即对于本经之历史,及向来流传经过,要先有一番考证。于此又分三段:甲、翻译,乙、卷帙,丙、注讲。
甲、翻译 释迦牟尼佛生于印度,说法均用梵语。后人结集之经典,亦系梵文。佛经之有中文本,俱从翻译而来。此经题为: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罽宾、北印度国名,具云:羯湿弥罗。沙门、出家人之称。佛陀多罗,此云觉救,乃译者之名。据题则本经系唐朝时代,罽宾国沙门,名佛陀多罗者所译。但据历史考之,则圭峰大疏传说:一、贞观二十一年丁未七月十五日,在潭州宝云道场罗侯嚜健译,疑未奏闻。二、开元圣教录等、载长寿──大周武则天年号──二年,佛陀多罗在东都白马寺译。二说相去五十年。但可疑者,大周刊定经目所无。又、宋高僧传仅言觉救译此经,不详其来去。三、一说开元录但云近出,不详人时,但开元──开元约后长寿四十年──录载之。大历间──约后开元四十年──惟悫已注之,则此经为最早贞观、最迟开元之八九十年间所译。而译者,则于二人中定其为觉救耳。
译史既难确定,而古今重考据者,对于本经是否由印度传来,亦遂怀疑。──实则佛教经典,不能以通常考据方法证之。即使中文考据明确,而梵本终难详尽。如华严出于龙宫之类,已不能以普通目光观之,又乌得以史无明征而致疑!是故佛经真伪,但视其于大系统之教理,有无矛盾为断而已。
乙、卷帙 此经古今刻版,或为一卷,或为二卷,虽分合不同,无关弘恉。现所讲者,为二卷本。惟依本经例推,佛与十二菩萨问答,前十一章,长行后俱有重颂,似乎十二段亦应有颂,惟此本则十二段无之。而南宋后之版,及周琪之夹颂集解讲义等,另有大同小异之五字颂。其文曰:“是经佛所说,如来守护持,十二部眼目,名曰大方广圆觉陀罗尼,显如来境界,皈依增进者,必至于佛地。如百川纳海,饮者皆充满。假使积七宝,满大千布施,不如闻此经;若化河沙众,皆得阿罗汉,不如闻半偈。汝等末世众,护持尽宣说,一圆一切圆,一觉一切觉”。南宋后版有此颂者,亦有二句出入。宋以前古版,如圭峰等所注,皆无此颂。大概本经至南宋后,流通已广,好事者因见第十二段缺重颂,乃仿例撰加。实则第十二段系流通文,可不须颂。此本经卷帙有不同处,诚恐见者疑现讲本不完,故及之。
丙、注讲 古今人对于本经注释讲解者,中国、日本俱多。高丽虽有流通,而讲释者,史无可考。至讲注之人,则以禅宗、贤首、天台三家为多。至法相、真言诸家,则未涉及。据圭峰评:惟悫、道诠二注,仅略科释丈句,无甚发挥。而悟实、坚志师资等,则不失南宗之旨。可知此经,先由禅宗弘之,南宋孝宗御注等,皆禅宗之流。然自圭峰大疏略疏及修证了义等弘布后,遂成贤首家要典,讲注极盛。至南宋末,元粹始集天台各师之注斯经者,成为集注,以天台义对抗贤首。日本承之,尔后则不外台、贤对抗或折衷耳。禅宗不判教不分宗,而以当下实现之宗旨讲释此经;贤首则依五教;天台则以五时八教判此经。此则三家讲注此经之大概。现在不据三家之说,只依经文直接说明为宗旨。
二 经义提示
甲、托本在佛 托本如云根据点、出发点之意。此经以佛果之境界,为经义之根据;虽所谈者周摄于万法,而根据则在于佛果。何以见之?如文殊章云:“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名为圆觉”。此圆觉为无上法王所有,故知全经托本,惟在佛果。又如普贤章云:“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普眼章云:“欲求如来净圆觉心”。金刚藏章云:“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弥勒章云:“愿我今者住佛圆觉”。圆觉章云:“信佛秘密大圆觉心”。贤善首章云:“是经惟显如来境界”等,在在可见。他经立说,或依于心,或依众生,五阴、六尘、乃至或依般若。此经则依于佛地心境,此为第一重应知之义。
乙、被机在顿 佛说法皆对机,此经为何等机耶?乃被顿机。大略顿机有二:一者、对渐为顿,谓渐机修学小乘,然后回向大乘,顿机则直入大乘。二者,顿时成佛为顿,谓利根人,不但不从小向大,乃至菩萨因地亦不须经过,只一闻佛乘,即能超凡入如来地;此种直超佛果,乃大乘中之顿机。本经所被,重在后者。何以见之?如文殊章云:“知是空花,即无轮转”。普贤章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清净慧章云:“居一切时不起妄念,放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贤善首章云:“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又如经言:“亦摄渐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让小流”。则知本经正被在顿,旁亦摄渐。彼闻经而先获理解,渐事行修者,固无所碍;但不若顿入顿超者之受益,乃为此经正被之机耳。
丙、注重在行 佛学有境、有行、有果。境者,知识之对象;行者,实地之修习;果者,功效之确证。三者虽有偏重,决无偏废;非如世间讲学,只求知解,不求效果。故佛经有注重在境而多分说境者;有注重在行若果,而多分说行说果者;亦有平均说之者。此经则特重于行,虽说境而明境在行,难说果而明行之果。如文殊请问如来本起因地法行,其所对境,乃起行之因地可见。普贤、普眼二章,全明修行。他如说行位、行法、行过患、行方便等,皆可见注重在行。此从正面而言。又从反面亦可见此经不重知解:如金刚藏章云:“犹如空花,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净诸业障章云:“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但当精勤,降伏烦恼”等。尤有进者,经名圆觉,而十二菩萨中有圆觉菩萨,此菩萨所问,乃为入手方便,从可见此经不特注重在行,尤特别注重入手方便之行。上来略以三条提示,则此经全部之义,已如网在纲,有条不紊。
三 题目略释
此经特别表出者,只圆觉二字,余名乃简别之辞。兹分释如下:
甲、大方广 方广亦称方等,梵语毗弗那,为十二部中之方广部,惟大乘经典有之,小乘经则无。故凡大乘经皆称方广,盖以简别于小乘,非天台五时教之方等也。于上加一大字者,以表此经托本于佛果,而非普通之大乘。一部分之大乘经题为大方广者,均此意,如华严之类。分析言之:则方者,方所方体之意。如云方所,则表空间之上下、东西、南北,故有长、宽、厚,可量之三度,若称方体,则加时间,以量其久,即成四度;如是长、宽、厚、久,则摄空间、时间之义尽。空间为宇,时间为宙;时间为世,空间为界。故举一方字,则摄宇宙、世界之义尽。宇宙世界之义,遍于一切事物,故举方义,则宇宙万法乃至一切一切,摄无不尽。广者,明方之广阔莫测,以有方故有量,有量故有广与不广,言广则包括长、宽、厚。久,所谓竖穷横遍。良以大乘经典,若文若义,若事若理,一一皆广,故名方广。大者,殊胜义,绝特义。诚以就方言广,犹有量存,时空之相依然,仅乃对小言大,而非绝对之大。至明佛果,则事理不二,性相不二,一多、大小、长短、远近等一切对待之相,圆融无碍,如此殊胜,所以独称大也。古德有以大方广三字广明身、德、谛三法者,兹不具说。
乙、圆觉 圆即圆满,觉即菩提。圆满菩提,是为佛果。良以过患离尽,功德满足,无不圆明觉了,故称圆觉。然此圆觉之性,即一切法之平等真如性,亦即一切众生之平等真如性,故举圆觉一名,则一切法性,一切众生性,摄无不尽,以皆平等真如性故。顾圆觉虽圆摄一切法真如性,而此经正明,则在佛果圆满菩提,依于佛果以为主说之根据,亦即本经之特点。故圆觉二字,为本经特标之号。
