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弥实应解
弥陀。阿弥陀佛简称。
弥陀本愿。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靠着之些大愿,他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以救济一切众生。
弥陀名号。弥陀为救济一切众生而成就的名号,其四字的名号是“阿弥陀佛”;六字的名号是“南无阿弥陀佛”;九字的名号是“南无不可思议光如来”;十字名号是“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
弥勒。弥勒菩萨,华译为慈氏,现住在兜率天内院,为一生补处菩萨,将来当於住劫中的第十六小劫,人寿减八万岁时,下生此界,继释尊之后,为贤劫第五尊佛。
弥勒出世。弥勒佛在人间出世。他是在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当於第十的减劫之时出世,以继绍释迦牟尼佛的宏愿,在龙华树下以三会的说法,化度一切天上人间的众生。
弥勒净土。欲界六天中之第四天名兜率天,此天有内外二院,其内院是补处菩萨的住处,因弥勒菩萨现在住在那里,所以称为弥勒净土。
弥勒三尊。中尊是勒佛,左是法花林菩萨,右是大妙相菩萨。
实有。实在的有,世人不了知一切诸法皆缘生,无有实性,却妄执之以为实有。
实我。实在的我。我本来是五蕴假合而有的,离开了五蕴,那里有实我的存在。
实空。一切法皆因缘生,无有自性,谓之实空。
实性。真如的别名,仁王经说:“诸法自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
实智。为佛菩萨亲证真如契於诸法实相的真智
实经。指一乘的经典。
实语。真实的语言。
实相。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独实,不变不坏,故名实相。
实相印。实相是无始以来佛佛相传的印玺,故名实相印。一切的小乘经皆以三法印印之,一切大乘经则以此实相印印之。
实相慧。证悟诸法实相的智慧。
实相法界。又叫法界实相,法华说实相,华严说法界,实相与法界同体异名,故叫实相法界。
实相经典。宣说实相妙理的经典。
实相念佛。所谓实相者,即指如来法身,众生佛性,这与万法虚假的形相不同,故称实相。念实相佛,即是念十方诸佛法身,亦即念我心中,本源自性天真佛。
实相无相。实相是宇宙万有的本体,这种本体离诸一切相,故说实相无相。
实相般若。实相般若就是窥见心性,彻证实相的智慧。
实相无漏大海。真如实相,离一切之妄染,故谓之无漏,是空真如,又因含藏一切功德,故谓之海,是不空真如。
实际。真实到极点的意思,是真如法性的别名。
实乘菩萨。指藏通别圆四教中之圆教的菩萨。
应人。应受人天供养的人,即阿罗汉。
应土。又名化土,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化现的国土。
应果。阿罗汉果。
应供。应受人天供养的人,为如来十号之一,又是阿罗汉义译。
应迹。应众生之机缘而化现垂迹的身体。
应现。应众生之机缘而现身,金光明经说:“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
应颂。又名重颂。是十二部经之一,意是既宣说於前,更以偈颂结之於后,有重宣之意,故名重颂。
应化。应众生之机缘而化缘的佛身。
应化身。如来现佛身教化众生,名应身,现九界身,皆名化身,合称为应化身。为三身之一。
应化利生。诸佛菩萨的应现,都是为了向众生说法,利益众生。
应化法身。谓法身的佛菩萨,应现无量的身体。
应身。佛三身之一,即应他之机缘而化现的佛身。
应身土。应身佛所住的国土,亦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的国土。
应正遍知。应与正遍知,应是应供的简称,正遍知又名正等觉。
解执。见解的执著。
解惑。解是智,惑是烦恼。
解空。了解诸法的空相,佛十大弟子中以须菩提为解空第一。
解行地。由知解而修行的地位,也就是还未证得真如之地前三贤菩萨的阶位。
解脱。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
解脱衣。袈娑的别名。
解脱身。已经解脱烦恼障碍的佛身。
解脱门。指空、无相、无愿之三种禅定,因此三种禅定乃是通入涅槃之门户,故名解脱门。
解脱服。又名解脱衣,解脱幢女,解脱幢相衣等,是袈娑的别名,因袈娑是志求解脱的人所穿的衣服。
解脱道。无间道后而生一念之正智,为真正证悟真理之位,因是解脱烦恼之正智,故名解脱道。
解脱相。即无生死的相。
解脱坚固。佛灭度后,有五个五百年,每一个五百年为一个坚固,以示佛法的兴衰时期。现将五个坚固简述如下。
解脱坚固。谓佛灭后第一个五百年,因为正法兴盛,得到解脱的人很多。是解脱坚固时期。
禅定坚固。佛灭后第二个五百年间,虽然无人获得解脱,但修学禅定的人很多。
多闻坚固。佛灭后第三个五百年间,真正修行佛法的人虽然稀少,但喜欢听闻佛法的人很多。
塔寺坚固。佛灭后第四个五百年间,世人很喜欢建立佛塔和寺院。
斗争坚固。佛灭后第五个五百年间,戒定慧三学已被世人遗忘,唯以斗争为能事,是增长邪见的时期。
解脱深坑。只求自己解脱的人,不能圆满自利利他的德行,犹如堕落於深坑之中。
解脱知见。自己知识已经获得解脱的智慧。即已观照常明通达无碍的后得智,亦即如来具有了自己实已解脱的智慧。
解满成佛。於十住之满位,深解法性,不起生死之想,不起涅槃之想,心无所怖,亦无所欣,是名解满成佛。
解境十身。又名解境十佛。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辟支佛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
版权所有: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