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者人也,今为礼佛,虽猛兽盈街,奘犹不惧,况擅越之辈是人乎。"
意思是:贼也是人啊,我今天来是为了参拜佛影,就算满山遍野都是猛兽我都不会害怕,何况你们几个小贼?玄奘的这句抢白是既大胆,又在理--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你们看着办。
几个强盗一听之下觉得有点道理,再说一个僧人一个老人身上也没什么财物,反正抢不到什么东西了,杀僧人还会遭报应,还不如跟他们一起去看看那个什么佛影。
就这样,五个强盗和玄奘跟随老人来到了佛影窟所在的地方。佛影窟坐东朝西,站在洞口往里看,里面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清楚。五个强盗不敢贸然进入,玄奘只好自己进洞,按照老人的指点先直走五十步,在碰到东面的石壁后停下,然后开始祷告--那里就是传说中佛影出现的地方。
玄奘一边叩头,一边诚心祈祷,然而一百多拜之后,山洞里依然黑乎乎的什么都没看见。玄奘开始忏悔,他觉得是因为自己业障太深,诚心不够,佛祖才不肯现形。想到这里,玄奘心头一酸,悲从中来,泪流满面,然后继续念经、参拜。又是一百多拜,山洞东面的石壁上终于出现了钵盂大小的一点光晕。
玄奘大喜过望,正要再拜,那点光晕却一闪而逝,就此熄灭。此时的玄奘悲喜交加,喜得是自己的诚心终于打动了佛祖,终于让佛祖现身了;悲得是诚心不够,佛祖不肯长久停留,于是继续参拜、继续念经。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玄奘的念经和参拜声中,山洞的石壁上再次出现了斑驳的光晕,但又马上散去。这给了玄奘更大的信心,发誓不见佛影就不离开山洞。又是二百多拜,山洞里突然出现一道强光,石壁上终于有了完整的佛影!
"见如来影皎然在壁,如云开雾忽瞩金山,玅相熙融,神姿晃昱……佛身及袈裟并赤黄色,自膝以上相好极明,华座以下稍似微昧,左右及背后菩萨、圣僧等影亦皆具有。"
从玄奘的记载来看,石壁上的佛影非常清晰--如来佛祖披着赤黄色的袈裟,脚下是依稀可见的莲花宝座,就连佛祖身后的菩萨、圣僧的影子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任何文字都难以描绘玄奘当时的激动心情,唯一知道的是,他马上起身跑到洞外,召唤守在外面的老人和五个强盗赶快举火把进来。但是等这六个人举着火把进来的时候,佛影一下子就消失了。玄奘立刻想到是火光盖住了佛影,于是让他们把火把熄灭,然后继续叩头念经,终于再次看到了佛影。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旦下定决心,就要把事情坚持到底。
直到佛光散去,玄奘等人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山洞。就在玄奘打算返回的时候,也许是受到了佛光的感化,五个强盗突然扔掉钢刀,请求玄奘为他们授戒。玄奘当即答应,大乘佛教的教义之一便是普渡众生,此行不但看到了佛影,还能度化这伙强盗,自然令他喜出望外。
那么,佛影的现象究竟是玄奘的杜撰,还是真实存在呢?
为了证实佛影窟的传说,日本有一位名叫足立喜六的学者就曾亲自前往进行实地考察,并在《法显传考传》中写道:"石窟在石山之绝壁,西南向,入口狭小,内深,有不完全之采光窗,斜阳射入,津滴内壁,故投影映像。"也就是说,这个山洞很可能暗合了某种光学构造--由于洞很深而且有缝隙,缝隙能够采光却不完全,加上石壁上凝结有水气,因此光线照射进来后,折射在有水气的石壁上,就会呈现出各种影像。这类由光线折射和视觉误差产生的影像效果,在中国很多名胜古刹中都有提及,可见玄奘关于佛影窟的记载并非子虚乌有。
参拜完神奇的佛影窟后,玄奘回到了佛顶骨城与同伴们会合,沿着喀布尔河谷继续向东南进发,就此离开阿富汗,进入了现在的巴基斯坦境内。贞观二年(公元628年)秋,玄奘来到北印度境内直达健陀逻国的都城布路沙布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市西北)。
健陀逻国,意为香花之国,东临印度河,其创始者原为大月氏人,后来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至此,带来了希腊文化,留下了大量希腊风格的雕塑艺术。健陀逻人汲取古埃及、希腊、罗马、波斯的雕刻手法,并加以发展,逐渐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健陀逻艺术,而健陀逻艺术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佛教艺术。在健陀逻,佛教艺术受到希腊艺术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塑像、壁画的传统,这才有了后来的佛像。这种艺术形式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佛教绘画、雕塑、壁画、石窟,大多带有明显的健陀逻艺术风格。
版权所有: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