丙、修多罗了义 修多罗是梵语,与华文经字之义相当,故译为经。亦云契经:一者、契理,二者、契机。至梵文本义即线,盖即纪录佛语,书于贝叶,以线穿之,使成一贯,以垂后世,故云经也。佛法有三藏,曰:经藏,律藏,论藏。此题修多罗,简非律,论。了义者:意义圆满透澈之谓,对不了义说,略有二义:一者、终了为了,如所说已圆满充足,谓之了义,略说、概论谓之不了义。二者、明了为了,所说明白透澈者为了义,隐约不露旁敲侧击者,为不了义。故经有了义与不了义,此则经中之了义者。上来十字、为本经之别目,复题经者,乃诸部之通称,华梵双具之意耳。
正释经文
甲一 证信分
乙一 略叙闻时主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
证信分,为结经者叙述之词,以闻、时、主、处、众五事以证信,谓之五重证信,乃诸经之通例。亦有释为六种成就者。如是者:概指全经而言,谓如此一部结集流传于世之经,乃可信之法,如下证之。我闻者:我所亲闻,非间接传闻可比,此以闻证信者一。一时者:主伴聚集,时机会合,有机有教,有说有听,即此殊胜法会从始至终,名为一时;而非世间年月可纪,此以时证信者二。婆伽婆,此云世尊,佛地论有六种义,世尊其一义也。世尊为对佛之尊称,世间、出世间最尊上故。于此叙文中,则专称本经说法之主,即释迦牟尼佛;此以能说之主证信者三。
乙二 广明依处众
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此明说法之处与他不同者,他经多明常人所见之处所,而此经处所,乃所现超出世间形迹之许多净土,且为不二境上之净土,亦同于解深密经。乃佛入定在出世间净土所说,非世间境界之国土处所也。入、即入定之入。神通大光明藏者:神、则莫测,通、则无碍;大光明者,智慧也;藏、乃一切法所依之平等真如法性体。神通大光明为所起之用,藏为所依之体。故若依依士释,释为神通大光明之藏,则明法性身土;若依持业释,释为神通大光明即藏,则明自受用身土。自受用者,具足无量无漏胜妙功德,而非菩萨所能受用之境界也。三昧、即三摩地,此云等持,亦云正持,大定也。正受者,三昧中平等中正之受,不受余受也。自受用身土,为如来不共之法,即是佛佛平等之不思议境界,自他彼此皆不思议,故一佛遍于一切;一切佛亦各各遍于一切,不一不异,不即不离,故云一切如来光严住持。光严住持者:佛智光明以为庄严,安住任持不动自在也。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者:显此体性,乃一切不二之性,故即众生本有之清净觉地。良以各各众生藏识之中,具足无漏清净种子,即是觉性,亦即本觉,与佛圆觉无二无别,惟至佛果乃能证之而成自受用身土耳。在此、绝生佛之假名,一切自他形相动作差别之相,皆不可得,故云身心寂灭。一切法皆依之以为体性,故称平等本际。真如性体遍于一切,故云圆满十力。不二者,真如法一也。随顺者,逢缘显现也。于此可见一花一木,一色一香,无非法界,禅宗所谓“拈一茎草,现丈六金身”。依此不二真如法性之境,则宇宙虚空当下即是全体真如,即皆净土,故云于不二境现诸净土。即依一真法界,现起他受用身土也。又初地以上菩萨,受用不同,庄严大小非一,故云诸也。然则世尊说法之处,究何土耶?曰:正是现起他受用净土。前言法性身土、自受用身土者,以明现起之根本而已。此以说法之处证信者四。
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此叙同闻之众。大菩萨摩诃萨,明何类机。十万人,约举其数。其名曰下,列诸上首之名。自文殊至贤善首十二菩萨,皆为上首。眷属者,徒众之称,十二上首各有徒众围绕。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者,以明诸菩萨众,皆是法身大士,皆能分证法性,故能皆入三昧,住此法会。是会小机不预,而况人、天耶?此以同闻之众证信者五。上来证信,历分五重说明,证信分竟。
甲二 正说分
乙一 示境行
丙一 示平等境──文殊章
正说分、自文殊章起至圆觉章,共十一大段。每段先长行,后重颂。于中:一、文殊、普贤、普眼三章,为示境行;二,余八章为深抉择。深抉择者,示境行中未竟之意也。又境则平等,惟佛果故;行有差别,菩萨阶位有不同故。故示境行中分二:一、示平等境,二示差别行。本章乃示平等境。
此经根本在前三章,而文殊一章又为根本中之根本,何以故?本经名顿教大乘,当机受益,非智莫属。文殊菩萨者,梵语文殊师利,译为妙吉祥,亦云妙德,依华严表根本智。首先启请,为本经发起之人,以示佛智境界故也。境乃佛智之境,惟一平等,故不必分。若能直下承当,所谓当下即是者,则境与行亦不必分,但义虽如此,而众生根机未必皆顿,即能顿与佛智相应而顿入佛地;故于本章之后,仍有普贤、普眼之问,以明如何修行,使诸菩萨直趋佛果而得实现如此之义,故仍有此三章也。
丁一 长行
戊一 启请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上文同在法会,以示主伴、生佛、自他不二,理智泯一,不动真际之一真法界也。此文则示以大愿力熏起,大悲心发动,故机感相应而有文殊发问。从座起者:从所证之理,起利他之用,即从根本智起后得智,故得从无自他、主伴、生佛,而有自他、主伴、生佛,有说有听,启请开示未悟。顶礼佛足者:以菩萨之顶,接佛之足,即以身体最尊之部,接于最下,在仪为极恭敬,在义则显菩萨最高之智,趋接于佛下度众生最深之悲愿,悲智感发,以启教化。右绕三匝者:右为相顺之方,故人动恒先右,以显随顺法性、随顺真理。三匝,以显菩萨从因至果,必经三大阿僧祇劫,始得圆满。此虽仪式,而合义如此。长跪叉手而白佛言者:正启请时,以表大悲大智契合,而郑重恭敬也。此节叙请仪,下为请辞。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放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此请辞也。世尊、即婆伽婆,乃对佛尊称。悲、为拔苦之义,以众生常在迷梦,若不方便说法,指示真理使之觉悟,则生死苦恼不能出离。是以诸佛兴悲,拔济众苦。如此悲心,尽未来际,故称大悲。佛以悲心救度一切世间,故亦称大悲救世者。法众、谓法身菩萨众,即上文平等法会中十万之众,均能担荷大法,展转流通,利益当来者。如来、为佛号之一,梵云多陀阿伽度。言如来者,以来摄一切动作,无不皆如,即来去坐卧行住等无不契于真如,故如来为究竟成佛之义。本起、如云基本发起点。因地、对果地之称。清净者,佛果乃清净法界果,别因地心当然清净,方能因果一致。法行、即合于法性之行。此为所请之第一点。及说菩萨放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为所请之又一点。于大乘中,指不乐小法,直取菩提之菩萨。发清净心,即依佛因地法行而发心。诸病,通指见解上、修行上有不如法处,所生之过患。能使以下,悬念未来,问意不仅在诸来法众,以见菩萨悲心深远。末世、谓末法时代。邪见,事理上迷谬之见。请辞中,一者、请说如来因地法行,为大乘菩萨发心之标准;二者、请说菩萨发此清净心如何远离诸病,不堕邪见。盖已包括以下各章之意。故本章为全经根本,而文殊之请为全经之总问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既申启请之辞,复具恳切之仪也。五体者,顶为其一,加两手、两足为五。
戊二 许听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此佛许说之辞。尔时、即三请既毕之时。文殊之请,契理契机,故重言善哉以深加赞许。善男子,乃佛对菩萨及弟子之称,非男女对待之谓。得正住持者,得于佛之本起因地中正法之行,以安住任持也。谛听者,既许以宣说,复诫其审听也。
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默然、则一心专注,亦不扰及旁人,乃听法之仪。各章仪式,及赞叹许可之语句,与本章同。
戊三 正说
己一 总标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无上法王,乃佛之别名,于一切法而得自在,无所障碍,故称法王。实则一切众生各有心识,欲善则善,求仁得仁,作圣作贤求之在心。有自觉自主之力,即有选择决定之权,在佛法则谓“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起心动念,果必从因,凡有心识,莫不具法王之义。顾在众生位,未能充分表现,其力有限,故必向上进展,充类发挥,至于佛果乃能究竟圆满,故佛乃为无上法王。陀罗尼、此云总持,即总摄一切、持之不失之意;如举一物可以概括一切。总持有四种:一者、法陀罗尼,如举一字、一名、一句,即包括世间一切字、一切名,一切句。二者、义陀罗尼,如言真如,唯心、唯识、法界等,即各总摄世间种种差别之义。三者、定陀罗尼,定即三摩地,亦云三昧,乃精神专注之意。譬如集中国民之心理,以趋于同一之目的,则其力量伟大;定亦如是,全部精神集中统一,即能发挥伟大之力量。虽定之浅深各有不同,其为精神之集中则一,故众生能集中其精神而成种种定。四者。咒陀罗尼,咒即咒诅,乃恳切祈祷之言词,亦即以全副精神集中于所发之言,自他关系既起,则领受者加以感应,常人发誓,亦即此意。要亦两心相感,故有反应而起两心连合之作用。门、即可入之法门。今此陀罗尼,于四种中,为义陀罗尼,但亦通余三。其名则为圆觉,以圆觉之义,于种种中为极广大,故云大陀罗尼门。此为标示总题。又、觉非一义,盖通于觉性、觉相、觉用,亦非对迷以说觉;故举圆觉,即总摄一切法,相委相成,圆遍无余。而此总摄一切之义,乃本来如是,非至佛果而后造成,但至佛果乃能究竟显现耳。总摄之义既本来如是,则一切离生死垢、出烦恼染之清净法,真如实性法,四智菩提法,涅槃寂静法,波罗密多法,无不圆摄,故云:流出一切。故圆觉陀罗尼,即一切无漏不思议功德之总持法,教授菩萨以此。何以故?因为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是依此圆明普照之清净觉相为境。菩萨欲达佛果,亦须依此总持一切清净功德之圆觉陀罗尼门之义理为境界相,以起照境之智,此即楞严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之意。如此发心,故能因果相应,直取菩提;譬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菩萨因地,即以佛果圆觉而起愿心,是直以佛果为境,故提示经义中,谓为托本在佛也。多种经典,随顺众生方便开示,使之渐进以达佛果;此经则直说佛境,使众生忘其为众生之心,而自变为佛心,直达佛果,故为顿教大乘。利根之人,不须迂曲,只不自信其心,闻佛所说如此,即信如此,如果一念决定而得相应,当下即是也。但以无明习气未能尽除,必假功用使之永断,方成佛道耳。此段虽总标圆觉陀罗尼门,但如何是觉相?如何是无明?下文分别说之。
己二 别说
庚一 别说无明
“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
首句征起。众生通于九界,故云一切。无始者,一向本有,非自何时始有。颠倒、即是非、黑白、东西、高下、种种错乱,简言之:即一切众生种种错乱颠倒。而此错乱颠倒,是一向有的,这便是无明。从反面言,无明者、谓无此明;从正面言,无明即是病。譬如昏醉是健全精神上的病,不过昏醉有发生之时,而无明则非起自何时而又相续不断;但常人亦有生来恶癖恶习,而可以医药或学力断之者,又如天花可以种牛痘去之者,要在知其为病,非不可除离也。人在无明用事中,非错即幻,纵有觉知,亦有限量,故仍在不知觉中。谓之颠倒者,固非全无知觉也。下更设喻以明之:
“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先以迷方为喻。夫人不迷则已,迷则不仅一方,故云四方易处,下二句合明,众生妄认虚幻之身心以为真实,即与迷方之人相同。四大者:坚相为地大,如骨肉等;湿相为水大,如血液等;暖相为火大,如体温等;动相为风大,如呼吸等。人之一身,无非此等质与力之所合成,离此四大,别无所谓身者。而凡夫之人,则固执之为自身相,故云妄认。六尘者:对眼之色,对其之声,对鼻之香,对舌之味,对身之触,对意之法。于此六尘境上经验所得的印象,将他记忆著,即为观念;将这些观念贯通起来,即成概念;加以思量,即有意义;再加分别,即可安立名字;所谓心相,如是而已。近世心理学所研究者,皆不出此范围。然除此等六尘境上缘过之影子外,实在别无心相,妄认此等身心之相,皆依无明而起之颠倒相也。身心之相,常人见其实有,何以为妄?更以下喻明之:
“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病目、目有眚翳之类。眚翳为病,故见空华、二月,以喻无明为病,故见身心之相。
“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结示前喻。空实无华,包括月无第二。以病者妄执,而竟见空有华,月有二;以喻真如心中,本无一切相,以无明妄执,而竟有身心之相。由妄执故以下,推论妄执之结果,非唯迷惑了虚空的自性,即是一方面迷惑了本空无相之真如自性;亦复迷惑了以为实有华生之处,即是一方面复妄认有身心之相。既迷真以起妄,复认妄以作真,由此原因,故有轮转生死。轮转生死,既从认妄作真而有,故云妄有。故名无明,此即结成。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
上来诸喻,已显依无明而起诸颠倒相。今恐误会此无明者实有其物,生于真如心中,故更进一步以梦喻明其无体性,重以华喻示其无生处。人于醒时,记忆上有此梦相,而了无实体可得。一切颠倒,迷时似有,及至于觉,犹如昨梦。空华非于虚空中有出生之处,及至目愈华灭,亦无灭处。虽说永断无明,不可说言于真如心中有断除无明之处,以无明于真如心中无住处故。法喻至明。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真如心中本无生灭,一切众生迷而不知,妄见生灭,故名轮转生死。
庚二 别说觉相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以下别说觉相。即接续前意,谓众生不知,妄有轮转生死。一切如来发心时修于圆觉,即有觉照之智,知此身心、世界、生死、苦乐,当下皆空,犹如空华之无生灭,故无轮转生死,亦无受轮转生死之身心。此明觉心初起,即了生死,故为顿教大乘。然所谓了生死等者,非由功力造作始无,以其本来即无,亦如空华全体皆是虚空,非待灭华而后见空,故云非作故无,本性无故。明圆明觉性,本无一切虚妄也。
“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
知觉、指前节知是空华之觉。此觉之相,犹如虚空;虚空本无众华,净觉本无妄念,此即离一切相无差别义。知虚空者,指了知觉相如空之心,仍是相名分别,仍是妄念,故云即空华相。知既不可,无知可耶?无知即非知觉自相,故亦不可说无知觉性。然则如何措心?须知说有说无,皆堕一边,是对待的,即非觉性;必须有无俱遣,相对心无从安立,乃为随顺净觉,故云是则名为净觉随顺。净觉,即总说中之圆照清净觉相。
“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
何以有无俱遣耶?应观净觉相如虚空,虚空义取普遍而无障碍;体常不动,用则如来藏中具足一切功德而无起灭之相。如此圆融虚明,一真绝待,非复思想语言所能到,故无知见。如法界性者,一切法界皆真如性,而此觉性即称法界而为性,故究竟圆满,普遍十方。
己三 结答
“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此结答文殊之问,文义自明。正说所示,皆以平等真如法性,即圆觉性为所观之境,故本章为示平等境。
丁二 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此叙世尊说偈以颂长行之义,以下各章均同。颂有多种,今系重颂,与长行义同而文略,不事详说。
“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了达于无明,知彼如空华,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智慧觉,即圆照清净觉相。成道亦无得者:圆觉是诸众生清净觉地平等本际,成道时乃究竟证之,非由外来,非是始起,故云无得。
丙二 示差别行
丁一 示地上入佛地行──普贤章
此经注重在行,上章已示所观之境,即应从境起行;自此以下十章,皆明修行之事。普贤菩萨,行极广大,首先代表发问,亦有深意。
戊一 长行
己一 启请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首句至而白佛言,叙启请之仪,各章均同。大悲世尊以下,致启请之辞。此节先明启请之大意,与上章不同者:上章乃欲知如来因地,究以何者为境界;此章则系既闻上章说的圆觉清净境界之后,欲知证此境界之方法,故云如何修行。且注重在大乘之行,故特提出修大乘者为请,以下更详申启请之词。
“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
彼、指修大乘者,谓修大乘之人,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了知身心如空华,都是幻的。但是修行无非从身、口、意三业而修,身心既幻,则所修之行,自然也都是幻的,即是以幻的身心,还修于幻的行,岂不助长幻法耶?此其一。若谓修至无明所起的幻性一切尽灭,谓之修行;则四大假合之身,固然没有,即六尘缘影之心,亦是没有。既身心不可得,则修行亦不可得,是修无可修,行无可行,即如幻之行亦无从修。修行之说,既不成立,如何更说修行如幻,岂不徒托空言耶?此其二。若是因此便不修行,也觉不对,即如众生本来不修行,常在幻化中轮转生死,也未曾了知这是幻境,此心已堕在妄想之中,即使得闻身心如幻之言,必谓既是如幻,更不用修,如此即不能解脱妄想而证圆觉?此其三。究应如何而能圆满觉照清净?这是普贤菩萨发问的意思。愿为以下,结束问意。因为普贤菩萨所问各节,都是替那些已经了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地上菩萨代为设想,不必自己有此心疑,故云“愿为末世一切众生”,此即饶益有情问。各章菩萨所问,均同此意。但欲圆满觉照清净,即普贤菩萨亦尚须修行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此重具恳请之仪,各章均同。
己二 许说
尔时、世尊告普贤普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世尊许说,菩萨默听,各章均同。及末世众生下,应仿各章例加“咨询如来”四字,文意方足。如幻三昧者,菩萨已知身心一切是幻之理观,而不废如幻之事修也。
己三 正说
庚一 总标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
此先总标。一切众生身心诸相,皆是无明虚妄颠倒,故云种种幻化。圆觉妙心,亦即众生本具之真如法性,以如来乃能究竟显发,故称如来圆觉妙心。一切众生迷真起妄,故云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此虽云生,实无生处,不过犹如空华,虽说从空而有,但空中无有实花生处。试观幻华虽至灭尽,而空性不坏;以喻众生幻化虽灭,而圆觉妙心则不因之动转。下更分析说明:
庚二 详示
“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意谓第一须知无明苟未永断,总名幻心。众生的这种幻心,还须依于幻的身心修行,乃得除灭。至所有幻法除灭已尽,而觉心不动,如花灭而空不坏,此可释“云何以幻还修于幻”之疑。其次、在此幻里,觉亦是幻;因为依幻来说觉,便不是真觉,故亦名为幻。无论说有觉,说无觉,皆是对待之言,故犹未离于幻。所以要到幻已尽灭,乃名为不动的真觉;在此未尽离幻之时,故可说修行如幻也。复次、一切幻化虚妄境界,如四大、六尘等,都是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的,不能因其虚妄,反谓不用修行,只是这幻相深细,须要体究。即如了知无明之幻,要想远离,便坚持这远离幻境的心;但是因为存了这坚持远离幻境之心,更进一步了知此心亦复如幻,亦复应当远离。譬如说万法唯识,进一步则知唯识亦幻,在此不特远离幻境,幻境之心也是如幻,应当远离。而远离幻心之心,亦复如幻,亦当远离,故云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者:谓如尚有远离远离幻心的心,仍为如幻,亦当远离。如是重重深入,必至离无可离,乃为诸幻尽灭,故云得无所离,即除诸幻。此等境界,乃地上菩萨才能实地领会,以重重离幻至于得无所离,即入佛地矣。譬如下,设喻以明;火出、喻遣虚妄之幻境;木尽、喻除遣境之幻心;灰飞、喻除心之幻亦离;烟灭、喻离幻至于澈底。虽喻止四重,而义归究竟。以幻修幻,如两木之相因,故云亦复如是。诸幻已尽,即是圆满觉性,故云不入断灭。
庚三 结答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此更结束前意以答结请。因为方便渐次,乃为一般知幻不能澈底、离幻不能究竟之人而设;在大乘中顿机之人,理观既真,事修无怠,是用不著的。是以佛说知幻即离,不用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须别立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均指大乘顿教之人,依此修行,乃能离幻成觉。故本章所示,为地上菩萨入佛地之行,此段之言,尤非初心善萨所能承当也。
戊二 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普贤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丁二 示地前入地上行──普眼章
文殊一章,约最上根人顿悟顿超,即无生死流转。普贤一章,示修大乘者知幻离幻,不作方便渐次,均见此经被机在顿之意。而前章如幻三昧,亦是地上菩萨之行,初心难于遽修。普眼菩萨善能观察众生根性,悲悯新学,故有本章之问,即地前菩萨入地上之行也。
戊一 长行
己一 启请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维?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
于是至而白佛言,具请仪。大悲世尊以下,致请辞。诸菩萨众,及末世众生不言修大乘者,意在初心,是以固请修行渐次,并详问云何思维、住持,及假说方便。即谓新学菩萨,闻此圆觉境界,应如何思维观察乃得纯熟?如何安住受持而不为一切环境转移?复总问一句:如果于此圆觉境界未能开悟者,应作何种方便使之开悟?即不但上根之人可悟,而中下之人亦可开悟之意。
“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维,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愿兴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世尊至不能悟入,菩萨自陈固请方便渐次之意。彼众生,概指此会新学及末世初心。意谓适来闻佛所说菩萨修行如幻三昧,即是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不作方便渐次,此在上根之人,固可顿悟;但在初心,若无正方便及正思维,诚恐闻此三昧,其心转生迷闷,以心生迷闷故,即不能悟入圆觉矣。愿兴慈悲下,陈明问意之后,仍坚请于无方便之中权宜为说,故云假说方便。作是语已下,再申恳请之仪,准前可知。
己二 许说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维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己三 正说
庚一 远离无明之事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晏坐静室。
自此节至长行之末,正答前问,尤注重修行方便。佛知普眼菩萨之问,意在新学,故直云彼新学菩萨。欲求下、明修行渐次。意谓此等初学,欲求净圆觉心之人,修行之要,在于离幻,以离幻即觉故,是以应当正念。言诸幻者,正指前章所说幻境、幻心等重重之幻。至于渐次,则先依如来奢摩他行等。奢摩他、梵语,此云止:外止恶行,内止散心故。奢摩他为一切如来因地之行,故云如来奢摩他行,即大乘奢摩他也。禁戒、自五戒、八关斋戒乃至比丘戒、菩萨戒等,戒相繁多,难于缕举,各依所受坚持勿犯。徒众、乃从学亲近之人,安处之勿使有扰。静室者,远离喧嚣,异于寻常起居之所,于此晏安而坐,可以进修禅观矣。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毛、发、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尘、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此节正答云何思维。先观察身,次观察心。恒作是念者,承上文既已晏安而坐,即应恒作如是身心上之观念。我今此身至实同幻化,详明观身。归者,归还、归属、归纳等义,均可通。试将人之一身,凡是固质的物,如毛、发、爪、齿之类,都归于地大,流质归水大,热力归火大,动力归风大,全身分析观察,四大各有所归,究竟此身当在何处?都无实体可指,即知此身毕竟无体,不遇四大和合,而有此虚妄之相状。故云:和合为相,实同幻化。
四缘假合以下,详明观心。四缘假合,妄有六根者,以四大为缘而有虚妄之六根也。六根为内,四大为外,交涉之间即成为一种经验的习气,故云:中外合成,妄有缘气。此种经验习气即缘气,积聚于中,即似乎觉得有能缘的状况了。此种能缘的状况,即吾人名之为心的,即第六识也。故云: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心义既明,又重呼善男子,使注意观察。此虚妄心,指第六识而言;六识与六根、六尘相对而起,若无所缘之尘,即无能缘之心,故云: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又观察六尘,只是四大假合,如果四大分离,尘即非有,故云,四大分解,无尘可得。既是所缘之尘各归散灭,便到底也不见有能缘的心了。故云: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以上所说,是一种静坐实验的工夫。可见佛法的静坐,不在血肉躯体上的卫生或锻炼,乃在于实地省察心理上一向的迷谬而改造也。
“善男子!彼诸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此节正答云何住持。思维明思所成慧,住持明修所成慧。自此以下,为菩萨入地后所修之行。彼、指欲求净圆觉心之人,依于上来所说渐次思维等,修习纯熟,即可渐空我法诸相而随顺圆觉矣。彼之众生,能如前说亲身无体,实同幻化,而安住任持此如幻境界,则身相之幻可空,故云:幻身灭。缘心依于六根,身减则无缘心可见,故云:幻身灭故,幻心亦灭。于此即能先空我相。尘托心现,心灭则无尘可得,故云: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对尘说灭,尘灭则灭无所用,故云:幻尘灭故,幻灭亦灭。于此则一法不立,而法相亦空。如是层层灭幻,步步住持,幻灭既灭,即是法法皆真,真故不灭,故云: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至十方清净,设喻合明。垢尽、喻诸幻尽灭,明现、喻非幻不灭。身心、概指上言身、心、尘、灭四重,四重之幻如镜之垢,故云: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四重尽灭,则无在而非清净,故云: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
上设镜垢之喻,以示无明之幻,犹恐误会净圆觉心实有无明实性。此节重设宝珠之喻以示圆觉本净,幻垢妄生,法喻合明,其义至显。宝珠随方映现五色,圆觉随类应现五阴。随类者,众生于何道受五阴身心,随而应现身心影像也。摩尼无五色之相,圆觉无五阴身心自相,而愚痴者执为实有,即是不能了达于幻而妄执我法,是以常在幻化之中,不能出离,故云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下,结示圆觉本净。意谓因彼愚痴众生妄执身心诸相,故说身心是幻垢,幻垢是可对治远离的,若能对治远离于幻垢,即说是人名为菩萨。如果垢尽对除,亦如病去药除,即是对离幻垢之事亦无,而对离垢幻之人亦不可得而名。以圆觉妙心,本无一切故。
庚二 随顺圆觉之功
辛一 依理成事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
上章详明远离无明之事;此下更示随顺圆觉之功。此菩萨及众生。指上文对离幻垢乃至垢尽对除之人。诸幻灭影像,读如“诸幻影像尽灭”。于证得诸幻影像尽灭之时,即得无方清净。无方者,无限量义。清净者,无幻垢义。向之认为无边晦昧之虚空者,今则觉性显发,转成清净圆明,故云:无边虚空,觉所显发。在此所说,根本上是把无明的心改造到了成为圆明觉悟的心。即根本无分别智亲证真如、泯事相而显理性。此节概言其相,下更广一切法以显清净平等不动。
“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上文诸幻永灭,即是觉性圆明,而得无方清净。而觉性圆明,即显此心本来清净,而非以缘影为相,故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既清净,则依心所起之见、闻、觉、知,亦成清净。推而至于见、闻、觉、知所依托之六根,及六根所发之六识,亦皆清净也。
“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
六根既成清净,则根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亦成清净。又以六尘由于四大而有,六尘既成清净,则四大亦成清净。又以四大既成清净,则根、尘所成之处,及根、尘、识所成之界,推极至于二十五有,亦皆清净。二十五有者,三界众生之依处。举此数端,以尽赅世间诸法也。
“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净。如是乃至八万四干陀罗尼门,一切清净。
上文以觉圆明显心清净,以心清净而遍显世间诸法清净。夫世间诸法皆依染缘,今以觉所显发而成清净者,即依真如性净之理,而成一一事无不清净也。彼、指上文世间诸法,世间诸法既依觉所显发之真如理性而成清净;则出世之法,若因若果,清净可知。故本节举十力乃至陀罗尼门,而结以一切清净。诸法名义,详见大疏。
“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一切、承上文世出世间诸法而言。夫自根智证真,泯事显理,则一切世出世间之法,皆以真如而为实相。真如性净,故一切实相同于真如,其性清净。以一切实相性清净故,故正报依报同一实相,其性清净,故云:一身、多身,乃至十方众生,一世界、多世界,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清净。平等、约虚空言。尽于虚空,同归一性清净,而非对染之净,乃为真净,故云平等。不动、约三世言,圆裹三世,乃为常净,故云不动。
辛二 事得理融
“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
上来自“证得诸幻灭影像”而依理成事,即依无分别智证得真如理性,以广成一切世出世间正报依报之法,平等清净不动。此节泯事显理,遣相证性,即遍立一切法而显觉性平等不动。
虚空、四大,即以五大赅世间法。如是平等不动者,紧承上文一切平等清净不动言。如是乃至者,超略之辞,即遍立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之平等不动,以显觉性平等不动,即一一事以显真如理。故随举一事,即继以当知觉性平等不动之言。
“善男子!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既依理以成事,复泯事以显理,今以事随理遍,而示理事无碍。无边虚空,觉所显发,圆裹三世,平等不动,故知觉性遍满法界,根、尘、四大乃至陀罗尼门,皆以真如实性为性,即觉性故,故一一遍满法界。一法虽遍而非别法隐没,故得一一遍满而不相碍,故一一法皆圆无际,是为理事无碍法界。
“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
坏、如水、火、黑、白之陵夺。杂、如粟。麦,沙、石之掺乱。有坏有杂,即非无际之圆满。今以觉性之遍满圆无际故,即无如常情之坏杂,如是根性、尘性亦如觉性之圆满无际故,亦无坏无杂,推而至于陀罗尼门之性,亦复如是。然遍满而不坏杂,为常心所不能通,亦普通言说所不到,另设喻以明之。百千灯、喻一一法,光、喻法遍,室、喻法界,光光各满一室,亦如法法各遍法界。一一光之互摄互入,一一法之互融互遍,其无坏杂为义亦同。此乃性相不二之不思议境,是为事事无碍法界。
庚三 觉心成就之相
“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觉成就者,总赅上文重重观修成功,悟入圆觉妙心言。约自加行观入根本智时,则泯事显理;起后得智,则证理事无碍法界;性相不二时,则证事事无碍法界。
菩萨成就圆觉妙心,证知觉性清净而平等不动,遍满而无坏无杂,是以了达诸法皆空故,不与缚不求脱。与法缚者,如凡夫为法之所转移,系缚缠绕,不得自由。求法脱者,如二乘之解脱。生死、涅槃,乃对待之假名,菩萨了生死空,即知涅槃亦空,故不厌不爱。持戒、毁禁,乃力用之差别;久习、初学,仅因缘之迟早。菩萨圆证觉性,一切平等,故不敬、不憎,不重、不轻。何以故者,征释前理。良以八不之义,浅识难窥。夫不求法脱者即与法缚,不与法缚者即求法脱,乃至生死涅槃、持戒毁禁、久习初学、划然成异,何能一切平等耶?然菩萨以觉成就故,觉性无二,故一切皆觉。譬如下,设喻明之。眼光、喻觉性,前境、喻一切法。晓了者,单指眼光照瞩,识心未起分别之时,其时眼光圆满,美恶之色随境而现,不涉思惟,是以得无憎爱,所谓目不择色而视也。光体无二,无憎爱故;以明觉性无二,无一切分别故。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此心、即指净圆觉心。此菩萨及末世众生,泛指修习此心之人。修习净圆觉心得成就者,即修观成功,由加行智入根本无分别智。于此者,谓于净圆觉心,亦即根本智证真如心中,于此中不见有可修之行,故云无修。不见有可证之果,故云亦无成就。因根本智非待造作:即圆觉心非待修证成就故,唯一净圆觉心,用则普照,性则寂灭,更无别法,故云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者,于圆觉心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等,皆数名,假设多数,意在无边,如谓尽于虚空无边之世界耳。真如心中观如此世界,犹如空华之从缘现起,无有自性,故云乱起乱灭。非即觉心,非离觉心,非向有缚,非今乃脱,故云不即不离,无缚无脱。既非向缚而今脱,即非向生而今佛,故云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由是凡夫之生死,圣者之涅槃,皆如梦境非真,而圆觉心中本无是事。此明缚脱无二,生佛体同。
“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如昨梦故,紧承前文未觉之时;谓因烦恼而起生死,及灭生死而证涅槃,生死之相若来,涅槃之相若去,皆是迷情如梦。今以觉成就故,即如昨梦已醒,反观生死及与涅槃起灭来去之相,自不可得,此即谓根本智契证真如。此真如心,即是恒常如此,寂灭无二,更无梦事可得,故云无起无灭,无来无去。所证、谓涅槃之法。能证、谓种种求证涅槃之行。未觉之时,不离得失、取舍之情,与夫作、止、任、灭之力;今于圆觉心中,则知取亦无得,舍亦无失,而作、止、任、灭之功亦无所寄也。作、谓用力造作,止、尔心息诸念,任、谓任其自然,灭、谓灭除幻妄,皆欲求涅槃时修行之事。于此证中,无能无所者,谓即于能证所证之中,悟知无能无所,毕竟无有所证之法,及能证之人。毕竟无证,即无所证之法;亦无证者,即无能证之人。以真如法一,觉性无二故。一切法以真如为性,即觉性为性,故超空间而平等,超时间而不坏,故云:一切法性平等不坏。平等故无不圆满,不坏故非同断灭──此明法性同觉遍满无坏。
己四 结说
“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
彼诸菩萨,通指此会及末世初心。如是修行,概指正答渐次、思惟、住持等。渐次、指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等。思惟、指恒作是念一节。住持、指彼之众生幻身灭故等。如是方便者,概括正答诸义,皆是假说种种方便。如是开悟者,即依此假说种种方便由浅入深而得开悟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者,答前问中心生迷闷句。
戊二 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普眼汝当知!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如是渐修行,一切悉清净。不动遍法界,无作、止、任、灭,亦无能证者。一切佛世界,犹如虚空华,三世悉平等,毕竟无来去。初发心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入佛道,应如是修习”。
乙二 深抉择
丙一 境抉择
丁一 自悟境──金刚藏章
深抉择者,首章标出“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为一切如来本起因地法行,亦即一切菩萨所对之境;次章明修习菩萨如幻三昧;三章明修行渐次乃至方便,为一切菩萨差别之行。境则一门总持,行别三根普被,开示菩萨,大意已尽于是矣。然世尊密意或未畅宣,末世初心或易误解;于是金刚藏菩萨等,本其悲愿,设为问难,层层深入,承示抉择,故继前三章示境行之后,自此以下八章皆所以深为抉择也。于境之抉择有二:一者、上求佛道端在自悟;二者、下度众生端在悟他。本章为在自悟境上设为问答。
金刚、坚利之义,藏、最深之义。金刚藏菩萨智慧坚利,能入如来秘密之藏,故当本章发问之师。
戊一 长行
己一 启请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
大悲世尊至渐次方便,总括前三章所开示之境及行。如此开示,能与众生启蒙发昧之益,而在此会之众,亲闻法音,其心开意解,更如病目之幻翳已除而得清净,故云与诸众生云云。
“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
问意直承前章“始知众生本来成佛”语,分三义设难,此一义也。意谓:因有一切无明始名众生,无一切无明始名成佛,今谓众生本来成佛,则是众生不应复有无明!义既相违,故以何故伸问。
“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
此二义也。若说众生本有无明,即非本来成佛,何故复说众生本来成佛耶?以上二义,按之逻辑,均不能通。是众生本来成佛之言,根本不能成立。
“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此三义也。再深进一层,假设众生本来成彿,无明非本有而是后起的;则一切已成之佛,皆应再起无明,故问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且无明如可再起,则何必成佛。
“惟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既陈问辞,请决疑情,因此疑义甚深难知,故称秘密藏,必得了义开示,方可使现会及末世永断疑悔。何则?上陈三疑,胥因未能信入众生本来成佛之义,即是不能了解真如净觉,众生本具,非待外求,此于自悟境上未能决定,则上求佛道之目标无从建立。信心既不能起,即使勉强修行,不免中途疑惑恼悔也。
己二 许说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所问之义,即是如来所证甚深秘密究竟方便;以之开示菩萨,即为最上教诲,了义大乘;依之修学,即可得决定信,永断疑悔;故赞金刚藏乃能发起斯问。
己三 正说
庚一 就遍计执以明妄不到真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
自此以下为佛正说,约分四节:其一、就遍计执以明妄不到真。其二。就圆成实以明真不成妄。其三、就依他起以明销妄成真。其四、开示正见而正劝息妄。
一切世界、概指所有一切情器世界;始终生灭,约有情世界;前后有无,情器所共;聚散起止,约器世界。念念者,刹那之义。念念相续,循环往复,即轮回相。意谓一切若情、若器之世界,其始终生灭等,无非念念相续,循环往复之轮回相。在此轮回相中,种种欣取及种种厌舍,无非妄情计度,即无非轮回;故云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谓仍在妄情之中;而辩圆觉,谓辩明圆觉境界,即隐指所陈之疑。彼圆觉性,谓由妄计所辩之圆觉性,意即谓以妄情测度圆觉,终不能到圆觉真境;且所辩明之圆觉性,亦即同于妄情而成流转。犹之带绿色眼镜,所见一切皆绿。若欲以此虚妄名言,免除轮回,决无是理。故云:若免轮回:无有是处。此先法说,下更喻说。
“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目数动而成眩,则湛水能摇。定、瞪也,眼久瞪而发劳,则火成旋转;月因云驶而觉运;岸以舟行而见移。此皆眼家之错幻,是以见不到真。以喻未出轮回之妄心,辩于圆觉,则本非流转之真如觉性,亦如水摇、火转、月运、岸移,而呈流转之相,故云亦复如是。
“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诸旋未息,谓目正动,眼正定,云正驶,舟正行而未止息之时。彼物先住而不可得者,彼物、即指所见之物,谓欲使水先停住其摇相,火先停住其转相,月先停住其运相,岸先停住其移相,是必不可能的。此世间常事,虽明知其动摇诸相为妄,亦不能强于先止其妄。下更以法合喻,意谓动目观水成摇,尚可以目不动时而得水本不摇之真相;定眼观火成转,尚可于眼不定时而得火本非转之真相;乃至月本不运,岸本不移,亦然。至于轮转生死之垢心,久远以来,胥在妄法之中,曾未得暂时清净,以此等垢心观于圆觉,无论辩至若何程度,无非遍计所执之虚妄境界,其所计度之圆觉性,未有不同于流转,如彼诸物之旋复者。故置何况一语,深切明之,即谓垢心无时清净,更不如目有时而不动,眼有时而不定也。以此义故,汝等用生灭妄心测度圆觉,而不知圆觉本具,无明本空,故不能见到众生本来成佛之真实义理,是以有此三种疑惑。此先总呵三惑为遍计所执,不能辩到圆觉真境。
庚二 就圆成实以明真不成妄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
幻翳、喻无明,空华、喻身心,世界诸烦恼相。幻翳除则空华灭,无明除则身心世界空。幻翳只虚妄之法,无实体性,非相待安立,是以灭已则不更起。无明等法,亦复如是。此先高一层设喻,以示无明等法虚妄无体,断已即无复生之可言。
“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
虚空、喻圆觉,即真如净性,亦即众生本来成佛之佛性。空华、是眚者妄见,非实有起灭之物。虚空之中,亦无空华起灭之处。说空华于虚空中灭,已非净目之观,更不可硬指虚空之中,既有华灭,必有华起,因而询其更起之时。故即释云:空本无花,非起灭故,意即空中本无空华,华亦本非起灭。
两小段概用喻说:可以隐释第三难。如答云:无明本无起灭,故不得谓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圆觉性中本无一切烦恼,更何论其复生,故更不得问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圆觉照离于华、翳。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此段法喻互成。夫以未出轮回,说有生死,对了生死,说名涅槃,皆是众生边事。犹之目眚未愈,见有华翳,幻翳若除,见空华灭,皆是眚者之事。生死如空华,涅槃如华灭,故云:生死涅槃,同于起灭。离者、如云不相干之义,无交涉之义。虚空圆澄,本来无华,实与华翳了无交涉。妙圆觉照,本来无妄,实与无明妄法毫不相干,故云妙圆觉照离于华翳。亦即圆成实性从本无妄,非某一时期而可有妄法也。
善男子下,隐释一、二两问。非是暂有,即是虚空常有,亦不妨眚者复有华翳;以显佛性常有,亦不妨众生复有一切无明。此隐释第一难。亦非暂无,即眚者虽有华翳,而虚空亦不因之暂无;以显众生虽有无明,而佛性亦不因之而暂无,故可说本来成佛。此隐释第二难。况复者,非可比况之意。随顺者,不能为碍之意。虚空非因无华医时而暂有,亦不因有华翳时而暂无,是虚空之性常存,既可随顺华翳之起灭而无碍,则如来圆觉随顺一切法,乃为虚空等一切法之平等本性,尤非虚空所能比况。故圆觉妙性,自非因无无明而暂有,亦不因有无明而暂无,其随顺一切法而无碍,可以例知而悟佛性常存矣。
庚三 就依他起以明销妄成真
“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上来华翳之喻,似已服人之口,犹未服人之心。兹更设金矿之喻以通释三惑;而成立众生本来成佛之理。众生如矿,佛如金,无明如沙泥等杂质。由众生修习永断无明至于成佛,譬如以钢矿炼销除一切杂质而成纯金。言简而义明,故云如销金矿。金非销有,可见金本来是有。虽矿中之金本来是有,仍不妨说矿中仍有一切杂质尚未销除;以显虽云众生本来成佛,亦不妨说复有一切无明。此可以解初间之疑。既已成金,不重为矿,即成金后不再起杂质,显无后起无明。经无穷时,金性不坏,显一切如来不应复生一切烦恼。可解第三间之疑。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即矿中本有杂质之时,而金亦本来成就;以显众生虽有无明,亦可说本来成佛。即可解第二问之疑。
在众生位,此圆觉清净心,如金在矿。心上妄有无明为一切染法种,如矿中妄有杂质。然矿中之金,即是本来真金之体,故众生本具之圆觉,即是真如清净体,而为一切净善法种。本来之金,虽非因销而有,然而不销则不显;是以众生本具圆觉,不修则不显。及至既销成金,仍是显发本来成就之纯金;则修至成佛,亦是显发本来成就之圆觉。如是销金之事,即如引发本具佛性之功,是以众生本来成佛,理不倾动。故云: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庚四 开示正见而正劝息妄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首先提出一个“一切如来妙圆觉心”,即示修大乘者欲求圆觉,即应立定脚跟,以圆觉心为立场而生其正见,不得复以二乘小慧、凡夫世智、展转测度,自堕戏论。此自悟境之根本点,不可忽也!此义既明,则文义迎刃而解。
菩提者,对烦恼之觉照。涅槃者,对生死之解脱。在众生位有烦恼、有生死,故可对待烦恼生死而说菩提涅槃。乃至成佛不成佛、轮回非轮回,皆是就众生立场说。本经以圆觉为境,即应离开众生等一切立场,而以圆觉心为立场,则本文之义可如下释。以一切如来妙圆觉心为立场而说,本来无对待烦恼而说之菩提法,及对待生死而说之涅槃法,其成佛不成佛及轮回非轮回,亦不成问题。
若合前喻,则就虚空说;本来无华,亦无华灭之事。就真金体说:本来无一切杂质,亦不可说销除杂质而后有金体,义可参互发明。
“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
生空涅槃,是佛权说,使了生死出轮回。声闻所圆境界,但证生空,是以身心、语言,皆悉断灭,无复三界受生之事。然而法执犹存,终不能证净圆觉心。譬诸眚人,已能著力除去空中狂华,使不复起;然而幻翳未去,终不能见虚空本体。故云: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
“何况能以有思维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
二语承上启下,谓声闻以生空智尚不能测度圆觉,凡夫以有思维心──即世间智慧,更何能测度圆觉!
“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先喻说,后法说。萤火、喻世智,即有思维心,亦即轮回见。萤火似火而非真火,世智似智而非无漏之真智。须弥、此云妙高。须弥山、喻圆觉。大寂灭海、即指圆觉。大者,竖穷横遍义,寂灭者,无声形可求义,海者、不可测度义。
本章所明自悟境界,至本节已明白决定,须以圆觉心为根据。此圆觉境界,尚非已出轮回之声闻小智所能到,故更不可以轮回之众生妄见而妄加测度。正见先立,下更正劝息妄。
“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此下为劝息妄之语。轮回根本即妄心,妄心依无明而起,虚妄心断则真实心显。先者、当务之急也。语云:不用求真,但期息妄;即先断无始轮回根本之谓也。
“善男子!有作思维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维辩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
有作思维,即用攀缘心而起之一切思维,故云:从有心起。此种思维,皆是由根尘相对所成之经验习气──参看普眼章──,亦皆是妄想,常人名之为心,却非真心。故云: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比之如空华而已。此表显由妄心而起妄见之相。用此思维辩于佛境者,即谓用此由妄心而起之妄见,以推测圆觉境界,其所推测者,比之如空华所结之空果,实为妄中之妄;故云:展转妄想,无有是处。此息妄所以为当务之急也。
己四 结斥
“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数语结斥三疑非正问。浮心、谓六尘缘影之心。巧见、邪僻不正之见。依于妄心邪见,即非求于圆觉之方便,故云:不能成就圆觉方便。下二语结斥。实则三问为初心应有之疑,此疑未释,即于自己圆觉本具、佛道本成之理,未能信入,而自悟境即未能决定,难免向外驰求之弊;不悟明珠藏于衣底,穷露他方,可怜悯者,比比然矣!金刚藏代设三难,欲借世尊金言,使末世初心、生决定信心,非金刚藏自有此疑。世尊斥非正问,在使学者知所措心,非斥金刚藏也。金非销有,善思念之!
戊二 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意而说偈言:“金刚藏当知!如来寂灭性,未曾有始终。若以轮回心,思维即旋复!但至轮回际,不能入佛海。譬如销金矿,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不复重为矿。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同为空华相,思维犹幻化,何况诸虚妄?若能了此心,然后求圆觉”。
丁二 悟他境——弥勒章
上章自悟,乃根本智境界,悟得本具觉性本来成佛,故能生起上求佛道之决定信。本章悟他,乃后得智境界,辨明轮回根本何在?轮回几种?菩提几等?设诸教化方便,故能发挥下度众生之大悲心。
弥勒菩萨,梵语弥怛里耶,此云慈氏,乃一生补处菩萨,次补佛位,世尊授记在本世界成佛,化度众生之人。善能了达本世界众生心境,故为本章发问之师。
戊一 长行
己一 启请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于大涅槃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惟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肃清,照耀心镜,圆悟如来无上知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版权所有: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